離開四川後,紫燕百味雞成了我心中的川滷代表

2021-01-10 新華報業網

  我學生時代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四川度過的,這是段對我來說特別重要,也很快樂的日子。

  四川的每一重山,每一道水,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傳說。我對於四川的印象一直都是磅礴的,但是真正到了四川之後,我才真正領略到這塊寶地真正的魅力。與其說是磅礴,倒不如說秀麗更為合適。海螺溝、稻城亞丁、木雅聖地、木格措……各種世外桃源般的景點令人神往;峨眉山、青城山、貢嘎山、西嶺雪山等奇峰,也無一不使文人墨客駐足並揮毫;經過修復的九寨溝也恢復了往日的魅力,繼續流傳著它的美名。

  四川確實擔得起「天府之國」的美譽。蜀山蜀水,川味美食,都成了這座城的招牌,一代又一代地滋養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關於四川美食,我從一開始對飲食的不適應,到後來愛上川味美食,這個過程只用了短短幾個月。我最喜歡的美食是蒜泥白肉,離開四川後,也常吃這道菜,比較簡單,我自己在家就能做,而且味道還不錯。另一個我很鍾愛的味道,就是川滷,但可能是蜀山蜀水養一方人,那種濃鬱的味道,我自己很難做的出來。

  以前我沒吃過紫燕百味雞,直到我和四川的老同學視頻,跟他說起我很想念之前一起去吃的滷味。他說:「你可以嘗嘗紫燕百味雞,他們家的味道很正宗。」第二天下班,路過紫燕百味雞的窗口時,我便買了一些,剛吃了第一口我就愣住了——這就是我記憶裡那種川滷的味道。吃完之後我久久回味,仿佛又回到了遙遠的學生時代,青春的往事歷歷在目。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紫燕就從四川發源,後來發展於江蘇,壯大於全國,是中國熟食行業的佼佼者。經過幾代紫燕人的努力,紫燕專賣店已覆蓋中國100多個城區,建成多個高標準區域中心工廠,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

  以香、鮮、嫩、爛、甜著稱的紫燕百味雞,輕易徵服了我的味蕾。皮光肉滑的外形,鮮美多汁的味道,還有浸入肉香的陳年老滷,在細膩的味道中,讓鮮香味直抵骨髓。紫燕藤椒雞是另一種經典菜餚,也是非常美味的下飯菜。藤椒雞皮爽肉嫩,雞肉透著椒香,湯汁拌飯一入口就能激發食慾。除了誘人的顏色和香氣,藤椒雞的口感清香鮮麻,沒有任何油膩感。

  夫妻肺片是紫燕百味雞產品的招牌菜,能夠成為徵服食客的招牌菜,就要從質量到味道,每一個層級都進行嚴格的把關。細選好牛肉,精心滷煮,搭配20餘味特色配料,滷出舌尖的醇正好味道。從初觀的醇紅欲滴,到入口的爽滑鮮香,再到咀嚼後的細嫩醇厚、餘味無窮,夫妻肺片不負紫燕招牌菜的美名,將對「鮮」的執著發揮到了極致。

  離開四川後,紫燕百味雞就是我心中的川滷代表了,口味多選,葷素搭配,不管是休閒佐餐、還是夜宵補充能量,它都能帶給我最好的滿足。紫燕百味雞讓回家吃飯的快樂變得更加純粹,也為日常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濃油重彩。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雞年話雞 四川有四種「雞」是國寶級珍禽
    從「雄雞」形狀的中國版圖,到聞名天下的川菜名品「宮保雞丁」,雞,從文化的多維度來看,可能沒有哪一種動物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繫。  雞年到來之際,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遍訪四川各地,尋找那些名中帶「雞」的珍稀鳥類,調查川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雞種……同時訪問了成都觀鳥協會會長沈尤、成都市農科院高級畜牧師李娟等專家,從中了解了不少你所不知道的雞的秘密。
  • 為啥首次來川卻說「四川人和我像一家人」?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如果有外國朋友到中國旅行,我一定推薦他們到成都看一看。」1月6日,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在成都接受媒體專訪。當被問及首次訪川的感受,潘迪化身「推介大使」,現場「安利」成都的種種魅力,甚至「不見外」地表示「四川人和我就像一家人」!
  • 廣州吃雞成風,吃法卻與眾不同,沒有一隻雞可以活生生地離開廣州
    做法更是五花八門,有白切雞、鹽焗雞、豉油雞、姜蔥雞、玫瑰雞、水晶雞(水蒸雞)、沙姜雞、(客家)清燉雞、吊燒雞(荔枝柴烤雞)、燒春雞(炸仔雞)、冬菇燜雞、紅蔥頭淋雞、荷葉蒸雞、龍鳳雞煲、椰子雞、咖喱雞、葡國雞、花雕雞、罈子雞、酸菜雞、霸王雞、糯米雞……從五花八門的菜名,也不難看出廣州人對於雞的熱愛,可以說真是到了骨子裡。百雞爭百味!
  • 易家川菜:四川紅油,色、香、味俱全的萬能調料,月入1萬的紅油
    易家川菜三代為川廚世家,從業多年,有著紮實的經驗基礎,不同於網絡上的編輯和鍵盤俠。既是廚師,當然也有自己的原則,既然大家真心喜歡易家川菜的內容,都應該在關注、留言方面來支持易家川菜,取得互相尊重。千言萬語一篇文章內容是不足以表達現實的經驗,特別是「春蜀油滷」,油滷、辣滷、現撈滷味、滷水技術等,易家川菜在香料配置、處理、方法、顏色方面、調配滷水過程、滷製過程、滷水的保養、滷水的構成、滷水的重要性等經驗方面都做了有效的總結,通過與很多粉絲朋友的溝通,最終改善了他們的技術問題,在這裡易家川菜認為這就是有效的必達。
  • 誰說命運多舛,百味才是人生!誰說,命運多舛百味才是人生?
    大膽折騰,百味才是人生!這句話確實很毒!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真心非常相信這句話!因為工資在父母生病時,真心杯水車薪,不趁年輕折騰一下,可能後悔一輩子!不折騰,也就這麼窮了,折騰一下,也許還有轉機!也許我也能有睡後收入!再說,失敗了,大不了和現在一樣過苦日子!
  • 武俠丨一劍逆雲霄5紫燕花
    趙凌衝看了眼趙老,淡淡說了一聲後,就大步朝外邊走去。  趙老看著自己現在想脫身事外,是沒有可能了,只能悶頭一口氣走到黑,點了下頭,裹了裹身子,看著天色,一時間心中滋味萬千,暗自嘆了口氣,跟上了趙凌衝的腳步!  山谷內異常安靜,夜色如水,幾點殘星點綴在山谷的夜空之上。
  • 無川不成軍: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在演講中他喊道:我們四川人是一直是吃苦耐勞的,而我們也有反侵略的傳統。現在國家危難,民族被辱,我作為三軍統帥,絕不辜負四川父老的期望。我們四川子弟要上前線殺敵,就是裹屍他鄉也要把鬼子從中國趕出去。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報名參軍因為年齡被拒,後來他送了自己的兒子去參軍,並送給兒子一面旗,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死字,並配有一段小字: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有吾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父手諭。這段文字不止讓四川人民為之感動,也讓整個民族為之感動。
  • 吃雞全身部位分解詳情
    該菜式的起源於魯菜中的醬爆雞丁,和貴州菜的胡辣子雞丁也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並流傳至今,此道菜也被歸納為北京宮廷菜。成菜肉質極為滑嫩,辣中有甜,甜中有辣,鮮辣酥香,麻、辣、酸、甜包裹下的雞丁、蔥段、花生米使人慾罷不能。
  • 四川人的年夜飯菜單,看看你家的飯桌上有這些菜嗎?
    對四川人來說,沒得香腸,就沒得年味!2、涼拌雞塊在四川,涼拌雞塊絕對是一桌團年飯裡最受歡迎的開胃涼菜。肉質細嫩的雞肉泡在紅亮亮的辣椒油裡,上面或許還有提味點綴的芝麻和花生碎,一口咬下去,非常美味。4、魚年年有餘,所以四川人團年飯上必須吃魚。川南川北口味不同,各家習慣也不一樣,魚的做法更是多種多樣,但是一說到過年辦席,大家都會想到「燒條魚」!
  • 四川真有4個「川」嗎?分別是哪4「川」?現僅剩的兩川卻少有人知
    不過在現代人的眼中,「川」這個字更多時候是和一個美麗的地方掛鈎,這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並且擁有可愛的國寶大熊貓,此地便是「四川」,今兒筆者就和大家聊聊「四川那些事兒」,以及「
  • 時隔11年四川重啟"稻香杯" 這裡有重塑"川米"的秘密
    但四川省農業廳糧油處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塊農田裡卻藏著四川稻米發展的未來秘密,擔負起扭轉「川米不好吃」傳統印象、重塑「川米」形象的重任。當日,四川省優質稻品種觀摩及綠色高產高效技術培訓會在崇州舉行,代表們首站就是到這片四川省2017年「稻香杯」優質水稻品種展示區親自感受不同優質稻的長勢和優點。
  • 看看四川人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就能明白「川人從未負國」的含義
    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川人熱血樸素,英勇善戰。中原地區一旦危矣,那川渝地區就是我們最後的根據地,也是最堅韌的後盾。回望歷史,劉邦發跡於四川,唐玄宗逃亡至四川,蔣介石遷都重慶,川軍出山抗擊日寇等等,都是這塊風水寶地的事跡。川渝地區與川人在中國歷史上做出了莫大的貢獻。所以就有了「川人從未負國」的由來。看看川人,川地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就知道這句話是多麼的真摯了。
  • 無所不吃:雞屁股羊眼睛……東北、新疆、四川,誰是中國最野燒烤?
    豪爽的東北人在吃串兒這件事上卻很精細,一隻雞能拆成雞頭,雞爪,雞心,雞架,雞翅,雞屁股,各有各的吃法,其中,生烤雞頭有皮有肉有筋還有啃骨頭的樂趣,更是成為不少錦州燒烤店的主打招牌。北依山、南傍海的地理位置,讓錦州燒烤的原材料格外豐富,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海裡遊的,應有盡有,生烤、熟烤、醬烤、鹽焗,每種手法「因材制宜」。
  • 盡享中國年味 唐宮國潮·年禮
    頗具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年禮,承載著滿滿的愛與美味,開啟歡樂祥和的中國年,讓年味傳遞千家萬戶。牛轉乾坤 萬事勝意唐宮精選食材,大師技藝呈現精緻美食,輕鬆凝聚家人團圓鬧新春的喜悅,喜慶禮盒充滿著濃濃的吉祥祝福。唐宮國潮·年禮賀年盆菜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盆菜,有喜慶團聚之意,是一款傳統團圓年菜,薈萃百菜百味,共冶一爐。
  • 好吃嘴四川,究竟哪個地方的面最好吃?
    敘永豆湯麵,是四川川南地區著名的特色傳統小吃,始於清末敘永,創始人範昆雲。 怪味面「每次必點」,湯汁「濃鬱」,麵條「筋道」,「又麻又辣又甜,還帶點酸味,吃起來百味交陳,怪味面重點全在調料上,它分為底碗調料和湯汁調料,底碗就是用香油、花椒、味精、鹽、糖等十幾種調料而製作的底料
  • 年夜飯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雞寓意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
    而春節也有一家團圓、一家團聚吃年夜飯的習俗,中國人講究吉祥如意,喜慶和圓滿,吃的年夜飯上,每道菜也有特別的含義,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高;糖醋排骨代表節節高升;那麼吃雞代表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說到吃雞,可能有小夥伴可能會想到,」大吉大利,今晚吃雞「一款射擊網路遊戲。
  • 看了流口水的雞,才叫「口水雞」,其實你也會做!
    今天,咱就做這看著流口水的「口水雞」給罷工的味蕾一個久違的款待吧!「口水雞」是咱大中國四川和重慶地區特有的美味菜餚,論菜系,是川菜系中的一道涼菜,配合豐富的調料,集麻、辣、鮮、香、嫩、爽於一身。有「名馳巴蜀三千裡,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既是川菜高檔宴席的看家菜,又是老百姓的家常美味。
  • 「稻香杯」評選活動已成業內風向標 一粒四川好米誕生記
    不僅敢於與泰國香米「同臺競技」,為增加「稻香杯」評選結果的含金量,與上屆相比,本屆「稻香杯」評選還有兩大變化:一是「開門」評選,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等專家參與評選,不再是「省內專家自己說了算」;二是評選標準發生變化,從理化性質、產量、食味品質三方面綜合評價,調整為食味品質一項。
  • 四川發掘64座新石器時代遺存 川西南歷史提早2千年
    四川發掘64座新石器時代遺存 川西南歷史提早2千年 2016-12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四川人從哪裡來?又是沿著怎樣的軌跡在巴蜀大地上遷徙繁洐?12月8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外公布涼山鹽源縣皈家堡遺址2016年考古成果。隨著距今4600年前的64座新石器時代遺存出土,揭開了古人入川後其中一個遷徙軌跡:川西高原的先民們,可能有一部分沿橫斷山脈南遷到了今日的鹽源盆地。這些遺蹟的出土,將川西南地區歷史提早了至少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