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麻煩,那就是孩子比較拖拉和懶散,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作業,要花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對此,父母也會感到非常頭疼,如果坐視不理,那麼孩子第二天就交不了作業,很多父母也會經常抱怨孩子還沒寫幾十個字呢,就開始玩兒,要是拿出玩兒的精神來學習,那麼寫作業就不用操心了。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拖拉懶散的現象呢?正因為老師留的作業量太大,還是因為孩子的能力不夠呢?要糾正孩子拖拉懶散的習慣,父母也要懂得其中的原因,針對病根去改善也會事半功倍。
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拖拉懶散,一到課桌前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到幾分鐘就想要上廁所,喝口水,或者有其他的事情等等,總是坐不住板凳,不願意投入到學習中去,這也和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息息相關的。
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夠
孩子學習拖拉有何自身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孩子沒有理解和消化所學會的知識,自然不會做題,在麻煩面前也會出現逃避的心理,從而影響孩子學習的效率。
孩子的視覺和動作不能很好地結合
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經常會表現為書寫和閱讀能力不協調,這樣學習的速度就會比較慢,做作業也會比較拖拉,家長總是在一旁催孩子,這樣更會讓孩子心慌意亂,無法投入,精力到學習中去,所以家長可以通過訓練孩子的協調能力來緩解和改善。
分析
作為家長,不要一味的抱怨孩子,拖拉懶散可能是因為孩子性格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一些客觀問題所在,那麼家長要怎樣改善孩子拖拉懶散的習慣呢?
找出孩子不能順利完成作業的原因
家長可以連續幾天觀察孩子學習的情況,老朱孩子拖拉懶散的原因所在,如果是因為孩子握筆能力不佳,筆畫掌握不好,學習速度慢,那麼父母也可以針對問題去改善,提高孩子的作業速度,如果是因為孩子的性格比較,那麼,家長也可以從其他方面來塑造孩子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了解孩子的作業量
對於年級比較低的孩子來說,注意力持久時間,可能會比較短,一般在30分鐘左右,如果老師布置的作業比較多,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家長也要多了解孩子的作業量和需要完成的時間,出現問題,也可以和老師積極的溝通和交流。
給孩子提出時間和速度的要求
對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不要總是務實,孩子的拖拉應該對孩子提出合理的時間和速度的要求,最好的辦法是家長給孩子配一個小鬧鐘,儘量擺在顯眼的地方,在學習的時候,讓孩子在固定的學習地點和規定的時間學習,這樣孩子也會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就不需要家長進行督促了。
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不願意學習拖拉懶散,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主要是因為有幹擾注意力的原因,比如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和遊戲等等,對於一些比較貪玩的孩子來說,家長要告訴他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按時完成作業之後才可以玩,完成的速度越快,可以得到更多的獎勵,但是一定要保證作業的質量,有時間的話,家長也可以幫孩子製作一張學習進度表,只要每天學習的時間列舉出來,讓孩子按照時間完成或者提前完成,這樣不僅會獲得一定的獎勵,還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