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中的各種效應

2021-01-18 中公網校
關注社區工作者免費備考群(867258145)

2021年社區工作者備考方案
2021年社區筆試課程免費領

在目前的社區考試公基部分中,常識部門的考察範圍越來越廣、考察佔比越來越大。其中,「效應」相關的知識在試卷中也屢見不鮮。因此,現將幾個重要的效應及其本義、啟示羅列出來,希望廣大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

一、刺蝟效應

1.別稱:心理距離效應

2.原理: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日常相處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啟示:刺蝟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可以避免下屬的防備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可以防止與下屬稱兄道弟、吃喝不分。這樣做既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又能保證在工作中不喪失原則。

二、羅森塔爾效應

1.別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

2.原理: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3.啟示: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三、霍桑效應

1.別稱:霍索恩效應

2.原理: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

3.啟示: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誇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四、任分散效應

1.別稱:旁觀者效應

2.原理: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3.啟示:指令應明確化,具體到人,具體到事。從而減少責任分散所帶來的影響。

五、首因效應

1.別稱:效應、優先效應、第一印象效應

2.原理: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

3.啟示:一方面,在與人交往時應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應弱化首因效應的影響,避免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被某些表面現象蒙蔽。

六、近因效應

1.提出者:盧欽斯

2.原理: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這種

象是由於前面的信息在記憶中逐漸模糊,從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時記憶中更清晰。信息前後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

 

3.與首因效應聯繫:一般而言,認知結構簡單的人更容易出現近因效應,認知結構複雜的人更容易出現首因效應。

(責任編輯:孫楠楠)

相關焦點

  • 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管理學中常見的各種「效應」匯總
    管理學知識在一些省市事業單位考試中考查較多,考查方式主要是一些理解性的題目,其中對於各種「效應」的考查是重點也是難點,同學們在平時需要聯繫案例多加理解記憶,在考試中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將這部分的題目順利得分,獲得理想的成績。
  • 常見的各種效應,你知道多少?
    在現實生活中,投射效應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有人總是從好的方面來解釋別人的言論和行為;二是有人總是從壞的方面來解釋別人的言論和行為。(六)登門檻效應(低球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備考:如何應對人際題目中的各種關係?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備考:如何應對人際題目中的各種關係?,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微信客服】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5202602573   公務員面試中有一類非常貼近生活的題目,就是人際題,這類題目中所涉及的主體是非常多樣的,面臨的問題相對複雜多變,最重要的是將工作處理好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人們都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信息的暗示,從而導致自我知覺出現偏差,總是認為一種十分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就十分準確地揭示並概括了自己的真實特點。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 那些年我們踩過的「坑」:淺談數據收集的各種效應(Effect)
    原創作者:胡婧煒在問卷調查中,設計者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坑」,一不小心就會犯錯誤。比如以下的各種效應(Effect)就是大量的研究者從他們做調查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人們可能會踩的「坑」,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地理百科|地理中各種各樣的「效應」
    熱島效應▲圖片來自網絡隨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中機動車輛、工業生產及人民生活等向外排放大量的熱量,再加上柏油路面、各種混凝土建築物、城市綠地和水域的減少,使城市的「體溫」一再升高,使城區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這種現象,如同出露水面的島嶼,被形象地稱之為「城市熱島」,此效應謂之「城市熱島效應」。
  • 2016年全年考試日曆公布 託福雅思各種資格證考試時間
    2016年全年考試日曆公布 託福雅思各種資格證考試時間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6-02-25 17:06:41    來源:中安在線   資訊標籤: 託福雅思 全年考試日曆公布
  • 生活中最常見的幾種心理效應
    詹森效應:不是比賽太難,是你太恐懼有個叫詹森的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完成各種項目都遊刃有餘,絕對是實力派的選手。可問題是,他從來沒有在賽場上贏過,只要一進入正式的比賽,他就完全沒有了平時的狀態,總會發生各種失誤。
  • 巴納姆效應
    而這其中的「罪魁禍首」正是將為大家介紹的「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何方神聖?巴納姆效應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 教招常見心理學效應匯總
    心理學效應是社會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今天我們就一起把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匯總一下。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所以,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查閱了相關的心理學文獻,總結出了「討人愛」的原因,希望通過理解並學習5個心理學效應,能幫助我們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1. 鏡像效應(mirroring)和變色龍效應(chameleon effect):通過巧妙的模仿可以讓對方喜歡你通過模仿他人,可以讓對方對我們產生好感。
  • 《黑羊效應》書訊
    我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經常讀一些同類型的書籍,原因在於一本好的心理學圖書總是能讓我更深層次的看清人性的本質和更好的了解自己,黑羊效應也同樣給了我這種閱讀體驗。為了能讓更多的讀者讀到這本書,我決定將其重新策劃出版。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也遇到各種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斷重複,即使複雜難解,但是其本質,依然可以總結出神奇的心理效應醞釀效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我們只知道他發現了浮力原理。但是他發現原理的過程,卻是非常有意思。他是先通過常識去試,然後思維進入一種死胡同。沒有頭緒,大腦一直重複之前想的。但是問題卻沒有解決掉。潛意識會把這個問題隱藏,但是並沒有忘記。
  • 《少年的你》:以分析黑羊效應減少校園霸凌中弱勢群體的心理傷害
    本篇文章將從「黑羊效應」的原理入手,以什麼是黑羊效應、為什麼會發生黑羊效應、及怎麼應對黑羊效應,三個方面加以詮釋《少年的你》中所出現的校園暴力的全貌。目的是為了讓無論在校園暴力中處於什麼身份的人,都能在錯誤的定位中,重新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早日擺脫黑羊效應帶給其身心的枷鎖。
  •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責任分散效應,你推脫的是機會和幸福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持續更新,讓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5篇——責任分散效應。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媒體報導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受害者被一大群路人圍成一圈「看熱鬧」。面對受害者的求助,圍觀的人卻採取冷漠、無視的態度,導致受害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幫助,而發生意外事故的。
  • 新帖預告:從青島65中的考試成績看民辦掐尖招生
    青島65中的考試成績,跟民辦初中的掐尖招生怎麼能扯上關係???!!!「但凡高中畢業的人,都學過哲學,都知道」事物是普遍聯繫的「的觀點。我們這片土地上的先人,也總結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樣的成語。用現在時髦的說法,則是:蝴蝶效應。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邊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幾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
  •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超限效應,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在這裡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持續更新,讓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6篇——超限效應。前幾天被「520」刷屏了,面對鋪天蓋地的「520」秀恩愛攻勢,有不少的人表現出了極強的不耐煩,和厭惡感。甚至還有員工因不在朋友圈「秀恩愛」被公司開除而上了熱搜,這樣的事件不得不讓人捏一把冷汗。
  • 生活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心理學定律和效應!
    酸葡萄效應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心不安,會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根據星座對人的描述就是這樣,每個星座只是描繪了人類複雜內心的一部分,並且十分模糊,絕大部分人會覺得「好準啊」,是因為人是多面的,覺得被戳中也很正常,其實這些東西放在誰身上都適用,認清這個效應,可以避開很多套路。
  • 渣男必學,獲取別人信任感的理論基礎-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一種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它被很多血型佔卜師,星座預言家廣泛應用在各路的韭菜身上。它的簡單定義是,用模稜兩可的描述去匹配一個人的性格並且告訴那個人此描述是為他專門量身定做的。七哥在這給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做一次性格預測,從0分到滿分5分,你看看我描述得有多符合你的情況?「你希望得到他人喜愛的同時對自己吹毛求疵。
  • 撩男人,掌握「登門檻效應」,能有不錯的效果
    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心理學效應——登門檻效應。「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才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