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詩|此身何故,此生何處,致疲於奔命的眾生

2021-01-15 一詩一文

一詩一文 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

「明天生動而具體, 有且僅有一個你」

《此身何故,此生何處》

文/謝炯

此身何故,此生何處

無端停下來

身影把初夏拉得很長

手邊的夜色,依山而居

紅塵深,深不過一個人的冥想

該向何處,擱置前身

無端向北,疲於奔命的眾生

有我的摯愛與親朋

像一張張執意做舊的照片

而我的心疼是真的

如我的枯敗與羸弱,一樣尷尬

什麼都平鋪於水面,這自由的容器

很快由鵝黃轉為翠綠

這些好看而又抓不住的空曠

彷彿,恍惚之詞

可我知道,夢已醒來,水波形的花紋

暗合了誰的一聲低微的嘆息

《痛》

文/索妮婭

在很痛很痛之後

詩是風暴的眼

隨氣流旋轉

將碎裂撫慰成纖雲

雨水只落在千裡之外

在寂寞的向度上

雲裹著散不出的光

不再拾撿已崩癱的瓦礫

憑野藤蔓肆意蔓延

水凝聚成冰的時候

天上長滿了霧

濛濛如針的細雨

白茫茫掛滿天地

那陰鬱憔悴的土地

一邊堆積,一邊塌陷

「他曾經以為,只要自己向前走,不斷地向前走,不斷地強大,總有一天,能挽回失去的東西,後來才明白,世界也在向前走、不斷地走,舊的東西不斷地變質蒸發、灰飛煙滅。」——priest

《活著》

文/彼岸流年

大病當前

才明白

活著

真難

死亡

有時是解脫

閉眼闔耳

再不會痛苦

留下那些

活著的、切膚的文字

生死煎熬

啃噬每一寸靈魂

《母親樹》

文/謝炯

母親是一棵樹

陰若黑暗,陽至光明

每當夏天來臨

所有的鳥兒飛向她,朝她歌唱

以牢記,銘刻於心的記憶

所有的鳥

他們不會在另一棵樹上築巢

哪怕鄰近還有很多樹林

高大的,低矮的

香馨可人的

記憶跟隨著自己的氣息

向著子宮,向著幽黑的內裡

向著根

母親是一棵樹

黨樹冠消失,樹皮塌陷

樹葉被狂風驚起

她仍保守著原來的樣子

即便一無所有,赤身裸體

所有的鳥兒仍朝她飛去

飛進她的深處

飛向真實

歲月隨風殆盡

流年後繼無人

無所失,也無所贏

母親是一棵樹

藏著所有飛鳥的回憶世界上有一個很可愛的人,這個人正在看著這篇文章,真羨慕這些文字,千山萬水,代我見你。 轉發一下有糖吃更多原創詩:

多少淺淺淡淡的轉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驛動人心的句子和詩

我要星火自燎原 我要黃河裂為溪 我要蒼生淪為案上文 我要——你

時光不語,往事成花,這是小詩,意深而情婉,語句中有花間風韻

這個世界上的 每一種好 只為懂她的人 盛裝而來 不虛度 不辜負

致高三|願你熬過萬丈孤獨,藏下星辰大海,回首桃花依舊笑春風

作者 |原創詩|謝炯, 詩名炯, 出生在上海。出版詩集《半世紀的旅途》散文集《驀然回首》詩集《幸福是,突然找回這樣一些東西》等/索妮婭:曾在「白晝之月」 詩歌大獎賽中獲首獎嬋娟獎。出版過兩部長篇小說,出版《時光流韻》合集詩集/彼岸流年:歡文學的理工生。願內心保持對文學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枕,對生命的敬畏。(感謝美文佳作)圖|遠的方(一詩一文授權原創手寫)(動態圖來源堆糖侵刪感恩美圖)編輯 |本文為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你每點下一個贊,我的心上就多開出一朵花

相關焦點

  • 此間有什麼不得歇處,瞭然於此,何故慌張?
    「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我拾此句於《東坡志林》,不知最初源自何處,似禪宗偈語,頗富禪理,因有所悟,故記述之。錄原文如下:餘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 佛教:德王觀音,以梵王身得度者,護佑眾生青雲直上,仕途無量
    在佛教的歷史文化中,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像所代表的意義,前面十像列舉部分提供大眾了解,具滿懷慈悲,行於娑婆世界,濟度苦惱眾生,善行圓滿的「觀世音菩薩」。〝德王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一尊,化身相〞既是〝梵王身〞,亦有化身相為〝長者身〞之說法!佛經有載:「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世間所流通之法相為趺坐巖上,左手安置於臍前,右手持楊柳。呈現具德王者之姿。
  • 每日好詩|詩人馬維駒:獻給星空的詩
    每日好詩|詩人馬維駒:獻給星空的詩 2021-01-06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佛教:念咒語的時候如何觀想才能夠利益眾生?
    念咒語的真實作用是讓我們眾生能夠發心,發什麼心?發大菩提心、大悲心、清淨心。咒語是一種善巧方便,通過咒語的力量和加持,讓我們感受到佛菩薩的大願力、大慈悲,讓大家放下我執,放下自私和狹隘,放下那些恩怨情仇、人我是非,真正懂得活著的究竟意義。小編我曾經在寺院裡住過一段時間,每天也會跟著出家法師們上早晚課。
  • 佛教:延命觀音接引眾生,能消除詛咒與毒藥,使眾生能以延年益壽
    《法華經》有載:「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咒詛心中怨恨,用惡毒的話罵人,或祈求神明降禍給別人;咒詛也如毒藥可殺害、傷人;咒詛屬不以言語說明的秘密語。法師驅鬼除邪治病的口訣,如符咒、蠱咒。咒詛有神咒:袪除災難、護身,惡咒常為咒詛他人,使其遭受災害。為此觀音化身之願力所現。因此尊能消除咒詛及毒藥,令眾生延命長壽,故稱「延命觀音」。
  • 對上師具足與佛等視之淨信,憶念並祈請上師三身
    任何於指示密法之上師,若具足與佛等視之淨信,當念彼上師並祈請上師三身。以赤松德贊王勸請故,獲能令此生障道消除,來世得最勝成就且獲三世如來加持之文句。於亥時(威猛時)祈請第一章。以智慧海王空行母益西措嘉勸請故,獲祈請時如虛空遍布密雲之加持。於晨時(增長時)祈請第二章。以比丘囊卡寧波勸請故,所見所聞所思者悉得解脫聖果。於黎明時(息時)祈請第三章。
  • 觀音菩薩究竟是男身還是女身?
    觀音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固可應現種種形態的婦女身,但也可現種種形態的男子身,隨緣類化,有男有女,可男可女。  《妙法蓮華經》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度化眾生,以三十二種身相,又名三十二應身隨緣示現。
  • 這就有點尷尬了 | 五人行必有好詩 · 第216期
    磨 鐵 讀 詩 會  Xiron Poetry Club 五人行必有好詩 · 第216期
  • 【農曆十一月十七】恭迎阿彌陀佛聖誕,祈願佛光普照,眾生吉祥安康!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三、身悉金色願。四、三十二相願。五、身無差別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六、宿命通願。七、天眼通願。八、天耳通願。
  • 普門品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離欲修行人常觀想佛菩薩法相莊嚴,阿彌陀佛,坐大寶蓮花座上,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高無量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婉轉,如五須彌山。觀世音菩薩在佛左邊蓮花寶座之上,結跏趺坐。身紫金色,頭頂上摩尼寶為天冠。微妙光明,以為瓔珞。而我們身體汙穢,膿血筋脈,腥臭骯髒,所謂的嬌姿媚態,只不過是眼前的假相罷了。
  • 魔冥識三界一覽 《此生無白》六界百科(二)
    玩友時代旗下新作——國風仙緣社交手遊《此生無白》預約活動正在進行時。上期介紹了仙、靈、人種族概況,魔、冥和識三界又有怎麼樣的故事傳說呢?識界 - 毗鄰深淵識界神族是天界神族的分支,居住於凝聚黑暗深淵的毗鄰之地。
  • 《一醉經年》何故的愛很隱忍,前期的宋居寒不懂愛,下周馮崢上線
    何故沉穩又隱忍,前期付出了太多,所以失望的時候,才會走得那麼決絕。(本文為清風動漫獨家首發,請勿抄襲洗稿)39天沒有來找何故的宋居寒,公司準備捧一個新人。看到新人發的微信,何故就算心裡再難過,也不會表現出來。他們現在的關係,本來就不是平等的戀愛。只要能默默守著這種關係,對何故來說就足夠了。宋居寒是天之驕子,接近他的人都有所圖。
  • 12/23~12/29桃花傍身,遇見愛情的星座,將有金玉良緣,不負此生
    星座愛情:12/23~12/29桃花傍身,遇見愛情的星座,將有金玉良緣,不負此生。而在12/23~12/29這段時間桃花傍身,雙子座的運勢回升,桃花飄香,身邊的追求者絡繹不絕,雙子座有機會遇見真愛,能夠跟對方有一段金玉良緣,不負此生的愛情。在得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愛人之後,雙子座的人能夠投入更多的心思,好好珍惜這段感情,未來能夠擁有一份美滿而甜蜜的愛情。雙魚座天生浪漫的雙魚座對愛情十分專一。
  • 密宗虹身金剛身成就圖文收集---讓你大開眼界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老人家未曾大規模地傳講密法,他決定可以此生完全化光而去——諸如法體縮小、膚色變白、體重減輕等徵相都是這方面的明證!……藏曆十二月初三舉行的荼毗大典上共念誦了四種不同的火施儀軌:聞解脫、金剛薩埵、痛苦自解脫觀音、眾生皆解脫觀音。當日清晨六點鐘開始舉火,剎那間,熊熊火焰就竄上虛空。
  • 佛教:眾寶觀音,護佑眾生家業興旺,代代昌盛,世世繁榮
    許多人可能還並不能區分「應身像」和「化身相」,這需要先從菩薩相當中去體會菩薩「以相說法」的意境,了解了菩薩的願力,觀音菩薩的「應化身」相如何解釋。要解釋觀音菩薩的「應化身」,就必須將「應」與「化」分開來解釋。我們學佛人都知道菩薩本體是無相的,但是眾生因為被有色身的束縛著,所以很難接受「無相」的境界,因此菩薩必須以「相」來「應」眾生,所以菩薩才有了「應身相」的示現。
  • 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諸佛菩薩一定為根熟眾生做增上緣成就眾生
    菩薩成佛以後倒駕慈航,再以菩薩身度化眾生,不定現什麼身,他有能力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佛菩薩一定為根熟的眾生做增上緣,幫助眾生、成就眾生。
  •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長亭,送別
    從前人送別有三怕,一怕路遠路途險,二怕此生難再見,三怕日久人心變。所以離別相送總是看的那般珍貴。送別時一步一步走到了五裡,還是不願離去,不知不覺又送了五裡,來到長亭最後道別。亭者,停也。迎歸,相送。「送君十裡長亭,折支灞橋垂柳」。
  • 在此,我祈願今生今世所有眾生都能戒殺食素,深信因果,得究竟樂!!
    ,而眾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救他們的命,他們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在放生中讓我們覺悟到眾生皆知貪生怕死,皆知趨吉避兇,皆有喜怒哀樂,與我相比,完全相同;眾生更皆具備真如佛性,一旦業盡情空,未來皆能成佛,所以救一眾生如同救一佛子,更等於救一未來佛。  六、放生就是實踐  與其空口說得萬言,不如老實行得一字。學佛最重要的就是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