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古鎮位於重慶酉陽縣,始建於清乾隆元年,民國二十四年設鎮

2021-01-15 長安聊情感

龍潭古鎮,位於重慶酉陽縣,在縣城以東30多公裡,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鎮。

憑藉龍潭河、酉水河之便,這裡曾是重要的商業集鎮,有「龍潭貨、龔灘錢」的說法。

抗戰時期,龍潭古鎮成為避戰大後方,1.5平方公裡的小鎮上雲集了8萬人,使龍潭古鎮一時蜚聲全國,被譽為「小南京」。

古鎮400多年的石板老街、四合院。封火牆是其獨特的建築。鎮上以火磚砌成的圍牆,高達十幾米或二三十米不等。

再用鐵或木料砌成約1米高的楔子護牆,內修房舍。主街寬約5米,全用方塊青石鋪成,因年代久無,歷經行人步履,石板光滑,行走其間,尤須格外小心。

古建築由南向北河作長形分布,房屋總建築面積86473平方米,宅基階沿多為細鑽條石砌成,大街小巷均為石板路,其多梯坎。有名的古建築有禹王宮、萬壽宮、祠、廟宇、天主教學、經院、書院等。其中最著名的趙世炎的故居,丁鈴筆下的酉陽中學(龍潭中學)和好友「夢柯」(王劍虹)的舊居也都在這裡。

相關焦點

  • -石皮弄 匯安 隆慶元年 1980年 嘉靖二十年-上海頻道-東方網
    法華橋近貌  位於本區西南部。南距胡橋集鎮約3公裡。歷史悠久。法華禪院建於宋代,元至正廿二年(1362年)於鎮東側建升真道院。明天啟年間建法華橋(又名環龍橋),橋身橫跨下橫涇,清乾隆元年維修。1981年闢築新街,成為現今商業中心。胡橋集市貿易市場交易活躍,沿海特產海鮮較多,市場繁榮。  孫家橋  孫家橋鎮又名孫橋,位於本區西南部,在胡橋鎮直東2公裡,鎮成一條街。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於孫家橋鎮建莫蘇庵。明洪武六年(1374年)於庵前建莫蘇庵橋。鎮東永安橋為明萬曆年間所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重建,現存平橋。
  • 重慶銅梁安居古城——堪稱中國第四大古城!
    城隍廟始建於明成化十七年(1481),萬曆四十七年(1619)知縣唐運生重修,明末被焚,清乾隆十年(1745)僧一川募眾重修,道光六年(1826)巡檢沈安慶不補修,改觀音殿為寢宮。城隍廟依山而建為」三合頭「構造,中間合簷,兩邊飛角精雕細鏤,十分美妙。
  • 古老的廣西大圩古鎮,幽靜而古韻猶存,神秘的七星古墓群讓人著迷
    在廣西的灕江東岸,有一座桂林的歷史文化古鎮,大圩古鎮。古鎮始於北宋初年,趣興於明清,盛於民國,距今己有千年歷史,遠在六百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之一。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青石板路見證大圩鎮的古老。明清時,大圩已是南北商賈雲集之地,各種商行應有盡有,極盡繁華。
  • 民國時候的山西介休市,三十年代老照片帶你直面舊時光
    圖為民國時期的介休鐘樓,它位於西門(臨津門)不遠處。今鐘樓已不存,只留下了「鐘樓巷」的地名。最早的介休城是在東魏孝靜帝(524年—552年正月)期間修築的土城牆,之後的歷史長河裡介休城屢毀屢建。介休地區第一次置縣管理,始自於公元前514年(春秋時期),當時在今鄔城店設「鄔縣」。所以在介休有「先有鄔城店,後有介休縣」的說法。
  • 雲和現存最古老的洋灰橋,建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
    石塘橋,位於麗水市雲和縣石塘鎮石塘坑村口,橫跨石塘坑流。該橋古名石川橋,現存二榀框架式梯形現澆鋼筋混凝土橋墩,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始建麗浦公路時,利用難得的進口「洋灰」澆注的。當年上架大方木成三孔公路橋,並改「石川橋」為「石塘橋」。
  • 推薦| 2019年古鎮旅行月曆
    4月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市的南郊,它是貴州四大古鎮(青巖、鎮遠、丙安、隆裡)之一。青巖古鎮是一座建於600年前的軍事古鎮,古鎮的鎮容布局沿襲明、清格局,交錯密布於鎮內的明清古建築。8月淶灘古鎮譽為中國最美的村鎮之一淶灘古鎮位於重慶合川市城東32公裡處的鷲峰山上,渠江環繞,融古廟、古城、古佛於一體,景色秀美,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村鎮」之一。
  • 東莞最富的鎮與最窮的鎮,哪個鎮最有錢?
    長安2015年GDP總值400.5億元,排名第2長安鎮,位於東莞市南端,東鄰深圳市,南臨珠江口,西連虎門港,G107國道、S358省道、廣深高速、虎崗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等縱橫貫通全鎮。長安鎮在古代稱靖康,起源於東晉,始建於北宋,已經有千年的歷史。
  • 江南古鎮真的被遺忘了嗎,民國二年時建成,如今還有多少人了解呢
    在眾多景點中,位於無錫的巡塘古鎮是一個被忽視的古鎮,如今已成了孤島上的客棧,唯恐鮮有人知。據報導,這個古鎮就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內,所處的地理位置被古巡塘河三面包圍,古鎮的命名就是以此為依據。巡湖古鎮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是江南時間最短的古鎮。如今,巡塘古鎮已成為無錫市的一個文物保護單位,雖然對外不收門票,但知道這個景點的遊客特別少,甚至連無錫的當地人也很少知道這個地方。
  • 2018重慶酉陽縣第二季度公開招聘教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崗位一覽表
    幼教知識 綜合基礎知識(教育類) 說課     兩罾鄉、大溪鎮中心幼兒園各1名;宜居鄉、天館鄉、酉酬鎮、板溪鎮中心幼兒園各2名;丁市鎮、麻旺鎮中心幼兒園各3名;龍潭鎮中心幼兒園4名。
  • 「最具魅力小城鎮」的萬靈古鎮,都有哪些值得一看景觀呢?
    萬靈古鎮原名路孔鎮,位於重慶市榮昌區城東,距榮昌城區12公裡,幅員面積24平方公裡。西南面臨瀨溪河,東北靠丘陵山巒,街市依山而建,素有「小山城」的美譽。此處曾為古戰場,清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曾攻破大門,但未進入二門。
  • 重慶周末秋遊推薦:主城區古鎮老街大全,還有讓人大快朵頤的美食
    去重慶主城這些古鎮老街,感受初秋的安靜美好文/雙姐旅遊 魏婕馨供稿在喧囂繁華的都市呆久了總是想去古舊的小鎮走走那長滿青苔的青石板路上是悠長的時光,濃濃的鄉愁是安放我們疲憊身心的港灣古鎮,連片的青石板
  • 江蘇被遺忘的江南古鎮:建於民國二年,古色古香門票免費卻無人知
    王安安旅行,懂你的旅行:江蘇被遺忘的江南古鎮:建於民國二年,古色古香門票免費卻無人知江南古鎮一直以來都是遊客們喜歡前往的旅遊勝地,大家都認為江南水鄉古鎮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息,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是人們所期盼看到的,江南水鄉的靈魂本身就以水文化跟古文化而彰顯。
  • 重慶發現13張民國時期渝中半島地形圖[組圖]
    新重慶主城地圖  重慶市勘測院在對歷史檔案資料進行數據化處理時,在一個圖紙保密箱中意外發現13張民國十八年(1929年)、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渝中半島(當時尚屬巴縣管轄)手繪地形圖  重慶測繪史的重大發現  周勇主編的《重慶通史》第三卷近代史(下)第六章《重慶城市發展的新起點》中記載:1921年11月,四川各軍總司令兼省長劉湘駐重慶,設重慶商埠辦事處,後改為市政公所、商埠督辦公署。1927年,督辦公署改為市政廳。1929年2月15日,市政廳改為市政府,潘文華任首任市長。
  • 古鎮狀如鏵梨,又有說似龍頭吸水,因此稱古鎮為「下山龍」
    這裡幾乎看不到商業化的痕跡 高廟古鎮座於一東北向山坡,古鎮狀如鏵梨,又有說似龍頭吸水,因此稱古鎮為「下山龍」。 高廟古鎮位於四川洪雅縣西南,距縣城56公裡,東臨峨眉山、西連玉屏山、南倚瓦屋山、北望川西平原,始建於明後期,因老街市最高處古有土地廟而得名,清代逐漸完善。境內銅、鐵、鉛、鋅、煤、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盛產天麻、雅連等中藥材。
  • 清統治時期臺灣拓殖大事記(公元1683-1895年 計212年)(一)
    《西螺七嵌與臺灣開拓史》1691 清康熙30年○ 閩人李恆升開拓海埔寮地方。1694 清康熙33年○ 分巡臺廈兵備道高拱幹纂《臺灣府志》撰成。《西螺七嵌與臺灣開拓史》○ 臺北盆地大地震,部份陷落成臺北大湖。《汐止鎮志》1695清康熙34年○ 福建師爺鬱永河來臺採硫磺。
  • 吳冠中最愛的古鎮:因水運而興,已有近2000年歷史
    提到古鎮,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麗江,江南水鄉。相信你心目中沒有什麼好話,比如人間天堂,世外桃源。當下,古鎮的快速商業化讓人猝不及防,但在我們心中還是對古鎮的原貌有些執念。位於重慶酉陽,彭水與貴州沿河交界處的龔灘古鎮,是一位年過千歲的老人。它常年矗立在烏江懸崖上,每天看遊船千帆,卻從不說起自己的悠久歷史。龔灘古鎮被稱為重慶第一歷史文化名鎮,但一直鮮為人知。
  • 山西右玉寶寧寺,右衛鎮內僅存的一大景觀
    山西右玉寶寧寺,右衛鎮內僅存的一大景觀[2020年8月8日(周六)山西省右玉縣右衛鎮]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右玉縣在明代是邊防重鎮,稱大同右衛和玉林衛,是屯兵戍守的地方。昔日右玉縣城右衛鎮內有五十餘座廟宇,規模最大者為大明建造的寶寧寺,俗稱大寺廟,位於右玉縣右衛鎮內東街北側(現右衛鎮右玉中學院內)。據《朔平府志》和寺院碑文記載,該寺始建於明天順四年(1460年),弘治元年(1488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2019年10月7日,右玉寶寧寺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