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晚,上汽集團披露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60萬輛,連續15年保持國內第一。其中,上汽自主品牌銷售260萬輛,在總銷量中佔比46.4%,創下新高;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2萬輛,同比增長77.8%;海外市場銷售39萬輛,在疫情之下逆勢增長11.3%,超過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三分之一,連續五年排名國內行業第一。
在海外市場吹響 「中國智造」衝鋒號
儘管存在疫情不利因素,在全國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上海海通國際碼頭,繁忙的景象仍然不斷提醒著人們:作為全球產銷規模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愈發強大。
正如《中國汽車貿易高質量發展報告》所指出的那樣,未來幾年我新能源汽車出口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成為拉動汽車出口的新興力量。
在新能源領域,上汽堅持「純電、插電、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全面推進,已累計投入數百億元,形成近千人的自主研發團隊,在自主掌控「電池、電驅、電控」核心技術的基礎上,推出了30餘款整車產品。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2萬輛,同比猛增77.8%,奪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據透露,「十四五」期間,上汽計劃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包括近60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
作為中國首家有系統、有規劃、成建制出海的汽車企業,上汽開創了一條中國汽車企業國際經營的差異化道路,初步建成集研發、製造、營銷、金融、物流等為一體的面向全球市場的汽車產業鏈。2020年,上汽實現整車出口和海外銷售39萬輛,同比增長11.3%,在疫情之下克服重重困難實現逆勢增長,超過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並連續五年蟬聯全國第一。
「特別是在英國、荷蘭、挪威、丹麥、法國、德國等歐洲發達國家,依託新能源產品的強力支撐,自主品牌MG和Maxus全年整車銷量超過4萬輛,其中新能源車佔六成。」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產品和服務進入全球60餘個國家和地區,打造近810個海外營銷服務網點,培育發展9個「規模級」海外區域市場。得益於強大的新能源產品布局,上汽在海外市場吹響了「中國智造」的衝鋒號。
技術、體制創新破局「十四五」闖進全球前五」
2020年12月在浦東新區完成註冊的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則被視為上汽集團在技術、體制和機制上的又一次創新。
智己汽車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它不僅肩負著自主品牌「品牌向上」的重任,也是上汽深化改革的「急先鋒」。
例如,智己汽車10%的股權將劃分為5.1%的核心員工持股平臺和4.9%的CSOP用戶權益平臺。在智己汽車的帶領下,捷氫科技、享道出行等一批上汽著力孵化的「小巨人」,也在積極籌劃登陸資本市場,以改革激發創新轉型的內生新動力。
據介紹,自我定位為高端品牌的智己汽車,將圍繞用戶出行新需求,在續航能力、電池安全、沉浸式自動駕駛、全新人車交互、內容分享等方面打造極致智能體驗,開啟自主品牌「品牌向上、能級向上」的新篇章。
事實上,隨著業務布局和基礎能力的不斷完善,上汽智能網聯創新技術得以加速「照進現實」。2020年9月,由上汽、中移動、華為、上海國際汽車城共同建設的「5G智慧交通示範區」交付使用,實現高速、城區擁堵及泊車等自動駕駛場景落地。
此外,全球首款可以上路的5G智能電動汽車、上汽「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接連出現。據統計,截至「十三五」期末,上汽已建立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網絡安全和軟體中心五大創新中心,積極布局傳感器、晶片、域控制器等核心硬體,為汽車構建「智慧大腦」,全面提升「智算、智艙、智駕、智聯」四大領域的自主掌控力和用戶體驗價值。
有分析認為,面對市場調整與產業變革,上汽集團率先倡導並堅持推進「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新四化創新轉型,加快自主掌控核心技術,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創新亮點頻出。
「上汽要從目前全球行業第七跨上前五的新臺階,打造具有產業全球競爭力和品牌國際影響力的萬億級汽車產業集團。」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上汽集團將堅持以自主品牌發展為龍頭,以數位化轉型為支撐,全力推動「新四化」創新,努力成為具有產業全球競爭力和品牌國際影響力的萬億級汽車產業集團。(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