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香火鼎盛土地廟失竊 「地母娘娘」被抱走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香港一香火鼎盛土地廟失竊 「地母娘娘」被抱走

廟宇人士展示被偷走的「后土娘娘」像的照片。香港文匯報圖

  中新網5月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有40多年歷史、香火鼎盛的香港牛頭角下邨福德廟5日晨發生神像被盜事件。廟內一尊2英尺高的地母娘娘神像被人偷走,警方正追查竊匪動機。

  福德廟又稱伯公廟或土地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或廟宇,多屬民間自發的小型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布。昨日遇竊的福德廟位於牛頭角下邨球場路旁,佔地約400英尺,1967年由附近潮汕籍居民搭建。

  該廟雖簡陋,但落成後香火日盛,不單潮僑團體定期舉行酬神活動,慕名而至的區外善信亦絡繹不絕。在2003年「沙士」(Sars「非典」)肆虐期間,福德廟更是「沙士重災區」淘大花園居民祈福最熱門地點。

  事發昨晨10時許,一名69歲姓黎街坊返回福德廟打理時,發現廟內的地母娘娘神像不翼而飛,四處尋找不獲,立即報警。警方接報亦派員在附近一帶尋覓及兜截,惟未發現可疑人和神像下落。由於福德廟沒有安裝閉路電視,警方正循其它途徑調查追緝竊匪及調查偷神像動機。

  街坊怒斥竊匪行為無聊

  區內不少街坊得悉事件後都十分憤怒,希望神像能儘快尋回,有街坊更怒指竊匪行為無聊,得罪神靈。竊福德廟一直採用開放式設計,甚至沒有大門,善信24小時都可到廟上香。

  該廟亦沒有全職廟祝,日常只靠街坊和善信合力打理。隨著牛頭角下邨重建,福德宮在一兩年後亦將搬遷,新址是牛頭角街市正門附近。

  據悉目前福德廟內除了供奉「福德伯公」外,還有諸位福神和昨天被偷走的地母娘娘等等。該尊地母娘娘像是20多年前由善信請來,高約2英尺,價值約1.5萬,但在眾多善信眼中,神像絕對是無價之寶。

  地母娘娘亦稱為「后土娘娘」,在道教「四御」中排第四,地位與玉帝相等,主宰大地山川和五穀生長。「后土神」原為男神,唐朝後才因天陽地陰的哲學思想,逐漸被奉為女神。

  近期各區廟宇神像失竊事件頻生,上月14日,元朗大棠天后宮兩大護法,繼月前左護法「千裡眼」神像被偷走,右護法「順風耳」的神像亦被人盜去。

相關焦點

  • 世界那麼大——香港黃大仙祠 高樓環抱 香火鼎盛
    (世界那麼大之中華好河山 014期)在各種香港電影中,經常會提及黃大仙,這裡所說的黃大仙,指的不僅僅是香港九龍的黃大仙地區,更多的是指這裡的黃大仙祠。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是香港法定的歷史建築,每年有300多萬的信眾前往拜祭,不僅是香火最旺盛的廟宇之一,同時也是香港第一家獲香港政府批准,可以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籤髮結婚證書的道教廟宇。
  • 香港最「火」的寺廟,黃大仙祠,高樓環抱,香火鼎盛
    去香港黃大仙祠,是在2019年7月份。在香港各種電影中,經常會提及黃大仙,這裡所說的黃大仙,指的不僅僅是香港九龍的黃大仙區,更多的是指這裡的黃大仙祠。黃大仙祠,是香港香火最旺盛的廟宇之一,也是香港唯一可以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籤髮結婚證書的道教廟宇。
  • 韓愈嶽飛曾「屈居」土地廟
    文/圖 鍾葵周代設壇祭祀 酬謝土地生五穀如果想了解民間的土地崇拜根深蒂固到什麼程度,不妨到鄉間走一走。你會發現,無論是哪條村哪個寨,都起碼有一座土地廟。幾天後,楊文昌的兒子賣扇時遇到一個客人,當談起楊文昌時,客人說,畫眉山在四川嘉州,近來當地人都說夢見新土地上任,而且比前任靈驗很多,所以香火特別旺。楊文昌的兒子這才知道其父真的當了土地神。類似的傳說還有很多,經過種種變遷,土地神在民間逐步被打造成神通有限但慈善可親的小神。有人問,為什麼土地神崇拜只流行於農村地區,在城市裡很少見到土地廟?
  • 古老的廟宇,香火旺盛,可來此求支籤,或買道平安符!
    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形態逼真;廟內花木錯落,巖石縱橫,景色清幽,常年香火旺盛。遊客一入廟即可看到紫煙瀰漫,許多巨大的盤香高高懸掛著,一排排甚有氣勢,形成了廟裡的一大景觀。媽閣廟供奉的是媽祖娘娘,是海上的保護神,每年春節和農曆3月23日媽祖寶誕,媽閣廟香火至為鼎盛。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紛紛到來拜神祈福,廟宇內外一片熱鬧。
  • 至今仍香火鼎盛的關聖帝君關羽,是怎麼從「武夫」變成「神人」?
    走到賓館或者飯店的結帳吧檯亦或是香港電影裡古惑仔拜祭的神像,會不會被拿著青龍偃月刀的關二爺所吸引,一身正氣凌然的形象,案臺上還有幾炷香被點燃。關聖帝君關羽,很多商家都會供奉他,作為一種對於關羽武財神的信仰,使其香火仍然鼎盛。
  • 莆田湄洲島:香火鼎盛媽祖祖廟,崢嶸嶙峋鵝尾神石,海神永眷!
    島上環境清幽,也成為很多人的旅遊首選目的地,2020年12月,湄洲島媽祖文化旅遊區晉升為5A景區。莆田旅遊,湄洲島是一定要列入行程的了,可以安排1-2天的時間細細瀏覽。站在湄洲祖廟山巔,秀峰奇石、幽洞靜林襯託下的湄洲祖廟巍峨壯觀;那巍然屹立的媽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恆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徵。媽祖精魂,古今中外無處不在!
  • 唐圭璋:孤寂地傳承香火
    唐圭璋:孤寂地傳承香火2002年東南大學百年校慶時開列的名人錄上出現過唐圭璋,由此方知道現在的儼然是一所理科名校的東大,民國年間也走出過唐圭璋這樣的國學大師。1922年,當唐圭璋跨入東南大學中文系的時候詞曲專家吳梅恰恰從北大南下任教。
  • 民間故事:清朝一男子,喝醉後在土地廟前撒尿,不久後挨了一頓打
    這一天,李某在朋友家喝酒喝多了,回來的時候路過一座土地廟,醉醺醺的李某,居然在土地廟前面撒了一泡尿。  第二天早上,李某醒了酒,他想起了昨天晚上的無禮行為,心裡很是後悔。因為他擔心自己在土地廟前小便,土地爺會生氣懲罰自己,讓自己打不贏官司。
  • 香港最「火」的寺廟,傳聞有求必應,連港媒都來求籤
    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45年,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各種信奉都能找到信眾,但如果要說哪裡香火最旺,十個人裡九個會跟你說是黃大仙。
  • 香港鬧市中的10大廟宇!和百年古剎來一場躲貓貓
    在香港這個現代化水泥森林內,其實藏著不少香火鼎盛的廟宇建築,不少更有百年歷史,與高樓大廈的景色對比可大呢!下次來港,在購物和吃美食的空檔,抽空到以下特色廟宇看看民間生活,抓拍大都會的古色古香吧!  想一訪這秘景,由沙田鐵路站附近的排頭村起步,行到萬佛寺只需約20分鐘,沿途滿布真人大小的金色羅漢像,還可俯瞰沙田全景,值得一遊!
  • 車公廟,深圳與香港的獨特崇拜
    只不過,深圳的車公廟只剩下個地名,而香港的車公廟依舊存在。香港的車公廟被列為歷史建築,特別是春節期間香火之鼎盛不亞於黃大仙祠。前幾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了黃大仙祠,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車公廟。西貢一帶有五座山頭,形成「五虎下堂」煞氣形勢。村民們覺得這是大兇之兆,便向元朗橫洲二聖宮借車公建廟,希望車公庇佑逢兇化吉,保村內家宅平安。
  • 這個寺廟每天都有近幾十萬的香客前來,香火太旺竟成困擾
    眾所周知,勿論是道家的道觀、佛家的寺廟,亦或是基督教徒的教堂,其知名度往往是與其接受信徒和旅客的香火相掛鈎的。今天,筆者所要推介的便是當前我國香火最為鼎盛的廟宇,其香火之盛和人流之眾睥睨全國,每天數以萬計的香客慕名而來,「寶燭輝煌,香菸繚繞,鐘鼓鳴天」,其旅遊高峰期時常需要警察、消防隊員以及環衛工人加以維護現場秩序,清除災情隱患。
  • 太姥山景區推薦:太姥娘娘雕像
    景區簡介據考,太姥娘娘系古越人始母她家在才山下的才堡村,為避戰亂逃至才山上,住在鴻雪洞裡,以種藍為業,樂善好施,深受人們尊敬,呼為藍母。那年,山裡發生麻疹,藍母用親手種植的綠雪芽茶為孩子們治病,挽救了無數小生命,鄉親們無不感恩戴德。晚年,她得到仙人指點,修練成正果,於家歷七月七日乘九色龍馬羽化升天,百姓奉為神明,曰聖母,成為閩地第一位女神。一天,堯帝巡遊東海,遭遇風浪,險些葬身海底,是聖母為之指點迷津,化險為夷。
  • 民間故事:訟師在土地廟前撒酒瘋,夢見土地爺說:你當我沒脾氣?
    這一天,李某在朋友家喝酒喝多了,回來的時候路過一座土地廟,醉醺醺的李某,居然在土地廟前面撒了一泡尿。第二天早上,李某醒了酒,他想起了昨天晚上的無禮行為,心裡很是後悔。因為他擔心自己在土地廟前小便,土地爺會生氣懲罰自己,讓自己打不贏官司。
  • 「新民舊事」柳河神廟和北崗土地廟
    一天晚上,縣太爺在公堂上打盹,夢見一條大泥鰍魚,播身一變成了一個白鬍子老頭,說自已是柳河的河神,來向縣太爺辭行,說如果經常祭祀,就不來了。縣太爺忙答應了,老頭打個滾不見了,縣官一驚就醒了。第二天,縣官親自抱著河神的牌位,讓人抬著祭品,來到柳河套上香叩拜,感謝河神的大恩大德,又對著柳河拜了三拜,表示誠心。回來後,又募捐修了一座河神廟,每年祭祀。
  • 香港遊記:黃大仙祠
    可這位看起來有60歲左右的師傅卻不停地搖頭,看來,普通話,他聽不明白。可他的港式粵語,我也聽不懂。怎麼辦?這位師傅很聰明,他拿出紙筆,示意我寫給他看。於是,我認認真真地寫上了「黃大仙祠」,這下,他明白了。我突然感覺到,國人都應該感謝秦朝的丞相李斯,如果沒有他統一文字,中國各地區、各民族互相交流,將會帶來多大的溝通障礙啊。
  • 民間稱之為「 泰山娘娘」「泰山老母」的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是道 教女神 ,又叫 泰山娘娘 ,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的生育女神,也是北方娘娘廟中常供奉的送子女神。她的全名為 「東嶽 泰山天 仙玉女 碧霞元君」。民間信奉泰 山娘娘 為東嶽 大帝之女, 認為她能使婦女多子,還能保護兒童。泰山娘娘是在 泰山玉女傳說的基礎上逐漸 形成的。
  • 香港市民到沙田車公廟祈福 願新型肺炎疫情早日遠離
    中新社香港1月26日電 (記者 李焯龍)26日正月初二是車公誕,大批香港市民按照民間傳統習俗到沙田車公廟參拜祈福,祈求新的一年健康平順,新型肺炎疫情早日遠離香江。當日,香港雖時而降下大雨,但記者走訪沙田車公廟看到,往來祈福的老少香客依舊絡繹不絕,廟內香火鼎盛,香菸繚繞,鼓磬聲聲,熱鬧非凡。香客上香參拜後紛紛轉動銅風車以求「轉運」,祝願新的一年順風順水。傳說沙田車公廟的建立與鎮壓瘟疫有關,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當日也來到這裡為香港求籤祈福,祈求車公為廣大市民帶來福氣,新型肺炎疫情在港早日退卻。
  • 天津天后宮內供奉的女神—天妃娘娘
    天后宮天妃娘娘,亦稱天后娘娘,俗稱媽祖,本姓林名默,生於北宋初年,世居福建莆田湄洲嶼。其父林願,曾任宋朝都巡檢。林默出生一個多月不曾啼哭,便得名為「默」,長大後人稱默娘。《三教搜神大全》卷四中記載:林默娘少年時,一日在家靜讀詩書,偶見一怪異道人從門前經過,便拜道人為師,學得「玄微真法」。故長大後,能通悟秘法,預知休咎。民間傳說她能觀察風雲變化,預測天氣,保護船隻航行安全,被人們譽為神女,尊稱媽祖。而後世道教則尊稱她為天妃娘娘。天后宮坐西朝東,面臨海河,從東向西,依次為戲樓、牌樓、鐘鼓樓、前殿、正殿、藏經閣、啟聖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