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被辭退,投了200份簡歷,全都被拒:我剛35歲,就一無是處了嗎?

2021-01-11 騰訊網

01

35歲,竟成了職場上的一道坎

上個星期天,我約朋友王涵吃飯,他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現在找個工作怎麼這麼難啊?

王涵35歲,他被公司辭退了3個月,為了找下一份工作,他投了200多份簡歷,全都因為35歲的年紀而被拒。

他一臉無辜的跟我說:35歲怎麼了,35歲的人也需要工作啊,也要掙錢吃飯啊!

我很理解他沮喪的心情。但是,35歲的職場人士,都要面對「35歲現象」。當再次入職時,就成為職場上的一道坎。

什麼是35歲現象?

「35歲現象」是指很多企業將招人的門檻限定在35歲,35歲成為了職場人入職的一條「生死線」。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我朋友找不到工作。可問題是,這個年齡,為啥偏偏是35歲呢?

02

為什麼會出現「35歲現象」?

如果是個別企業,由於特殊原因,不招35歲以上的人,可能是行業和職業的特殊性所限,這個可以理解。

但現在,很多企業都不招35歲以上的人,而且還成為了一個「35歲現象」,這裡面必有其因!

在我看來,無外乎有兩方面的原因:

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

員工在職場上的工作能力

我們分別詳細解釋一下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先說,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講,每一個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都要面對如何生存和發展,要選擇聘用什麼樣的人來工作。

管理大師彼德 杜拉克說:「企業的首要責任是活著」。

企業要想活著,而且要活好,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用到合適的人,才能讓公司不斷發展。

而35歲的人,一般都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每月要還房貸、子女上學等各種開支,經濟負擔重。而這個時候,體力和精力又不如從前,身體開始走下坡路。

這就出現了企業和員工之間的矛盾點:公司需要員工加班加點的全身心付出去頑強打拼,可35歲以上的人,會感到力不從心,真可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這個年齡段的人,在生活中花錢的地方又越來越多,需要越來越高的收入。

這種現狀,還是挺普遍的,從下面這個實例中,足以見得。

在天津衛視《非你莫屬》職場招聘的一期節目中,一個35歲的應聘者提出,如果在北京工作的話,工資要1萬塊。

招聘老總說,你能力不行,也不值這個錢啊!

應聘者回答道,我必須要一萬塊,因為我要在北京租房子,還有其他的各種生活花銷。

招聘老總說,這是你的個人需要,不能成為企業的成本,企業是根據你的能力,來給你開支的。

最後,這個35歲的應聘者,被全場老闆滅燈,沒有一家公司願意招他。

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使其願意招聘更年輕、更有能力的員工,「35歲現象」也就由此產生了。

員工在職場上的工作能力有問題,一些員工從進入職場開始,就缺少進取心,工作不求幹的有多好,只求過得去不犯錯,可當自己工作多年以後,年齡也大了,卻仍是原地踏步、重複勞動,沒有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長。

還有一些員工,總是頻繁的跳槽,這家幹幾個月,又跳到那家幹幾個月,始終漂在職場上,一晃年紀也大了,既找不到自己認同的企業,也始終不被各個企業所認同,最終被企業所淘汰。

這樣的員工,在進入35歲以後,就會出現「35歲現象」,無奈的面對著職場危機。

在文章開頭,我的朋友王涵,就屬於工作缺少進取心、得過且過型的,結果,當公司招到了有能力、有擔當的年輕人後,他就被辭退了。

員工在職場上的工作狀態,直接決定了給公司做出的業績和貢獻,如果個人不去努力成長,不能為公司創造好的業績,那就很容易出現「35歲現象」。

這種現象,的確讓人很扎心,但也不是沒有辦法來解決,下面我們就說說「35歲現象」的解決辦法。

03

利用兩條曲線,解決 「35歲現象」,破解職場危機

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矛,就會有盾。既然有「35歲現象」,就一定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35歲現象」的問題,雖然表面上出現在了35歲,但觀其實質,並非只是35歲時造成的。

《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的這句話,從邏輯上講,說的是人之所以有近日的憂愁,那是因為以前考慮得不長遠。

「35歲現象」的出現,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只有在前期,就開始防範「35歲現象」,就一定能有效地避免「35歲現象」的發生。

1、打造職場中的個人品牌,形成自己的專業壁壘,揚起職場的第一曲線

「35歲現象」說白了,就是35歲的你不值錢了,誰都可以取代你。當有工資比你低、年紀比你小、能力不比你差的人出現時,就意味著你將從現有的工作崗位上離開。

如果到了這一步,你誰也別怪,怪就怪自己為什麼過去不努力。

但如果你在職場上擁有個人品牌,有自己的專長,形成一定的專業壁壘,這個專業壁壘就是你獨自擁有的一些專業技能,從而讓自己無法替代,那你就值錢了,你將是公司最需要的人才,因為你的能力會給公司創造價值,這就是你在職場上的第一曲線。這條曲線走的要漂亮、走的要精彩,你的年齡即使到了35歲,但「35歲現象」肯定與你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而且你的前途和「錢途」,都會一片光明。

那怎樣打造工作中的個人品牌,建立自己的專業壁壘,精彩的揚起自己職場上第一曲線呢?

A、建立與年齡相匹配的能力

假如從22歲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到35歲,一共有13年的時間。有很多職場人士,在工作了3-5年後,和工作一年的人相比,能力上基本沒有多大差異。這樣的員工,就要自我警醒了,「35歲現象」離你會越來越近了,就像一個「定時炸彈」,只是剩下時間的長短而已。

作為一個職場人,每年都要審視自己的現在年齡,和實際工作能力是否匹配?可以對標公司裡同樣年齡的優秀員工,向他們看齊,找到自己目前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去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自學各種技能,有目的的提升自己,讓自己的年齡和優秀的能力相匹配,這樣的你就無緣「35歲現象」。

魯迅說:學習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

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在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參加各種職業技能的學習班,為的就是讓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大,使自己在工作中不可替代,不讓自己的能力輸於同齡人,而且還要超過同齡人,成為別人的學習對象。

B、找到擅長的領域形成專業壁壘

要想打造自己在職場上的個人品牌,必須儘快找到自己擅長的工作領域,去精耕細作,然後建好自己的專業壁壘。

「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中說:

「你憑什麼勝出?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專業。」

他所說的專業,就是一個人在職場擅長的領域裡,所形成專業壁壘,就象我們公司的小王一樣。

我們公司企劃部的小王,深得領導和同事的讚許。他從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企劃部工作,這份工作他既喜歡又擅長,而且幹的很入迷。平時,他深入研究我們公司的發展戰略,根據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去對比行業內最好的公司,在如何開展企劃工作?他把最精華的內容吸收到自己的大腦裡。

他放棄了每個月的休息日,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企劃工作當中,沒白天沒黑夜的加班加點,緊跟總經理的發展戰略思想,提出了很多獨到的、有價值的觀點,被公司所採用。這種努力真的讓人很感動,大家都誇獎小王是一個做事的人!

今年29歲的小王,已成為我們公司最出色的員工之一,他提出的企劃思路,為公司創造了出色的業績,還引來很多同行來挖這個出色的小夥子,都被他拒絕了,小王的收入已達到月入2萬,他成功地揚起了自己在職場上的第一曲線。

2、採用「第二曲線」理論,讓自己始終走在「上坡路」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施耐庵在《水滸傳》第二十二回中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這句話,也非常適合職業人士。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只從事一份職業,那他的職業生涯一定是這樣的:他必經歷自己職業發展的四個階段,分別是「幼小期、成長期、成熟期、衰落期」。當他走過了成熟期之後,就會進入衰落期,這是發展規律,誰也無法抗拒。

說心裡話,誰都希望自己的事業一直如日中天,不要走入衰落。那怎麼辦呢?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提出來了「第二曲線」理論。

什麼是「第二曲線」理論?

就是必須在第一個曲線峰值到達之前就開始,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資源來彌補初期的投入。

海爾集團張瑞敏說:當現有成長曲線出現下滑前,務必另闢新的成長曲線。在達到頂峰之前,應該想到這一條路再走下去可能就是下坡路,那你就要走另一條路。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採用「第二曲線」理論來發展自己,是成就自己輝煌一生的有效途徑。

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第二曲線」理論不僅能夠解決我們的「35歲現象」,甚至解決的是我們一輩子的職業發展問題。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一個人在職場上,取得「第一曲線」工作上的成功就實屬不易,如果不能找準自己的「第二曲線」啟動點,盲目的去開展副業、增加斜槓,就有可能把內心想做成職業上的「滿漢全席」,變成了地攤上的「麻辣燙」,因為精力被分散,自己變成了一個樣樣都做的很一般的多面手,造成「第一曲線」和「第二曲線」都無法取得好的業績。

因此,我們要通過下面的4個步驟,來找準啟動點,開啟我們的「第二曲線」。

第1步:分析自己在職場上的「第一曲線」工作的滿意程度,對自己的優秀程度做出評價。如果滿意程度高,自己已經很優秀了,那就進入下一步。

第2步:觀察自己目前的「第一曲線」是否即將達到頂峰?如果距離頂峰還有一段路要走,這就不是你「第二曲線」的啟動點。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接著往下看第3個步驟。

第3步:在面對將要開啟的第二曲線上,有沒有足夠的時間、資金、精力等資源投入?如果自己既有錢,又有一定的時間和充足的精力,就可以啟動第二曲線了。

第4步:提前做好各種預案,特別是當你開啟的第二曲線,出現了意外狀況,造成發展不順利時,你將要做哪些調整?只有提前做好預案,才能應對各種變化,降低各種風險。

當我們的條件成熟時,就可以在第一曲線上取勝的基礎上,整合所有資源,開啟第二曲線的新事業。

當第二曲線取得成功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開啟第三、第四曲線,讓自己的事業一直走在上坡路上。

相關焦點

  • 我才35歲,怎麼就「過時」了?
    35歲以上的人會陷入莫名的焦慮:稍有不慎就被勸退、求職莫名被刷,仿佛35歲之後就不配再有工作了。君不見,公務員及事業單位招考的年齡界限,大多設置在35歲以下。在茫茫的大海的招聘啟事裡,都會明確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比如前臺接待、通訊業的客服代表,年齡限制在25歲以下。「30歲以上做銷售的都很少,我們公司35歲的幾乎沒有。」
  • 被嫌棄的程式設計師的35歲
    35 歲是一道界限分明的職場分水嶺,最尷尬莫過於「高不成、低不就」。如果到了 35、40 歲還沒晉升上管理層去,就會面臨失業、被社會淘汰的風險。一位 35+ 程式設計師在求職網站自述,他在今年年初被裁後的 2 個月裡,瘋狂海投簡歷、面試,只拿到了 6 個非大廠 offer,最終他決定平薪入職其中一家。 打擊面並不僅限於職場。
  • 我命由我不由天!35歲以上的職場人,千萬別敗給自己
    歲以上的群體們,更是對自己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人說這樣或者那樣的話,尤其是關於職場上年齡這件事情上,聽的比較多的,咕咚整理了一些,比如:「35歲是職場分水嶺」、「35歲已經不能靠投簡歷來找工作了」、「不要找35歲以上的來面試了」......
  • 35歲之後被公司辭退,沒有一技之長可以去跑滴滴嗎?
    招工一般註明只要三十五歲以下的,35歲以後失業了再就業是個很嚴峻的問題。人到中年,學習能力和身體精神狀態不如年輕人,而且有家庭生活的壓力,在工作中只能保持,很難有創新。現實的殘酷就是等你衰老了,就自然地被淘汰,轉行也很難,而且待遇又有比較高的要求,對於很多的公司也是有很大的人力成本,所以,當公司效益不好,準備辭退員工的時候,中年人就是首當其衝。所以當被辭退,重新再找工作又不順利,而且家庭固定支出壓力又大,因此開滴滴也是增加收入,短時間也是可以接受。但是不是長久之計,畢竟不是職責,除非善於開車經驗,否則也是短時間的計劃。
  • 我投了一個月簡歷,還不如我同行說一句話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裸辭了,他投了一個月的簡歷,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很焦慮。 後來他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求職信息,一個他以前參會時認識的同行看到以後聯繫了他,上周他已經成功入職了。 這不是個個例。 我身邊有很多人,都是通過朋友介紹這樣的方式成功跳槽。
  • 35歲的職場人該怎麼破局中年危機
    35歲的你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是最要用錢的時候。 而越來越多的企業或明或暗地開始淘汰35歲和35歲以上的員工,招聘的時候35歲面試者往往不再考慮。 前有華為勸退34歲員工,中興42歲程式設計師跳樓;2018年,IBM裁員首選40歲員工。。。
  • 我,35歲,還沒爬到管理崗,出路在哪裡?拿什麼拯救中年困境?
    35歲沒有走上管理崗,老張心裡焦急萬分,怎麼辦?怎樣才可以在職場更好低生存?35歲沒有爬到管理層,就是人生失敗麼?一、不管是否承認,你都必須重視「35歲現象」三十而立,這個年紀的人是職場的中堅力量。但如果35歲還沒爬到管理層,確實比較容易被淘汰,因為此時你的體力、衝勁、耐力等可能都不如剛畢業的大學生年輕人了,自然會有被淘汰的風險。
  • 為何現在很多公司,只招聘35歲以下的員工,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大家有沒有注意,很多招聘信息裡面,都寫著:年齡35歲以下;連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的最低年齡限制都是35歲。之前有一個HR朋友說的很實在,他告訴我,他們領導經常給他們強調,招人的時候只要年齡超過35歲的,即使對方經驗豐富並且錢要得少也不能要!這是他們公司年齡的底線。既然各行業都是這樣設定的「遊戲規則」,那麼,35歲是不是一個職業的分水嶺呢?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35歲前必讀)
    01從20歲到40歲,什麼樣的工作最適合你?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看不到未來每天上班下班,渾渾噩噩,沒有激情和動力,覺得很沒意思羨慕別人的工作,機會來了,卻遲遲不敢投簡歷工作幾年了沒什麼起色,反而不如自己的人升了職加了薪……我們一生中1/3的時間都在職場中度過,從20到40歲都會遭遇不同的困境和難題
  • 35歲前打工,35歲後當老闆的生肖人
    16歲就出社會,在浙江打工幾年,手腳腿都受過傷,2011年去北京打工一年後來又去深圳。2012年在深圳認識現在的老婆,13年結婚,結婚後在老家上班。這幾年換了幾份工作,很不順。 老師,希望從百忙中看下未來的整體運程,適合創業還是上班?我出生1986年農曆12月22日,早晨寅時生。萬分感謝! 男命,丙寅、辛丑、庚午、戊寅。
  • 35份入黨申請書的背後
    新華社南寧9月23日電題:35份入黨申請書的背後新華社記者黃慶剛、楊馳在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鎮橋頭村村委會辦公室的檔案盒裡,存放著35份入黨申請書,村民們用質樸的語言寫下入黨緣由。「我是一個農民家庭的孩子,從小生活在農村,目睹了許多黨員為改變村裡落後面貌付出心血和汗水,深切體會到黨給老百姓帶來幸福。」橋頭村村民莫元軍在入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走進橋頭村,蜿蜒悠長的巷道乾淨整潔,兩邊是青磚黛瓦的仿古民居。莫元軍的民宿在街邊拐角處,共有7個房間12張床位。「淡季平均每天有500元左右的收入,節假日要提前訂房。」莫元軍說。
  • 看完大佬們的35歲,才明白什麼叫大器晚成
    任正非、董明珠、馬雲、雷軍、黃崢的35歲,都在幹什麼?
  • 文科女博士求職屢碰壁 保證35歲前不結婚仍遭拒
    文科女博士求職屢碰壁 保證35歲前不結婚仍遭拒 2014-11-10 10:02:52作者:責任編輯:吳濤   求職碰壁——「保證35
  • 我在2020找工作
    今年2月復工沒幾天,HR就找她談話,以試用期不符合轉正要求為名,讓她馬上離職,此時她入職剛滿1個月。「疫情導致媒體辦會和廣告的收入銳減,裁員也在情理之中。」李元有點不甘,但也沒有拖泥帶水,離職後四處投簡歷和託朋友內推,幾個星期後,也就是三月底,李元入職了另一家國內頂尖的傳統媒體。「當時還有一點竊喜,雖然工資降了一點,但平臺更大機會更多,我還感覺是因禍得福。」
  • 找工作都要 35 歲以下,35 歲以上的人都哪去了?跑不了3個下場
    01 朋友中年被裁,找工作時傻了眼都說35歲是中年人邁不過去的坎,這句話在汪磊身上體現得最真實。已經工作了十來年的汪磊,近來比較頹廢,原因無他,只是他被公司裁員了。現在正四處找工作,各大網站也投了,但是一直沒有一絲的水花。他發現很多招聘的崗位都要求35歲以下。要求35歲以上的,應聘的人需要特別優秀,要求特別高,高出了汪磊的天花板。
  • 致30+歲的打工人:在35歲的分水嶺,你最應該積累的是什麼?
    《21世紀經濟報導》官微發起投票 #35歲真的是職場的分水嶺?歲真的是職業分水嶺嗎?真的會變成職場中被嫌棄的中年人嗎?那麼如今已成就輝煌的大佬們,35歲在幹嘛呢?他們是怎麼打破35歲魔咒的? 「我能全心全力為公司賣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對總經理的了解。在內心深處,我對這位總經理深表欽佩,不僅因為他有遠見,有胸懷,而且因為他知人善用。」在自傳《棋行天下》中,董明珠提到的和朱江洪的亦師亦友的關係,董明珠能一步步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的「女王」,還取決於他的肯定和理解。 02 成功女性怎麼打破35歲魔咒?靠的就是人脈力!
  • 我在2020找工作:HR很吃香,阿里政委最搶手
    今年2月復工沒幾天,HR就找她談話,以試用期不符合轉正要求為名,讓她馬上離職,此時她入職剛滿1個月。 「疫情導致媒體辦會和廣告的收入銳減,裁員也在情理之中。」李元有點不甘,但也沒有拖泥帶水,離職後四處投簡歷和託朋友內推,幾個星期後,也就是三月底,李元入職了另一家國內頂尖的傳統媒體。「當時還有一點竊喜,雖然工資降了一點,但平臺更大機會更多,我還感覺是因禍得福。」
  • 35歲了,面臨失業找不到合適工作,而且沒有一技之長,該怎麼辦?
    跟我求助說,自己現在已經35歲了,已經失業了,而且沒有一技之長,找新工作還總是碰壁,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該怎麼辦呢?其實,對於朋友的這個年齡和現狀,首先,必須要認清求職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僱傭的現狀。35歲這個年紀橫梗於職場生涯中的分水嶺,雖然有些企業主要招35歲以下的求職者,而處於這個年齡上的職場員工,很容易憂慮焦躁,生怕被企業辭退。
  • 35歲剩女的遺憾:早年的瘋狂挑剔讓我想結婚,但我做不到
    當一個人35歲時,會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有車、有房、有存款、有家庭、有老婆、有孩子、有父母照顧、有孩子培養,一定是大多數人的中年生活,雖然壓力很大,生活很無聊,但不得不說,這也是非常幸福和平凡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似乎很多人在的生活中越來越難結婚,這不僅是因為男女比例的不平衡,還有很多年輕人自身的原因,很多人選擇這個和那個,很多人仍然因為條件不夠而未能結婚現在我娶了一個1歲的女孩,但我不想後悔我35
  • 庫裡計劃37歲退役,杜蘭特35歲退役,詹姆斯幾歲退役也大致確定了
    詹姆斯與庫裡都已經三冠在手傲視群雄,杜蘭特連續兩屆fmvp獨霸一方,若是幾年之後這三人退役了,那麼你還看NBA嗎?近日,庫裡在比爾-西蒙斯的博客訪談節目中,談到了關於自己何時退役的話題。庫裡透露道「當我進入聯盟時,我就想著要打16個賽季,因為我的父親就打了16年,我記得在他職業生涯最後幾年一直被傷病困擾,所以在今後七年裡保持身體健康,對我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