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都要 35 歲以下,35 歲以上的人都哪去了?跑不了3個下場

2021-01-17 時小慢慢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

01 朋友中年被裁,找工作時傻了眼

都說35歲是中年人邁不過去的坎,這句話在汪磊身上體現得最真實。已經工作了十來年的汪磊,近來比較頹廢,原因無他,只是他被公司裁員了。現在正四處找工作,各大網站也投了,但是一直沒有一絲的水花。他發現很多招聘的崗位都要求35歲以下。要求35歲以上的,應聘的人需要特別優秀,要求特別高,高出了汪磊的天花板。

對此他非常鬱悶,也非常好奇,招聘的崗位都要求35歲以下,那麼35歲以上的人都幹啥去了?

35歲成了汪磊的魔咒,也成了很多中年人的魔咒,35歲的職場人,到底該何去何從?

02 35歲以上的打工人,只有這3種情況

35歲以上的人不好找工作,已經成了職場很常見的現象。35歲以上的人離退休還有二三十年,總是要生活的,那麼他們都在做什麼呢?

第一種:已經積累了大量人脈和經驗,隨時都能獨當一面

35歲以上,如果從本科畢業開始算起,這個時候最起碼已經工作13年了。經過13年的努力經營,很多人在工作中或者已經出類拔萃,做到了公司高管;或者是獨自創業,有了一番事業。但是不管哪一種人,他們都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人脈和經驗,不管從事哪個行業,他們隨時都能夠獨當一面。

經過了十幾年的打拼,35歲以上的人要經驗有經驗,要資源有資源,要能力有能力,確實不用擔心。

第二種:早早進入體制內,為自己謀得一份保障;

還有一些人早早就進入了體制內,進入體制內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收入不低,工作也穩定,不用擔心被裁,社會地位也高,而且未來有預期。

進入體制內,不用擔心經濟形勢不好帶來的行業壓力,體制內的工作就是鐵飯碗。在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體制內的工作為很多人提供了一份保障,能保證基本的工作收入。

如果能力特別出眾,有的人甚至都可以成為重要崗位的關鍵人員,未來的晉升之路更是不可限量。

第三種:身無長技又毫無保障,過著朝不保夕出賣體力的生活

有一部分人既沒有進入體制內,也沒有成為擁有豐富資源的行業大咖,身無長技又毫無保障,只能過著朝不保夕出賣體力的工作。

但是對於重體力的工作,他們又不如年輕的青壯年,慢慢就被邊緣化了。目前的很多的外賣員、快遞派送員等等,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是這個行業的服務意識現在越來越強,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沒有點技能,也沒法在這些個行業內生存。

在工地從事體力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會慢慢下降,從來體力工作只會越來越吃力,生存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超過45歲的人,很多就已經開始在中介市場尋找保潔、保安之類的工作了。

03 提前做到這3點,讓你跑贏35歲

很多人進入中年危機以後,才開始意識到35歲以後的難關,體會到了什麼叫力不從心。想要未來人生有保障,就必須提前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人在職場拼的就是能力,個人的工作水平才是在職場立足的根本。只有擁有實力,才能打敗競爭對手,才能不斷升職加薪。所以想要跑贏35歲,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才是在職場安身立命的根本。

當你的工作能力足夠強,個人足夠優秀,才能在職場和部門中擁有一席之地。在足夠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能力強的人可以選擇工作,能力差的人才會被工作選擇。

實力強,才能掌握主動權,才能做到無可取代,才能在職場上走的長遠。不管是為公司工作還是自己創業,工作能力始終是立足根本。

第二:不斷發展自己的人脈、打造自己的口碑和影響力;

在職場上很多人經常是埋頭幹活,只沉浸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中。實際上越是這樣,越做不出成績。想要在職場中走的更順暢,就要不斷發展自己的人脈,打造自己的口碑和影響力。

人脈就是資源,互相置換人脈資源,拓展自己的人脈關係,也可以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機會。

口碑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在行業內的標誌,口碑的好壞關乎到個人或者公司的品質。有了好口碑,才能夠讓合作夥伴信服,才能夠讓客戶信賴。

影響力是一個人能對他人產生的影響和能量。當你有影響力以後,才會有追隨者,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第三:鍛鍊好身體,並有超強的耐力

如果將金錢、事業與健康排序,健康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沒有健康,金錢事業都是零。人都沒有了,又哪裡來的金錢與事業呢。

所以想要繼續奮鬥就要鍛鍊好身體,有句成語叫「心有餘而力不足」,說的就是身體的重要性,身體素質跟不上,心裡再有想法,也無法實現。

除了要鍛鍊身體,還要有超強的耐力。很多人喜歡追求短期利益,但實際上真正能夠讓人受益終生的是細水長流。不應因一時的失落而放棄,要相信有耐力早晚會崛起,成功也許離你並不遠,只是你過早放棄了而已。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找工作都要求35歲以下,那麼35以上的人都去哪了呢?
    坦率地說,人一到了35歲就會焦慮,這是肯定要遇到的問題。無論是做管理還是技術,一旦失業,在就業市場上都一樣沒有競爭力。管理崗也不會輕鬆,其實到了管理崗會更沒有競爭力。一是因為甚至管理崗本身就少,二是因為普通的中級管理崗更傾向於公司內部提拔,基本不會有空降的經理。
  • 為什麼招聘都找35歲以下的,35歲以上的人去哪了?
    35歲之前出類拔萃、博覽群書、貌美如花……這些詞似乎跟中年危機毫無關係,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這是一篇關於中年危機的文章,製造危機一向不是目的,而是找出原因、找到解決方案。到了35歲,往往會發生這種現象①開始有跳槽失敗的經歷,為了減少出差和工作量,輕易向下兼容,從行業頂級公司跳槽到普通公司,卻發現跳不完的996待遇,根本無力選擇。②晉升遇到瓶頸,企業體量不再壯大,上層職位有限。本以為是公司的老員工、公司後期發展的頂梁柱,卻漸漸的被新人所替代,就算靠著在公司待得年限足夠長,掌握著部分權力,卻在業務能力上被新人蓋過。
  • 找工作時,企業普遍要求35歲以下,那過了35歲的人去哪了?
    到35歲之後,大多數人會經歷中年危機,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壓力確實非常大。對不少人來說,想要重新就業,難度其實並不小,有過求職經歷的人都知道,在找工作時,企業普遍要求應聘者的年齡,在35歲以下,這也是一道坎兒。
  • 為何現在很多公司,只招聘35歲以下的員工,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大家有沒有注意,很多招聘信息裡面,都寫著:年齡35歲以下;連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的最低年齡限制都是35歲。之前有一個HR朋友說的很實在,他告訴我,他們領導經常給他們強調,招人的時候只要年齡超過35歲的,即使對方經驗豐富並且錢要得少也不能要!這是他們公司年齡的底線。既然各行業都是這樣設定的「遊戲規則」,那麼,35歲是不是一個職業的分水嶺呢?
  • 被嫌棄的程式設計師的35歲
    35 歲不轉管理「混吃等死」? 「我沒焦慮過,因為我在 35 歲之前就轉型管理了」,70 後技術人陳嶽(化名)自 2006 年開始轉做架構師,兼做技術研究。在陳嶽看來,較早轉型讓他「跳」過了 35 歲這道檻。 35 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都去哪了?經常有人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很多人會選擇在 35 歲的當口轉型以渡過中年危機。
  • 我才35歲,怎麼就「過時」了?
    35歲以上的人會陷入莫名的焦慮:稍有不慎就被勸退、求職莫名被刷,仿佛35歲之後就不配再有工作了。君不見,公務員及事業單位招考的年齡界限,大多設置在35歲以下。在茫茫的大海的招聘啟事裡,都會明確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比如前臺接待、通訊業的客服代表,年齡限制在25歲以下。「30歲以上做銷售的都很少,我們公司35歲的幾乎沒有。」
  • 為什麼招聘單位招的人都不超過35歲呢?
    相信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有看到年紀的規定,一般都是在30或者是35歲之前,35歲在很多職場人士看來都是一個分水嶺,在很多hr眼裡那就是招聘的分界線。35歲的不可以招,35歲的不可以用,多少年以來職場上都有流傳過這樣的說法,而且不少企業也在實踐的這一條信條。
  • 職場上,為什麼很多35 歲以上的人會出現職業危機?
    我是一家人力資源公司裡的專業職業生涯規劃諮詢師,關於「很多35歲很多人會失業」這個問題,我站在中立方面給你解答,不帶我職業和個人感情。首先,35歲以後確實會有很多人會失業,但裁員的刀並非單純指向中年人,而是平庸的人。
  • 為什麼很多企業只要35歲以下的人,得到的答案,讓人心酸
    我們在很多企業招聘廣告上都看到過,很多崗位招聘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為什麼35歲會成為一個分水嶺呢?有人說,35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也是用錢最多的時候,這個時候用於新崗位的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影響到工作效率。還有一點是年齡大了,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都降低了。
  • 35歲以上的職場人,千萬別敗給自己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是主動離開還是被動離開,其中一大部分人都陷入了沉思,尤其是那些年齡在35歲以上的群體們,更是對自己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人說這樣或者那樣的話,尤其是關於職場上年齡這件事情上,聽的比較多的,咕咚整理了一些,比如:「35歲是職場分水嶺」、「35歲已經不能靠投簡歷來找工作了」、「不要找35歲以上的來面試了」......
  • 35歲了,面臨失業找不到合適工作,而且沒有一技之長,該怎麼辦?
    朋友最近失業了,還沒找到新的工作,自己也沒有詳細的職業規劃,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或者能做什麼,總是感到迷茫。跟我求助說,自己現在已經35歲了,已經失業了,而且沒有一技之長,找新工作還總是碰壁,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該怎麼辦呢?
  • 35歲的人有經驗,有閱歷,但是為什麼很難找工作?原因太現實!
    原因是她的老公老李三十三歲來了,還只是普通的員工,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5年了,職位一點都沒有升遷,薪水每年也就象徵性漲一兩百塊錢。眼看就到了傳說中的「35歲魔咒」,老公現在這個模樣,讓小麗非常著急。小麗今天問老李有沒有什麼想法,明天問老李有沒有跳槽的計劃,搞得老李一個頭兩個大。這個故事只是一個縮影。為什麼這麼多人害怕35歲之後找工作呢?
  • 35歲被辭退,投了200份簡歷,全都被拒:我剛35歲,就一無是處了嗎?
    01 35歲,竟成了職場上的一道坎 上個星期天,我約朋友王涵吃飯,他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現在找個工作怎麼這麼難啊? 王涵35歲,他被公司辭退了3個月,為了找下一份工作,他投了200多份簡歷,全都因為35歲的年紀而被拒。
  • 為什麼很多35歲左右的人,離開曾經很牛的崗位,從零開始找工作?
    有人說35歲屬於職場的生死線,的確,到了35歲也屬於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一般這個年齡要麼是在一定行業有了不小的起色,要麼面臨很難的職業選擇,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所從事的行業不喜歡,必須在這個年齡段進行調整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35歲左右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來進行新的人生規劃了。
  • 35歲的職場人該怎麼破局中年危機
    35歲的你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是最要用錢的時候。 而越來越多的企業或明或暗地開始淘汰35歲和35歲以上的員工,招聘的時候35歲面試者往往不再考慮。 前有華為勸退34歲員工,中興42歲程式設計師跳樓;2018年,IBM裁員首選40歲員工。。。
  • 35歲之後被公司辭退,沒有一技之長可以去跑滴滴嗎?
    招工一般註明只要三十五歲以下的,35歲以後失業了再就業是個很嚴峻的問題。人到中年,學習能力和身體精神狀態不如年輕人,而且有家庭生活的壓力,在工作中只能保持,很難有創新。所以當被辭退,重新再找工作又不順利,而且家庭固定支出壓力又大,因此開滴滴也是增加收入,短時間也是可以接受。但是不是長久之計,畢竟不是職責,除非善於開車經驗,否則也是短時間的計劃。全職開滴滴掙多少錢?不同城市收入不一樣,一線城市能掙得多一些,二三線城市可能就少一點。
  • 我,35歲,還沒爬到管理崗,出路在哪裡?拿什麼拯救中年困境?
    另外,我們會發現很多單位在招聘時,會明確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35歲的你還在靠投簡歷上招聘網找工作,應該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但是我覺得,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35歲的你,不僅沒有當上管理,連基本的專業能力都沒有,沒有什麼生存的技能,這個才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最讓你有心無力,束手無策的問題。
  • 越來越有福氣的5個生肖,35歲不為金錢發愁,50歲身體健康
    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5個生肖,相信小夥伴們的生肖並不陌生吧,你們都是屬什麼的,今天要介紹的這5個生肖他們在未來也是越來越有福氣,進入到35歲以後吃喝不愁,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而且金錢很多,到了50歲以後身體也是更加健康,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是哪5個生肖吧,期待你們的到來。
  • 華為1996年員工招聘廣告曝光:年齡35歲以下、本科/碩士以上
    2020年提到華為,大部分都應該知道這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年營收超過8500億,智慧型手機出貨2.4億部,更是5G全球第一。那20多年前的華為呢?網上流傳一份1996年的招聘廣告,顯示出華為正在大量招聘技術人員。
  • 你的性格適合什麼樣的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35歲前必讀)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看不到未來每天上班下班,渾渾噩噩,沒有激情和動力,覺得很沒意思羨慕別人的工作,機會來了,卻遲遲不敢投簡歷工作幾年了沒什麼起色,反而不如自己的人升了職加了薪……我們一生中1/3的時間都在職場中度過,從20到40歲都會遭遇不同的困境和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