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問題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逐漸加快,環境汙染尤其是工業汙染不斷加劇,儘管我國先後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是仍有很多法律制度方面的漏洞,加之環保執法不嚴格與經濟利益的驅動,一部分經營者抱著僥倖心理寧可犧牲環境,也要經濟利益。
近日,本網工作人員多次接到孝義市陽泉曲鎮群眾的反映,當地有兩家違規生產的石料廠,揚塵汙染以及廢水汙染情況十分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當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與生命健康。接到反映後,工作人員於2020年10月4日前往當地進行調查核實。
在知情人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陽泉曲鎮,在大勝村附近不遠處就看到了滿目瘡痍的採挖現場,山體已經被挖空,當地植被破壞殆盡,亂石堆放,空氣中還瀰漫著煙塵,時不時還有運輸車從裡面駛出,機器還在轟隆隆地忙碌著。
該石料廠生產的石料長期露天堆放,有極大的安全隱患,且環保設施嚴重缺失,廠區周邊沒有安裝擋風揚塵網,揚塵汙染十分嚴重,尤其颳風天氣,更是塵土滿天飛。據當地村民反映,自家的窗戶若是開一天,屋裡就是一層塵土。違規生產帶來的揚塵汙染在造成生態環境植被破壞的同時,也嚴重擾亂了當地村民的日常生產生活,試問這樣的違規石料廠為何不採取治理還能繼續生產?
在陽泉曲鎮還有另一家非法排汙的直排河道,該無名廠所產生的汙水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當地的河流。經知情人的指引以及工作人員實地勘察後發現,在排汙口下方,一條黃褐色的汙水細流緩緩流出,周圍已經泛起了白色泡沫。
汙水的下遊一直通向了當地賴以生存的小河流,當地居民說道,以前耕地用水都是使用河裡的水,水質清澈乾淨,現在河水也被廠區排出的汙水汙染了,農作物質量與產量下降,經濟收入也成大問題。經知情人的長期觀察,近期該企業往河流排汙現象更加頻繁,河流內滿是粘稠的廢水,沉澱的臭泥又多,隔段時間若不疏通清理一下,汙水就積成臭水,夏天蚊蟲滋生更是嚴重。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個鎮上同時存在的兩家排汙「大戶」卻仍在生產。當地鄉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是不知情,還是熟視無睹,聽之任之?這其中究竟有何複雜的利益關係?相關職能部門的執法監管力度缺失,只會讓違規生產的現象更加猖獗
根據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企業違規生產造成的揚塵汙染,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等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或者停業整治。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偷排汙水的企業,由環保部門等採取責令停業整頓、限制生產、罰款,並對企業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人員處於行政拘留。偷排汙水,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按環境汙染罪定罪處罰。嚴重汙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在孝義市監察委員會的眼皮底下,卻仍有這樣的違規排汙事件發生。耕地被破壞,環境被汙染,日漸凌亂的人居環境無不讓人堪憂,這樣的狀況何時是個盡頭?違規排汙,汙染環境危害極大,安全隱患也讓當地的居民面臨生命財產的威脅,村民希望制止這種猖獗的現象,杜絕違規排汙企業繼續生產,還百姓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對於環境必須實行最為嚴格的保護政策,對於違規違法汙染環境的問題必須實行最為嚴厲的處罰政策。希望各級環保主管部門要堅決落實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最嚴格的資源節約制度,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環保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切實履行好保護和監管職責。多少違法汙染環境的企業一夜之間從神壇之上轟然倒塌,多少領導幹部被嚴肅問責,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紅線意識,沒有守住環保紅線。這些違法汙染項目的堅決拆除也彰顯了我國堅持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保紅線,不容任何人踐踏逾越。
對此本網將持續關注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