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STP理論

2021-02-19 Olina Yin

Olina

陪你一起在路上


Olina說:在雪梨大學讀研階段和創業階段,STP理論都切切實實幫到我,創業是一個九死一生的選擇,而我們一定要求自己是生的那一個,每天有很多事情等待處理,方法論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做的就是從更高層次的視野和格局來看待。這就是方法論的用武之地,會幫助分析公司如何走到現在,又如何安排下周、下個月、甚至明年的工作,如何規劃如何創新。每一次新嘗試,都是一次新挑戰。只有站在山頂的人,才知道上山的路。我不是鼓勵大家都跟我一樣創業,或者都做工作狂,只是想要你知道這一生 ,你一定要試著了解為了自己喜歡的事,為了那個喜歡的自己努力一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它帶來的甜蜜感、使命感、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其他任何事都不能比擬的。這個世界能成功的是兩類人,一類是含著淚把飯咽下的男人,另一類是擦乾淚坐在臺下化妝的女人。


STP理論(市場目標定位)

什麼是STP理論?

  市場細分(Market Segmentation)的概念是美國營銷學家溫德爾·史密斯(Wended Smith) 在1956年最早提出的,此後,美國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溫德爾·史密斯的理論並最終形成了成熟的STP理論 (市場細分(Segmentation) 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它是戰略營銷的核心內容。

STP理論中的S、T、P分別是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和市場定位的意思。

第一步,市場細分(Segmenting),根據購買者對產品或營銷組合的不同需要,將市場分為若干不同的顧客群體,並勾勒出細分市場的輪廓。

第二步,確定目標市場(Targeting),選擇要進入的一個或多個細分市場。

第三步,定位(Positioning),在目標市場顧客群中形成一個印象,這個印象即為定位。

總體來說有助於企業發掘市場機會,開拓市場並且企業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獲得競爭優勢,還有利於企業了解各細分市場的特點,制定並調整營銷組合策略。

(1) 有利於選擇目標市場和制定市場營銷策略。

(2) 有利於發掘市場機會,開拓新市場。

(3) 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標市場。

(4) 有利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STP理論的內容要義

  STP理論的根本要義在於選擇確定目標消費者或客戶,或稱市場定位理論。根據STP理論,市場是一個綜合體,是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集合體,任何企業都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企業應該根據不同需求、購買力等因素把市場分為由相似需求構成的消費群,即若干子市場。這就是市場細分。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戰略和產品情況從子市場中選取有一定規模和發展前景,並且符合公司的目標和能力的細分市場作為公司的目標市場。隨後,企業需要將產品定位在目標消費者所偏好的位置上,並通過一系列營銷活動向目標消費者傳達這一定位信息,讓他們注意到品牌,並感知到這就是他們所需要的。

  STP理論是指企業在一定的市場細分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目標市場,最後把產品或服務定位在目標市場中的確定位置上。具體而言,

  市場細分是指根據顧客需求上的差異把某個產品或服務的市場逐一細分的過程。

  目標市場是指企業從細分後的市場中選擇出來的決定進入的細分市場,也是對企業最有利的市場組成部分。

  而市場定位就是在營銷過程中把其產品或服務確定在目標市場中的一定位置上,即確定自己產品或服務在目標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也叫「競爭性定位」。

STP理論案例分析

案例一:利用STP理論對IT企業服務的研究[

  加入WTO後,國外IT企業的進人引起我國IT企業服務市場的深刻變化。越來越多的IT企業意識到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價值,並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實踐。與此同時,我國大力提侶和支持信息化和信息行業建設,IT 業山此而獲得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發展機會。

  隨著IT企業的市場規模呈 漸擴大的趨勢,IT企、 服務市場的競爭也臼益激烈,傳統的應對市場的策略受到挑戰,為了提高市場滲透力和增強企業競爭力,各IT企業開始將重點轉移到為客戶提供服務上來。

  儘管內外邯環境的變化為IT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但是。我國很多IT企業在提供服務時,往往出現投資巨大,卻得不到應有的收益回報,提供服務的質量沒有獲得應有的提高,甚至反而出現下降的趨勢。部分 因是由於缺乏足夠的提供IT企業服務的相關企業,沒 形成足夠規模的成熟的IT企業服務市場,但足更主要的原因在於IT企業在進行IT投資和提供服務時沒有重視IT與服務的真正結合。

  實施服務,一定要看清整個市場的變化,尤其是利用IT技術手段為客戶提供服務的IT企業,由於技術、產品更新速度快,面臨的市場更足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和變化,對於目前還處住「粗放武」階段的我國IT企業的服務來說,由於缺少成熟有效的理論方法和指導,決策往往落後於市場的發展,不能及時的捕捉商機。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對市場和客戶做作出正確的分析,IT企業實施服務的對象是客戶,服務的內容取決於客戶的需求,服務實施的情況、服務質量好壞等來源於客戶的評價,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客戶決定了企業的命運。如果要在最大限度上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技和滿意的服務,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市場細分,選定目標客戶、定位目標市場,這就是STP理論。

相關焦點

  • STP理論
    我的理解是它與長尾理論相似,都是避開競爭對手,做出細分的市場。人的需求是多樣性的,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基本的生存需要,所需求的產品大多是被大企業所佔有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類的基本生活物質需求彈性很小,沒有什麼多樣化的產品,比如水、油、米的這類產品彈性很小。基本上就是贏家通吃、先到先得,由最先入場的企業所佔有,所以stp的理論很難應用這些領域。
  • 現代市場營銷的核心-STP理論
    市場細分(Market Segmentation)的概念是美國營銷學家溫德爾·史密斯(Wended Smith)在1956年最早提出的,此後,美國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溫德爾·史密斯的理論並最終形成了成熟的
  • 學習用STP理論提高小店銷售額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非常經典的品牌建設概念;STP理論。什麼是STP理論?
  • 侃營銷 | 3分鐘搞懂STP理論:營銷的目的不是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雖然前面是講市場是一塊餅,但以「吃蛋糕」舉例會淺顯易懂,所以我們接下來會用「吃蛋糕」的比喻,幫助你秒懂 STP 理論。今天有一塊超大的蛋糕,如果可以,我們也想整塊吃下來;不過很可惜,我們的食量跟預算都很有限,只能先選擇一塊蛋糕來吃。此時我們會開始「切蛋糕」,把整塊蛋糕切成一塊又一塊的,這就是所謂的「市場細分」(Segmentation)。
  • 歸因理論
    62、海德的歸因理論海德將羅特的控制點引入歸因理論,認為人們會把行為的原因歸結為兩種:內部原因如能力、努力度、情緒等,外部原因如任務難度、獎勵和懲罰、運氣等。 63、韋納的歸因理論韋納系統地提出了動機的歸因理論,證明了成功和失敗的因果歸因是成就活動過程的中心要素。個體對自己的行為及其結果有尋找原因的傾向,個體解釋自己行為結果時的歸因是複雜而多維度的,不同的歸因方式會影響個體今後的學習動機。
  • 認知評估理論
    認知評估理論就可以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今天我在閱讀文獻的時候看到這個理論,就查閱了一下,我覺的很有意思,因為這個理論不僅在學術研究中可以運用的到,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這個理論去解釋一些現象,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廢話不多說,先來看看這個理論的內涵。    認知評價理論提出了「內在激勵」的概念,也稱為內在激勵理論。
  • 四大學習理論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1)桑代克 聯結-試誤說 貓準備律 學習律 效果率(2)巴普洛夫 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 經典的4P理論
    4p理論的提出,對市場營銷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營銷經理們奉為營銷理論中的經典。而且,如何在4P理論指導下實現營銷組合,實際上也是公司市場營銷的基本運營方法。這一理論認為,如果一個營銷組合中包括合適的產品,合適的價格,合適的分銷策略和合適的促銷策略,那麼這將是一個成功的營銷組合,企業的營銷目標也可以藉以實現。  產品  主要包括產品的實體、服務、品牌、包裝。它是指企業提供給目標市場的貨物、服務的集合, 包括產品的效用、質量、外觀、式樣、品牌、包裝和規格, 還包括服務和保證等因素。
  • Young理論 | 認知負荷理論
    認知負荷理論認為應有效利用認知資源,通過降低內在認知負荷、外在認知負荷和增加相關認知負荷的方式來提高學習效果,並且總的認知負荷不能超過學習者個體能承受的認知負荷範圍除此之外,基於認知負荷理論還有如下幾個教學設計原則:01 自由目標效應當學習目標不太明確或者有多個學習目標時,學習者自行確定目標有助於學習和遷移。如果呈現的問題伴隨明確的終點目標,會導致學習者解決問題時把幾個條件同時置於工作記憶中,從而加重工作記憶負荷。
  • 爛蘋果理論
    這就是管理學上著名的爛蘋果理論。  所謂爛蘋果理論,核心的內容就是,排除掉利益交換等非正常因素,即便是在正常的情況下,管理者也更願意提拔那些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形象出眾的員工,至於其人肚子裡是否真的有料,是否是徒有其表,很多時候只有提拔完了之後才能發現。
  • 康波理論
    今天想給大家說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叫康波理論。在中國,用康波理論預言最準的是已故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先生。我對他在2016年的一次演講說的其中幾個觀點印象很深刻。第一,現在是本次康波理論從衰退向蕭條的轉折點,未來十年註定在蕭條中渡過。第二,85年後出生的人,註定的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我對這個觀點的理解是什麼呢?
  • 社會認知職業理論
    theory,成為SCCT理論。社會認知理論認為:資源和障礙影響職業決策,它們通過對個體自我效能感以及結果期望的影響,而間接對職業決策產生影響,並會對個體的目標選擇和行動產生直接的影響。    二、社會認知職業理論的三種個人變量    社會認知職業理論強調在職業發展中起作用的三種個人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即自我效能、結果預期以及個人目標。
  • 塞勒與心理核算理論
    而提出心理核算理論的大佬就是之前介紹過的,提出稟賦效應的塞勒老爺子。 心理核算理論涉及個體行為決策過程中的一整套心理系統,承接了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論,實現了前景理論從心理學領域向經濟學領域的成功過渡,最重要的一點是,心理核算理論在總結有限理性現象的基礎上,串聯起了塞勒的另外兩大研究領域,即自我控制力不足和社會偏好問題。
  • 黃金圈理論
    一、什麼是黃金圈理論 西蒙.斯涅克在《從「為什麼」開始》書中提出了一個黃金圈法則,這個黃金圈有三個同心圓組成。
  • 請牢記「選擇理論」
    我也曾經很多次有過這樣的狀況,直到「選擇理論」出現在我面前。「選擇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格拉瑟提出的,他是現實療法的創始人。「選擇理論」簡單說,就是告訴,我們唯一能控制的人只有我們自己,我自己去選擇我想要的一切。比如:別人朝你發脾氣,你可以選擇憤怒,也可以選擇傷心委屈,也可以選擇恐懼,也可以選擇看見他的恐懼同情他。
  • 走近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職業生涯管理理論源於20世紀初美國職業指導運動的興起。
  • ABC理論--溝通與情緒管理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簡單易懂的心理學小秘籍—ABC理論,從我多年教授該理論的經驗及實踐中,我越來越發現,這個理論具有普世智慧的特點,可以解決很多領域的類似問題。我今天就通過該理論在情緒管理、人際溝通及創新思維三個方面起到的作用給大家展開分析。首先給他們大家簡單介紹下這個理論。
  • 結構洞理論與量能結構洞
    結構洞理論是羅納德·伯特結合奧地利學派和格蘭諾維特的網絡分析於1992年提出的。伯特認為,在社會網絡中,某些個體之間存在無直接聯繫或關係間斷的現象,從網絡整體來看,好像網絡結構中出現了洞穴,這就是結構洞。
  • 消費者行為學的幾個理論
    如買貂皮大衣彰顯身份等等三、動因理論    和本能說不同的是,動因理論強調了經驗和學習在行為反應中的核心作用。    動因是由於個體生理或心理的匱乏狀態所引起並促使個體有所行動的驅動力量。在動因驅使下,採取行動消除匱乏感。
  • 多元智能理論-01
    今天繼續最近學習的理論知識,學習教育學家們現成的理論,助力現實的教學。是指在學校獲得更高的分數嗎?還是指科學上大行其道的智力測試嗎?這個測試裡面有數學題目,定義單詞,創作設計,考察記憶力等。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智力測試是有相當大的局限性的,它重點是測試邏輯思考能力、語言和詞彙掌握程度。對於音樂、藝術、自然知識和社交能力是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