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假工資怎麼支付?

2021-02-14 法律夜班車

第一,保胎假,工資按照病假髮。保胎假是由醫生開證明,所以按病假待遇發放工資。

第二,產前假,工資按八成發。懷孕7個月以上,如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請產前假兩個半月。部分屬於地方法規規定必須給假的情況,單位應批准其休假,工資按照員工以往每月實發工資標準的八成發。

第三,產假,領生育津貼。產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難產)+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領生育津貼。生育津貼是國家補貼給企業,用來發放產假期間工資的,但它的計算方法與公司在社保處的申報工資基數有關,所以實際中的生育津貼與產假工資並不相等,所以有規定:產假工資和生育津貼,就高領取,簡單說來就是:

1、如果員工的產假工資(即員工以往每月的實發工資標準,下同)高於生育津貼,那就按產假工資發員工就OK,生育津貼下來,歸企業。

2、如果員工的產假工資低於生育津貼,那可以先按產假工資發員工,然後生育津貼下來,將與產假工資的差額補給員工,剩下的還是歸企業。

第四,哺乳假,六個半月按照工資八成發,再延長期間按七成發。

女職工生育後,若有困難且工作許可,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單位批准,可請哺乳假六個半月,工資按員工以往每月實發工資標準的八成發,再延長期間按七成發。

女職工在產假期間可以享受保胎假、產前假以及產假、哺乳假等假期,在不同的假期階段,用人單位會按照不同的標準來支付工資。各位女職工們可以看看自己如今處於哪個階段,單位應該支付多少的工資。要是因此發生糾紛的話,可以聘請我們經驗豐富的律師來為你處理。

相關焦點

  • 女職工產假期間工資如何支付
    產假工資和生育津貼產假工資,是指用人單位在女職工產假期間支付給其的工資。
  • 生育津貼與產假工資,選擇哪個更合理?
    問我:可以領取生育津貼和產假工資的女工,怎麼選擇更合理?生育津貼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職業婦女因生育而離開工作崗位期間,給予的生活費用。為員工發放生育津貼的主體是社保機構。產假工資是員工休產假期間,企業為其發放的工資,為員工支付工資的主體是用人單位。而如果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了生育保險,則由保險機構發放生育津貼,如用人單位未為職工繳納生育保險,則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發放產假工資。
  • 女職工小產假扣工資嗎
    1、懷孕不滿四個月流產時,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產假;懷孕滿四個月以上流產時,給予四十二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2、產假期滿,因身體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經過醫務部門證明後,其超過產假期間的待遇,按照職工患病的有關規定處理。
  • 2019年生育津貼和產假工資政策規定
    ,那就按產假工資發員工,生育津貼下來,歸企業。2.如果員工的產假工資低於生育津貼,那可以先按產假工資發員工,然後生育津貼下來,將與產假工資的差額補給員工,剩下的還是歸企業。產假生育津貼的計算生育津貼的領取金額=分娩當月單位平均繳納工資基數÷30×產假天數;繳納工資基數指的社保的繳納基數,即五險一金的扣除基數。
  • 員工懷孕,領了生育津貼還要領產假工資?大部份HR可能搞錯了!
    女性員工懷孕了,需要休產假,可是產假期間工資、生育津貼的問題,有點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產假工資:員工休產假期間,企業為其正常發放的工資及福利待遇。為員工支付工資的主體是用人單位。生育津貼:對依法為員工繳納各項保險的企業,在員工產假休息脫崗期間對企業另行安排人員補崗的一種補貼,並不是對生產女職工的雙倍「獎勵」。承擔生育津貼的主體是社保機構。
  • 勞務法規定:新勞動法對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發放是怎麼規定的
    產前休假工資怎麼算?女職工懷孕七個月以上(按二十八周計算),如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請產前假兩個半月。女職工請產前假期間的工資,其工資按本人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產假工資如何發放?1、保胎假:工資按照病假髮。保胎假是由醫生開證明,所以按病假待遇發放工資。2、產前假:工資按八成發。
  • 產假有多少天?可以從什麼時候開始休?
    女職工要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休產假。比如產前檢查一切正常,所從事的又不是重體力或環境惡劣或條件差的工作,則可以到預產期前1周左右再休產假。  產假有多少天,懷孕到什麼時候就可以修產假了,休產假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等問題,想必是很多職場孕媽媽們都會想要了解的。產假保護了女職工的人權,女職工生育不管是否合法,都是享有法定產假的。  產假有多少天?
  • 最新產假的規定有哪些
    作為一個普通的女職工,如果懷孕了,有各項手續要辦理,直到孩子出生,還可以依法享受產假,不過不同的城市,對產假有不同的規定,產假天數不一樣,順產和剖腹產的休假天數也不一樣,那麼最新產假的規定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妮妲」颱風日停工,企業要支付當日的工資嗎?
    從昨晚至今天,筆者陸續接到一些企業的來電諮詢:企業如果今日停產,勞動者未提供勞動,需要支付當日的工資嗎?對此,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一般因勞動者自身主觀原因導致未提供勞動,企業才可以無需支付工資,比如,《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二十五條和第二十八條就分別規定:「勞動者因涉嫌違法犯罪被採取司法強制措施或者被行政拘留期間,未提供勞動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工資」、「勞動者因事假未提供勞動期間,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工資」,反之,即便勞動者未提供勞動,但在以下兩種情形下,企業都應支付工資:(1))勞動者享受法定權利的休假(包括病休))。
  • 小產假工資規定,需要的了解一下!
    我國勞動法規定,對於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這個產假又稱為小產假,並且在小產假期間女職工依然享有正常的工資待遇,用人單位不得無故剋扣員工工資和福利待遇,否則就是違反了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女性職工可以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不受侵害。
  • 喪假期間是否需要支付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一條:「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 【HR問答】關於產假待遇、小產假、產檢、陪產假,看這篇就夠了!
    答: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安徽省:懷孕7個月以上終止妊娠的,休產假98天。----《安徽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98天?128天?158天?安徽省規定的產假到底是多少天?
  • 你的生育生活津貼低於原工資的,補足差額!
    15000元,相當於她工作時一個月的工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快來看看↓↓↓《以案說法》由市總工會和勞動報聯合製作,今後將定期推出,敬請關注。原來公司並沒有按照她每月15000元的工資標準作為社保繳費基數,導致她領取的生育生活津貼金額遠低於實際收入。
  • 韓國勞動法講座 【1】:工資標準,帶薪假期及假期規定
    工資是指支付給僱員的金錢或其他有價值物品,以換取他們的服務,而不管這些東西如何稱呼(工資、薪金、獎金等)。工資每年應以或高於就業和勞動部長規定的最低工資支付。2019年的韓國最低工資為8350韓元/小時,66800韓元/天(8小時工作日)。韓國《勞動標準法》將工資分為普通工資和平均工資,退休工資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津貼按這兩種工資類別中的一種計算。
  • 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良築在行動
    【摘 要】2020年5月1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開始施行。
  • 2021版: 婚假、產假、年休假、病假、事假、哺乳假等21類規定和待遇一覽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勞動者依法享受法定休假日、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產假、看護假、計劃生育假等假期期間,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其正常勞動並支付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
  • 最低工資標準,對現在工資什麼影響,值得了解一下
    截止昨日,我國已有31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那麼大家了解什麼是最低工資嗎?最低工資的作用是什麼?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對我們目前的工資有什麼影響?
  • 【擴散】公司多久不發工資才叫拖欠工資?2019勞動法:最多延期一個月,必須支付勞動者工資!
    3、我國勞動法規定:企業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工資,具體日期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如遇法定休假節日或休息日,通過銀行發放工資的,不得推遲支付工資;直接發放工資的,應提前支付工資。對實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兌現工資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每月按不低於最低工資的標準預付工資,年終或考核周期期滿時結算。
  • 【問答】產假天數是自然日還是工作日?
    產假天數是自然日還是工作日?產假天數是按自然日計算、還是工作日計算,法律並未作出明確規定。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的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從立法本意來講,產假是基於女職工生育後身體恢復需要而設定的假期,而女職工身體恢復需要的時間長度應當是一致的,以自然日計算為宜,不考慮其中的工作日或者法定節假日。
  • 未付年假工資,員工辭職,公司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13年11月19日,趙某填寫《離職申請表》,以「公司在勞動合同期間內,不履行勞動合同,不足額支付本人加班工資、雙休日、法定節假日薪水,不執行帶薪年假,非本人意願調崗調休」為由辭職,雙方解除了勞動關係。2013年12月31日,趙某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以及加班費等。仲裁裁決支持了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但駁回其他請求。趙某不服,訴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