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小白HR小七姐。
企業都有自己的使命、願景及核心價值觀,通過一些語句表達出來,短小精緻、振奮人心,印在公司的宣傳文件,華麗而思路清晰,讓人百讀不厭。但是當把很多公司的使命、願景、核心價值觀匯總到一起的時候困惑就來了,有的企業把使命放在最前面,把願景放在後面,而另外的企業卻把願景放在前面,把使命放在後面,還有些企業只有使命或者只有願景?
這是怎麼回事呢?
它們之間沒有位階順序嗎?
更進一步的思考,他們是如何構建的?
是某個人的靈感乍現,妙手偶得?
還是經過細緻的構思,精雕細琢?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語句背後的邏輯吧!
使命是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是指企業的根本性質和存在的理由。
願景是企業戰略家對企業前景和發展方向一個高度概括的描述,描繪了未來的管理抱負及戰略進程和長期方向。核心價值觀是企業人的共同信念,是解決企業在發展中如何處理內外矛盾的一系列準則,如企業對市場、對客戶、對員工等的看法或態度,它影響與表明企業如何生存的立場。根據上面的定義,我們從時間的維度去分析,使命是公司存在的理由,是解決公司存在與否的問題,而願景是企業發展前景的描繪,是在企業已經存在的前提下,進一步的演繹,而核心價值觀是企業人的共同信念,也是在企業存在一定時間後的產物。
從功用上來說,使命是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回答的是做什麼;而願景體現的是公司在某個區域、行業中的地位,回答的是目標是什麼;而核心價值觀是用來凝聚人心、判斷是否、指導行為的,回答的是應該怎麼做。通過分析大量的企業,我們抽象出使命、願景常用的構建維度核心價值觀的構建比較複雜,一般構建核心價值觀需要符合凝聚員工、敬畏客戶、尊崇規律三條基本規則。由此我們可以構建使命、願景、核心價值觀直接的邏輯關係,願景中的地位是通過價值實現來體現的,即構建維度中的地域、行業及角度都是用來說明地位的,如萬科的願景是: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領跑者,卓越的綠色企業。其中中國是地域維度,房地產是行業維度,卓越的綠色企業屬於特定角度,持續領跑者是地位。價值是如何實現的呢?是通過員工生產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給客戶來獲得認可,完成其承擔的社會責任。如何來獲得客戶的認可呢?首先要凝聚員工,來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同時對客戶保持敬畏,並且作為企業活動一定要符合社會和自然規律,因此整體的邏輯框架如下:通過上面的邏輯框架可以看出,企業願景是通使命的兌現來體系的,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是一體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企業的願景中並沒有關於地位的字眼。典型的就是華為,華為的願景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看看華為的發展史就不難明白,華為2008年 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根據Informa的諮詢報告,華為在行動裝置市場領域排名全球第三。2009年 無線接入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二。成功交付全球首個LTE/EPC商用網絡,獲得的LTE商用合同數居全球首位。華為的地位早已被市場認可,因此不需要在願景中再做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