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CI矩陣,顧名思義,分為R、A、S、C、I五個角色,通常而言,
誰負責(R = Responsible),即負責執行任務的角色,他/她具體負責操控項目、解決問題。
誰批准(A = Accountable),即對任務負全責的角色,只有經他/她同意或籤署之後,項目才能得以進行。
誰支持 (S =Support),即對任務提供支持,為負責人提供次要的幫助。
諮詢誰(C = Consulted),擁有完成項目所需的信息或能力的人員。
通知誰 (I =Informed),即擁有特權、應及時被通知結果的人員,卻不必向他/她諮詢、徵求意見。
為了獲取RASCI矩陣,我們需要進行工作調查,圖表如下:
RACI矩陣案例
RASCI矩陣有什麼作用呢?主要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橫向分析,分析某個工作項目。
檢核點主要有:
1.R是不是太多:如果太多,誰會真的承擔執行責任?(每個人都認為其他人會去做。)
2.是不是沒有R:到底是誰的責任?誰去做?(沒有人會自願去做的。)
3.C和I是不是太多:信息是否泛濫?意味著團隊裡沒有人真正做事。
4.是不是沒有S:如果是簡單工作,沒有S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複雜的工作,從組織工作角度和人才梯隊角度,都是不可接受的。
5.整個工作參與的崗位是否過多(超過五個):說明這個過程可能存在優化的空間,這樣的過程很多時候只有開會才能解決問題
那麼,大家會問,我這裡沒有提到A,在不少組織中,R和A通常是一個人擔任的。如果在組織中確實是分離的,例如項目管理中項目經理和項目總監的分工,那麼有必要列出A。
第二個作用是縱向分析,分析部門或團隊的責任分配狀態。
檢核點主要有:
1.崗位只有S,沒有R/A:除非這個崗位是初級崗位,否則是不合理的。同時,S的部分是否可以考慮外包、信息化等手段,來減少工作量。後文會進一步分析這一點,事實上也可以通過工作說明書進行分析(參考【組織發展13】怎麼寫JD(一)【組織發展17】怎麼寫JD(二)——動詞的使用)。
2.崗位有很多R:相對於這個團隊的規模,是否意味著工作責任太重,任務是不是太多了?
3.崗位只有C和I:那麼這個崗位是不是一個兼職或者外部的崗位,如果只承擔團隊中的工作職責,是否應該被考慮為減員增效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