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不常用詞」cooperation,求你們換個詞吧

2021-03-01 史蒂芬的專欄

一封郵件裡只要我看見有cooperation這個詞,就知道肯定是中國人寫的了。

我們都習慣直接把「合作」翻譯成cooperation,一方面體現出你的詞彙量匱乏,一方面顯示出你只會強行翻譯。

外企這麼多年,我就沒看見過老外用過cooperation,可以說這個詞並不常用。為數不多的使用場合就是機場、地鐵能聽到Thanks for your cooperation,非常官腔。

而中國人偏偏都喜歡用,求你們換個詞好不好。

老外在表達相同概念的時候會怎麼說呢?

1) work with/work together

這是最常見的表達,其實這麼簡單的詞就可以表達「合作」的概念了。

例1:

期待和貴司合作。

例2:

如果我們能一起合作….

翻譯一:If we can cooperate …

翻譯二:If we can work together

這種郵件在外貿郵件中特別常見,但是老外基本都用 work with/work together來代替。

如果要更洋氣一點,就用team up。

例:

Cisco, Apple team up to make iPhone 11 better for WiFi 6.

2)collaboration

cooperation更像是兩個公司之間的合作,如果公司或者團隊內部之間的合作宜用collaboration,意思更加接近「相互配合」。

從下圖可以看出來,collaboration 更加側重個體之間互動。

例1:

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項目進展順利。

翻譯一:Thanks to the team's cooperation, the project is running on track.

翻譯二:Thanks to the team's collaboration, the project is running on track.


例2:

團隊之間需要更多合作。


例3:

我和你們部門合作得非常不爽。

例4:

感謝大家的配合。

3)partnership

由partner(合作夥伴)這個詞衍生而來,用在商業場合更像是合夥開公司或者合股的意思,容易引起混淆,如果不是表達「合夥」之意則要避免用這個詞,在非商業場合則可以代替cooperation。

- the school's partnership with parents 學校與家長的合作

- a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US and Europe  美國與歐洲的合作

注意,partner也可以做動詞,搭配是partner with,意思和work with/ team up with一樣。

例:

- 南佛羅裡達州的大學和美國宇航局合作將蔬菜帶入太空。

- South Florida Schools Partner With NASA To Bring Veggies To Space

相關焦點

  • 求你們不要用colleague表示「同事」了
    大家都喜歡用colleague這個詞,因為字典裡查到的「同事」就是colleague。其實colleague是比較英式的說法,而美式英語裡常用coworker。美式英語裡也有colleague,但是一個很正式的詞,常用在政府或者其他專業領域,普通公司則通用coworker,更接地氣。就像「同僚」比「同事」更接地氣一樣。
  • 講一個太容易偷懶的詞「対応」
    比如「対応してください」,即使翻譯成「請應對一下」,對方雖然可能會稍微感覺有一點「違和感」,但不至於引起誤解。所以很多譯員更加「變本加厲」了。但是,仔細想一下,我們在生活中很少會這樣來使用「應對」這個詞。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可以替換成「解決、處理」等詞。
  • 「合作愉快」寫成have better cooperation,怎麼就錯了?
    在現代職場,每一人幾乎都會接觸到英文書信的往來,當信中寫道「 Have better cooperation"是什麼意思呢?有讀者來函問,為了表達希望和對方「合作愉快」,他經常在Email結尾寫一句話,不知是否恰當:「I hope we can have better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 外企常用詞 coordinate,其實不是協調的意思,那是什麼意思呢?
    coordinate 字面上是「協調」的意思。大四找工作時,我曾經當過國企高管的舅爺囑咐我說,你一定要強調你有很強的「協調能力」。說實話,那時我連中文「協調」是什麼意思都不懂,更別提英文coordinate的意思。我只知道身體協調,協調發展這些概念,和工作也八竿子打不著。
  • 那些阿里味兒的詞,其實英語版很專業!「對齊」、「閉環」、「賦能」三個詞外企也在用
    但其實很多詞是好詞,比如「內卷」的本意就非常專業實用(昨天才弄懂的,這裡不展開)。今天就來分享「對齊」、「閉環」、「顆粒度」這三個我覺得其實還不錯的詞英語怎麼說,這些詞,外企也早在用了。在「對齊」這詞在網際網路圈火起來之前,大家說的還是「達成一致,統一看法、做法」等等。外企則一直是用align(alignment)。Align的本意是「去把某些排成線」,也就是把東西對齊的意思。
  • 外企常用詞offline,可不是「線下」的意思,關鍵時刻是救命稻草
    電話會議裡客戶問你一個技術問題,作為project manager的你竟然答不上來,而關鍵人物PD又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沒有PD在場就答不上問題,真的很丟人誒),這時你只能心虛地和客戶嘿嘿一句,Can we discuss it offline?
  • 外企常用英文詞彙及縮寫
    一時摸不著頭腦,此文幫你簡單的梳理,儘快能融入外企職場。外企常用英文詞彙及縮寫 外企公司常用縮寫:  RGDS: regards  TKS: thanks  ASAP: as soon as posible  BTW: by the way  FW: foward  COD: code of conduct 公司行為規範準則  OL
  • 《經濟學人》裡有哪些精妙又漂亮的寫作小詞(4)
    表示「躲避/不喜歡…的」對某事物若是心存「畏懼」心理,那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會「避開;不喜歡」該事物,因此,shy還可表示「躲避/不喜歡…的」,英文釋義是:avoiding or not liking the thing mentioned.
  • 當日本人說「大丈夫です」的時候,他們到底想說啥?
    剛來日本留學在便利店打工的時候,我常常會被日本人的「大丈夫です」、「結構です」搞蒙。舉個例子:我:袋にお入れしますか?為什麼,你們就不能直接一點,就像課本裡說的「いいえ、いりません」,讓人頭大! 「大丈夫」這個詞原本的意思是表示OK,問題是到底對方想表示OK的是哪部分呢?是裝袋子裡OK,還是不裝袋子裡OK,前半部分一省略只剩下了「大丈夫」,就需要靠語感了。 說起來本身日語就愛省略主語,很多時候對方跟你說件事情,到底是他做還是我做全靠助詞和結尾的てもらう之類的來判斷……
  • 一分鐘弄懂這兩個詞的區別
    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問題,必然不離開「解決問題」,英文裡離不開的兩個詞是solve和resolve,這兩個詞都有人用,那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呢?都是正確的,都可以用,而且都符合表達習慣,只是表達的意思不同。有些小夥伴覺得resolve只是比solve更正式一點,其實並不是這樣。
  • 報工資時常用「11k」、「6k」,「k」到底是哪個詞的縮寫?
    🍊2019年8月18日 這是我們今年和你分享的第230個句子今天分享的這個句子非常實用,在寫字樓裡工作的白領們上班擠電梯的時候,就能用到這個表達:You can't get in—the elevator is overloaded.
  • 擁有多項技能,不叫工具人!快來學「斜槓青年」的英文怎麼說?
    中文的話大家想必都有聽過,叫做「斜槓青年」或、「斜槓族」,那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英文有哪幾種用來形容這樣的人的詞彙吧!看完影片之後,大家想必了解我們的大腦在多工運作下的模式啦!那除了同時處理很多工作的這種多工 multitask 以外,如果要形容一個人有很多種不同的技能、同時有很多不同種職業、身份的話,英文該怎麼說呢?
  • 辦公室生存現狀之英文大盤點「加班」、「請假」、「代班」、「出差」地道英文怎麼說?
    ,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這些都是辦公室生存常態~而這些常態如何地道地用英文表達呢?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企上班的小夥伴,這些工作上超級實用的英文不能不會啊!
  • 「開發新客戶」為什麼不是develop new customers?
    1)develop new customer leads在外企做銷售的小夥伴都知道sales leads,就是銷售線索。這個lead的本意是「線」,你抓住這條線就能順藤摸瓜找到目標。sales leads就指各種促成銷售的機會,比如拜訪、展會,上門客、別人介紹等等。
  • 答辯結束頁別再寫「謝謝聆聽」了!
    其實,「聆聽」這個詞,用、錯、了!所以,「聆聽」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敬辭,演講者自己用「感謝聆聽」,就意味著把自己放在長者、尊者的位置。如果你答辯的時候,導師正好知道這個詞的含義.而最常見、最萬能的內容就是「謝謝」&「Thanks」,誰都不得罪~
  • 外企必用!這14句英文模板句,讓你的電話會議更順利!
    我們做了口頭survey,發現好幾十位在外企工作的主管,都覺得con-call最難的是「聽不懂對方真正的意思」。聽不懂一定是英文不好嗎?不見得。有些英文已經不錯了,面對面溝通都可以侃侃而談,還是會在con-call時出錯。主要的原因,一是美語以外的口音聽不懂,二是瞬間抓不到那個音。
  • 寫商業郵件,這四個詞不知道怎麼行?
    目前距離BEC高級考試5個月8天距離BEC中級考試5個月22
  • 回復客戶「感謝你的關心」,「關心」的英語怎麼說?
    如果想向客戶表達「感謝你的關心」,怎麼說呢?我看有人寫 Thanks for your care,因為「關心」嘛,第一反應就是care,但你不用在這裡,因為care單獨拿出來是行動上「關心照顧」的意思,即take care of,客戶又沒有照顧你,說thanks for your care會讓人一頭霧水。那要怎麼說呢?
  • 餐廳裡不要喊服務員「waiter」,超級不禮貌!應該說這個詞!
    前兩天我在做日更的「1分鐘英語」時,做到這麼一課,對大家應該很有參考價值:*「1分鐘英語」欄目我已經做了127期,每周一到周五在公眾號「侃英語」第四或第五條推送,免費學習和打卡。請大家注意看上圖標紅的部分。一位顧客喊服務員時,用的是 miss(小姐)一詞。
  • 外企的session到底是什麼會議?
    今天繼續講外企會議系列。我們在公司郵件裡可以看到各種session,training session 培訓會議morning session 早會web session 網絡會議briefing session 介紹會說參加會議,也可以說 join the s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