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簡單講三點」,聽說領導都這麼開場……
春節假期後,自己在工作之外很是鬆散,下班回來葛優躺再刷刷美劇,一天就過去了。
從半個月前,突然變身「勤奮霖」,連躺在抽屜裡的kindle都被翻出來煥發了第二春。
有朋友問我微信讀書的時長怎麼陡然上升,我才意識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找回了積極而舒適的生活狀態。
其實起初是因為太喜歡《我的天才女友》這部劇,便找了原著小說來看,一口氣刷完第二部,久違地體驗到了上學時廢寢忘食通宵讀書的快感。而這種迅速讀完一本書的快感和成就感激發了繼續閱讀的興趣,於是由易到難,把書架上的《特勞特營銷十要》、《新版一分鐘經理人》、《被討厭的勇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系統之美》等都陸續讀完。
回想這個過程,可以用心理學中的「勝利者效應」來解釋。
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概念是: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其實,這是錯的。連續失敗的人很難成功。正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勝利的信心是用勝利澆灌出來的。
只有用一個小勝利,來激發下一個更大的勝利,從一個勝利邁向另一個勝利,才會有戰無不勝的信心。而這種信心,才是勝利最關鍵的因素。
怎麼應用呢?
小到養成一個好習慣:
先從感興趣的、容易的任務下手,比如要早起,先從能提前10分鐘開始;學英語,先從看有趣的英文動畫片開始;閱讀,先從看一本感興趣的小說,一天看10頁開始。
這裡的關鍵在於:
1. 感興趣,找到能觸發自己興趣的點,因而容易啟動,能讓你輕鬆無負擔的邁出第一步;
2. 易完成,可以順利完成第一個勝利閉環,從而激發你邁向下一個勝利。
大到帶領一個團隊:
作為領導者,你要給小夥伴們創造勝利的機會,增加勝利的體驗,帶領他們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
比如為他賦能、幫助他達成第一個裡程碑;比如在階段性任務完成時,給予及時的稱讚。
用勝利激發信心,用信心激發潛能。
上周跟閨蜜聊天,她忽然說:我覺得自己太幸運太幸福,遇到你們,一直在包容我、為我付出,而我對你們卻沒有你們對我那樣好……
我很驚訝:我覺得你一直在關心我啊,在我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給我支持和陪伴。而我常常覺得我自己做的不夠好,不夠熱情,不夠親密……
後來想起吳伯凡老師說的:所謂愛一個人,本質就是有一種自己虧欠對方或者配不上對方的強烈意識,與此同時又特別希望與他在一起。
你總覺得對方太好,而自己做的不夠好,會想要努力做的更好,去配的上對方。
假如雙方都是如此,便會互相給予更多的愛,越來越好。這就是好的親密關係。
假如單方面如此,便是一個人的痛苦了。
如愛上胡蘭成的張愛玲: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我的心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可是得不到珍惜的花朵,最終只能在冷風中凋零……
寫作的痛苦在於:
你很快發現,你比自己想像的更加無知,
而諷刺的是,你害怕流露這種無知,還要處處表現出一副深刻而專業的樣子。
——大胃·刻薄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