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誠:一個人的失敗,98%死於「脾氣」

2021-02-28 張志誠中國式領導

很多人問我︰ 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

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

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隻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們,所以我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每天晚上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我發脾氣了嗎?

==============================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關注公眾微信:zzc161

隨時接受有價值的諮訊,成就你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領導很情緒化脾氣很差還能成功呢?
    我想知道 一個人成功肯定有他的優點 但是如果一個人容易情緒化 脾氣大 難道不會影響他的決策等行為嗎?他是怎麼成功的 特此請教——來自剛踏入社會年輕人的問題最近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企業事業單位的領導脾氣與他的級別成正比,級別越高,脾氣越大。這裡的領導指的是單位一把手,無論級別高低都不包括副職。我見過很多領導,級別較低或擔任副職時脾氣都不錯,口碑也很好。一旦扶正,脾氣立馬見漲,官越大官脾氣越大,有時只能用不講理來形容。
  • 一個人不要怕失敗,要好好站起來!
    很多人失敗,就是因為「我做不到,因為我試過」,從而導致他們不敢往前邁出成功一步。有人問比爾蓋茨:「你為什麼這麼成功?」他說:「因為我有智慧。」別人又問:「智慧是哪裡來的?」「從經驗得來的。」「經驗是哪裡來的?」「經驗是從無數次失敗中得來的。」
  • 我覺得自己很失敗!
    我已經在一些項目上花了很多時間,卻不見進展;其中的幾項,最近被老闆喊停了,我不禁覺得,浪費了許多時間在這些失敗的事上。我該如何放掉這種失敗的挫折感呢?太難了,因為我既用心禱告,也盡了一切所能努力工作。挫敗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我近來的狀況,相信不止我一個人如此。對我們許多人而言,工作徹底受到了「供給衝擊」—— 時間減少、可以獲得的資源減少、能力下降、幫助也減少——但要求的提高卻是前所未有的,同時加上額外的責任——年老的父母、生病的親屬、停課在家的孩子。我們的工作——無論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都在對我們加增要求,而我們又處在一個空前的資源短缺中。
  • 壞脾氣大叔炒飯 | 做炒飯界的「愛馬仕」
    壞脾氣大叔」炒飯是安徽眾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中國)美食連鎖機構旗下推出的明星項目,是一家主營炒飯為主題的熱門品牌。「壞脾氣大叔」炒飯致力於為加盟創客以最低的投資開優質的門店,以產品的多樣化與智能化為優勢站在行業最前沿,引領餐飲加盟財富新浪潮。餐飲業是一個百花齊放的行業,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獨到的特色與商機。
  • 好脾氣,真財富
    泰國的傳奇人物─白龍王告誡: 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很多人來到這裡都問我: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
  • 脾氣好的領導不是好領導
    脾氣好的領導看似好,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表現,不想讓你下屬變得強大和超越你!!!我們要記住脾氣好的領導看似好,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表現,不想讓你下屬變得強大和超越你!!!
  • 你是否已被栓死於戰戰兢兢的思維定式?
    如今大多數人都死於戰戰兢兢的思維方式
  • 不怕失敗的名人名言
    ——艾·霍·布朗【美】  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場對種種困難無盡無休的鬥爭,一場以寡敵眾的戰鬥。 ——泰戈爾【印】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來。 ——張海迪【中】  生活中的失敗就是我們最好的營養品,有了失敗,才知道失敗的原因,從中吸取教訓與經驗,從而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才可以走的更平穩。
  • 俞敏洪關於面對失敗的勵志句子24條
    俞敏洪關於面對失敗的勵志句子24條1、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是不斷在失敗中尋找、把握機會的過程,沒有失敗就無所謂成功。沒有遭遇過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是不豐富的人生,就像白開水,純淨卻沒有味道。
  • 寧願失敗,也不要猶豫!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猶豫。因為猶豫,常常會讓我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甚至不敢行動,白白錯失許多難得可貴的機會。                               其實,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絕不是思考得如何周密齊備,而是行動。事情總是處於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
  • 敢於面對失敗 就可能走向成功
    ———愛迪生「人們總是習慣用失敗或成功去判定一個人的當前狀態,似乎在潛意識下就為這個人貼上了'成功者'或'失敗者'的標籤,從而帶著有色眼鏡去揣摩他的行為方式和做事結果,好像他註定就是個'成功者'或'失敗者' 」
  • 所有的失敗都是當事者能力不足導致的?瞎說
    經常聽到有人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而實際上這句話本身是存在事實錯誤的,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功,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環境,一方面是自身能力。
  • 113 怎麼判斷一個人會不會接電話?
    所以要激發一個人的行動,要激發他的動機,要確保他有相應的能力,以及要有引起他注意的觸發點。缺一不可。-2-有時候我在想,像曾國藩這種愚鈍、身體極不好、早期脾氣和情商還極差的人,能夠靠極度的自律、勤奮、與極強的願力,位極人臣,簡直令人驚嘆。相比之下,像我們這些正常的青年,若能學到他一半的自律與勤奮,再有理想加持,還有什麼事情會幹不好。我不是借例子自我鼓勵,是我深信曾老爺子那一套對多數普通人而言是真行得通。
  • 耐克創始人奈特: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路中,只剩我們前行
    懦夫從未啟程,弱者死於途中,只剩下我們繼續前行。」更另我感動的是,很少有人會在傳記裡回顧自己的錯誤,而奈特卻能坦然面對。他在書中懺悔,他曾在十年內裁員三次,讓1500人失業,這讓他徹夜難寐。他在書中勇敢自嘲自己做過的那些錯誤的判斷。他曾斷言魔術詹森是個沒有位置感的球員,永遠在NBA無法立足。
  • 有聲雙語閱讀 | 不喜歡你,就「幫」你失敗!
    大多數因為缺乏社交技能而失敗的人常常談到「公務」弄得他們筋疲力盡。但公務或許只不過是正常的人際交往而已。如果你「公務」碰到麻煩,你就真的可能在與人交往方面有困難了。You may get along on brilliance alone for a while, but most careers involve other people.
  • 營銷大師劉克亞:我的失敗哲學~
    劉克亞:其實轉行對一個人來說是經常發生的,我自己大家都知道,我在最早的時候是學化學的,從化學到營銷,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跨界其實人生沒有人可以避免失敗,我在《賺錢就這麼簡單》裡面有一套哲學,大家應該學會。其實我們應該喜歡失敗,甚至去尋找失敗。
  • 不要害怕失敗,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英國政治家兼詩人李頓寫道:在青年人的辭典中,根本沒有「失敗」這個詞!成就大業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要付出心血和代價,所以做事要謹慎小心,不可疏忽大意,一旦失敗,要能夠經受住失敗的考驗,控制住危險和複雜的局面,盡力去維持現狀,不能驚慌失措。
  • 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重新開始是什麼樣的
    當然,我是因為比較懶,懶得再找酒店搬家,所以才住下去的,可能很多人出來不需要受這個罪。再一個就是青旅會比較吵,那麼多人一起住的話多少還是有些不方便的。但是習慣了也就好了,沒有其他客人住的時候我一個人就開著燈睡覺,有客人住的時候老闆就會交代他們不要影響別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