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點擊上方 藍色 字體關注我們
聞名遐邇的「Tittytainment」戰略
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次會議,集合了全球500多位政治、經濟精英,包括柴契爾、老布希、各大頂尖企業的董事長,等等。
會議的主題是什麼呢?如何應對全球化。
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全球化會加劇貧富差距,會使財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邊緣化」。
那麼,如何化解這80%的人和20%精英之間的衝突?如何消解這80%人口的多餘精力和不滿情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當時的美國高級智囊布熱津斯基認為,唯一的方法,是給這80%的人口,塞上一個「奶嘴」。讓他們安於為他們量身訂造的娛樂信息中,慢慢喪失熱情、抗爭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他說:「公眾們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最終他們會期望媒體為他們進行思考,並作出判斷。」
這就是聞名遐邇的「Tittytainment」戰略,由Titty(奶嘴)與 Entertainment(娛樂)合成,中文譯為「奶頭樂」(有點三俗的譯法)。
「奶頭樂」戰略,具體是什麼呢?
一,是發展發洩性的產業。
具體而言,包括色情業、賭博業,發展暴力型影視劇、遊戲,集中報導無休止的口水戰、糾紛衝突,等等,讓大眾將多餘的精力發洩出來。
二,是發展滿足性的產業。
包括報導連篇累牘的無聊瑣事——娛樂圈新聞、明星花邊、家長裡短,發展廉價品牌,各種小恩小惠的活動,以及偶像劇、綜藝等大眾化娛樂產業,讓大眾沉溺於享樂和安逸中,從而喪失上進心和深度思考能力。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份工作,讓他們有東西可看,便會沉浸在「快樂」之中,無心挑戰現有的統治階級。
這個戰略成功了嗎?
目前來看,挺成功的。
是的,我說的就是一切偶像劇、明星、娛樂圈、微博熱搜、暴力衝突、情緒煽動、階級對立、低幼化遊戲。
我們日常的視野中,充斥著這些信息。但這其中,99%的東西,與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對我們也沒有哪怕一丁點價值。
【點擊下方連結發現更多精彩內容】
自主教育是:三自、三主的教育
自強、自律、自知;主動、主見、主導
自主教育成就有思想能行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