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一張圖或者短片時,首先是考慮到這個效果是如何實現的。
大部分人心裡想的第一句話 「這是什麼軟體做的,3Dmax?maya?又或者是C4D?」。
想必大多數同學在進入數媒專業時,總會被軟體的各種技術深陷其中,就像是以往我們對於做數學題的各類解答技巧,總會喜歡爭論哪種方法才是最好的。
這類思維方式會自然而然的轉移到學習軟體上,這時候我們就會被各種技術所困擾,感覺軟體好難學!其實只要能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就是最好的方法。
其實我們不妨換一種想法 :
看到作品,先思考這個作品好在哪,不好在哪。其次在去思考如果讓我來做一個類似的,我可以用現有的技術來完成嗎?
我的技術不夠,我缺少的是哪些技術?我該去學習哪些技術?以這種方式來學習就不會在學習技術的路上迷失方向。
讓我們康康
上面3張圖片其實都是很基礎的模型 「拼湊」 出來的作品
但是它們都很具有美感!
因此,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技術,我們還需要什麼?
「審美」
不能絕對的否認技術不重要,技術固然重要,審美也不可缺失。
如何讓自己的審美提升呢?通俗點說如何讓自己可以做出一個優秀的作品呢?那就是多看優秀的作品。
國內:站酷、GGAC
國外:Behance、Artstation
這些網站可以欣賞到我們這行或者其他行業優秀的作品。
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智能推薦算法就連我們昨晚吃的啥都能推薦給我們,更別說優秀的作品了。當你去看、去了解這些找到好作品的途徑時,你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向你湧來。
「看」的範圍不僅限於我們這行業,可以是各類圖片。
在微博、blilblil上關注一些美學博主/up都可以看到很多優秀作品。
我們可以建一個「圖庫」(可以是網站自帶的收藏夾或者U盤等)將符合我們當前審美的作品保存下來。
在以後的日子,你保存的數量會越來越多。當你看的足夠多的時候,回頭再去看以往保存的作品,發現以前看的東西是那麼的難看。
那麼恭喜你,你的審美提升了!
審美沒有標準,每個人的審美都不相同,請相信自己的審美。
我們在學習軟體的時候總是會被各種軟體技術所迷惑,一直鑽研於技術,有些人會對此十分熱衷,有些人也會對此感到厭倦 。
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學習軟體為的是做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軟體技術,那樣只會成為一個「軟體操作員」。軟體只是一個工具,我們是使用者。並不需要將軟體的每一個功能都掌握,才是一個厲害的人
關鍵點在於:你是否能夠用好手上的各類軟體,將你的作品從你手裡打磨出來,這才是學習的本質。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
大家要拿出乾飯的幹勁去學習鴨
衝鴨!
編輯:鍾思靜 蔡榮輝
設計|平面|攝影|視頻|網頁|動畫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