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專題|用人單位的常見用人模式分析

2021-02-13 法無法
案件復盤2:2020年已過,復盤這一年所處理的企業糾紛,最常見的類型就是因疫情的緣故,很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時,企業多採取釜底抽薪的邏輯,抗辯其與員工之間不存在勞動關係或者主張存在其關係,以此來避免勞動關係下所應承擔的責任。那麼,該種現象從法律角度該如何評價?思路簡析:每種模式的優劣性都是相對的,因此,用人單位採取何種用人模式都無可厚非,但是要注意:可以採花,不可以毀花。


一、該種糾紛常見於:醫院與護理人員、快遞公司與快遞員、大專院校與招生人員、企業的安保人員、銀行的理財人員、影視類公司與網紅等等,即特點是需求量大,但是可替代性高。


二、從目前司法實踐來講,勞動糾紛的處理規則並不是唯一確定的,因此,對於企業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開始就對用工模式進行認真的籌劃,有規範的企業管理。常見的用工模式有:


前述五種關係中,對於勞動者最有利的模式就是勞動關係,至於合作模式等暫且不論,僅就企業主要用人模式進行簡析:

1.勞動關係的認定:先看有勞動合同;如果沒有,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2.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人事外包等具有相似性,但是勞務派遣相較於勞務外包更有利於勞動者的保護,因此,用人單位通常會將勞務派遣抗辯成勞務外包,實踐中,要謹防的是用人單位借「勞務外包」之名行勞務派遣之實,規避勞務派遣規定,實行「假外包、真派遣」。


1.民法典實施之後,整個勞動法體系已經改變,因此,所有參與者要注意專業思維的跟進;2.要防止掉入新用人方式下的創新思維陷阱,雙方關係的認定仍然要注意主體的法定性、管理的倫理性、業務的組成性等3.2021年起陝西省的勞動司法裁判趨向於保護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利益平衡,因此,企業要注意雙方的約定;

法律諮詢微信:uprightman1

相關焦點

  • 案例|用人單位調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萬某沒同意,M公司便刪除了萬某釘釘帳號,2018年2月10日以不服從單位管理及曠工為由與萬某解除勞動合同。隨後萬某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M公司將萬某的工作崗位從江蘇揚州調整至四川彭州是否合理?M公司能否以萬某不服從公司安排及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M公司未經協商一致將萬某的工作崗位從江蘇揚州調整至四川彭州不合理。
  • 停薪留職人員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關係認定問題
    [案件評析]本案爭議焦點為:劉某作為其他單位的停薪留職人員, 能否與該食品公司建立勞動關係? 2010 年 9 月 14 日《司法解釋(三)》頒布實施前,勞動者同時為兩個用人單位提供勞動能否形成雙重勞動關係,存在一定的爭議。
  • @用人單位 2019年度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及信息採集工作開始啦!
    《勞動保障年度書面審查申報表》(附件1,共四頁)、《用人單位基本情況表》(附件2)、《用人單位花名冊》(附件3,以下簡稱3個附件);2.2018年度《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合格證》副本;3.用人單位登記註冊的合法有效證件(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須提供《職業介紹許可證》;4.2019年度籤訂的勞動合同書和辦理的勞動用工備案手續
  • 聚焦 | 蘭州高新區集中開展 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資料審查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範用人單位勞動用工行為,切實維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2020年5月14日至7月14日,蘭州高新區組織人社局在轄區內開展2019年度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資料集中審查工作。
  • @用人單位,2019年度勞動保障書面審查開始了
    參加網上書面審查的用人單位,用網頁瀏覽器輸入http://59.175.218.203:7777進入「湖北省勞動保障監察網上業務辦理」頁面,點擊「書面審查圖標」,按照要求註冊,如實填寫書面審查數據(獲取網上辦理操作流程,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二)現場書面審查。
  • 年後求職,如何看待企業提到的「十三薪」福利,用人單位一定支付十三薪嗎?
    很多用人單位在入職面談時會提出公司一年發放十三薪,甚至十四、十五薪,這對求職者猶豫抉擇可謂殺手鐧,頗具誘惑力。用人單位是否必須支付所謂的額外薪酬呢?十三薪,也稱年底雙薪或第13個月的工資,通常是指勞動者在工作期滿1年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額外多支付的1個月工資作為獎勵。目前我國法律法規並未對十三薪的適用作明確規定,十三薪制度多見於外資企業,相關勞動爭議目前也僅限於司法實踐層面的討論。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管理低能
    ,疑人不用」那是一種無奈,「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才是境界。管理者如果將「疑人不用」奉為經綸的話,必將無人可用;如果「用人不疑」的話,人就容易恃寵生嬌,最終的結局就是害人害己、玉石俱焚。生活的常識是:如果我們毫不懷疑地去相信一個人,那結果只有兩種,要不就得到一生的知己,要不就得到一生的教訓。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一種管理低能!
    ■點擊上方藍色字「白話管理」收聽一老闆遠赴上海參加某知名學府為期一周的「總裁研修班」歸來,只覺得「獲益匪淺」,說老師教他們運用國學智慧做管理,他個人感受最深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句古訓,只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並當即叫來他的HR經理把他的學習感受做成PPT,準備在企業裡宣講並實施。
  • 用人單位能否在離職通知期內要求勞動者離職?
    」的義務,以便用人單位有充分的時間彌補由於勞動者辭職而造成的崗位空缺。但該條及現有的法律法規並未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等到離職通知期滿才能同意勞動者離職,因此用人單位基於用工自主權可以在勞動者通知辭職三十天內要求勞動者離職及辦理離職手續。 【案情】陳某是廣州某公司員工。2016年6月24日,陳某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離職申請單上註明離職日期為2016年7月31日。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一種管理低能的表現.
    一企業董事長遠赴上海參加某知名學府為期一周的「總裁研修班」歸來,只覺得「獲益匪淺」,說老師教他們運用國學智慧做管理,他個人感受最深的就是「疑人不用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其實是一種管理低能
    ,說老師教他們運用國學智慧做管理,他個人感受最深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句古訓,只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並當即叫來他的HR經理把他的學習感受做成PPT,準備在企業裡宣講並實施。擔憂的是——這些掌握著國家優質教育資源和行政號召力的總裁班,這些食古不化、斷章取義甚至從來都不知經營管理為何物的專家教授們,下一步不知還要害掉多少精英企業家!點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是一種無奈,「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才是境界。
  • 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用人單位可以安排補休替代加班費嗎?
    詳見↓加班是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安排勞動者繼續從事原工作。國家之所以對勞動者的法定工作時間進行限制並要求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外安排勞動者繼續工作的,應當支付相應加班工資,其目的是為防止長時間的持續勞動對勞動者身體健康帶來傷害。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錯!
    免費訂閱關注, 請點擊上面分享人生哲理、性格情商、成功智慧、生活感悟、輕鬆娛樂,讓你的人生處處得意,時時精彩,關注後更多精彩:• 發送陽曆生日如19810512進行性格分析
  • 【便民】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用人單位可以安排補休替代加班費嗎?
    加班是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安排勞動者繼續從事原工作。國家之所以對勞動者的法定工作時間進行限制並要求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外安排勞動者繼續工作的,應當支付相應加班工資,其目的是為防止長時間的持續勞動對勞動者身體健康帶來傷害。
  •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能隨意開除哪些員工?如果開除了,會有什麼後果?
    ,但並不是說用人單位就可以隨意開除員工,即使要開除,也要先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開除情形、並按照規定程序開除。1.哪些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員工能否主張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據此,試用期內用人單位有權以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並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然而用人單位並不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如要確保合法解除,必須提前做好以下三點要求:1、設置明確的錄用條件沒有這個前提,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就是「
  •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和代通知金能否兼得?
    代通知金的法律依據是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
  • 員工自願放棄繳納社保,可否再以用人單位未繳社保為由請求經濟賠償???
    ,如又要求用人單位為其辦理養老保險,應當給予用人單位辦理養老保險的合理期限,否則不得以用人單位未辦理養老保險為由提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關係。參加養老保險是每個企業和職工應有的權利,也是其應盡的義務。《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所以,某家電公司為申某某繳納養老保險費是強制性的法律義務。即使申某某當初同意公司不參加養老保險,也不可以免除公司的責任。
  • 員工自願放棄繳納社保,可否再以用人單位未繳社保為由請求經濟賠償
    來源:勞動法庫文 | 彭琛,深圳中院勞動爭議庭【裁判要旨】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表明自願放棄辦理養老保險的權利後,如又要求用人單位為其辦理養老保險,應當給予用人單位辦理養老保險的合理期限,否則不得以用人單位未辦理養老保險為由提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關係
  • 企業用人考量價值觀和性格特質的意義所在
    企業用人的時候要考量價值觀和性格的原因,最近有了一些體悟,分享出來,希望大家在搭建硬實力(核心業務能力、技能等)的同時,也要考量軟實力(價值觀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