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簡歷中都會撒的謊:「性格外向,活潑開朗」

2021-02-07 騰訊網

前幾天大掃除,翻箱倒櫃地收拾東西,在文件袋裡找到自己剛畢業時候的簡歷。在自我評價的那一欄裡,開頭就赫然寫著:「本人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喜歡與人交際。」

「在我們每年收到的幾百份簡歷裡,幾乎99%的人都會用這句話作為開篇來偽裝自己。」

事實是,哪兒有新人敢承認自己內向,木訥,不善交際的?其實,每次看到這樣的自我介紹,我更多的是無奈,無奈「內向」歸入貶義的區域,而大多數人為了避免面試失利,就會選擇用謊言來偽裝自己。

01

前幾天,後臺收到一位同學的留言,她問:

「公司的活動太多,幾乎每個周末都要聚餐,實在不想去,但又怕顯得自己高冷內向不合群。想求你支個招,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性格,儘快融入團體?」

也有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

「我不喜歡跟人交往,怎麼破?」

「我一到人多的場合就渾身尷尬,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我不太會說話,是不是太內向了,該怎麼改變自己?」

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先談談我對「內向」的理解。

首先,內向不等於木訥,更不等於自閉。

大家會覺得,內向的人不大愛講話,比較嚴肅和孤僻,在人多的社交場合常常格格不入。

蘇珊.凱恩在《安靜》中,賦予了「內向」完全不同的定義:

內向的意思是你更容易從獨處中獲取能量,無論是物理空間上的獨處,還是心靈的放空。

當內向的A和外向的B同時遇到煩心事時,A更希望能自己待著,無論是看看書聽聽音樂,甚至什麼都不做只是發呆,B則會選擇跟朋友傾訴,或者參加熱鬧的聚會。

對外向的人來說,社交本身就是充電,但是對內向的人來講,跟很多人待在一起太久,會榨乾他們的精力,因此他們需要用獨處來給自己充電。

02

內向的人,一定不善於交際嗎?

首先需要區分一個概念:內向與外向是性格因素,而社交,是一種能力。能力無需改變,它需要的是練習。

就像微信中的「群聊」和「私聊」。外向的人在群裡無論跟對方熟悉與否都能輕鬆自然地接入話題。而內向的常常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更傾向於私聊的方式,需要一些時間來找到同頻的人,但一旦「配對成功」,溝通就會漸入佳境,更容易建立深層的理解和共鳴。

因此,內向的人並不是社交無能患者,他們只是不喜歡無意義的閒聊,他習慣用沉默的傾聽來判斷出跟自己同頻的人,一旦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你就會發現他們有趣的靈魂。

所以,你要做的選擇題並不是「內向好還是外向好」,而是「我要去喜歡所有人,還是只喜歡聊得來的人」。

僅此而已。

03

我剛工作的時候,也遭遇過上文中提到的那種困境。

不想參加集體活動,但怕被說高傲,影響自己的職場前景,但出門參加完一天活動,就像被榨乾了全身的力氣。因為在社交中刻意表現出的短暫有趣,卻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做心理建設才能恢復正常。

很不划算吧,但我真的是堅持假裝了整整一年多,才想通了這個道理。無論我多努力,都無法讓所有人喜歡我,而對於我喜歡的人,我根本不需要靠假裝活潑開朗,來收穫他們的友誼。

我不喜歡閒聊,但善於傾聽,別人隨口一說的小事我會細心留意,因此能不時地製造一些驚喜。

意識到這些事之後,我才有勇氣做回原本的自己,開始有選擇性地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果斷且客氣地拒絕那些在消耗我精力的事。

其他人的party並不會因為我的缺席而黯然失色,而我也不會因為錯過了本來就把握不住的機會而後悔傷心。

如果你也是個內向的人,「學會選擇」是你需要養成的最重要的能力。

知乎網友姚語寒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研究生室友,每天早上6:00起床,雷打不動聽CNN,然後跟著念,堅持了三年。

畢業後其他人都去考公務員或者進企業,只有那個室友走了一條不尋常路,去阿聯航空做空乘。

於是,在所有合群的人都朝九晚五、活得越來越平庸的時候,他已經飛遍了千山萬水。

後來可能是飛累了,五年後他又回國考了公務員,找了個專業對口的職位,幾年攢下的錢在單位附近買了個小公寓,一直未婚。

他每個假期都飛國外,許多國家他當空乘時已經去過,再去深度遊。

對比之下,我們的合群顯得多麼平庸無趣:

我們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大學裡肆意揮霍著青春,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再努力攢錢,幻想有一天能週遊世界。

而不合群的他,趁年輕先週遊了世界,看夠了風景之後,才回來安家立業。

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許從十年前某個清晨6:00就已經開始了。

那些真正優秀的人,往往更有逆流而上的勇氣。他們只追逐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只為做出令自己無悔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些很外向的人會喜歡孤獨,經常獨來獨往
    你會發現在我們周圍有些平時外向開朗的人,卻常喜歡獨來獨往。請不要懷疑,他就是一個內向的人。而且很多人都是這樣。
  • 內向的人怎麼變外向 七大步驟改變你的性格
    性格內向的人,話往往不多,選擇沉默是金。這樣的人,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也往往沒有更多的朋友。選擇在生活中默默無聞,工作上往往也會因為這樣的性格而黯然失色。性格是可以塑造的,也是可以慢慢改變的。那麼如何才能從內向變為外向呢?第一步:心態上對內向、外向有正確的認識。內向的人往往比較自我,比較穩重,但是長期以往,讓人覺得很怯懦,沒有生氣,沒有自信,也沒有鬥志。而外向,是一種積極的心態,陽光,開朗,讓自己更加自信,交流更加順暢,擁有更多的朋友,也會為自己贏得職場的勝利。要堅定的相信,只要想改變,就會努力,就會有成效。改變性格,從現在做起。
  • 簡歷中的照片到底該如何處理?
    大多數人製作簡歷時,都會在基本信息欄裡,附上自己的一張照片。但是也有人覺得,有沒有照片並不重要,HR看簡歷不應該主要關注工作經歷等其他信息嗎?首先,附上自己照片的做法是對的。根據相關的調查報告,80%以上的HR會優先查看帶有個人照片的簡歷。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有著喜歡看圖的習慣和心理。試想一下如果你是HR,可能也會更加喜歡看帶照片的簡歷吧。圖片相比文字,可以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
  •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受歡迎嗎?
    而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就是:外向的人一般比內向的人更受歡迎。畢老師認為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首先,性格內向不是錯,它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表現,但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其次,內向也是可以改變的,既然它是後天形成的,也就可以受後期生活的影響而改變。
  • 個人簡歷自我評價怎麼寫比較好
    大家都知道,從上學到走上職場,處處都離不開自我評價
  • 內向的人與外向的人有什麼不同
    不要簡單地認為,一個害羞的人就一定是個內向的人。因為不論是外向的人還是內向的人,都會害羞。
  • 外向的人更快樂,還是內向的人更快樂?
    當我們說到性格的時候,大多會輕易而舉的想到外向與內向這兩個詞。顯然,外向的人與內向的人擁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
  • 你對「外向」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隨著科學的發展,「性格內向」逐漸得到了社會的正名,從原本的「動不動就害羞」「不愛說話」,漸漸變成大家心中的「冰山朋友」「內心很真誠」。那麼「性格外向」呢?它真的就只是通常概念中的「喜歡交際」「愛出風頭」嗎?最近 Scientific American 的一篇文章就提到,我們對「性格外向」可能也有點誤會。
  • 你是外向還是內向?不要這麼快下定論!
    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嗎?你究竟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呢?早在1921年,心理分析家Carl Jung就充分闡釋了內向和外向的性格類型理論,這也是諸多性格類型理論中最為著名的。他根據力比多(libido)的傾向劃分性格類型——個體的力比多活動傾向於外部環境,就是外傾型的人;力比多的活動傾向於自己,就是內傾型的人。
  • 內向者需要變得更外向嗎?
    從小到大,學校環境不斷強調的團隊協作、集體意識,迫使每一個人都努力變得活潑開朗,來讓自己更「合群」。一個在國外念書的朋友表示,她最受不了聚會時四處遊蕩找人完全不認識的人尬聊。內心只有一個堅定的聲音在吶喊:怎麼還不結束!請讓我回家!
  • 為什麼我在陌生人面前拘謹,在熟人面前活潑?
    其中,有不少人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我在陌生人面前內向拘謹,但是在熟悉的人面前就很放得開,變得活潑健談,這樣的是我是內向還是外向?」今天檸檬就來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這種兩面化的情況其實挺常見的。我先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如果你有這種表現,那麼你可能更傾向於內向性格。
  • 簡歷中常見的興趣愛好有哪些
    面試官看簡歷時,經常會發現一些常見的興趣愛好詞句,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個盤點,看看簡歷中經常出現的興趣愛好有哪些?
  • 性格類型有哪些?性格類型有哪些維度,性格類型特點有哪些?超準的內向性格測試題,測出你的職業性格類型!性格內向與性格外向的都能測!
    提到性格,很多人認為性格就內向和外向之分。實際上,在心理學領域,有很多關於性格與人格的研究。
  • 最震撼的TED演講之一:內向型性格的魅力 真被你們低估了
    各種各樣的影視劇,如《早餐俱樂部》《陽光小美女》《壁花少年》,在塑造內向性格的人物形象時,也跳脫不出這幾點,哦,對了,還要加上長相平平和不招待見這兩點。而且,很多影視劇中都會設法讓內向的人變得開朗、活潑,逐漸融入集體,well,這真的有必要嗎?重點是,內向性格的人真的就像那些影視劇中刻畫的那樣「討人厭」嗎?未必。
  • 內向的人一定要變得外向才能適應這個社會?心理學家的答案很肯定
    、「別總宅在家裡」、「你必須學會和別人相處」……生活中,內向的人經常被「鼓勵外向」,似乎只要不符合社會定義的外向,就會被貼上「自閉」的標籤。那麼,內向者一定要變得外向才能適應社會嗎?人格心理學家艾森克(Hans J.
  • DISC人格特質及行為風格測評:你在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MBTI職業性格測試完整版
    點擊上方藍字字體,關注我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不同類型的人。
  • 超七成智利受訪者承認簡歷不實 英語水平作假最多
    【南美僑報網報導】知名調研公司DNA Human Capital的一項調查顯示,72%的智利受訪者承認,曾在簡歷或求職信中撒了謊,提供了虛假信息。其中,81%的人誇大了他們的英語水平,比例最高。智利網站「Duplos」2月18日報導,具體而言,81%的智利受訪者誇大了自己的英語水平,57%謊報了自己的期望薪資,18%在學歷上造了假,14%的人提供了假的待業時間。
  • 個人簡歷的自我評價怎麼寫
    個人簡歷自我評價(二)  本人性格沉穩,正直忠誠、執行力強;對工作樂觀執著,敢於面對困難與挑戰。  個人簡歷自我評價(四)  本人忠實誠信,講原則,說到做到,決不推卸責任;有自制力;肯學習,有問題不逃避,願意虛心向他人學習;會用100%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為人誠懇,性格開朗,積極進取,適應力強、勤奮好學、腳踏實地,有較強的團隊精神,工作積極進取,態度認真。
  • 簡歷中的興趣愛好要怎麼寫
  • 論簡歷照片的重要性
    求職競爭大,被大家視為「門面」的簡歷照片到底有多重要?某網站問卷調查了重慶5000家企業的招聘人員,85%的人表示會優先瀏覽那些附有照片的簡歷。      怎樣讓簡歷照片給求職加分?HR們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