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篇】彼得原理

2021-03-02 Frank大課堂

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很多運動員拿了冠軍之後退役,他的歸宿除了當教練,還有是成為體育局的高管。

對於當教練,我們大部分人還是信服的,畢竟他拿了冠軍,應該有經驗和資格去訓練新人。但是當高管可能就要打上一個問號,因為他需要的更多的是管理和策略,跟體育運動能力,其實並不相關。

這樣的情況在別的行業也有很多,比如拿了優秀教師的,接下來就會被升至教導主任,最後很可能成為校長。但是校長其實並不參與一線的教師工作,而更多的是為學校的經濟和策略做決斷,所以,一個優秀的老師未必能當好一個校長。

但是這樣的情況卻是屢見不鮮的,對於這種情況,在管理學上有一個名字,叫做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的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升的相關現象研究後,得出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僱員總是趨向於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不能勝任其工作的職工所佔據。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

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升的企業員工晉升機制,不能因某人在某個崗位上幹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

每個組織都是由各種不同的職位、等級或階層的排列所組成,每個人都隸屬於其中的某個等級。將一名職工晉升到一個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本人的獎勵,反而使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對個人而言,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不停地升職,但不要將往上爬作為自己的惟一動力。

與其在一個無法完全勝任的崗位勉力支撐、無所適從,還不如找一個自己能遊刃有餘的崗位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

要想在企業內避免彼得原理的負面影響,最主要的措施有三個:

職位提升的標準應當以能否勝任未來的崗位為標準,而非僅僅在現在崗位上是否出色。管理者應該觀察候選人的潛力,而不是一味以績效作為依據。

每個崗位所需要的技能不一樣,每一個人所擅長的技能也不一樣,一個不勝任經理的人,也許是一個很好的主管,所以對於員工應該「能上能下」,如此才能人盡其才,找到他最適合的崗位。

為儘量避免降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採用臨時性和非正式性「提拔」的方法來觀察他的能力和表現。就好像是暗暗給他一個試用期,在會議中給他賦予更大的職責,特殊情況下先讓他擔任代理職位等等。

而對於企業來說,成功的用人之道包括:

1、適當引進外來人才,好處就是用現成的人才,避開「彼得原理」所涉及的後果;

2、在企業內部逐步提升,重視潛力,重要的職位大多數由所能勝任的人。

相關焦點

  • 團隊管理中的呆伯特法則
    其實,也這是「彼得原理」的另一種詮釋:在組織或企業的等級制度中,人會因其某種特質或特殊技能,令他在被擢升到不能勝任的職位,相反變成組織的障礙物及負資產。 《彼得原理》解釋了人力資源中的級際競爭,原理中帶有黑色幽默,但是也很現實。被打臉。
  • 焊接術語中英文對照-焊接生產與管理篇
    焊接生產與管理篇 1、焊接車間welding shop2、
  • 6s管理——生活服務篇
    6S管理涵蓋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素養六大管理要素,是將企業化管理融入醫院管理的先進理念。
  • 十二篇系列:團隊有效管理依賴成員激活+權益分享+可預期
    第一篇我覺得在當前的企業環境裡,管理團隊出現以下三個問題,管理能力就基本失效了:A
  • 公司管理篇: 木桶效應/Buckets effect
    水桶效應, Buckets effect, 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ke, 提出. 熟知這個原理的人不少.
  • 【我的小小檔案經】第十六篇:檔案工作檢查
    第十六篇:檔案工作檢查 有了完整的檔案管理制度和體系,就意味著一個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可以高枕無憂了嗎?也不是的。第九篇《企業檔案管理制度》裡面提到:「指引+制度+檢驗,共同組成企業檔案管理體系,維護和推動企業檔案管理工作順利運行。」
  • JAVA面試之WEB、框架及網絡篇
    (圖一組織架構有列出來,看看就明白了)        事務的管理方式有兩種,編碼方式;聲明式事務管理方式。 基於AOP技術實現的聲明式事務管理,實質就是:在方法執行前後進行攔截,然後在目標方法開始之前創建並加入事務,執行完目標方法後根據執行情況提交或回滾事務。
  • Excel項目管理模板V2.0
    👆點擊關注Excel表哥公眾號Excel表哥公眾號推送的第一篇文章
  •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共八篇)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共八篇)這是匯總系列文章的索引文
  • 2019年《南開管理評論》發表了哪些OBHRM論文?
    總共發表論文107篇,其中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論文15篇,約佔14.02%。OBHRM專業的博士生們,如果想在《南開管理評論》發表論文,建議先認真研讀這15篇論文。2019年第1期組織政治氛圍與組織績效的關係研究陳夢媛,吳隆增南開管理評論.2019, 22(01):55-65.
  • 如何用excel管理自己時間?
    我用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方法,發現並沒有什麼用。直到shine告訴我她做的微信公眾號排期,我在此得到靈感,並把它用到了自己的工作生活上。我日常工作涉及一些保密的內容,因此我以文章的寫作和發表為例。大家首先新建一個excel表格,標上日期和對應的星期。去年,我主要在三個平臺發表文章,簡書,QQ空間,微信公眾號。
  • 目標管理
    最近一直在看郜軍寫的一本《目標管理——寫給中層經理人的工作目標管理寶典》,同時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大家也都在做一些新的目標,立新的flag,所以
  • 郭青元自傳——工作篇
    陸續寫完我的《求學篇》,《生活篇》,《父母篇》的自傳,宅在家裡已經有10多天了,外出工作的意識愈來愈強烈,突然間意識到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讓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工作讓我們有底氣面對跌宕起伏的人生,工作讓我們積攢了豐富的人脈和強大的朋友圈。所以我們要對工作負責,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無論養家餬口,還是實現自我價值,我們都離不開工作。
  • 從日本就勞籤證轉為經營管理籤證
    這篇文章中分享一下,從就勞籤證轉為經營管理籤證時一定要注意的幾點。(這篇文章中的主要以持有技術·人文·國際業務這一就勞籤證為例子)  這裡指的是要做好以下的準備:辦好開公司的相關手續公司手續辦好後向稅務署進行各項申報如有必要的話取得相關營業許可(例如餐飲店)如果沒有完成以上相關手續的話
  • 時間管理之告別「時間無感症」
    這是時間管理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講的是「時間無感症」這種症狀及解決方案。
  • 2030工作錦囊之「職場媽媽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 新春特輯
    職場媽媽要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利用春節假期,咱們一起來梳理梳理,小編認為應該抓住幾件最重要的事,勇敢放棄一類事,簡化、優化一些不得不做的事,具體如下:1、抓大放小、要事第一:首先你不得不承認,在你有了孩子之後,加之工作上原本就有的那許多事,可以說永遠都有100件事情在等著你,你是不可能什麼都做得盡善盡美的。
  • 如何做好軟體外包項目的質量管理?
    工作經歷:先後在IT企業中擔任過工程師、技術服務站站長、項目經理、公司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組組長等職。有著十餘年的IT領域工作經驗和管理經驗。2007年,被中國鐵道論壇評為「中國國家鐵路計算機聯鎖72傑」之一。現任電訊盈科企業方案高級項目經理、彥哲信息化管理聯盟秘書長、華清俱樂部理事、中國外包世界(香港)有限公司高級企業解決方案研究顧問。
  • 0426/1826 克羅採奏鳴曲 項目管理(9)- 資源篇
    第9篇 項目資源管理【寫在最後】傍晚開始趕作業了。早幾天一直在忙學習和做最簡單的投資組合的事情,把自己那些玩票性質的餘錢幾百一千地都投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