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聽雨樓上一書生,今天向大家推薦餘華的《我膽小如鼠》。
自古流傳一句古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用這句話形容主人公楊高再合適不過了,可是老實人終要受欺負嗎?善良終要被泯滅嗎?
兒時的無品老師
我看到他伸出了手,他的手指向了我,他說:「比如楊高,他連鵝都害怕……」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接著響亮地說: 「膽小如鼠說的就是楊高……」
楊高兒時遇到一個無品老師,他在講成語時好將班內的同學作為比喻對象。在講到成語「唇亡齒寒」時,以班上同學趙青舉例,「他為什麼這麼苦?就是因為他父親死了,父親就是嘴唇,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冷得發抖。」老師拿趙青的痛苦作比喻,趙青心中的悲痛在此時被無限地放大,由一個小水窪變成了滔滔洪水,淹沒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在講到「膽小如鼠」這個成語時,將怕鵝的楊高作為比喻對象,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膽小如鼠說的就是楊高……」這是造成楊高命運悲劇的開端,老師的一句比喻若一把暴力的語言堅刀深深地刺入了楊高的內心。使得身邊同學和楊高自己都認為「楊高膽小如鼠。」
不禁想起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馬修老師,尊重每一個學生,懂得照顧學生情緒,不揭人所短,因材施教,這才是值得崇尚的師道。
身邊的校園暴力
他們齊聲喊了起來:「有一句成語叫膽小如鼠,說的是誰?」
我輕聲說:「我。
父親提醒楊高不要到河邊玩,不要去爬樹……父親本意是膽心楊高因此而受到傷害。可楊高的善,換來的卻是無情惡。同班的學生拿著楊高不會遊泳和爬樹嘲笑他,甚至女孩子都打賭要打楊高。在他們的內心中楊高就等同於「膽小如鼠」這惡毒的標籤是楊高頭頂上一片揮之不去的烏雲。楊高沒有反抗,逆來順受。校園冷暴力深深地傷害了他,幼年的成長經歷沒有讓楊高形成健康的人格,天生的自卑感伴隨著他苦難的一生。
「老實巴交」反受欺
我掃地的時候,他們會看著我哈哈地笑;我走路的時候,他們會指著我哈哈地笑;我上班來早了,他們要笑我;我下班走晚了,他們也會笑我。
老實巴交的楊高從不罵人,打架可是別人總是要走過來罵他,走過來要和他打架。剛進工廠楊高便由於自身的懦弱,鉗工換成了清潔工。清潔工楊高每天勤勤懇懇將車間打掃得乾乾淨淨,還將車間裡所有的機器都擦得乾乾淨淨的。從不遲到早退,可是每次漲工資,每次分房子,都輪不到他;反倒是一天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旳呂前進拿著銼刀嚇唬廠長,換了工作,漲了工資,分到了房子。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社會對楊高為何會如此不公?
老實巴交的父親
天都快黑了,我走到父親的卡車旁,我看到父親的車頭被撞進去了,父親的車門也被撞歪了,我的父親撲在方向盤上,他的頭上全是破碎了的玻璃,方向盤刺破了我父親的衣服,刺進了我父親的胸膛。
楊高的父親也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見到誰都是和和氣氣的,從不罵人,打架,開車都比別人小心。俗話說:「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就是這麼一個人,當著兒子的面,開車撞死了羞辱他的一群人。父親用死亡這種極端的方式捍衛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形象,捍衛了自己的尊嚴。他用行動向兒子證明了自己不是一個膽小如鼠的父親。沒有一個父親想膽小如鼠的活著,他們只不想讓家人擔驚受怕;沒有一個父親不想做孩子心中的榜樣,他們只是面對生活的艱辛不得不暫時低下高傲的頭。
成見是座高不可攀的山
因為成見,身邊的人都欺負善良的楊高;因為成見,呂前進謊言被揭穿時對高楊拳腳相向;因為成見,楊高才會舉起明晃晃的菜刀……
曹極曾說:「做壞人有做壞人的難處:監獄的大門隨時向他們敞開。做好人有做好人的悲哀:世俗的嘲笑與誤解可能像影子那樣陰魂不散。」
成見這種東西,是壓在世人眼裡的一座大山,敲不碎,挪不開,一直在那,它壓抑了楊高本該擁有的善良。
每一個善良的人都值得尊重
我不知道楊高最後會怎麼樣,但我卻知道如同呂前進這般的惡人一定不怎麼樣。楊高的善良應該得到每個人的尊重,你所謂的膽小,可能只是別人的一種隱忍,他只是想和大家和平共處,不想自己和他人受到傷害。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即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善待他人,也是善待我們自己。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喜歡的小夥伴們點個關注哦!您的鼓勵就是我不懈創作的動力!
餘華正品圖書《我膽小如鼠》已經上架,喜歡的朋友點擊上方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