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結束以後,中國並沒有因此和平,老蔣撕毀了協議發動內戰,不過他沒想到人民的力量有多強大。我黨的部隊最終取得了勝利,解放了大陸,老蔣率領殘部只能退守臺灣島。
從結果來看,是解放軍最終獲勝,但是在內戰前期,國民黨部隊還是掌握絕對優勢的,否則老蔣也不會想要武力解決了,因此我軍四大野戰軍都曾有過敗績,那你知道各大野戰軍最大的敗仗是哪一場嗎?
西北野戰軍損失最大的是西府戰役。
彭德懷一生戰功赫赫,在朝鮮戰場上把不可一世的美國人都揍了,不過他也有打敗仗的時候,在他的自傳中,就記載了生平打過的四場敗仗,其中讓他最氣憤的就是西府戰役。
西府戰役是發生在1948年,當時形勢已經轉變,我軍部隊已經開始在各大戰區反攻,3月西北野戰軍也主動出擊獲得了宜川大捷,接著又進攻洛川。
然而洛川憑藉險要的地形和堅固的設防,硬是阻攔了我軍近一個月,我軍開始準備圍點打援,但是胡宗南部裴昌會兵團畏懼鋒芒,硬是沒來支援洛川。
這種情況非常糟糕,城沒有攻下,也沒圍殲敵方主力,且西北較為貧瘠,糧草已經有不濟的趨勢,彭老總分析局勢後決定轉變方向攻打敵軍較為空虛且是後勤基地的西府地區。
當時部署西野3縱繼續圍攻洛川;2縱和4縱隊為左路軍,1縱為中路軍,6縱為右路軍,兩路的目標直指寶雞,右路軍負責切斷西安至蘭州的公路,準備阻擊援軍。
4月16日,三路大軍渡過涇河,戰役開始,前期非常順利,短短10天內攻克了12座城鎮,26日,1縱與2縱攻取了寶雞,殲滅敵軍兩個團。
但寶雞是西北地區的戰略交通樞紐,國民黨西北軍隊的輜重補給所在,儲存了大量戰略物資,還有兵工廠,胡宗南立馬集結了重兵來奪,而且這裡還是青海馬家軍的後勤基地,馬步芳也讓兒子馬繼援率領整編第82師會攻寶雞。
馬步芳的出兵是我軍開始沒想到的,因為馬家軍並非老蔣嫡系,雖然同屬國民黨,私下齷齪也不少,這是一個戰略失誤。
而且負責阻擊胡宗南主力裴昌會部的西野四縱,在被敵軍攻擊後,沒有請示上級也沒有通知附近的友軍,就私自撤到了岐山東北的山區,導致胡宗南主力長驅直入,另一邊馬繼援帶著整編第82師也迅速衝破六縱的阻擊陣地,4月27日兩軍就來到了寶雞外圍。
為了避免被圍殲的情況,彭老總命令部隊毀掉帶不走的軍用物資,於4月28日撤出寶雞城,向隴東轉移。沿途基本都是平原,馬家軍大部分都是騎兵,一路血戰讓西北野戰軍損失慘重,最窘迫的時候彭老總都拔出手槍準備上山打遊擊了。
還好有賀龍派出的接應部隊接應,兩相會合下成功突圍,5月12日西野主力轉移到隴東地區,戰役宣告結束。
4縱後來改編為解放軍第四軍,縱隊司令員王世泰也是後來的軍長,建國後慢慢開始到地方上工作,1955年未參與授銜。除了國民黨投誠的部隊,他是唯一一個首任軍長未參與授銜的。
中野損失最大的是大別山作戰。
這嚴格來說不算戰役,而是戰略。1947年,為了牽制國民黨的大部軍隊,中野主動進攻吸引,進入山區後困難重重,既有山區貧困、無法籌集糧草之憂,又一直堅持著與國民黨部隊作戰。長期消耗了半年之久,傷亡及失蹤人數達到了6萬人以上,差不多是中野出發時的一半。
中野的犧牲,為其他地區爭取到了時間發展壯大,1948年3月,中野退出大別山,但華野已經掌握了中原地區的戰略主動權,過了幾個月開始進行淮海戰役,而中野的實力仍未恢復。
華野損失最大的是南臨戰役。
華野的這次戰敗很多人都沒想到,因為1947年5月才在孟良崮殲滅了國民黨精銳整編74師,沒想到7月就遇上了此次大敗。
7月中旬,陳毅、粟裕接到情報,南麻敵軍的防禦工事還未完成,因此在7月17日指揮四個縱隊準備殲滅駐守南麻的敵整編第十一師。然而一開打才發現情報完全錯誤,十一師師長胡璉已經在南麻周遭構建了2000多個子母堡,敵人就躲在堡裡防禦,每拿下一個堡壘最少要付出幾十條生命。
天公還要不作美,連日下大雨,導致華野部隊行動緩慢、彈藥受潮,完全沒達到預想的效果,再打下去要付出更多生命,於是在7月21日晚華野從南麻撤軍。
7月22日,從南麻撤下來的四個縱隊轉移到臨朐西南時就得知李彌率領第八軍在搶佔臨朐,這裡是華野的後方,於是陳毅粟裕準備趁敵軍立足未穩發起突擊。沒想到李彌入城後很快就佔據了各大制高點、要點。
同樣的暴雨、同樣的防禦工事,南麻的悲慘再次上演,此戰的最終結果是解放軍傷亡人數多過國軍,戰後陳毅和粟裕都做出了檢討。
東野損失最大的是四平攻堅戰。
林彪在東北戰敗的次數不多,但是在四平敗了兩次。四平一共打了四次,第二次是四平保衛戰,林彪敗後被趕到了松花江,不過損失比第三次的四平攻堅戰小。
1947年,處於實力上升期的林總動用了數倍於守軍的兵力進攻四平,這時的我軍武器裝備其實已經不輸國民黨,但碰上了陳明仁。
幾乎是每條街每條街打過去的巷戰,陳明仁早早構建了很多堡壘,且為了阻攔我軍進行還在街上撒黃豆,導致我軍未能攻克四平,後來國民黨援軍來了也就撤了,此戰我軍傷亡1萬3千多人。(當時還叫東北民主聯軍。)
有趣的是,陳明仁戰後非但沒有獲得獎勵,反而被調離前線,到南京被安排了個閒職。
戰爭之中,有勝有負是很正常的事,戰敗了吸取教訓就好,縱觀我軍的成長史,也是從一次一次失敗中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