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爵士樂藝術家:卡桑德拉·威爾遜

2021-01-19 鴻暢說史

卡桑德拉·威爾遜是一位獲得葛萊美獎的美國爵士樂藝術家,她最著名的是她那煙霧繚繞的女低音,以及將藍調、鄉村、流行音樂、民謠和饒舌音樂融入到她的多產曲目中的創新風格。

誰是卡桑德拉·威爾遜?

密西西比州的卡桑德拉·威爾遜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她的職業音樂生涯,並很快把她從小崇拜的爵士女歌手,如貝蒂·卡特、莎拉·沃恩和艾比·林肯等相提並論。她的民謠歌手的作品,後來又被藍調鄉村、流行音樂和說唱音樂改編成爵士樂,很快就贏得了大眾和評論界的讚譽。幾十年來,隨著她繼續探索各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並影響著新一代的音樂家,她作為一個跨界藝術家的名聲才有所增長。

音樂神童

卡桑德拉·瑪麗·威爾遜1955年12月4日出生於密西西比。她的母親是個教師,父親是個天才的音樂家,會演奏各種樂器,如吉他、大提琴、小提琴、薩克斯管和貝斯。雖然他在女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從事郵遞員的穩定的工作,但家裡卻充滿了音樂。六歲時,卡桑德拉開始彈鋼琴,幾年後,他學會了彈吉他。

威爾遜的祖母和家人住在一起,在教堂的唱詩班裡演唱福音,她對這個年輕女孩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她成長的歲月裡,威爾遜特別喜歡邁爾斯·戴維斯的專輯《西班牙素描》。20世紀60年代在高中的時候,她對鮑勃·迪倫、朱迪·柯林斯,特別是喬尼·米切爾的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有一天會報導她的作品。

早期職業生涯

威爾遜曾短暫地就讀於傑克遜的米爾薩普學院,並開始在當地的俱樂部擔任專業歌手。她在傑克遜州立大學完成了學業,在那裡她獲得了大眾傳播學的學位。1982年,她從大學畢業,在紐奧良當歌手。在那裡,她結識了薩克斯管演奏家史蒂夫·科爾曼,並成為了布魯克林M-BASE的主唱。

重要專輯

威爾遜於1988年首次引起大眾注意的是《藍天》,這是她對爵士樂標準的最新詮釋。她在1993年發行的《藍光》甚至更成功。它包括流行的原創歌曲「桑科法」,以及對米切爾的《黑烏鴉》和範莫裡森的《圖珀洛蜂蜜》的創造性詮釋。

兩年後,《新月女兒》不僅贏得了大眾的讚譽和她的第一個葛萊美獎,而且還確立了她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跨界藝術家的地位,她敢於探索各種音樂流派。其中包括她演的《蒙克人》。「《最後一班去克拉克斯維爾的火車》,漢克·威廉士的《我好寂寞》,由比利·霍利德成名,並真正擴展了當代爵士樂的定義。

1999年,威爾遜向邁爾斯·戴維斯致敬。她從1997年11月為他舉辦的林肯中心爵士音樂會的集錦中開發了這張專輯。威爾遜改編了戴維斯的一些作品,還創作了她自己的四部作品,包括《旅行裡程》。這張專輯對威爾遜來說是一個顯著的成就,因為這是她第一次為一個項目寫,安排,製作和指導音樂。

在2002年的《太陽腹地》中,威爾遜利用了鄉村、藍調、靈魂和搖滾。第二年,她發行了她自己的原創作品《魅力》。總是被當時的新聲音所吸引,威爾遜為2006年的雷鳥探索了取樣和其他嘻哈技巧。但她接著又推出了2008年的另一本標準專輯《情人》,這也為她贏得了第二個葛萊美獎。

《另一個國家》發現她的方向再次改變,因為它是由她與電吉他手法布裡齊奧·索蒂共同創作的大部分原創曲調組成的。這本書在義大利、紐奧良和紐約都有記錄,於2012年夏天發行。

值得注意的合作

威爾遜的整個職業生涯都被一系列合作錄音和表演所填滿。也許最負盛名的要追溯到1997年,當時號手兼作曲家溫頓·馬薩利斯招募她為歌劇《血戰戰場》的主唱,威爾遜在1994年的一次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廣播節目中對這一組合進行了解釋。這部關於奴隸制的史詩是第一部獲得普立茲獎的爵士樂作品。1998年,她在紐約市林肯中心與馬薩利斯和他的團隊進行了表演。

1996年,她加入了包括丹吉洛在內的各種藝術家的演出客串,為他們的專輯,病友半衰期。同年,她還在無線電城音樂廳為雷·查爾斯開了門。此外,威爾遜還不時與貝寧民間音樂家安格·利普·基喬合作,包括在蒙特羅爵士音樂節上的一次表演。

2017年4月,哈佛大學的爵士音樂碩士課程邀請威爾遜與學生分享她在音樂方面的專長和經驗,並在桑德斯劇院與他們排練和表演,作為該校正在進行的爵士女性慶典的一部分。2017年秋,威爾遜與愛爾蘭的《花季》主唱利亞姆·馬南拉一起參加了備受讚譽的《合作大師》系列節目,將愛爾蘭當代音樂和爵士音樂融為一體,並在都柏林、洛杉磯和紐約市舉辦了一系列音樂會。

獎項和榮譽

威爾遜繼續詮釋和尋找新鮮和創造性的方式表演爵士樂,古典藍調,鄉村和民間音樂。除了兩次葛萊美獎之外,她還在2009年密西西比州州長獎上獲得了愛迪生音樂獎、達約戈獎和音樂藝術優秀獎。

個人生活

威爾遜於1981年與安東尼·威爾遜結婚,但他們於1983年離婚。她有一個兒子傑裡斯,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兩個人住在紐約的哈萊姆區,公寓曾屬於爵士巨星艾靈頓公爵、蓮納·荷恩和拳擊傳奇人物喬路易斯。威爾遜於2000年與演員兼導演艾薩克·德·班科爾結婚。兩人合作的音樂會紀錄片,《旅行萬裡:卡桑德拉威爾遜》。他們於2003年離婚。

相關焦點

  • 美國爵士樂&搖滾樂&流行音樂擇校指南,這些學校資源要好好收藏啦
    而爵士樂、搖滾樂、流行音樂是比古典音樂更靈活,自由即興是它的根基。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專業也成為當今最時尚最火爆的音樂專業,有不少學生會選擇出國去深入學習這些專業。那麼美國有哪些學校在流行音樂方面是比較好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爵士樂的命運:被搖滾樂毀掉還是轉型成古典音樂
    依據《一九七二年告示榜國際音樂工業目錄》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唱片與錄音帶的銷售量之中只有百分之一點三是爵士樂,相對之下有百分之六點一是古典音樂,而百分之七十五是搖滾樂或是與其類似的音樂。因為白人的爵士樂與藍調愛好者是少數熟悉「種族唱片」(『race record』,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晚期很有技巧地被重新命名為「節奏與藍調」[『rhythm-and-blues』])目錄上的作品與藝術家的白人,因而他們對搖滾樂的興起曾助上一臂之力。
  • 心靈奇旅緣何借爵士樂講人生?當代藝術家率先引領自我意識覺醒
    比如主人公牆上貼著Nina Simone 、Duck Ellington等爵士樂大師的照片。 這些都使得爵士樂聽起來歡快、跳躍、自由,包含了很多不確定性。 電影中為什麼會選擇爵士樂?因為爵士樂相對來說更加關注人的內心表達,爵士樂的精神與整個電影的內核是最為貼合的。
  • 爵士樂「洋」教師在成都:將嘗試融合中國音樂與爵士樂
    【解說】作為一種舶來文化,爵士樂曾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在上海落地開花,但又在短暫的閃耀後沉寂幾十年。如今,在北京、上海,爵士樂的發展已經逐步成熟。在以「煙火氣」聞名的成都,舒緩放鬆的爵士樂也逐漸在街頭巷尾出現,吸引了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爵士樂手,來自美國的宋雨翔就是其中一位。【解說】說起自己和成都的故事,宋雨翔坦言,重慶才是他來到中國的第一站。
  • 翻譯:阿祖萊2020年國際爵士樂日致辭
    次中音薩克斯演奏家約翰尼·格裡芬說過:「爵士樂由那些決意在任何情況下都讓自己快樂的人所創,也為他們而生。」今年的國際爵士樂日情況特殊。在世界面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之時,音樂匯聚人心,讓我們懷抱希望。
  • 一本書帶你了解爵士樂
    25年來最暢銷的爵士樂史書籍《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書籍之一
  • 為什麼每個人都要懂一點爵士樂?
    「四百年前全世界的音樂文化的話語權是在歐洲,而一百年前這個重心開始轉移到美洲大陸,也就是美國。當時的美國黑人創造出了藍調音樂、創造出了爵士樂。」爵士樂,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是個陌生的、有著遙遠距離感的名詞,但實際上,我們離爵士樂並不遙遠,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欣賞著這種美妙的音樂了。如果你喜歡動漫動畫,那麼相信90後這一代人都聽說或者看過《名偵探柯南》,在這部動畫中就出現了大量的爵士樂。
  • 林肯爵士生活節:周末三天一起玩轉爵士樂
    (文末附有活動表)史上第一場戶外爵士大樂隊演出爵士樂被稱為美國的「國樂」,從搖擺樂年代開始由美國風靡到世界,在波普樂年代後,真正與每個國家和民族文化交融合一,成為具有地域特色的世界性音樂語言。除此之外,費嘉老師將開設「爵士直通車」公益講座,以互動形式用樂器鋼琴向觀眾介紹爵士樂歷史,基本常識和爵士樂欣賞技巧等。
  • 古典音樂中的爵士樂
    聽過肖氏的《第十交響曲》,很難想像嚴肅作曲家也會染指略帶世俗習氣的爵士樂,這部曾被認為「才情有餘、內涵不足」的「世俗作品」卻成了我熱愛肖氏最堅定地理由。豐富的配器、標誌性的旋律、手風琴張弛有度的樂音都是典型的時代標誌,遠離美國本土,在廣袤的涅瓦河畔也能聽到薩克斯與管弦樂隊的和諧之音。第二首圓舞曲略帶憂傷的主體旋律跟標準的爵士樂大相逕庭,管樂對主題的重複,幾乎讓爵士樂的痕跡蕩然無存。
  • 非洲爵士樂傳奇馬努·迪班戈因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6歲
    據外媒報導,法國當地時間3月24日,86歲的喀麥隆薩克斯演奏家、非洲爵士樂傳奇馬努·迪班戈因感染新冠肺炎,在法國去世,這一消息目前得到了迪班戈經紀人證實目前,多位藝術家、音樂人感染新冠肺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此前也確診了新冠肺炎。(原標題:86歲非洲爵士樂傳奇馬努·迪班戈因新冠肺炎去世)
  • 改變世界的音樂巨匠:爵士樂領路人「書包嘴」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
    完全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爵士樂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一起在紐奧良萌芽成長。阿姆斯特朗是在陰暗的貧民窟、拉皮條客和妓女充斥的社會角落裡學會演奏爵士樂的。他及時成熟,吹起他的小號,後來以"美國友誼大使"的身份,被邀請到歐洲的王公貴族面前演奏演唱。
  • 1首「生日快樂」聽完6種爵士樂風格,起來嗨~~!
    二十年代是爵士樂的時代,爵士樂風格的舞廳樂隊為爵士樂的流行起了重要的作用。以獨奏為主的即興演奏隨爵士樂本身的發展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這個時代的大多數的爵士樂都可以被冠以古典爵士樂的名稱。推薦聆聽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美國爵士音樂家,被譽為「爵士樂之父」2、傑利·羅爾·莫頓爵士樂歷史上最早的巨人之一,只是由於喜歡吹噓自己對爵士樂的功勞,不太討人喜歡拉丁爵士(Latin)非洲、拉美音樂與爵士融合後的「混血兒」拉丁爵士樂的基本節奏元素都源自於
  • 【美國爵士樂】「伯爵」貝西
    Photo:  Count Basie (Gottlieb 00471) Public
  • 爵士樂起源|用真摯的聽覺感受歷史的饋贈
    爵士樂的起源爵士鼓爵士樂萌芽於紐奧良,它的形成期,有太多元素融合在一起。其中,紐奧良法國裔少數民族——克裡奧爾人,他們將民族音樂、行軍軍樂、現代古典音樂、娼館伴奏音樂、拉格泰姆、教堂聖歌、福音歌曲、勞動歌曲、民俗敘事小調等......這些音樂元素匯集在一起,最終形成爵士樂所需要的框架基礎。
  • 史上最好的爵士樂電影,可能是一部動畫片
    她知道我喜歡爵士樂所以想聊一聊,我卻一時語塞不知該怎麼回答,畢竟這部電影關於爵士樂的槽點不少(比如怎麼就jazz is dying了?啥叫pure jazz?)。可如果這番對話推遲20幾天發生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對她說:「快去看《心靈奇旅》!這是我看過最棒的爵士樂電影!」
  • 十首優美的爵士樂,讓你輕鬆擁有浪漫的夜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帳號:HiFi音樂 ID:hifimuz 原標題:「十首優美的爵士樂,讓你擁有浪漫的夜晚!」作者:阿九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在一個世紀的時間內,爵士樂這種極具美國「大雜燴」文化特色的音樂從卑微的階層和場所開始生根發芽,從默默無聞、受人鄙視,到風靡全國、登堂入室,最終發展成為美國本土產生的最有份量的藝術種類,並成為美國的一個象徵。
  • 怎樣區分布魯斯和爵士樂?
    本人是名業餘布魯斯樂手,站在布魯斯的角度上來解釋,爵士樂略知一二,為了不誤人子弟,僅說明爵士樂和布魯斯的差異所在。爵士樂在旋律與和聲上的複雜性要明顯高於布魯斯,甚至可以說幾乎領先於所有其他流派音樂。兩種音樂隨著時代的發展都有許多拓展以及與其他流派音樂的融合,但其根源是不變的,在此我只說兩種音樂形式最根本的,也就是原始形態的區別。
  • 聽爵士樂、吃網紅美食、逛潮牌店...升級後的中央商場太驚豔!
    聽爵士樂、吃網紅美食、逛潮牌店...升級後的中央商場太驚豔!成立於1988年美國紐約的林肯爵士樂中心,也在外灘·中央正式落戶,命名為「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這裡不僅僅有爵士樂,還有其他文化演藝,讓你足不出滬,就能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藝演出作品!
  • 本周| Blue Note雙城演出指南|爵士樂|樂隊|吉他|薩克斯|貝斯_網易...
    13歲時就被全球最負盛名和最具競爭力的音樂學校——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預科部錄取。2009年,獲得曼哈頓音樂學院總統獎學金,並榮獲學士學位和音樂碩士學位。  牛天宇-Piano  牛天宇,爵士鋼琴演奏家,作曲家。2012年離開北京前往美國洛杉磯求學。常年旅居海外的經歷極大豐富了他的音樂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