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起源|用真摯的聽覺感受歷史的饋贈

2021-01-20 阿凱想開了

Topic:

什麼是爵士?

一種風格?

一種音樂?

一種理念?

一種感覺?

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它:

「爵士是複雜的,創造性的,

給人啟發的,是不屬於過去的音樂,

是屬於現在和未來的音樂。」

#

可能大家對爵士的概念都是比較籠統的,

爵士的起源,爵士的風格,

以及爵士的概念,

就好像被隱藏了起來。

關於爵士的起源,

還有更久遠的故事。

爵士樂的起源

爵士鼓

爵士樂萌芽於紐奧良,它的形成期,有太多元素融合在一起。其中,紐奧良法國裔少數民族——克裡奧爾人,他們將民族音樂、行軍軍樂、現代古典音樂、娼館伴奏音樂、拉格泰姆、教堂聖歌、福音歌曲、勞動歌曲、民俗敘事小調等......這些音樂元素匯集在一起,最終形成爵士樂所需要的框架基礎。

紐奧良和爵士樂的歷史

包容萬象的爵士

爵士樂是包容萬象的,從20世紀的古典音樂,到60年代的印度音樂,再到70年代的流行音樂,爵士樂在發展過程中連續不斷地吸取優秀的音樂風格,始終在接收新的元素,使得自己擁有多樣性的演奏風格,它本身的誕生就是經過各種風格的融合,再結合藍調、靈歌、舞曲等多重節奏,在美國黑人的手中詮釋出來,宣告著一種新的音樂時代的到來。

旋律的即興和創造展現的爵士

爵士只提供大綱和和弦結構,為鼓手提供連續不斷的即興發揮和創造的機會,成為了爵士與其他音樂流派最大的區別。

即興是爵士樂的靈魂,即興不僅僅是方式,更是一種藝術的體現,是一種音樂家們永無止境的追求,是一種對音樂探索的精神追求,是音樂家們狂熱的夢想!沒有即興的爵士樂,則失去了爵士精神!

當然,爵士樂的即興並非是無中生有的,它基於一些耳熟能詳的樂曲,以及和聲與曲式框架,不同的演奏樂器在這些框架中有著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遵循、確定、強調,甚至是打破這個框架的方式。因此想要做到即興需要非常堅實、龐大的樂理知識和長時間、大量的訓練!

切分——獨一無二的展示舞臺

爵士樂中,用切分和較鬆弛的節奏營造了隨心所欲的搖擺感、取自歐洲音樂的典型和聲進行樂器編制、曲子中相對不頻繁的音量大小變化、為增強聽覺上的吸引力不斷地改變音色的粗糙度、震動頻率以及響度、打擊樂器在音樂中佔有的突出地位、以及短小反覆樂段的廣泛使用都為它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展示舞臺。

和聲——打開爵士寶庫的鑰匙

在古典時期,尤其是後浪漫與印象派音樂中已初見端倪,我們可以把爵士和聲理解為「爵士音樂中常用並具有代表性的音響」,因為幾乎沒有什麼和聲只會在爵士音樂中出現。早在拉威爾、斯特拉文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偉大的作曲家手中,黑人節奏、布魯斯音階以及和聲的多樣性已經被充分地發展及運用。

早期爵士樂(如拉格泰姆、十二小節藍調等)只是表現出節奏上某些特性以及較強的即興性,爵士樂特有的和聲還未形成。發展至中前期(20 世紀 20~30 年代,格什溫《藍色狂想曲》前後),爵士樂的和聲體系初具雛形。

及至中期(Bebop 的發展)以後,經過實踐與歸納,爵士樂的和聲理論體系才真正形成。在中後期,爵士與流行(Pop)、舞曲、西洋古典等風格的融合作品大量湧現,並衍生出新的風格,例如 Pop-Jazz、Bossa Nova 等,奠定了現當代爵士音樂的基礎。

無與倫比的爵士樂器

爵士自始至終是一種融合性的文化。這種融合帶來的,首先是一種立體情境。也因此,樂器的聲音-視覺形象為爵士文化貢獻著必不可少的多樣性;也正是有了這些樂器的形象,爵士才成為了立體、動態的社會文化。對於不通音樂理論的大多數人來說,不妨從樂器出發,去了解這個還未被詮釋清晰的爵士樂世界。

Mingus Big Band的樂隊編制

高音薩克斯:Wayne Escoffery

高音薩克斯/長笛:CraigHandy

中音薩克斯/長笛:DougYates

中音薩克斯:Brandon Wright

低音薩克斯:Lauren Sevian

小號:Philip Harper

小號:Avishi Cohen

小號:Alex Sipigan

長號:Robin Eubanks

長號:Clark Gayton

低音長號/大號:EarlMcIntyre

鋼琴:Jim Ridl

貝司:Mike Richmond

鼓:Donald Edwards

相關焦點

  • 一本書帶你了解爵士樂
    本來,毫無疑問,它有自己的音樂類型特徵,比如呼喚應答(call-and-response)、基礎拍點與對立節奏(ground beat& counter rhythms)、藍音(blue notes)、拉格泰姆(ragtime)、布基伍基(boogie-woogie)、彎音(bent notes)、搖擺(swing)、即興(improvisation)……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它們,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地
  • 爵士樂「洋」教師在成都:將嘗試融合中國音樂與爵士樂
    【解說】作為一種舶來文化,爵士樂曾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在上海落地開花,但又在短暫的閃耀後沉寂幾十年。如今,在北京、上海,爵士樂的發展已經逐步成熟。在以「煙火氣」聞名的成都,舒緩放鬆的爵士樂也逐漸在街頭巷尾出現,吸引了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爵士樂手,來自美國的宋雨翔就是其中一位。【解說】說起自己和成都的故事,宋雨翔坦言,重慶才是他來到中國的第一站。
  • 林肯爵士生活節:周末三天一起玩轉爵士樂
    10月23日至25日,「律動上海」林肯爵士生活節開幕,用一場音樂的盛宴,慶祝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成立三周年,結合連續三天不重複的爵士樂音樂演出、公益講座、舞會等,通過爵士律動,感受音樂帶來的人文情懷。包括:陳曉俊邊彈邊唱,帶來爵士樂與流行樂的碰撞;費嘉和他的樂隊帶來主題「絲路Silk Road」演出,為大家演奏純正的爵士吉他,他將開設「爵士直通車」公益講座,向觀眾介紹爵士樂歷史等;來自上海的新藍草樂隊,融合了新式藍草音樂和世界音樂的風格;爵士薩克斯演奏家包峻睿將演奏涵蓋多個爵士樂流派風格,重現各個時期以薩克斯為代表的經典曲目。
  • 2019長春市爵士音樂節——聽觀眾說:「爵士樂不再是遙不可及」
    多元文化,交流互鑑,盡情聆聽,感受魅力,在2019長春爵士音樂節中,長春爵士音樂節立足打造長春市高端藝術平臺,今年精選八個國家的九支樂團登臺,無論是從藝術水準還是文化互鑑上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
  • 爵士樂,一個聽上去就充滿著浪漫色彩的名字。
    源自於歐美社會的爵士樂,在上海有很大的市場。也有不少年輕人年老人熱衷於去聽爵士樂或者跳爵士舞。 一個周末步入JZ club上海巨鹿路的一家知名爵士樂酒吧。發現了一塊,黑白灰之間讓人愉悅的天地。 我記錄下從晚8:00~晚10:00駐場演唱的樂隊。
  • 1首「生日快樂」聽完6種爵士樂風格,起來嗨~~!
    ▲鋼琴家Jonny May用 1首生日快樂歌示範了6種 不同的爵士風格古典爵士拉丁爵士搖擺跨步演奏拉格泰姆布魯斯這麼多種爵士,是不是 傻傻分不清楚二十年代是爵士樂的時代,爵士樂風格的舞廳樂隊為爵士樂的流行起了重要的作用。以獨奏為主的即興演奏隨爵士樂本身的發展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這個時代的大多數的爵士樂都可以被冠以古典爵士樂的名稱。
  • Upsheep羊毛童鞋丨以「自然饋贈」給予孩子,用「大愛」還於地球
    為了孩子,人類一邊向地球索取,一邊將「自然饋贈」化為各種能給予的愛。可是,一旦索取毫無節制,便將禍延子孫後代。為此,Upsheep,秉承「共生 = 和諧共存」理念始終貫徹環保主義,以「自然饋贈」給予孩子,用「大愛」還於地球。
  • 怎樣區分布魯斯和爵士樂?
    本人是名業餘布魯斯樂手,站在布魯斯的角度上來解釋,爵士樂略知一二,為了不誤人子弟,僅說明爵士樂和布魯斯的差異所在。爵士樂在旋律與和聲上的複雜性要明顯高於布魯斯,甚至可以說幾乎領先於所有其他流派音樂。兩種音樂隨著時代的發展都有許多拓展以及與其他流派音樂的融合,但其根源是不變的,在此我只說兩種音樂形式最根本的,也就是原始形態的區別。
  • 為什麼每個人都要懂一點爵士樂?
    當時的美國黑人創造出了藍調音樂、創造出了爵士樂。」爵士樂,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是個陌生的、有著遙遠距離感的名詞,但實際上,我們離爵士樂並不遙遠,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欣賞著這種美妙的音樂了。如果你喜歡動漫動畫,那麼相信90後這一代人都聽說或者看過《名偵探柯南》,在這部動畫中就出現了大量的爵士樂。
  • 古典音樂中的爵士樂
    聽過肖氏的《第十交響曲》,很難想像嚴肅作曲家也會染指略帶世俗習氣的爵士樂,這部曾被認為「才情有餘、內涵不足」的「世俗作品」卻成了我熱愛肖氏最堅定地理由。豐富的配器、標誌性的旋律、手風琴張弛有度的樂音都是典型的時代標誌,遠離美國本土,在廣袤的涅瓦河畔也能聽到薩克斯與管弦樂隊的和諧之音。第二首圓舞曲略帶憂傷的主體旋律跟標準的爵士樂大相逕庭,管樂對主題的重複,幾乎讓爵士樂的痕跡蕩然無存。
  • 史上最好的爵士樂電影,可能是一部動畫片
    她知道我喜歡爵士樂所以想聊一聊,我卻一時語塞不知該怎麼回答,畢竟這部電影關於爵士樂的槽點不少(比如怎麼就jazz is dying了?啥叫pure jazz?)。可如果這番對話推遲20幾天發生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對她說:「快去看《心靈奇旅》!這是我看過最棒的爵士樂電影!」
  • 爵士樂的命運:被搖滾樂毀掉還是轉型成古典音樂
    對爵士樂的興趣增長或是復甦的時期也就是——對出版商不言而喻的原因——新一代的樂迷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爵士樂之種種的時候。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正是這樣一個大起大落的時期。五十年代的黃金歲月戛然而止,使得爵士樂陷入近二十年的怨艾與貧困不堪的孤立狀態。
  • 心靈奇旅緣何借爵士樂講人生?當代藝術家率先引領自我意識覺醒
    這些都使得爵士樂聽起來歡快、跳躍、自由,包含了很多不確定性。 電影中為什麼會選擇爵士樂?因為爵士樂相對來說更加關注人的內心表達,爵士樂的精神與整個電影的內核是最為貼合的。
  • 翻譯:阿祖萊2020年國際爵士樂日致辭
    次中音薩克斯演奏家約翰尼·格裡芬說過:「爵士樂由那些決意在任何情況下都讓自己快樂的人所創,也為他們而生。」今年的國際爵士樂日情況特殊。在世界面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之時,音樂匯聚人心,讓我們懷抱希望。
  • 波羅地海的饋贈,感受時光的印記,純手工自製琥珀吊墜
    緬甸血珀琥珀現在為人追捧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人們認為它是大自然的饋贈,天然的松脂本身帶有迷人的香味,再加上漂亮的顏色,可能裡面還有未知的久遠的生物,這些因素都會令人著迷。琢磨了半天,根據外形就做個石斧吧,盤古開天地用的是斧頭,斧頭傳統文化裡跟福字諧音,也是個好彩頭。
  • 美國爵士樂藝術家:卡桑德拉·威爾遜
    卡桑德拉·威爾遜是一位獲得葛萊美獎的美國爵士樂藝術家,她最著名的是她那煙霧繚繞的女低音,以及將藍調、鄉村、流行音樂、民謠和饒舌音樂融入到她的多產曲目中的創新風格。誰是卡桑德拉·威爾遜?她的民謠歌手的作品,後來又被藍調鄉村、流行音樂和說唱音樂改編成爵士樂,很快就贏得了大眾和評論界的讚譽。幾十年來,隨著她繼續探索各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並影響著新一代的音樂家,她作為一個跨界藝術家的名聲才有所增長。音樂神童卡桑德拉·瑪麗·威爾遜1955年12月4日出生於密西西比。她的母親是個教師,父親是個天才的音樂家,會演奏各種樂器,如吉他、大提琴、小提琴、薩克斯管和貝斯。
  • 時代的饋贈
    當你把投資交易用長期主義的觀點來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這一路上行走的過程中有些事情並不是直接的通往目的地,你必須有時候要走一點點的彎路。而這個彎路,卻往往又成了你的捷徑。而這些工具就是這個時代對你最佳的饋贈。一,在網絡生命體當中又細分出很多領域,但是這些細分的領域無不是滿足我們這個人類的各種精彩或者聰明的懶惰的需要,而且為更多普通人提供了一個更加透明和展示自我的機會。
  •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真摯情感,皮克斯治癒新片《心靈奇旅》不會讓你...
    真摯情感是皮克斯從不缺席的重要元素真摯的情感,是皮克斯電影從不缺席的重要元素。《心靈奇旅》同樣感人至深,該片講述一位普通紐約教師喬伊·加德納意外身亡後,闖入新生心靈學習成長的「生之來處」。另外,片中還有很好聽的爵士樂。有觀眾表示,「在經歷2020年之後,《心靈奇旅》給我們注入了重拾夢想的激情,也重新尋回了生活的火花」,「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走路、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
  • 《第五人格》郵差最後的饋贈怎麼樣 郵差最後的饋贈介紹
    導 讀 在第五人格手遊中郵差最後的饋贈究竟怎麼樣呢?郵差最後的饋贈的Neri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