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動動發財的手指點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小編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分享一下哦!
文/李鵬森
動物世界,為什麼男性一般都比女性漂亮?誠然,大多數人類在自然界所見的生物中都有雌雄個體差異,一般而言,雄性的特徵要明顯得多,特別是鳥類,如多數雄性鳥的羽毛要比雌性鮮豔得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會開屏的會顯出豔麗的尾屏是雄性孔雀,長著大大的犄角的是雄性麋鹿,而人類則相反,通常女性要比男性漂亮,這是怎麼回事呢?
自然界中,除生殖結構不同外,許多動物還會表現出性別異形,這是由於性選擇所致。對動物來說,除了生存,繁殖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動物們都在盡其所能尋找更好的伴侶,以使種族更好的延續,從而引發求偶競爭。
有種鳥被稱為「黃胸織布鳥」,他們是鳥界的建造者,每一個鳥巢都建造得非常完美。每次繁殖期來臨,雄鳥都會開始築巢,等巢穴建好一半後,便在家門口「唱起歌跳起舞」,以吸引雌鳥的到來,如果找到合適的巢穴,再繼續築巢數天,不免羞愧。
此後雄鳥會離開家留下這套「房產」,供雌鳥產卵、孵化和養育小鳥,而雄鳥則開始到別處繼續建造鳥巢,尋找新的伴侶。據資料記載,在一個繁殖季節,雄性黃胸織布鳥兒最多築巢5個,成家5個。
實際上從這裡可以看出,雄性對子代的投入很少,因此是被選中的一方,所以雄性黃胸織花鳥需要「建造房屋」,需要漂亮的外表,需要優美的歌聲。
當交配季節來臨時,雄性動物儘可能地在雌性面前顯示出優勢。公孔雀開屏,公麋鹿鬥嘴,這些都是公獸表現出基因優良的行為。雌性會偏愛在求偶競爭中獲勝的那一方,並且她們的基因可以延續。
每個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技能,此時大多數生物都有雌雄之分,需要共生才能產生後代,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大多數雄性動物為了讓雌性知道自己的基因很好,開始進化出更明顯的特徵,比如有角的動物,通常雄性的角都會更大,而鳥中雄性的羽毛更亮麗,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吸引雌性的注意,因為沒有能力讓雌性注意到自己的雄性,基因不能傳遞下去,在自然界中慢慢消失,也就是說,沒有獲得交配權的雄性不能延續自己的基因,那麼,它們將被自然淘汰,更強的基因會繼續存在,因此後代的雄性也會顯得更具吸引力,這就是進化的過程。
那些不能繼承自己基因的雄性動物將被自然地淘汰掉。較強的基因得以延續,因此後代的雄性也會表現得更具吸引力。它是一個進化的過程,雌性擇偶行為迫使雄性特徵不斷演化。
當然也有一些動物世界裡的例外,比如生活在極寒地區的帝企鵝,他們幾乎嚴格遵守一夫一妻制,雙方共同養育後代,我們可以在許多紀錄片中看到,雌性帝企鵝因為要補充能量,所以在產卵後便外出覓食,雄性帝企鵝承擔了孵化的重任,他們會抱團取暖,等幾個月,直到雌性帝企鵝覓食回來,這樣看起來,雄性帝企鵝和雌性帝企鵝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人,或者現代智人,在靈長目中算是比較特別的存在,培育一個後代需要十八年,所付出的代價可謂相當大,同時我們的婚姻結構也與大多數靈長類親屬有所不同。人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了雌雄二態性。
人們認為女性美麗,可能是因為兩個原因:父權社會,男性掌握生產生活資料,男性在經濟社會中佔主導地位,女性選擇男性主要是看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男性選擇女性則是看外表,這部分是因為男性好色,女性貪財。然而,隨著社會分工細化,這種差異正在縮小。二、男人付出的勞動多了,所以要選擇女人中更美麗的,其實是說不通的,因為這麼短的時間不可能有這麼大的進化變異。
然而,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這種現象似乎開始逐漸改變,有人調侃說,我們已經跨入了「男性化的時代」。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腦力勞動逐漸取代體力勞動,成為獲取社會財富的主要途徑,這一變化大大縮短了男女在創造價值方面的差距,削弱了男性在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因此,在異性相吸的過程中,男性的外貌也成為女性更多考慮的因素,男女結合不再是為了獲得生存保障。因此,我們可以說,「美」既非男人也非女人的專利,誰更需要「美」取決於生存和生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