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們就要做到「啞巴吃餃子,心裡有數。」
「莫讓浮雲遮望眼」。
01先解決如何練的問題
先看看多數人是怎麼開始的。你可以從網上找到很多種說法。這裡就不囉嗦了。
有人建議,先學24式簡化太極拳。 大學的時候,我也是這麼學習的,學會了24式,練了一陣子,就放棄了。現在很多大學也這麼練。
還組織大學生參加萬人太極拳活動,場面異常壯觀。
然而,如果沒有比賽,平日裡,校園裡再也很難看到自發練習太極拳的學生了。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誰能說得清。
此路(先學24式)在現實裡沒有行得通:學會招式,卻不堅持練。
2. 有人建議:跟著網上名師的教學視頻,一招一式的學。
有人就是這麼幹的,學了24式簡化太極拳,再學36式,42式,楊85;學了拳,再學太極扇,完了學劍,學刀。忙的不亦說乎,生活運動倒也很充實。
但是,必須要提出一些問題來思考清楚,回答明白。練了這麼多,學了這麼多,啥是太極拳?太極拳的規律是啥?每天練那麼多,練出太極的功夫了嗎?
能回答明白的,就是真的太極拳。
要是說不清楚,答不明白,那就是沒入門,那就是湊熱鬧的外行人。
3. 有人建議:先站無極樁。
4. 有人建議:先壓腿,學各種手法、掌型,步法,再串起來練。
大家看來看去,是否感覺眼暈,到底聽誰的?究竟該咋練呢。
我們有那麼多時間去揮霍嗎?
02先明道
想學真正的太極拳,不想浪費時間,一投手一抬足,要有太極味兒,就得先懂太極。
不明白道理,自己瞎練,就跟創拳一樣艱難,開宗立派可不是誰都能幹的。
因此先找入門的書籍鑽研一下。這方面書籍很多,陳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就是一本很不錯的入門書。還有洪滌懷、李方明著《太極拳述真》等很多。
開始習練之前,一定要先學太極理論。
如果你練了很久,卻不明理,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局面,這可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拳論指出:「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拳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
花點兒時間研究明白啥是太極,比練了十幾年還稀裡糊塗要好太多了。
這也許多讓一些人畏難,但是如果你通過練太極拳,學會了中國文化,傳承好中華瑰寶,善莫大焉。
03練基本功
「練拳不練功,始終一場空」。我把「到老一場空」改成了「始終一場空」,因為有不少人從老年才開始學拳。
人都老了,還練啥功?其實養生不分老少,網上有見到118歲的老師傅練太極拳的視頻。
太極拳的基本功,招式都很簡單易學。
然而把太極拳的規律,融入基本招式裡面,就不能速成了。
有人云「理可頓悟,法宜漸修。」即便明理了,修煉到身上,卻要假以時日。
古人云「太極十年不出門。」
這裡的基本功,不是站樁,不是壓腿,不是套路。而是一些簡單的動作。
通過單式,學習太極的基本規律。
這些規律,你可以從太極圖裡來悟出:
1. 漸變規律;
2. 陰極而陽,陽極而陰的轉化規律;
3. 陰陽平衡規律;
4. 太極的水性;
5. 和諧的規律。
《陳氏太極拳圖說》中云:「拳名太極,實天機自然之運行,陰陽自然之開合,一絲不假強為,強為者皆非太極自然之理也,不得名為太極拳。」
04行雲流水練套路
「太極者,無極而生」。啥時候悟出了無極,那你就進了太極的門道了。
將太極拳的規律練到身上來,再去修煉套路,就能達到行雲流水的境界了。這時候,行拳,那就是一種享受,堪比神仙在世了。
把嘴上的拳理修到身上。能不能找到明師,看你的造化了。
只要是對健康有好處的,我們就要堅持去做。如果你覺得有用,建議收藏或轉發給朋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也歡迎大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