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陳式太極拳一路八十三式學拳日記一

2020-12-09 張旭明100

時間:2020年11月10日

地點:河北省滄州市恩師劉鳳文家

此次北上滄州隨恩師劉鳳文學傳統陳式太極拳,已是2010年離開滄州的十年後的事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下定決心傳承傳統陳式太極拳卻用了十年時間。然而太極拳夢想的種子卻在內心深處埋藏了二十多年。命運輪迴終歸還是回到了起點,雖然大學期間,和太極拳有過短暫幾年的接觸,倒也有民間傳統武術師父言傳身教,但是到底太極拳在我身上能走多遠,我不知道。

這麼多年,我經歷了很多事情,走過了很多彎路,嘗試做過很多事情,但是都是不溫不火。難以實現人生價值,總是失敗一個接著一個,迷失過,彷徨過,也沮喪過。但人生的路還很長,雖歷經坎坷,但也必須勇敢前行,因為沒有退路。

第一天,師父安排的學習任務不多,主要講一些基本功,然後涉及到傳統陳式太極拳一路八十三式的前五個動作。師父講得很細,每個動作手把手地傳授,之後我反覆練習,師父反覆指點糾正,直到動作準確為止。上午練三個半小時,下午練一個半小時。雖然比平時練拳累很多,但是很充實,收穫很大。

根據師父所教的動作和基本功,以及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我做了一個簡單總結,以便日後反覆練習,加以糾正。總結如下:

1,腳踝不夠靈活,與踝關節韌帶有關,這個造成打拳時腳容易亂動,根基不穩,解決辦法,一是加強柔韌性的練習,二是領悟和反覆琢磨每一個動作的細節要領,爭取做到落地生根,腳踝轉換一步到位。常常體悟旋踝轉膝的要領,並準確掌握它。

2,打拳動作容易過,這個很重要,太極拳論曰「無過不及」,初學必須做到動作的準確無誤,所以必須時刻檢查自己的動作。一定要明白身體的中線,兩手是兩扇門,各自管好各自的動作方位。另外就是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此為外三合,必須準確掌握,並且作為動作是否準確的評判標準。

3,打拳時肩膀容易亂動,這雖是技術問題,但我不妨給它再加個心理問題,因為人一旦喜歡在人前賣弄,打拳時,必在肩上予以表現,唯恐吸引不了別人目光。要解決這個問題,一要做到含蓄,不可有絲毫表現賣弄之心,藏風聚氣,蓄勢待發,易經云:「潛龍,勿用」。當此時,必當如此。再者就是技術問題,打拳需時刻牢記沉肩墜肘的要領,節節貫穿。動作一起來,肩膀該動了動,並且動時機要準確無誤,不該它動,千萬不可亂動,否則,他日與人交戰,必會因此受制於人。

以上是第一天學拳時的一些體會,今當總結,以作日後檢查自省,改正完善之用。此為準繩,不可廢也!

該《太極拳譜》手抄本為恩師所贈
上圖為作者本人平時公園練完拳所拍

相關焦點

  • 陳式太極拳勁理拳法實鑑
    傳統武術一級教練、裁判;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廈門分會會長;福建省武術協會理事,廈門市武術協會常務理事,入編《中國太極拳優秀人才名錄》。自小跟隨陳小旺、陳小興等大師習拳,習練不輟。曾多次在全國乃至國際武術比賽中獲太極拳、散打冠軍、亞軍等佳績。傳授學生超過6000人,為陳式太極拳在福建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42式——抱頭推山的式名講解
    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解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第42式——抱頭推山 。一、式名講解首先是式名講解。此式名是說明動作的。陳鑫先生解釋為:對方從我的右側的後背突然襲來,這個時候我做的動作是小擒打的最後一個動作,也就是左擠右按法。l對方來勢非常兇猛,用意不善,我必須得轉身應敵。為了防止頭面部被擊,所以我才會有抱頭的動作。l轉身後,面對強敵,不可手軟。
  •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33式——左轉身蹬腳的式名講解
    關注我們,分享輕鬆、簡單,又能獲得快樂的太極養生方法! 大家好。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解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第33式——左轉身蹬腳。
  •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39式的第4個動作——雙手下掤法
    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解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第39式——右轉身蹬腳的第4個動作,雙手下掤法。一、動作解析1、眼法:首先是眼法偏向右前方向,幾乎變化不大。我們上一式動作的眼法是我們身體的右後方向,這一式動作轉為右前。
  • 練太極拳十年來所收集的太極拳秘籍230本,堪稱最全的太極拳秘籍
    TJ180武式太極拳(郝少如)TJ181武式太極拳闡秘(龐大明)TJ182武式太極拳及其防身應用(陳建雲)TJ183武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教與學TJ184武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練習與技擊運用(黃康輝)TJ185武式太極拳老架(翟維傳)TJ186武式太極拳詮真(喬松茂)TJ187武式太極拳十三式(
  •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41式——小擒打的式名講解
    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解陳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第41式——小擒打。一、式名講解首先是式名講解。此式名是說明作用的。它是接著掩手肱捶一式而變化的招法。對方接我右拳,退右步,向右引我的右臂。它是為了使我處在一個背式。
  •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13式——右轉身金剛搗碓的名稱由來
    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解陳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第13式——右轉身金剛搗碓。陳氏太極拳拳法當中,尤其是一路拳法,一共是四個金剛搗碓;二路拳法當中是有三個。可以以數字命名:第「一」金剛搗碓;第「二」金剛搗碓;第「三」、第「四」………按照這個秩序。
  •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35式的第1個動作——為右拳下擊蓄勁
    關注我們,分享輕鬆、簡單,又能獲得快樂的太極養生方法! 大家好。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解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第35式擊地捶的第一個動作。 第一個動作名稱叫做「為右拳下擊的蓄勁法」,或者「右轉蓄勁法」。都可以。
  • 太極名家鄭冬霞為聊城太極拳友傳拳授技
    聊城新聞網訊 11月28日,應聊城鳳凰太極推廣中心邀請,太極名家鄭冬霞老師來到聊城高新區月季公園,為聊城太極拳友傳拳授技,現場教學指導。此次活動由鳳凰太極推廣中心太極隊趙洪民隊長組織,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學習,為傳統武術的推廣,以及聊城太極拳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祝福太極拳成功申遺 滬太極拳友金茂之巔打太極
    申小建在上海地標金茂之巔展示陳式太極參與展示的太極拳友太極拳友為太極申遺祝福【新民晚報·新民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12月16日,為祝福太極拳成功申遺,在上海,申健太極拳館創始人申小建帶領多位太極拳友登上陸家嘴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外的世界最高戶外步道,在340米高空演練起了陳式太極拳。活動中,申小建表示:「希望全球更多的人民加入習練太極拳的隊伍,讓我們一起共享太極,共享健康!」
  • 武當太極與陳式太極誰為正宗,一看便知
    所以三豐祖師傳世的經典更多的是講述丹道修行,而在太極拳理論上的著述如:《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太極行功說》《太極行功歌》《太極拳論》等亦是以養心定性,斂神聚氣為要。講的是團斂內力,養氣長生之法,正合於其「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的遺訓。
  • 中國武術九段,太極宗師馮志強,太極拳實戰派代表人物
    1982年「全國太極名家匯演」在上海舉行,唯獨馮老師只身前往,推手的配手由大會任意指派,幾場較量下來,馮老師精湛的武藝令人折服。1983年北京正式成立陳式太極拳研究會,馮志強教師被推選為會長。1984年馮老師首次公派出訪日本講學,這是最早的陳式太極拳正式走出國門。1985年,馮老師參加中聯部中國藝術代表團赴美國、墨西哥訪問。此後馮老師多次受國家體委、國家武協和中聯部委派,出訪世界各國。
  • 萬事萬物的由來:太極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最近太極掌門馬保國30秒被ko的事,頻頻受到大家關注,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太極拳的由來。「大極」一詞源出《周易 繫辭》:「易有太極, 是生兩儀。」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之意。太極拳,早期曾被稱為「長拳"、「棉圈」、「十三勢」、「軟手」。
  •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13式——右轉身金剛搗碓的的注意事項
    接下來我把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13式——右轉身金剛搗碓的注意事項,和大家講解一下。(一)首先是第一個動作的眼法,我們右顧左盼。我們眼看的方向,給它放到右側的後方(右後方向),而不是在右前。根據我們的身形,第四、第五個動作,那就在身體的前側了但是相對於我們從第12式掩手肱捶的式子來說,它整個眼法變化都在我們的右側。所以它眼法的變化是很微妙的,基本上都是在右側的一些變化,都是向前的——從右後方到右側,直到向前。基本上變化不大。所以它第一個動作要尤其注意,它的眼法就在右後方向就可以了。
  • 一個太極拳世外高人談:烏煙瘴氣的太極拳!
    現在太極拳的主要流派,楊式、吳氏、武式,都源於河南溫縣(陳式自然不在話下),因為這幾派的開創者都是向陳氏學的拳,或者向陳氏的學生學的拳。楊露禪學於陳家溝,鐵證如山,沒人翻案,全佑學於楊露禪,武禹襄學於陳清平,這都無人能否認。剩下由這幾派衍生出來的支派,只能沿著他們老師的傳承走下來,而絕無可能自己出妖訛子再拉出個「祖師爺」來。
  • 如何從一上手就開始練真正的太極拳?
    有人建議,先學24式簡化太極拳。 大學的時候,我也是這麼學習的,學會了24式,練了一陣子,就放棄了。現在很多大學也這麼練。還組織大學生參加萬人太極拳活動,場面異常壯觀。此路(先學24式)在現實裡沒有行得通:學會招式,卻不堅持練。2. 有人建議:跟著網上名師的教學視頻,一招一式的學。有人就是這麼幹的,學了24式簡化太極拳,再學36式,42式,楊85;學了拳,再學太極扇,完了學劍,學刀。忙的不亦說乎,生活運動倒也很充實。
  • 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一、要深刻理解拳式的內涵陳式太極拳作為內家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強調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以不變應萬變,因此在攻防格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陳式太極拳的文化底蘊深厚,理論基礎直接來源於中國道教思想.它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了特有的內外兼修的拳術。陳式太極拳行拳走勢中正圓活、開合有序、陰陽頓挫、剛柔相濟.外似處女,內似金剛。
  • 「山東漢子 中國驕傲」 世界太極拳大會三項冠軍侯友勝
    侯友勝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羅莊,自幼習武,多次獲得省市及全國武術比賽冠軍,2001年獲得首屆世界太極拳大會三項冠軍。 2006年在深圳成立友勝國際太極功夫俱樂部,學員來自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他還多次應邀赴歐洲和東南亞等國教學訪問。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眼中,焦作溫縣陳家溝,這個豫北普通鄉村充滿了魅力。作為黃河文化符號之一,太極拳將其對中國傳統哲學樸素深刻的理解融入拳法,蘊含了中華民族對搏擊之道的獨特表達,成為中國武術亮眼獨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