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10日
地點:河北省滄州市恩師劉鳳文家
此次北上滄州隨恩師劉鳳文學傳統陳式太極拳,已是2010年離開滄州的十年後的事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下定決心傳承傳統陳式太極拳卻用了十年時間。然而太極拳夢想的種子卻在內心深處埋藏了二十多年。命運輪迴終歸還是回到了起點,雖然大學期間,和太極拳有過短暫幾年的接觸,倒也有民間傳統武術師父言傳身教,但是到底太極拳在我身上能走多遠,我不知道。
這麼多年,我經歷了很多事情,走過了很多彎路,嘗試做過很多事情,但是都是不溫不火。難以實現人生價值,總是失敗一個接著一個,迷失過,彷徨過,也沮喪過。但人生的路還很長,雖歷經坎坷,但也必須勇敢前行,因為沒有退路。
第一天,師父安排的學習任務不多,主要講一些基本功,然後涉及到傳統陳式太極拳一路八十三式的前五個動作。師父講得很細,每個動作手把手地傳授,之後我反覆練習,師父反覆指點糾正,直到動作準確為止。上午練三個半小時,下午練一個半小時。雖然比平時練拳累很多,但是很充實,收穫很大。
根據師父所教的動作和基本功,以及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我做了一個簡單總結,以便日後反覆練習,加以糾正。總結如下:
1,腳踝不夠靈活,與踝關節韌帶有關,這個造成打拳時腳容易亂動,根基不穩,解決辦法,一是加強柔韌性的練習,二是領悟和反覆琢磨每一個動作的細節要領,爭取做到落地生根,腳踝轉換一步到位。常常體悟旋踝轉膝的要領,並準確掌握它。
2,打拳動作容易過,這個很重要,太極拳論曰「無過不及」,初學必須做到動作的準確無誤,所以必須時刻檢查自己的動作。一定要明白身體的中線,兩手是兩扇門,各自管好各自的動作方位。另外就是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此為外三合,必須準確掌握,並且作為動作是否準確的評判標準。
3,打拳時肩膀容易亂動,這雖是技術問題,但我不妨給它再加個心理問題,因為人一旦喜歡在人前賣弄,打拳時,必在肩上予以表現,唯恐吸引不了別人目光。要解決這個問題,一要做到含蓄,不可有絲毫表現賣弄之心,藏風聚氣,蓄勢待發,易經云:「潛龍,勿用」。當此時,必當如此。再者就是技術問題,打拳需時刻牢記沉肩墜肘的要領,節節貫穿。動作一起來,肩膀該動了動,並且動時機要準確無誤,不該它動,千萬不可亂動,否則,他日與人交戰,必會因此受制於人。
以上是第一天學拳時的一些體會,今當總結,以作日後檢查自省,改正完善之用。此為準繩,不可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