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虛擬偶像時代,帶來哪些活力與想像?

2021-01-1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作者:鏡像娛樂 編輯部 文Ashley,編輯:於華東,36氪經授權發布。

真正邁入虛擬偶像紀元之前,我們先進入了「散裝」虛擬偶像時代。

被稱為虛擬偶像元年的2020年,虛擬形象活躍於各大綜藝、視頻網站,不斷強化著觀眾對國內虛擬偶像崛起的認知。但事實上,現在要談虛擬偶像的產業化還為時尚早。

技術上,靜態掃描建模為主,但動態光場三維重建初現端倪,智能合成、動作捕捉遷移被應用於不同場合;場景上,虛擬形象在泛娛樂領域被開發為影視數字替身、虛擬歌手、虛擬主播、虛擬主持人及職業虛擬偶像,而虛擬歌手、虛擬主播、職業虛擬偶像都可歸為廣義上的虛擬偶像。

具備前瞻性的入局者,「散裝售賣」虛擬偶像。可塑性強的優勢,為虛擬偶像贏得市場與資本關注,卻也造成了混亂的觀感。國民對於虛擬偶像的認知不夠全面及體系化,本土化高、辨識度高且有記憶點的虛擬偶像,由此成為「散裝」虛擬偶像時代下難得的存在。

12月25日,酷狗音樂首位虛擬歌手泠瓏發布個人單曲《弱水輕搖》及MV,正式出道。虛擬偶像江湖再次迎來虛擬音樂偶像。流媒體音樂平臺運營下,二次元文化與音樂結合創造的新一代虛擬歌手,會成為「散裝」虛擬偶像時代下的新勢力嗎?虛擬偶像的想像空間。又將如何延展?

虛擬偶像江湖散點圖

《90、00 後二次元用戶調研報告》顯示,Z世代年輕群體中,動漫文化已從小眾文化晉升為主流,56.1%的調查對象表示有喜歡的虛擬偶像。

市場規模初具,布局虛擬偶像的熱潮也從視頻網站、偶像經紀公司蔓延至直播平臺。

愛奇藝虛擬偶像RiCH BOOM亮相《我是唱作人》《青春有你》等綜藝;騰訊遊戲《王者榮耀》衍生而來的無限王者團從《創造營2019》出道,如今已進軍時尚圈拍攝雜誌;就連央視也推出了一位AI虛擬人物翎Ling,並且參加了綜藝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

海外Vtuber熱也刮向了內陸。控股虛擬偶像「洛天依」所屬母公司的B站專門開設了虛擬主播分區;巨人網絡宣布斥資1億人民幣進軍虛擬偶像市場,並且打造了首位虛擬主播MenheraCHan;克拉克拉直播平臺聯合微博等與MCN成立了「虛擬偶像發展基金」。

競相入場的平臺們,將國內虛擬偶像市場劃分為多條賽道。

IP裂變衍生而來的虛擬偶像,如無限王者團,角色、人設脫胎於遊戲,以遊戲的用戶盤為基礎,具備更高的知名度,運營邏輯與真人偶像類似。

另一類則是帶有明星拓印的虛擬形象,倚靠粉絲經濟,如天貓首位代言人易烊千璽的虛擬形象「千喵」、淘寶人生品牌代言人張藝興和小 z,和以王子異為原型的 ISEEMAN、黃子韜與韜斯曼等。

至於原生IP,其造型、人設多參考中韓現役流行偶像團隊,粉絲群體亦與真人偶像重疊,流量號召力及業務能力有待考證;現存的虛擬歌手與虛擬主播,外在形象及人設則多借鑑日系虛擬歌姬,作品的辨識度稍低,但依然瞄準ACGN文化圈層收穫了大批愛好者。

全新的虛擬形象,大多背靠平臺駛入原生IP賽道,最新個例即酷狗音樂推出的平臺首位虛擬歌手泠瓏。

二次元東方少女泠瓏,也是酷狗虛擬歌手企劃鈞天廣樂旗下首位「出道」的虛擬歌手,擁有全新的IP故事:外形為幼年龍女形象,實為吸收了音樂力量化成人形的音樂之神,居住在鈞天音海。幼年體的泠瓏性格迷糊、天真活潑。頭上的角能夠察覺時空中強烈的情感波動,穿越時空去尋找音樂的素材。任務是用歌聲記錄偉大的情感,延續華夏大地的文明,留下歌聲,傳遞感動。

回歸原點,看虛擬音樂偶像

舶來的虛擬偶像文化,流行之初便以虛擬音樂偶像的走紅為起點。

作為首位成名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不僅塑造了公眾對於「虛擬偶像」這一概念的認知,更影響了虛擬偶像的發展歷程。

眾所周知,初音是由日本音聲製作和音樂軟體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 Inc以語音合成程序為基礎開發的音源庫。誕生之初的初音並不完美,有技術、人設、音調方面的種種問題,但她為音樂而生,只演唱粉絲們創作的歌曲,是原始而純粹的虛擬偶像。

但初音面世的2007年,正值日本社交媒體興起之時。一方面,她的出現為UGC內容創作提供了便利。二次元文化與音樂的結合,帶領電子音樂創作再掀熱潮。另一方面,粉絲參與製作開發與同人創作,也使得她的形象不斷豐富具象。新穎的概念與吸睛的形象之外,養成系的高粘性也為初音圈定了一批粉絲。

由具備符號化意義的初音來看,虛擬歌手的初級形態,為後續Vtuber的出現提供了製作、運營方面的參考,也完成了虛擬偶像市場的一輪拓荒,重要性不言自明。

放眼國內虛擬偶像市場,擁有高知名度的虛擬歌手寥寥,唯一的洛天依,原版權歸屬於日本公司,而非本土製作推出。而無論是各平臺積極布局的衍生或原生虛擬形象,歌唱都是基本要素。高辨識度的華語虛擬歌手,有望填補市場空白,在尚未成體系的虛擬偶像混沌圖景中突圍。

不同於現存的一些原生IP,酷狗音樂的虛擬歌手呈現出明顯的國風特質。鈞天廣樂-泠瓏、《弱水輕搖》,都直觀傳遞出這一虛擬歌手的古典氣質。

鈞天廣樂出自《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其中,「鈞天」為古代神話傳說指天之中央;「廣樂」字面意思為優美而雄壯的音樂,其實也暗指廣州酷狗音樂出品,一語雙關。

泠,形容聲音清越、輕妙的樣子;瓏,上古求雨時所用的玉,上刻龍紋。泠瓏二字組合後,給人以東方意蘊,縹緲仙氣的想像,符合這一虛擬形象的人設:吸收音樂力量的龍女化成人形的音樂之神。服飾上的海洋系設計,包括藍白相間的用色、波紋樣式都貼合取字的內涵,同時外形創意和配色參考了酷狗吉祥物的特徵,具有辨識度。

酷狗音樂的坐標之上

清晰的身份與人設、記憶度高的統一屬性,都是泠瓏的優勢。

更值得關注的是,泠瓏的聲音非人聲實唱,而是由酷狗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技術學習了大量的歌聲發音後合成而來。類似初音以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程序為基礎開發而來,該人工智慧歌聲合成技術採用了先進的聲學模型和聲碼器,能夠實現自然、逼真、富有表現力的聲音合成效果。

酷狗的技術與資源庫,從製作層面為虛擬歌手注入生命力,同時也為音樂創作帶來無限可能。

官方數據顯示,酷狗音樂三年已入駐音樂人突破17萬,共上傳超過200萬音樂作品,其中逾十萬首歌曲進入酷狗TOP500。透過龐大的音樂人體量、繁榮的創作生態,可以洞見音樂人的多樣化需求。由此觀之,推出虛擬歌手,有利於助推平臺內專業音樂製作熱潮,提升音樂人活躍度。

而依靠技術打破人聲的限制,泠瓏可以實現人類音域範圍以外的高音,也能適應非常規的快節奏,完成富有創造力、突破性的音樂作品;向粉絲開放歌曲創作能力,由泠瓏發聲傳達歌曲背後的自我表達與情緒抒發,也為草根音樂創作者們提供窗口,及自由、包容的創作環境。優質音樂創作人+不設限的虛擬歌手,或將開拓新的音樂類型,催生新浪潮。

此外,依託平臺的4億+月活、多元曲庫,酷狗也可以為虛擬歌手定製符合用戶審美的爆款曲目。

酷狗音樂為泠瓏製作的《弱水輕搖》,從歌詞內容到MV中的畫面與舞蹈處處體現國風屬性。而根據艾媒諮詢相關數據,2020年,44.5%的華語音樂用戶偏好國風題材的華語音樂綜藝,所佔比重最大。《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也顯示,二次元、國風、電音等細分領域的音樂演出票房收益已逐漸趕超主流音樂節市場。國潮破壁,國風音樂已成為音樂消費的最新熱點。

回歸現實,真人偶像的營業主要圍繞各大社交平臺,頻率無法保證;且內娛苦無打歌舞臺久矣,跨界影視綜已是常態。而業務水平絕對穩定的虛擬歌手,無需考慮體力、心情等,相對而言活躍度更高、營業方式也更多樣,直播間就是舞臺。

進一步深入酷狗的娛樂社交生態,音樂人社區、酷狗直播、酷狗唱唱等均為用戶提供了高價值內容服務。而泠瓏出現後,多場景聯動讓虛擬歌手花式營業、與粉絲保持互動,有助於提升曝光,持續吸粉,並將產業鏈延伸至線下,亮相動漫音樂嘉年華等線下活動;酷狗內部商城,也便於推出虛擬歌手衍生周邊。總之,虛擬歌手的變現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歌曲定製、音源付費、直播打賞、衍生品銷售,商業前景廣闊。

《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或者正在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根據iiMedia Research數據,中國的二次元用戶規模已從2015年的1.58億人,增長至2019年的3.32億人,預計2021年將突破4億。藉助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酷狗音樂賦予虛擬歌手全新的人設與故事,使之以鮮明的國風屬性保持辨識度。「散裝」虛擬偶像時代下,酷狗音樂回歸二次元+音樂的初心,聚焦虛擬歌手的價值,以虛擬歌手企劃為音樂行業注入活力,助推新的娛樂消費體驗成為流行。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虛擬造星風雲從技術實現視角來看,虛擬偶像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具現出來,這是數位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虛擬造星風雲從技術實現視角來看,虛擬偶像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具現出來,這是數位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 深圳點識科技:虛擬偶像為電商直播注入新活力
    在直播帶貨火熱的風口下,虛擬偶像也坐不住了,紛紛盯上了這門好生意。5月1日晚,淘寶直播間「天貓青年實驗室」正在進行一場充滿二次元風格的電商直播。國內知名度最高的二次元虛擬歌姬洛天依現身直播間與粉絲互動。除洛天依之外,還有言和、樂正綾、樂正龍牙等5位虛擬偶像助陣。這場虛擬偶像直播帶貨,吸引高達270萬人觀看,同時,還有200萬人進行打賞互動。
  • 陳根: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虛擬造星風雲從技術實現視角來看,虛擬偶像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具現出來,這是數位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偶像需要被一定數量的人喜愛、追捧和崇拜的基本屬性來看,虛擬偶像是被虛構出來的受到崇拜或摯愛的客體。
  • 「洛天依」首登時尚芭莎封面,虛擬偶像的媒介想像與商業藍海
    1、虛擬偶像定義泛化 從定義上看,虛擬偶像是指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以偶像的方式展現出來 疫情之下,隨著直播帶貨模式的繁榮,也為虛擬偶像帶來了新的機遇。5月1日,洛天依在淘寶首次直播帶貨,採用真人解說加虛擬偶像的直播形式,有將近200萬人進行打賞互動。
  • 無黑料不塌房的虛擬偶像,能為選秀帶來哪些變化?
    當傳統偶像還在人設的真與假、立與破之間糾結和掙扎時,虛擬偶像已經大大方方走到臺前——他們並不是真實的人,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精心設計人設。 視覺上,真人與特效之間的鴻溝在虛擬人物身上消解了。虛擬偶像可以根據受眾們的喜好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模樣,也可以突破時空限制,隨時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 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作者|硬糖君普通群眾都已察覺到虛擬偶像時代的到來。二次元選秀綜藝列隊而來,虛擬偶像直播層出不窮,大眾看的是新奇與熱鬧。而對於虛擬偶像業內的人來說,更多的是思考,未來發展的重點是什麼?隨著用戶對虛擬偶像交互性體驗的提升,虛擬主播應運而生。2016年年末,虛擬主播絆愛亮相Youtube,憑藉蠢萌設定和犀利畫風圈粉眾多。不同於初音未來、洛天依,絆愛除投稿視頻內容外,還可以通過直播和用戶進行即時交流,帶來更深層的互動體驗。
  •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進化史
    為迎接AI藝人時代,SM作出多方努力希望能確保人工智慧方面的源技術,例如與美國AI企業ObEN共同投資於香港設立公司"AI STARS",致力於製作結合AI技術與知名人士關聯IP的內容。作為SM首個結合人工智慧與娛樂的項目,aespa被賦予厚望。她們既是走入二次元的真人女團,也是進入三次元的虛擬偶像。對於傳統偶像產業和虛擬偶像產業而言,aespa都稱得上是劃時代的革新概念。
  • 當「虛擬偶像」敲門時,品牌準備好了嗎?趨勢報告
    智盟諮詢的《2020中國消費趨勢報告》(2020中國十大消費趨勢報告|趨勢發布)指出,虛擬偶像是年輕人的完美願景和寄託虛擬偶像的流行是由於Z世代的興起,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長大的95後和00後一代,可以說,他們在虛擬社區中長大,沉浸在虛擬世界,這些年輕人也深受宅文化和第二元文化的影響,他們有無限的想像力,腦洞大開,可以自然地接受虛擬事物,這樣一群充滿活力的人年輕人是虛擬偶像流行的主要推動力
  • 從虛擬偶像到Levis跨界
    這門生意的轉化點在於:虛擬服裝的售賣。 今年,《QQ炫舞》與Levi’s?的跨界合作「出圈了」,炫舞系列虛擬偶像星瞳與人氣潮流偶像吳建豪,跨次元同屏熱舞的廣告片引發朋友圈刷屏,吳建豪在Instagram發布的視頻,連周杰倫都點了贊。
  • 從張藝興到易烊千璽,偶像虛擬IP代言時代已至|Z世代
    「在年輕人掌握著消費市場主流話語權的時代,從80後到90後再到Z世代,資本的目光追隨著他們不斷變化中的審美與消費習慣,品牌的營銷策略也隨之相應發生著一系列新的探索。當下,真人明星衍生虛擬形象的誕生與商業化,便是如此。」
  • 虛擬偶像的時代來了?當年的東方梔子,終究還是出現在錯的時間
    很多二次元愛好者對於現實生活中的追星族感到厭惡,順便厭惡明星本人,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追星族粉絲們的狂熱行為已經變得「瘋狂」,說直接一點就是「腦C粉」,各種各樣的「腦C粉」行為也就不贅述了,大家比筆者更清楚有哪些
  • 當虛擬偶像破圈入侵流量池-虎嗅網
    從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到中國本土虛擬歌手洛天依和日本虛擬少女主播絆愛,虛擬偶像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漸成文娛產業新風口。日本虛擬少女偶像Imma「你看這個女孩子,她在Ins上有160萬粉絲呢!她居然不是真人!」虛擬偶像充滿想像空間、接地氣,吸睛能力可謂強大而迅速。
  • 為什麼我們看好虛擬偶像?| 投資者說
    更令人期待的是,直播電商的大浪也卷向了虛擬主播。洛天依進入淘寶直播,一禪小和尚、默默醬、我是不白吃,越來越多的虛擬主播,試水直播帶貨。超長在線、風險可控、邊際成本低等多重優勢,正在推動虛擬主播市場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底層技術正在悄然發生的變革,也從供給側為虛擬偶像帶來更多可能性。熱潮之下,究竟如何抓住虛擬偶像的巨大機會?
  • 數字洞察 | 虛擬偶像與偶像虛擬
    虛擬偶像其實對我們每一個人並不陌生,日本的機器貓、柯南、海賊王、火影忍者…迪士尼的米奇、芭比、愛麗絲、小飛象…漫威的蜘蛛俠、金剛狼、鋼鐵俠、X戰警…國產的黑貓警長、葫蘆娃、孫悟空、哪吒…這些經典,陪伴著一代代人的成長,或許你已經了無興趣,但你無法否認它在你內心深處的重要地位
  • 虛擬偶像養成計劃升級 精品內容持續輸出
    2020年初,虎牙所打造的《電波之夜》開啟了虎牙虛擬偶像增長年,各種偶像IP精彩亮相。到了2020年8月更是帶來了第二季的收官,隨著直播行業的火熱,虛擬直播也走上了熱潮。虛擬偶像身處於直播短視頻的板塊中,既豐富了多維度的娛樂內容,同時也汲取了優質的平臺資源,讓虛擬偶像們在各個交互模塊發光發亮。像我們熟知的,「一禪小和尚」「萌芽熊」「MOMO醬」在這次的熱潮中也是大賺眼球,收穫了不少粉絲。
  • 遊戲才是虛擬偶像的賺錢工具
    學園偶像祭》,甚至「曾孫子」《寶石幻想:光芒重現》這類偶像遊戲中,對於玩家操作技術的要求也相對苛刻。如同日韓粉絲把追星打榜當做職業技能一樣,想要追虛擬偶像也得秀操作、拼時間才能成才。這給無心學習技能一心只想氪金的人民幣玩家們,帶來了不少煩惱。從主流遊戲的發展角度來看,電子遊戲的玩法是從難到易的一個過程。
  • 下一個流量風口將是虛擬偶像?虎牙發起虛擬歌手出道計劃
    發起百萬BUFF出道計劃 虎牙破局孵化虛擬歌手網友們對虛擬形象的認知最早可能要追溯到初音未來,包括後來國內的洛天依,都擁有擬人化的外表,VOCALOID聲源庫合成的歌聲,是實打實的偶像歌姬,為我們帶來音樂、舞臺作品。
  • 各式各樣,虛擬偶像
    更何況,虛擬偶像作為內容的承載體,其形象養成和人設豐滿需要時間的積累,哪怕是初音未來和洛天依也都經過了數年的內容沉澱,才能通過神曲一次次出圈提高知名度。在這過程中,一旦缺少變現環節便容易將讓公司運營陷入死循環。 「所以我們說要先做生意,找到商業閉環,才有機會沉澱出一些東西。」任力說。
  • 關於虛擬偶像,B站、愛奇藝們說了這些
    六位圓桌嘉賓,就「女團類虛擬偶像的市場前景及運營痛點」、「如何破圈」、「文化內容和技術結合背後有哪些有值得分享的事」、「虛擬偶像怎麼為消費品賦能」等問題,帶來了一場前瞻性滿滿的對談。以下,為論壇實錄:嘉賓自我介紹創幻科技CEO陳堅:大家好,我叫陳堅,行業裡的人都喜歡叫我「堅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