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於微博的新聞引起了熱議。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宣布其虛擬偶像「紅旗漫」、「江山嬌」正式上線。然而就在消息公布幾個小時後,偶像「緊急下線」、B站等平臺也因輿論影響清理了相關帳目。
對於此事,我們並不關注共青團中央虛擬偶像下線的原因,然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官媒現在正在向「嚴肅活潑」路線轉變。同時,作為事件「虛擬偶像」的焦點,他引發了我們對年輕亞文化新一輪的思考。
智盟諮詢的《2020中國消費趨勢報告》(2020中國十大消費趨勢報告|趨勢發布)指出,
虛擬偶像是年輕人的完美願景和寄託
虛擬偶像的流行是由於Z世代的興起,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長大的95後和00後一代,可以說,他們在虛擬社區中長大,沉浸在虛擬世界,這些年輕人也深受宅文化和第二元文化的影響,他們有無限的想像力,腦洞大開,可以自然地接受虛擬事物,這樣一群充滿活力的人年輕人是虛擬偶像流行的主要推動力。
與日俱增,可愛粉絲的數量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虛擬偶像,根據中國《2020中國消費趨勢報告》的調查數據,近70%的用戶了解虛擬偶像的發展和最新趨勢,與此同時,粉絲們對虛擬偶像的關注也越來越碎片化和持續化,調查顯示,第一階段的受歡迎程度位居榜首,洛天依是最重要的,此外,此後,更多利基虛擬偶像也得到了粉絲們的長期關注和支持。
虛擬偶像之所以能吸引年輕用戶的眼球,在於其塑化、可控、年輕化、交互性和日常生活五大優勢,這也帶來了完美偶像的可能。比如《楚音未來》誕生之初,官方只給出了外貌和周長的客觀數據,而偶像的性格在宣傳過程中根據觀眾的喜好不斷添加和完善,然後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楚音未來。可見,虛擬偶像是年輕人們打造的完美偶像——從人物設置到歌詞創作,他將充分參考和吸收用戶的反饋和意見,真正在用戶心中塑造最完美的形象。
此外,隨著人機互動的開發越來越深入,虛擬偶像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開發者製作出高質量的內容,用戶體驗的成本將大大降低,用戶與虛擬偶像之間的互動和感知能力將進一步提高,一個新的消費市場將出現。
獨特的IP虛擬偶像有助於品牌吸引年輕用戶
我相信每個品牌都非常注重年輕化,去年,有一個非常熱的討論,「娃哈哈集團公關部部長宗馥莉在被問到如何看待娃哈哈純淨水的代言人王力宏時,她直言自己並不喜歡王力宏,也不喜歡這包裝。至於換掉的原因,則是王力宏年紀大了,有審美疲勞」。就之前而言,無論取代代言人是對是錯,都只是從追求品牌年輕化的角度出發,在每個時代,年輕用戶的需求和偏好都會有所不同,選擇現在流行的人是一個傳統的選擇。
在看來,追求品牌年輕化有很多選擇,例如,選擇虛擬偶像作為品牌代言人是很好的,虛擬偶像本身就是一個超級IP,他也有巨大的粉絲流量。B站新年晚會,作為B站領導,花旦虛擬偶像洛天依和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演唱了經典民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舞臺效果令人驚嘆,贏得無數眼球,獲得了很多關注。
像洛天依這樣的虛擬偶像幾乎和真人明星藝人一樣,只是他們不是真人,甚至等於真人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他們的操作邏輯和現金流模式與第一行明星藝人相同:建立人設-擴展影響力-現金流。實現方式包括演唱會、廣告、周邊產品、生日聚會、IP影視、遊戲等。
如今許多國際一線品牌在搶佔年輕人市場,融入年輕語境的同時,也紛紛與虛擬偶像展開合作,例如,不久前SK-II推出了新的限量版《仙水》,並發布了一部以日本傳統漫畫為靈感的大型廣告片。除了品牌代言人中國歌手竇靖童,日本演員綾瀨遙和維秘超模BehatiPrinsloo之外,還有一個新的長著粉色頭髮的形象——虛擬偶像IMMA。她是日本一家ModelingCafe公司CG創造創造的虛擬偶像,IMMA在飾演商業廣告中扮演著神奇的角色,在與綾瀨遙、竇靖童和Behati擊掌之後,他們還有超能力和「妙手生花」。源自大家手的圖案與藝術家FantasistaUtamarO設計的限量版仙女水主題瓶相呼應,這一創新「操作」贏得了廣大年輕用戶的讚譽和關注。
虛擬偶像的延伸價值將重塑線下體驗
「虛擬偶像」一詞的字面意思是虛擬的,在線的,虛構的人或事,但是,通過對其實際價值的延伸和場景的拓展,我們會發現虛擬偶像不僅是虛擬的,而且是真實的,對於線下場景和服務也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虛擬偶像不同於真實偶像明星,他們更可控,更有利於管理,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可複製性更強,可以在多個節點同時啟動,在過去,很難想像一個擁有數百萬粉絲的明星藝人會出現在我們身邊,為我們提供一對一的服務,這也為虛擬偶像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也為粉絲們提供了更多滿足偶像消費熱情的機會。
例如,當日本虛擬主播AZKi出現在吧檯時,吧檯助理與顧客互動,不僅豐富了用戶的場景體驗感,也帶動了吧檯場景的線下消費。
除了直接邀請虛擬的主播做店員外,日本中還有大賣場和超市讓小販擺上虛擬形象進行兜售,從而增強消費者的關注度和保留力。過去,我們的線下體驗簡單直接,但虛擬偶像融入線下場景後,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和內容的多樣化展示,將為線下服務和體驗提供一種新的消費「場」,我相信在未來的很多場景中都會用到他,比如旅遊場景,餐飲場景,辦公場景,交通場景,學習場景等等。
虛擬偶像的大時代來了,他不再是少數民族青年的娛樂,他已經逐漸成為大眾娛樂消費的重要產品;他不再是圈子裡的第二亞文化資產,他在不斷地打破圈子,進入三次元,在融合中改變和豐富著我們的真實世界虛擬和真實,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普世期的高速發展期不遠了,虛擬偶像將會越來越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