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虛擬偶像」敲門時,品牌準備好了嗎?趨勢報告

2021-01-17 遠哥校園vlog

一則關於微博的新聞引起了熱議。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宣布其虛擬偶像「紅旗漫」、「江山嬌」正式上線。然而就在消息公布幾個小時後,偶像「緊急下線」、B站等平臺也因輿論影響清理了相關帳目。

對於此事,我們並不關注共青團中央虛擬偶像下線的原因,然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官媒現在正在向「嚴肅活潑」路線轉變。同時,作為事件「虛擬偶像」的焦點,他引發了我們對年輕亞文化新一輪的思考。

智盟諮詢的《2020中國消費趨勢報告》(2020中國十大消費趨勢報告|趨勢發布)指出,

虛擬偶像是年輕人的完美願景和寄託

虛擬偶像的流行是由於Z世代的興起,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長大的95後和00後一代,可以說,他們在虛擬社區中長大,沉浸在虛擬世界,這些年輕人也深受宅文化和第二元文化的影響,他們有無限的想像力,腦洞大開,可以自然地接受虛擬事物,這樣一群充滿活力的人年輕人是虛擬偶像流行的主要推動力。

與日俱增,可愛粉絲的數量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虛擬偶像,根據中國《2020中國消費趨勢報告》的調查數據,近70%的用戶了解虛擬偶像的發展和最新趨勢,與此同時,粉絲們對虛擬偶像的關注也越來越碎片化和持續化,調查顯示,第一階段的受歡迎程度位居榜首,洛天依是最重要的,此外,此後,更多利基虛擬偶像也得到了粉絲們的長期關注和支持。

虛擬偶像之所以能吸引年輕用戶的眼球,在於其塑化、可控、年輕化、交互性和日常生活五大優勢,這也帶來了完美偶像的可能。比如《楚音未來》誕生之初,官方只給出了外貌和周長的客觀數據,而偶像的性格在宣傳過程中根據觀眾的喜好不斷添加和完善,然後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楚音未來。可見,虛擬偶像是年輕人們打造的完美偶像——從人物設置到歌詞創作,他將充分參考和吸收用戶的反饋和意見,真正在用戶心中塑造最完美的形象。

此外,隨著人機互動的開發越來越深入,虛擬偶像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開發者製作出高質量的內容,用戶體驗的成本將大大降低,用戶與虛擬偶像之間的互動和感知能力將進一步提高,一個新的消費市場將出現。

獨特的IP虛擬偶像有助於品牌吸引年輕用戶

我相信每個品牌都非常注重年輕化,去年,有一個非常熱的討論,「娃哈哈集團公關部部長宗馥莉在被問到如何看待娃哈哈純淨水的代言人王力宏時,她直言自己並不喜歡王力宏,也不喜歡這包裝。至於換掉的原因,則是王力宏年紀大了,有審美疲勞」。就之前而言,無論取代代言人是對是錯,都只是從追求品牌年輕化的角度出發,在每個時代,年輕用戶的需求和偏好都會有所不同,選擇現在流行的人是一個傳統的選擇。

在看來,追求品牌年輕化有很多選擇,例如,選擇虛擬偶像作為品牌代言人是很好的,虛擬偶像本身就是一個超級IP,他也有巨大的粉絲流量。B站新年晚會,作為B站領導,花旦虛擬偶像洛天依和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演唱了經典民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舞臺效果令人驚嘆,贏得無數眼球,獲得了很多關注。

像洛天依這樣的虛擬偶像幾乎和真人明星藝人一樣,只是他們不是真人,甚至等於真人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他們的操作邏輯和現金流模式與第一行明星藝人相同:建立人設-擴展影響力-現金流。實現方式包括演唱會、廣告、周邊產品、生日聚會、IP影視、遊戲等。

如今許多國際一線品牌在搶佔年輕人市場,融入年輕語境的同時,也紛紛與虛擬偶像展開合作,例如,不久前SK-II推出了新的限量版《仙水》,並發布了一部以日本傳統漫畫為靈感的大型廣告片。除了品牌代言人中國歌手竇靖童,日本演員綾瀨遙和維秘超模BehatiPrinsloo之外,還有一個新的長著粉色頭髮的形象——虛擬偶像IMMA。她是日本一家ModelingCafe公司CG創造創造的虛擬偶像,IMMA在飾演商業廣告中扮演著神奇的角色,在與綾瀨遙、竇靖童和Behati擊掌之後,他們還有超能力和「妙手生花」。源自大家手的圖案與藝術家FantasistaUtamarO設計的限量版仙女水主題瓶相呼應,這一創新「操作」贏得了廣大年輕用戶的讚譽和關注。

虛擬偶像的延伸價值將重塑線下體驗

「虛擬偶像」一詞的字面意思是虛擬的,在線的,虛構的人或事,但是,通過對其實際價值的延伸和場景的拓展,我們會發現虛擬偶像不僅是虛擬的,而且是真實的,對於線下場景和服務也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虛擬偶像不同於真實偶像明星,他們更可控,更有利於管理,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可複製性更強,可以在多個節點同時啟動,在過去,很難想像一個擁有數百萬粉絲的明星藝人會出現在我們身邊,為我們提供一對一的服務,這也為虛擬偶像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也為粉絲們提供了更多滿足偶像消費熱情的機會。

例如,當日本虛擬主播AZKi出現在吧檯時,吧檯助理與顧客互動,不僅豐富了用戶的場景體驗感,也帶動了吧檯場景的線下消費。

除了直接邀請虛擬的主播做店員外,日本中還有大賣場和超市讓小販擺上虛擬形象進行兜售,從而增強消費者的關注度和保留力。過去,我們的線下體驗簡單直接,但虛擬偶像融入線下場景後,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和內容的多樣化展示,將為線下服務和體驗提供一種新的消費「場」,我相信在未來的很多場景中都會用到他,比如旅遊場景,餐飲場景,辦公場景,交通場景,學習場景等等。

虛擬偶像的大時代來了,他不再是少數民族青年的娛樂,他已經逐漸成為大眾娛樂消費的重要產品;他不再是圈子裡的第二亞文化資產,他在不斷地打破圈子,進入三次元,在融合中改變和豐富著我們的真實世界虛擬和真實,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普世期的高速發展期不遠了,虛擬偶像將會越來越流行。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之熱——未來趨勢還是一時噱頭?
    品牌對虛擬偶像的熱衷並不那麼難以理解。虛擬人物是「Push Marketing」難以維繫的情況下,品牌擬人化的重要探索。本質上,我們希望消費者對虛擬人物的情感能平移至品牌。然而,只有弄清楚虛擬偶像的本質是什麼,人們究竟為何瘋狂,虛擬偶像為何火爆,品牌才能有的放矢地釋放其價值。本文是胖鯨「虛擬偶像」趨勢專題的第一篇。
  • 當洛天依、葉修直播帶貨,虛擬偶像與品牌還能玩多久?
    據愛奇藝發布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國內95後群體規模已接近2.5億,佔整體網民的52%,他們已經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中堅力量。其中,95後至05後二次元用戶滲透率達64%。到2020年,Z世代年輕人預計將佔據所有消費者的40%。
  • 虛擬偶像之熱:未來趨勢還是一時噱頭?-虎嗅網
    品牌對虛擬偶像的熱衷並不那麼難以理解。虛擬人物是「Push Marketing」難以維繫的情況下,品牌擬人化的重要探索。本質上,我們希望消費者對虛擬人物的情感能平移至品牌。然而,只有弄清楚虛擬偶像的本質是什麼,人們究竟為何瘋狂,虛擬偶像為何火爆,品牌才能有的放矢地釋放其價值。三種虛擬偶像,一端的虛擬歌姬屬於用戶高度參與的開源共創模式,另一端的虛擬網紅是在大數據操縱下的營銷產品,而中間的虛擬主播則印證了直播形式下,人們對陪伴的情感需求以及娛樂需求。
  • 虛擬偶像PK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
    但是,粉絲經濟卻不止真人偶像這一種,網際網路突破了時間、空間上的束縛,粉絲經濟被寬泛地應用於網紅,主播,虛擬偶像等多領域。根據艾瑞諮詢與IMS天下秀發布的《中國紅人經濟商業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粉絲經濟關聯產業市場規模超過3.5萬億元,同比增長24.3%,預計2023年將超過6萬億。
  • 字節跳動入局虛擬偶像,二次元行業將會迎來大發展嗎?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2020中國二次元視頻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約為3.32億人,預計2021年將突破4億人。二次元產業的商業價值逐漸增加,入局虛擬偶像似乎在逐漸成為一股行業趨勢,騰訊、網易、B站、愛奇藝、快手、酷狗、巨人網絡、克拉克拉等企業,均已相繼加入了虛擬偶像的運營。
  • 「偶像做什麼由我決定!」——中國虛擬偶像選秀透視
    中國首檔虛擬偶像才藝競演節目《跨次元新星》在愛奇藝播出時的畫面,真人歌手王琳凱與虛擬偶像米儷同臺演唱。她們有的走進直播間,為品牌代言、帶貨;有的與真人歌手「合唱」歌曲、與鋼琴家郎朗合作「全息演出」;有的還客串「虛擬導遊」,引導屏幕前的觀眾在「雲端」欣賞風景。「我接觸的第一位虛擬偶像是2007年『誕生』於日本的虛擬歌手初音未來,國產虛擬偶像被討論還是2018年以後的事情。2020年,身邊關注虛擬偶像的人越來越多了,虛擬偶像參與的節目、代言等活動也多了起來。
  • 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盤點那些與 「虛擬偶像」 合作的品牌
    4、夢龍×虛擬歡愉大使imma依瑪(Imma)是一位來自日本的虛擬偶像,有著粉紅色的短髮 BOBO 頭,經常身穿 oversize 的潮牌服裝遊走在日本東京的街頭,進行日常穿搭分享的拍攝。她在 Instagram 上擁有超過 15 萬的粉絲,同樣深受高端奢侈品牌的喜愛。
  • 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那些與 「虛擬偶像」 合作的品牌盤點
    4、夢龍×虛擬歡愉大使imma依瑪(Imma)是一位來自日本的虛擬偶像,有著粉紅色的短髮 BOBO 頭,經常身穿 oversize 的潮牌服裝遊走在日本東京的街頭,進行日常穿搭分享的拍攝。她在 Instagram 上擁有超過 15 萬的粉絲,同樣深受高端奢侈品牌的喜愛。
  • 虛擬人物能讓品牌「做個人」嗎?
    在談及「虛擬偶像」時,我們常常被「虛擬」吸引了注意力,而忽略了「偶像」的內涵。偶像的邏輯是以粉絲喜愛的形象和人設提供精神上的陪伴。「虛擬的」會比真人具有更高的可控性,更完美的交付,但這也意味著高昂的運營成本和持續性的投入 —— 人設、內容、故事、運營,本質上並不比打造一個品牌更簡單。
  • 「虛擬偶像」如何掏空Z世代的錢包?
    愛奇藝這次押寶的「虛擬偶像」選秀,真的會繼續復刻其成功經驗,再次開啟一波粉絲經濟,讓Z世代買單嗎?虛擬偶像,早已「出道」多年「虛擬偶像」是非真實的存在,通過酷炫地科技呈現,將某個虛擬形象具象化,可以是動漫IP、虛構形象、真人化身等。並可自由進行偶像活動,與粉絲互動。
  • 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作者|硬糖君普通群眾都已察覺到虛擬偶像時代的到來。二次元選秀綜藝列隊而來,虛擬偶像直播層出不窮,大眾看的是新奇與熱鬧。而對於虛擬偶像業內的人來說,更多的是思考,未來發展的重點是什麼?這兩位代表不僅具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和超高人氣,且對虛擬偶像發展的進程和方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7年作為世界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誕生了,她的原型是一個用於語音合成技術的音源庫。她的獨特之處是奠定了虛擬偶像的養成型孵化模式。粉絲直接參與創造價值,並進行線上分享和傳播。
  • 爆紅的虛擬偶像,會取代流量明星嗎?
    如果你認為一個品牌要找代言人,只能在真人明星裡面選擇,那麼你就OUT了。近來,虛擬明星成品牌代言人的情形愈發普遍。比如不久前,天貓用易烊千璽虛擬形象代言;歐萊雅推出全球首位虛擬代言人;虛擬偶像imma代言夢龍;更不用提虛擬偶像領域的大紅人洛天依了,合作了包括百雀羚、維他檸檬茶、肯德基、華為在內的多個領域品牌……究竟什麼是虛擬偶像?
  • 「出道」兩年,遊戲虛擬偶像星瞳如何保持潮流文化號召力?
    「出道」兩年,遊戲虛擬偶像星瞳如何保持潮流文化號召力? 毫無疑問,打造虛擬偶像已經成為娛樂產業的潮流趨勢之一。從國外到國內,我們見證了一個個不同行業的虛擬偶像不斷誕生,有初音、絆愛這樣的大熱門,也有不少反響平平的角色,他們的職責不同,命運也各有差異。
  •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
    據愛奇藝發布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二次元圈層人數逐年增加,其中,95後至05後用戶滲透率達64%。飯圈頂級流量的粉絲經濟效應,虛擬偶像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資本而言,投資虛擬偶像便等同於投資了背後的粉絲市場。 「不怕顏值崩塌、不怕人設崩塌、無限性幻想」,是粉絲們為之瘋狂的理由,亦是「偶像失格」常態化下品牌治癒焦慮的新流量配方。
  • 翎Ling、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出道」常態化,小眾文化破圈進行時?
    距離2001年中國首位虛擬偶像青娜,在一部時長5分鐘的短片中跟眾人見面,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年。而今,虛擬偶像早已突破圈層,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了。 隨著虛擬技術的提升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許多行業都可以給虛擬偶像更多的發揮空間。而今,除虛擬演出外,虛擬直播、虛擬教育、文旅導遊……甚至是品牌IP的虛擬人物化衍生,虛擬偶像的發展前景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看好。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虛擬偶像的破圈根據愛奇藝全國創意策劃中心在2019年發布的《虛擬偶像觀察報告》,中國95後的群體規模已接近2.5億,佔整體網民的52%,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中堅力量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虛擬造星風雲從技術實現視角來看,虛擬偶像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具現出來,這是數位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 虛擬偶像正在「野蠻生長」
    7月3日,彩虹社にじさんじ和B站合作製作的虛擬主播企劃VirtuaReal宣布,虛擬藝人菜菜子作為VirtuaReal Star的第三位成員加入。9日,這個自稱「治癒系小萌神」,手提燈籠的小蘿莉在B站進行了自己的出道後首次直播。當她一開口,所有觀看直播的觀眾老爺們都震驚了:「這不是蔡明老師嗎!」
  • 首家女鞋品牌跨界虛擬偶像 JOY&PEACE創破圈影響力
    首家女鞋品牌跨界虛擬偶像 JOY&PEACE創破圈影響力 她是一位住在洛杉磯的 20 歲巴西西班牙混血女孩,是INSTERGRAM上的新晉網紅,坐擁 200 萬粉絲。
  • 「散裝」虛擬偶像時代,帶來哪些活力與想像?
    國民對於虛擬偶像的認知不夠全面及體系化,本土化高、辨識度高且有記憶點的虛擬偶像,由此成為「散裝」虛擬偶像時代下難得的存在。 12月25日,酷狗音樂首位虛擬歌手泠瓏發布個人單曲《弱水輕搖》及MV,正式出道。虛擬偶像江湖再次迎來虛擬音樂偶像。流媒體音樂平臺運營下,二次元文化與音樂結合創造的新一代虛擬歌手,會成為「散裝」虛擬偶像時代下的新勢力嗎?虛擬偶像的想像空間。又將如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