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2020-10-19 娛樂硬糖

作者|硬糖君

普通群眾都已察覺到虛擬偶像時代的到來。二次元選秀綜藝列隊而來,虛擬偶像直播層出不窮,大眾看的是新奇與熱鬧。而對於虛擬偶像業內的人來說,更多的是思考,未來發展的重點是什麼?

虛擬偶像十三年,國內大小廠紛紛進場

初談虛擬偶像,始終繞不開初音未來和洛天依。這兩位代表不僅具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和超高人氣,且對虛擬偶像發展的進程和方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07年作為世界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誕生了,她的原型是一個用於語音合成技術的音源庫。她的獨特之處是奠定了虛擬偶像的養成型孵化模式。粉絲直接參與創造價值,並進行線上分享和傳播。這一關係下,「我支持偶像」變成了「我製作偶像」,她的走紅火熱恰恰是符合當代年輕人在追求個性、自由和話語權的文化內核。

官方引導下,日本網友對初音未來進行了大量同人創作,按自己喜好賦予其設定、故事,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幾輪集體共創後,初音未來進化成了擁有多版人設、形象的出道偶像。她在世界各地舉辦演唱會,接下無數商業代言。萬千寵愛加身,初音被粉絲親切稱為「公主殿下」。

2012年,這種模式五年後,在中國本土化落地。洛天依的專屬聲庫正式落地,我們迎來國內第一款虛擬形象到來。出道後,她的發展速度同樣迅猛,留下了《權御天下》《刀劍如夢》等代表作,順利登上湖南衛視、央視等主流舞臺,取得了一定大眾知名度。

接下來的幾年,國內外都有不少團隊複製「洛天依、初音未來」虛擬歌姬的模式,可惜鮮少有成功。這條跑道上很少再有能跑出位的選手。隨著用戶對虛擬偶像交互性體驗的提升,虛擬主播應運而生。

2016年年末,虛擬主播絆愛亮相Youtube,憑藉蠢萌設定和犀利畫風圈粉眾多。不同於初音未來、洛天依,絆愛除投稿視頻內容外,還可以通過直播和用戶進行即時交流,帶來更深層的互動體驗。

到2018、2019年,在短短兩三年時間中,虛擬主播隊伍急速擴張,光在日本數量就已破萬,在不同直播平臺玩得風生水起,輝夜月、電腦少女小白等頂流代表強勢崛起,共同開啟「虛擬主播元年」。

這一時期,中國也迎來了拓荒性的發展。B站最先推出虛擬次元計劃,孵化出國內初代虛擬UP主小希。其實仍是借鑑日本模式,沒能展現出獨特吸引力,市場反響平平。但隨著新媒介渠道的拓展,技術不斷的創新完善。國內有實力有技術的大廠阿里、百度、B站、虛谷未來科技紛紛進場。

2020年,虛擬偶像圈層耕耘多年的生態已臻成熟,早有全面爆發之勢。隨著短視頻、電商直播的火熱,虛擬偶像面臨更廣闊的大眾舞臺,在探索商業變現的無線可能中,也面臨新的挑戰。當下「虛擬偶像的江湖」仍在繼續,且故事遠比大眾想像的精彩。

從模仿製造到獨特定位,虛擬偶像另闢蹊徑跑出特色

事實上,擺脫御宅文化的刻板標籤,是虛擬偶像發展的一大趨勢。在國內特定的文化土壤下,孵化出了一批極具本土屬性的虛擬主播。

由蔡明老師扮演的白毛蘿莉菜菜子,出道便迅速圈下40多萬粉絲。她的首秀直播登上站內人氣榜榜首,#蔡明 菜菜子#的微博話題空降熱搜。除二次元粉,菜菜子成功撬動起用戶增量市場,吸引了許多新用戶圍觀、試吃。

同時像美妝垂直領域的IMMA醬,少兒教育領域的班長小艾都是通過差異化定位,獨特識別的形象,在這條激烈賽道中黑馬突圍。

班長小艾由數字王國旗下公司虛谷未來科技打造,定位是國內首位虛擬少兒閱讀推廣人。作為一名12歲的獅子座女生,小艾主要面向的是學前和小學低年級段的用戶,通過分享學習、生活,引導和陪伴少兒健康成長。

對虛谷未來科技而言,班長小艾是打造消費級虛擬人的重要嘗試。而放眼整個市場,這次創新性探索同樣具有破局意義。這意味著虛擬偶像帶給核心受眾的,已不止是養成模式下的娛樂快感,且更能解決具體訴求的功用價值。虛擬和現實的有效連結,無疑給產業擴容帶來巨大想像空間。

從解決造型設計到輕化應用,挑戰點一直在變

虛擬偶像發展十三年, 既經歷了低谷,也有過無數高光時刻。做虛擬偶像當然難。只不過在不同階段,遇到的難點在發生變化。正因如此,整個產業始終處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發展中。

在2007年前後,初代虛擬偶像剛起步時遇到的難點是造型設計。由於沒有成熟的參考案例,研發團隊只能以動畫、漫畫為參考,儘可能貼合多數受眾的審美。即便是初音未來,也出現過不少被人詬病的崩壞圖。

而隨著建模、驅動、渲染等標準技術的優化,虛擬人造型越來越亮眼。優秀虛擬主播大多使用類似CG動畫級別的高模技術,其中包括動態骨骼和實時演算技術,確保在鏡頭前表現自然表情。材質渲染技術,則保證了皮膚、毛髮以及衣物的逼真質感,提供舒適的視覺體驗。

就像剛剛提到的少兒教育領域的「流量新人」班長小艾的走紅,便離不開形象加持。她的外觀延續迪士尼風格,既符合家長們的審美,也廣受小朋友喜愛。這便是數字王國大中華區多位視效藝術家以「顯微鏡級別」的標準打造的功勞。同時,小艾還應用數字王國自主研發的骨骼綁定及實時動態技術,通過眼球追蹤、多層輕材質重力等技術經驗,能夠使小艾的表情和身姿實時展現。

所以,從設計水平與實現能力上來說,造型早不是阻礙虛擬偶像產業發展的絆腳石。現在大家更多面臨的是應用困難,難點從「如何做出虛擬人」轉移到了「如何展現虛擬人」。

事實上,虛擬偶像在直播平臺營業頻率低,還受限於技術過「重」。播一場需要足夠時間準備,甚至對空間、場地都有要求,運營成本較高。坦誠說,像班長小艾這類只需簡單設備(一臺電腦、一部手機便可以完成一次直播),隨時隨地都能營業的虛擬形象,少之又少。

技術應用的輕便性,讓「班長小艾」可以高頻高效隨時與目標用戶保持交流。作為首位天天直播的虛擬主播,在淘寶官方直播中成為「新奇特」虛擬主播標杆。

虛谷未來科技持續開發各類虛擬形象的同時,也為合作夥伴提供技術支持,解決某些虛擬IP擁有者在技術方面的短板,使得受歡迎的形象成功落地。對生產效率和創新技術的不斷追求,推動著虛擬形象產業朝著更好地方向革命與發展。虛谷未來科技表示,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優勢同時助力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把市場蛋糕越做越大。

內容布局為虛擬偶像商業化帶來N種未來

其實大家都清楚技術並不能直接生產內容,但能夠提供無數新的可能性。虛擬偶像早已完成了驗證市場容量和用戶培養階段,進入全面拓展商業的第二階段。

目前,粉絲經濟仍是虛擬偶像變現的主要手段。初音未來、洛天依、絆愛等頂流代表,基本都是靠演出、授權、廣告、周邊獲取收益。和真人偶像一樣,這種變現方式具有條件限制和無法打破的壁壘。相較於塔尖,塔基部分的腰尾部選手更能準確反映行業生態。由於多數虛擬人無法迅速,甚至不能完成龐大流量積累,商業化過程走得格外艱難,最終導致外界出現「虛擬偶像不值錢」的刻板判斷。

事實上,虛擬偶像在類型迭代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了電商帶貨、實景應用、定製服務一系列新的商業玩法。也許,新人班長小艾「出道忙就業」的現象,很能說明問題。

疫情期間,班長小艾加碼布局短視頻、直播等領域。她以淘寶為主陣地推出內容型直播間,通過陪讀構建場景營銷,為學習用品、玩具、親子家庭消費品等完成帶貨。

在虛谷未來科技總經理唐佳嫻看來,少兒閱讀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一來,家長都很忙碌,無法抽出足夠時間帶領孩子進行深度閱讀。而即便有精力,他們也未必會陪讀,生動、準確地解讀書本內容。的確如此,要不然「輔導孩子做功課」這事兒,也不會三番五次上熱搜。

跟家長、閱讀主播相比,小艾不存在檔期衝突、跨知識盲區、工作負荷等問題,能隨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在不同平臺、不同直播間同時輸出各專業領域的知識。

因此,班長小艾的淘寶直播間人氣頗高,單場直播最高觀看量突破162萬。作為站內新奇特頻道的主推選手,她曾和出版社合作推出童書專場,以超低價秒殺賣出《美女與野獸》周邊文創,頗有成為虛擬圈「薇婭」的潛質。

此外,小艾還受邀參與中信美術館館長曾孜榮聯合開發的「名畫遊」節目。目前,小艾已經遊覽《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明宣宗行樂圖》,帶領萬千觀眾感受古畫的藝術魅力和人文價值。

在探索跨界影響力上,班長小艾也有很大的空間。聯通X Apple直播Apple Watch首發單場直播觀看量破239萬。同時,在人民網助農活動、中國傳媒大學公益演唱會、國資委推介會、央視少兒節目、香港2020交響音樂會《家的色彩》表演等各類活動中……班長小艾以神秘嘉賓、優秀主持、產品推薦官等多重身份出席各種活動精彩亮相,積累下大批忠實粉絲。

當然,這些不過是虛谷未來科技開拓商業帝國的一角。在總經理唐佳嫻的運營規劃裡,小艾未來要借內容打造IP,從教育領域起步,逐步延伸到其他領域,助力少兒成長的同時完成綜合變現。據了解,目前基於班長小艾形象延展的內容《小艾問學》也已在各大教育平臺全面上線。

虛擬偶像發展成可持續的長線生意,只是時間問題。從初音未來到班長小艾,都是行業尋求突破和創新重要轉折。在不久的將來,虛擬偶像或許會成為常見工種,走進大眾日常。

相關焦點

  • 數字洞察 | 虛擬偶像與偶像虛擬
    90後、00後的崛起,「二次元」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視野,世界首位虛擬偶像「林明美」,1984年誕生,虛擬偶像大咖「初音未來」,2007年誕生,中文虛擬偶像「洛天依」,2012年誕生,虛擬主播(Vtuber)「絆愛」,2016年誕生,明日之子出道的「荷茲」,2017年誕生…
  • 火熱的虛擬偶像
    最早被大家知道的「虛擬偶像」應該就是初音未來了,當年憑藉一首《甩蔥歌》火爆全網,讓這個蔥色頭髮的少女在人心心中留下印象。 雖然虛擬偶像需要大量時間與精力才能創造,但與現實偶像相比,他們也具有不一樣的優勢。 1、虛擬偶像人設不會崩塌。虛擬偶像的性格及行為都是由團隊共同設計的,他們可能擁有人們嚮往的顏值、身材、嗓音,隨時隨地都能保持最好的狀態,也不會有緋聞,具有很高的可控性。 2、更容易吸引年輕人。
  • 在初音未來之後,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詳解虛擬偶像發展史
    一.初代專輯偶像  80甚至70後的老二次元一定對林明美這個名字有印象,作為經典動漫《超時空要塞》和《太空堡壘》中的主角,林明美在動畫中的形象就是宇宙歌姬。    初音未來的成功讓不少人看到了虛擬偶像的巨大市場。2012年,我們也迎來了自己的虛擬歌姬羅洛天依。作為中國最為成功的虛擬歌姬,由她所演唱的《達拉崩吧》《普通DISCO》等歌曲至今仍被奉為二次元神曲。
  • 初音有未來,萬物皆可虛擬偶像
    後期隨科技發展衍生出更多形式,例如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投稿活動、有中之人(真人聲優)的虛擬主播,TA 們在不同平臺會有對應的「職業稱呼」。比如 YouTube 上的叫 Vtuber(Virtual YouTuber),活躍在 B 站的就叫 Vup,活躍在 Instagram 的叫 Vmodle。
  • 何為虛擬偶像
    初音未來和洛天依還在不斷吸引新的粉絲,而以Lovelive、虛擬主播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虛擬偶像也經歷了誕生、發展甚至畢業的過程。 隨著大眾對虛擬偶像認知的逐漸加深,虛擬偶像這個概念也通過一代代具像化的虛擬形象演變成一個大類。然而,這些真的都可以稱為虛擬偶像嗎?
  • 虛擬偶像直播有市場嗎?
    在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名為《虛擬主播在中國真的會「火」嗎》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點擊右邊的連結看一下。虛擬主播在中國真的會「火」嗎在文章發布之後,獲得了許多知乎網友的贊同和反對。就此,我們針對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第一個問題:國內虛擬偶像直播有市場嗎?
  • 爆紅的虛擬偶像,會取代流量明星嗎?
    近來,虛擬明星成品牌代言人的情形愈發普遍。比如不久前,天貓用易烊千璽虛擬形象代言;歐萊雅推出全球首位虛擬代言人;虛擬偶像imma代言夢龍;更不用提虛擬偶像領域的大紅人洛天依了,合作了包括百雀羚、維他檸檬茶、肯德基、華為在內的多個領域品牌……究竟什麼是虛擬偶像?虛擬偶像有朝一日會碾壓真人偶像嗎?
  • 從初音未來到荷茲:人們為什麼會迷戀「虛擬偶像」?
    從初音開始:作為「大眾娛樂」的虛擬偶像產業第一位走入大眾視野的虛擬偶像是日本的初音未來(初音ミク/Hatsune Miku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8月31日,這位在人設上永遠16歲的偶像誕生剛好10周年,卻依舊熱度不減。這些年來,她的演唱會一直一票難求,和真人巨星的演唱會一樣有大型舞臺、人山人海的歌迷和狂熱呼喊的聲浪。
  • 虛擬偶像經濟正當紅
    同樣是在今年上半年,國內塑造虛擬偶像的萬像文化、鮮衣怒馬、虛擬IP運營商一幾文化,也先後完成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不論國內外,市場都對虛擬偶像抱以極大的樂觀,在如今影視、動漫產業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虛擬偶像產業會成為泛文娛經濟的新火車頭嗎?
  • 小米找上了初音未來,中國的虛擬偶像何去何從?
    此次選擇初音未來,對於在B站上「蟄伏」已久的小米品牌和「雷布斯」來說,充滿科技感的日本虛擬歌姬代言小米手機,能夠為小米的品牌年輕化運作助一把力。說回到初音未來,代言小米手機可以藉助小米的宣傳渠道,對於3月9日發售V4 Chinese以及中國官方投稿網站和中文音樂軟體同步上線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在2月14日發售的紅米NoteX4初音未來限量套裝中,也許會有中文版主題曲也說不定。
  • 各式各樣,虛擬偶像
    更何況,虛擬偶像作為內容的承載體,其形象養成和人設豐滿需要時間的積累,哪怕是初音未來和洛天依也都經過了數年的內容沉澱,才能通過神曲一次次出圈提高知名度。在這過程中,一旦缺少變現環節便容易將讓公司運營陷入死循環。 「所以我們說要先做生意,找到商業閉環,才有機會沉澱出一些東西。」任力說。
  • 初音未來,一個超可愛又萌的虛擬偶像,你們喜歡她嗎
    初音未來虛擬偶像,從07年誕生開始,未來已經出道了超過十年了,是不是非常長的時間?初音未來是個虛擬歌姬,就是用電腦虛擬出來的一個動漫表演歌唱少女形象,最初只是用來宣傳山葉發行的一款名叫VOCALOID2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開始販賣的虛擬女性歌手軟體,所開發的動漫形象。結果沒有想到軟體不穩不火,我們的未來卻一夜成名,成為家喻戶曉的當紅偶像。
  • 虛擬偶像正在「野蠻生長」
    一場直播,不僅讓那些沒那麼愛看春晚的年輕人們重新認識了蔡明老師,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市場。近年來,虛擬偶像的市場規模都在持續看漲。在小鹿角·音樂財經2019年的文章《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裡是2019年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中,曾有眾多行業人士向我們感嘆,目前正是虛擬偶像爆發的階段。
  • 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入駐淘寶!
    虛擬偶像「初音未來」來淘寶了!半天不到,「初音未來」人氣連超王一博、朱一龍,登頂天貓618明星榜!粉絲的熱情一度擠爆頁面。6月8日,淘寶宣布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正式入駐。用戶在淘寶APP裡搜索「初音未來」,就能進入她的專屬頁面。粉絲可以跟「初音未來」互動,還能聽到她的中文打招呼。
  • IDG解讀虛擬偶像泛化 或成未來商業新風口
    虛擬偶像究竟有多大市場?在這個大促日,通過看清這種新現象背後的那些趨勢,希望你能開開腦洞:未來直播帶貨等其他場景,都會是虛擬人物做主角嗎?近日,洛天依亮相天   貓全明星直播間。洛天依團隊的負責人表示,據平臺方透露的不完全統計信息,這場直播洛天依共帶了18件貨品,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一度高達630多萬。
  • 虛擬偶像之熱——未來趨勢還是一時噱頭?
    現有頭部虛擬偶像主要有虛擬歌姬、虛擬主播、虛擬網紅三類。虛擬歌姬因為用戶提供了創作價值和養成感而受到喜愛,後兩種提供了娛樂和審美價值,這與人類主播、人類網紅並無本質差別,只是技術進步允許人們創造出理想形象。二:一個火爆的虛擬偶像是如何煉成的?
  • 虛擬偶像集體亮相引數百萬觀看,克拉克拉虛擬偶像持續升溫
    虛擬偶像集體亮相引數百萬觀看,克拉克拉虛擬偶像持續升溫   進入 2019 年,虛擬偶像繼續走紅。
  •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偶像|洛天依|無限王者團|初音未來|二...
    初音未來發專輯、洛天依開演唱會、王者榮耀男團拿代言、葉修跨次元直播帶貨、魏無羨成中國科舉博物館「國風合伙人」,真人能做的,「虛擬偶像」一點也不少。人工智慧、虛擬成像以及5G技術的賦能,使得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虛擬偶像類型迭代加速,虛擬次元與真實世界的邊界逐漸被模糊。
  •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
    初音未來發專輯、洛天依開演唱會、王者榮耀男團拿代言、葉修跨次元直播帶貨、魏無羨成中國科舉博物館「國風合伙人」,真人能做的,「虛擬偶像」一點也不少。 人工智慧、虛擬成像以及5G技術的賦能,使得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虛擬偶像類型迭代加速,虛擬次元與真實世界的邊界逐漸被模糊。
  • 洛天依、初音未來、絆愛……虛擬偶像的演唱會是什麼樣的?
    8090 後的偶像周杰倫並不需要刷量,三次元的流量偶像也可以沒有代表作。然而在二次元的世界裡有著一批明星藝人,它們有流量、有代表作、有粉絲,但它們不是「大活人」。初音未來可以說是虛擬偶像裡的大咖,誕生於 2007 年,粉絲自稱「騎士團」,早在 2010 年它已經成為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由 Crypton Future Media 公司基於 VOCALOID 語音合成引擎研發,人設是一個有著青色長髮,身穿未來感制服的少女。初音未來造型二次創作的「雪初音」形象,也出現在今年的 BML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