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解讀虛擬偶像泛化 或成未來商業新風口

2020-12-09 慧聰網

當下,直播帶貨成了最   炙手可熱的營銷方式,不斷有明星、董事長、編劇等人的跨界嘗試。而現在,直播已經不僅僅滿足於人類主播帶貨了,虛擬偶像的闖入,為市場開闢了一個新的垂直賽道。

近日,IDG資本被投、國內   最    大的虛擬偶像社區嗶哩嗶哩(B站)的頭部IP洛天依亮相天   貓全明星直播間。

實際上,虛擬偶像的概念在中國已存在多年。2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直播與虛擬偶像的結合,讓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從原先僅限於二次元核心圈,迅速泛化,往更寬闊的圈層擴張。

虛擬偶像的崛起靠什麼技術?虛擬偶像究竟有多大市場?在這個大促日,通過看清這種新現象背後的那些趨勢,希望你能開開腦洞:未來直播帶貨等其他場景,都會是虛擬人物做主角嗎?

近日,洛天依亮相天   貓全明星直播間。洛天依團隊的負責人表示,據平臺方透露的不完全統計信息,這場直播洛天依共帶了18件貨品,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一度高達630多萬。 其實在亮相天    貓直播間之前,洛天依還出現在了李佳琦的直播間,成為首位帶貨的虛擬偶像。洛天依首   次帶貨就有近300萬人觀看。

像洛天依這樣的虛擬偶像,廣義上指的是用數字形式呈現的藝人。 受益於社會科技進步,虛擬實境技術與二次元文化也催生了虛擬偶像的發展,虛擬偶像的誕生正逐漸改變傳統人們對偶像的認知。2007年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的出現,很快引爆了粉絲經濟效應。

這個最   早誕生於日本的虛擬偶像有著幾近完美的人設,不僅會三種語言,在全世界也擁有超過六億的粉絲。相較於真人主播,虛擬偶像的外在形象設計以及內在有趣的人設都更能長久的吸引受眾,且在表演時會彌補人為的一些失誤,更能保證直播效率及質量。 並且,運營團隊通過不斷調查粉絲喜好、增強策劃及人物細節設定,虛擬偶像便可不斷吸引粉絲好奇與關注。 也正因為此,電商平臺盯上了這個4億人關注的虛擬偶像賽道。 
Z世代市場規模擴大 虛擬偶像實現盈利

虛擬偶像並非是小眾亞文化,來自異世界的二次元文化正在盤踞市場主體。據艾媒諮詢的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約為3.32億人,預計2021年將突破4億人。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泛化發展,用戶規模將持續增長。與此同時,其主力用戶群體Z世代(Z世代是美國及歐洲的流行用語,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受到即時通訊、短訊、MP3、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影響很大的一代人)經濟逐漸獨立,消費能力隨之增加,二次元產業的商業價值不斷被抬升。 眾所周知,目前直播帶貨界的一哥、一姐分別是李佳琦和薇婭。讓虛擬偶像參與直播帶貨,其實背後的商家關注的不是帶來直接多少收益,而是需要藉此機會擴大新生代消費群體。希望通過差異化競爭,將虛擬偶像扶持為新的帶貨能手,以搶奪二次元用戶,收割新品類的粉絲經濟。 

熟悉二次元的粉絲,對洛天依並不陌生。這位灰發、綠瞳的「少女」是由上海禾念在2012年推出的首    個擁有中文聲庫的虛擬偶像,人物外形設定為15歲少女,性格設定為軟萌可愛、溫柔天然呆,聲音取樣來自中國配音演員山新和日本歌手鹿乃。目前,洛天依在國內已經是頭部虛擬偶像。 數據顯示,2017年,「出道」5年的洛天依在上海舉辦第    一場線下演唱會,演唱會首批500張SVIP的內場票在3分鐘內售罄。截至目前,洛天依微博粉絲高達459萬,B站洛天依官方帳號則擁有粉絲182萬。 與此同時,洛天依也逐漸跳出二次元圈層活躍在主流媒體上,開始向大眾輻射。從2016年出演湖南衛視小年夜,成為首位登上中國主流電視媒體的虛擬歌手開始, 洛天依還與郎朗、蕭敬騰等明星同臺表演。

在上海禾念的家族式運營模式組合中,除了洛天依,還有言和、樂正綾、樂正龍牙等5個虛擬偶像。 在國內,虛擬偶像參與者漸成勢。自去年以來,虛擬偶像領域呈現平臺加速入局的態勢。目前,包括B站、快手A站、酷狗直播、虎牙、愛奇藝等公司悉數入局。 在這其中,B站在虛擬偶像領域布局最  久,早在2016年,B站參與了上海禾念的A輪融資,後又增持其母公司香港澤立仕,這讓B站直接控股洛天依等虛擬偶像IP。 B站憑藉現有的虛擬偶像UP主所聚集的粉絲,以及粉絲圍繞虛擬偶像進行創作和傳播的視頻內容,已成為國內    最  大的虛擬偶像社區。2019年5月,B站董事長陳睿在Q1財報發布會上表示,虛擬主播的增長非常強勁,有超過來自全世界的6000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觀看的觀眾人數接近600萬。 其實抖音、王    者榮耀、陰陽師、騰訊動漫等,這些團隊都在推出虛擬偶像,然而能夠盈利的並不多,這些公司更多是把它們當做自身遊戲、產品的周邊。但初音未來、洛天依不是周邊自身,而是周邊產品的中心源頭。 此前媒體報導稱,目前洛天依是一眾出道的虛擬偶像中發展最   成熟的一個,而目前國內實現盈利的虛擬偶像,也僅有洛天依一「人」。

洛天依和初音未來的成功也證明:同時具備二次元屬性、偶像屬性的虛擬藝人,能夠有效連接二次元與粉絲經濟相關的產業,因此擁有相當可觀的商業價值。兼備二次元和偶像屬性的初音未來、洛天依們,不僅是一種粉絲經濟,同時也是一種「人設與陪伴經濟學」,而這些都是針對年輕人的生意。 B站也曾透露,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人氣的快速增長,洛天依近兩年的商業合作也已不再局限於遊戲、動漫領域,而是拓展到了電子、快消等更廣泛的日常生活領域,並與百雀羚、KFC、美年達、浦發銀行、必勝客等多個品牌達成過合作。 現在,虛擬偶像不僅有粉絲見面會、能開演唱會,而且還多了個「帶貨主播」的新身份,可開發的商業空間被進一步拓寬。 
新技術提供給用戶最  好的視聽體驗 

在 2019 年B站的線下活動 Bilibili Macro Link(簡稱 BML)上,現場近萬人和B站用戶一起看了國內目前為止陣容最   強的虛擬偶像演唱會,並見證了初音未來、洛天依與 B 站吉祥物 22、33 的同臺合唱。

虛擬偶像的待遇早已不亞於真人偶像,全息投影塑造了它們在舞臺上的動作和外形,聲音來自合成軟體,舞臺上是齊刷刷一片的應援燈海和粉絲吶喊。
本質上說,虛擬偶像是技術催生的事物—— Vocaloid 語音合成軟體、VR 虛擬實境、AR 增強現實、全息投影、AI 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使得曾經只存在於二維動漫 / 漫畫中的紙片人具有豐富的形態與功能,從而活躍於各個娛樂媒介與場景。 最  初,人們用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程序作為基礎開發的音源庫,音源數據資料大多採樣於配音演。接著引來了更多虛擬偶像愛好者為其寫歌、製作視頻、創作小說等。 繼初音未來和洛天依為代表的初代頂    級虛擬偶像之後,第二代虛擬偶像引入更多技術。它們採用的技術包括動作捕捉、3D建模。這些技術的核心就是要提供給用戶最   好的視聽體驗。 動作捕捉技術可保障虛擬偶像和觀眾互動的流暢度。一個可愛的虛擬人物的完成需要把一個真人通過動態捕捉技術、人臉識別和人物建模技術結合起來。 比如說,前段時間在兩會召開之際,全球第   一個3D+AI 合成主播「新小微」,就為全國觀眾帶來了最    新的兩會新聞資訊報導。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部分內容為網際網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泛化下 IDG解讀洛天依背後的風口
    (原標題:虛擬偶像泛化下 IDG解讀洛天依背後的風口)當下,直播帶貨成了最炙手可熱的營銷方式,不斷有明星、董事長、編劇等人的跨界嘗試。而現在,直播已經不僅僅滿足於人類主播帶貨了,虛擬偶像的闖入,為市場開闢了一個新的垂直賽道。
  • 「洛天依」首登時尚芭莎封面,虛擬偶像的媒介想像與商業藍海
    也正因為這些原因,虛擬偶像逐步走向公眾的視野。早在2007年,「初音未來」的正式發行就使得虛擬偶像掀起了一陣追星的熱潮。而在中國,2017年作為國內虛擬偶像爆發之年,一年就有14名虛擬偶像與組合出道,該數字超過往年數量總和。到了2020年,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真實偶像的活動受限,虛擬偶像產業更是處於流量的風口之處,相比以往更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發展。
  • 618大促:虛擬偶像直播帶貨火了,洛天依們的商業前景如何?
    2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直播與虛擬偶像的結合,讓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從原先僅限於二次元核心圈,迅速泛化,往更寬闊的圈層擴張。虛擬偶像的崛起靠什麼技術?虛擬偶像究竟有多大市場?在這個大促日,通過看清這種新現象背後的那些趨勢,希望你能開開腦洞:未來直播帶貨等其他場景,都會是虛擬人物做主角嗎?
  • 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作者|硬糖君普通群眾都已察覺到虛擬偶像時代的到來。二次元選秀綜藝列隊而來,虛擬偶像直播層出不窮,大眾看的是新奇與熱鬧。而對於虛擬偶像業內的人來說,更多的是思考,未來發展的重點是什麼?這一關係下,「我支持偶像」變成了「我製作偶像」,她的走紅火熱恰恰是符合當代年輕人在追求個性、自由和話語權的文化內核。官方引導下,日本網友對初音未來進行了大量同人創作,按自己喜好賦予其設定、故事,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 初音未來十三年,虛擬偶像站上風口
    截至2019年,葉修就代言了包括中國銀行、麥當勞、美年達、旁氏等在內的9個實體品牌,堪稱大牌收割機,商業價值已超十億規模。 短短兩年時間,葉修就創造出如此規模的商業價值,其背後虛擬偶像正在站上風口。如今,直播、資本等新因子,為虛擬偶像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首先是資本的大舉進場。
  • 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一將功成萬骨枯
    中國的二次元受眾還是比較偏愛日本二次元的風格,所以現在洛天依每次新造型設計,團隊都非常謹慎,稍有不慎就容易遭到粉絲不滿。對於初代虛擬偶像初音未來來說,首先她天然就是UGC的產物。一個收費的音樂軟體,大家也可以用她官方發布的MMD模型去製作歌曲,或製作跳舞視頻,用戶的參與度特別高。
  • 領銜新一波虛擬偶像風口,虛擬鶴追從內容切入打造虛擬演員潛力股
    ,從絆愛到一眾虛擬主播,虛擬偶像在國內經歷了十幾個年頭的發展,引發了多次網際網路風口。他們選擇通過虛擬偶像綜藝類活動、虛擬偶像短視頻直播等內容的形式,直擊二次元受眾內核,推出虛擬演員兼備虛擬偶像的全能潛力;通過虛擬鶴追參與線下漫展、品牌代言等活動,將線上線下粉絲打通,實現商業價值的轉化,以虛擬演員的全新定位自帶熱度和新鮮感,粉絲支持的過程也是虛擬演員的養成過程,充分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
  • 虛擬偶像商業價值漸顯,突破次元壁後潛力幾何?
    文/東方亦落2017年是二次元繁榮發展的一年,也是虛擬偶像爆發的一年。作為二次元的前端形象代言,虛擬偶像在行業的風口上已經起飛,尤其在去年更是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發展。虛擬偶像,顧名思義並非真人,而是憑藉技術製造出來的虛擬形象。虛擬形象唱歌跳舞就能吸金,聽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但這一切正在真實的發生著。
  • 「央視boys」、虛擬偶像入局直播帶貨,這一藍海還有多少種可能?
    虛擬偶像帶貨,可以滿足普羅大眾的一時之間的獵奇感,也為粉絲助力偶像商業價值增長提供了新渠道,但能否長遠走下去,還待觀望。五一期間,人們在各大直播間享受「買買買」的樂趣之時,還發現了不少新面孔。1素人、藝人、虛擬偶像主播還有多少種可能?2016 年,移動直播是投資者和創業者的最愛,在資本與技術的雙重加持下,迎來直播元年。而「直播+帶貨」便在這一熱潮中應運而生,成為新的行業風口,開服裝淘寶店的薇婭、歐萊雅BA李佳琦等人便是在這一風口中脫穎而出。
  • 百科 | 從「初音未來」到「洛天依」,虛擬偶像何以獲得眾多粉絲追捧
    二次元用戶對未來的探究充滿著烏託邦色彩,而對自我的探究又激發起生活的熱情。這些構成了二次元文化重要的精神內核。據艾媒諮詢的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約為3.32億人,預計2021年將突破4億人。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泛化發展,用戶規模將持續增長。
  • 虛擬偶像正在「野蠻生長」
    一場直播,不僅讓那些沒那麼愛看春晚的年輕人們重新認識了蔡明老師,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市場。近年來,虛擬偶像的市場規模都在持續看漲。在小鹿角·音樂財經2019年的文章《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裡是2019年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中,曾有眾多行業人士向我們感嘆,目前正是虛擬偶像爆發的階段。
  • 年收入超過AKB48,虛擬偶像才是下一個未來?
    作者/移星月 編輯/高慶秀 鄭道森「站在風口上,豬都飛起來。」三年前,雷軍曾在微博上寫下這句名言。現在,小米似乎又在尋找新的風口。11月28日,小米在其IoT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了其虛擬形象「小愛同學」,對此,網友總結為名字像虛擬偶像「AI·絆愛」,造型像動畫《EVA》裡的凌波麗。
  • 從初音未來到荷茲:人們為什麼會迷戀「虛擬偶像」?
    粉絲成為了虛擬偶像的創作者、崇拜者,更是養育者,同時也成為了它們的共同擁護者。初音未來。由此,以初音未來為代表的虛擬偶像的誕生正式宣告著新時代大眾參與型娛樂工業與定製型偶像造夢的開始。在此之前,傳統的明星制當中,偶像是被崇拜的對象,其一言一行都被大眾所追捧和模仿。
  • 全息虛擬偶像成行業風口,越來越多人參拜公主殿下
    次元壁的突破更是衍生出了一種全新的偶像形式——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到登上各大綜藝、晚會的洛天依,再到獲邀出席巴黎時裝周的虛擬博主Miquela Sousa,「虛擬偶像」已經形成了新的流行趨勢。bg GAMES,主營移動端遊戲研發和虛擬Vtuber(虛擬油管偶像)業務。
  • 2017虛擬偶像數量井噴:首現男性化角色,商業變現仍是最大難題
    此前國內的虛擬偶像基本是清一色的「娘子軍」,主要是以復刻日本虛擬歌姬初音未來的模式去運營,盈利模式則以授權經營和開發衍生周邊為主。但是初音未來的商業價值是UGC聚合的產物,需要經過多年持續的投入和積累,因為在國內目前的虛擬歌姬中,佔領頭部位置的仍屬少數。
  •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偶像|洛天依|無限王者團|初音未來|二...
    初音未來發專輯、洛天依開演唱會、王者榮耀男團拿代言、葉修跨次元直播帶貨、魏無羨成中國科舉博物館「國風合伙人」,真人能做的,「虛擬偶像」一點也不少。人工智慧、虛擬成像以及5G技術的賦能,使得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虛擬偶像類型迭代加速,虛擬次元與真實世界的邊界逐漸被模糊。
  • 在不確定的一年裡,虛擬偶像提供「商業安全感」
    受限於圈層受眾,商業化前景一直不明朗,虛擬偶像行業在過去兩年一度沉寂。 2020年虛擬技術變得更為成熟,生產成本下降,加之直播電商、新視頻內容迎來爆發式增長,這些變量令虛擬偶像的產業鏈條出現新想像空間。近一年來,不同領域的公司,都在虛擬偶像上找到自己的解法。
  • 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盤點那些與 「虛擬偶像」 合作的品牌
    很多人對虛擬偶像鼻祖 「初音未來」應該都不陌生,如果你不知道她,那麼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甩蔥歌》你也一定有所耳聞。6月8日,淘寶官宣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成為「次元大使」。不到短短兩小時,其人氣值已經突破280萬。
  • 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那些與 「虛擬偶像」 合作的品牌盤點
    很多人對虛擬偶像鼻祖 「初音未來」應該都不陌生,如果你不知道她,那麼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甩蔥歌》你也一定有所耳聞。6月8日,淘寶官宣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成為「次元大使」。不到短短兩小時,其人氣值已經突破280萬。
  • 小米找上了初音未來,中國的虛擬偶像何去何從?
    華夏動漫製作過虛擬偶像紫嫣,臺灣地區第一個偶像心華,飛天膠囊科技製作的虛擬歌姬夏語遙,以及上海望乘製作的數個虛擬偶像,從官方角度來說都是採用初音未來的製作方式,然而這些虛擬偶像能否變成中國版「初音未來」,實現如初音未來一般的商業價值,目前看來仍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