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引爆網絡的肖戰事件讓整個偶像產業再次陷入粉絲與偶像關係的思考。當依賴粉絲經濟的真人偶像產業越來越容易陷入危機,部分從業者已在開拓虛擬偶像市場。
廣義上的虛擬偶像,指的是用數字形式呈現的藝人。說道虛擬偶像,不得不從二次元文化開始講起,20世紀80年代後,二次元文化從日本進入到國內後得到了長足發展。
二次元是指由動畫、漫畫、遊戲、小說組成的二維平面虛擬世界。二次元用戶對未來的探究充滿著烏託邦色彩,而對自我的探究又激發起生活的熱情。這些構成了二次元文化重要的精神內核。
據艾媒諮詢的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約為3.32億人,預計2021年將突破4億人。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泛化發展,用戶規模將持續增長。與此同時,其主力用戶群體Z世代(Z世代是美國及歐洲的流行用語,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受到即時通訊、短訊、MP3、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影響很大的一代人)經濟逐漸獨立,消費能力隨之增加,二次元產業的商業價值不斷被抬升。
受益於社會科技進步,虛擬實境技術與二次元文化也催生了虛擬偶像的發展,虛擬偶像的誕生正逐漸改變傳統人們對偶像的認知。2007年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的出現,很快引爆了粉絲經濟效應。
2019年11月,環球網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初音未來」的全球粉絲量已超過6億。2015年,「初音未來」首度來到中國舉辦演唱會,創下VIP門票兩秒售罄、全部門票8秒售罄的佳績。2017年,「初音未來」連續第三年舉辦中國演唱會,現場開放官方限定商品售賣,總銷售額高達160萬。「初音未來」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僅是演出的門票銷售,還代言了包括遊戲、時裝、汽車、生活用品等多個領域的眾多知名品牌。2015 年,索尼邀請」初音未來」代言發售訂製款耳機 MDR-1A;2016年,聯合利華旗下的力士在日本找來了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和好萊塢女星斯嘉麗·詹森一起拍攝廣告;2017年,小米手機和」初音未來」一起合作,推出紅米Note 4X「初音未來」限量版;2017年8月,盛大遊戲公布「初音未來」為新推手遊「神無月」的全次元形象代言人,其中僅在遊戲領域,「初音未來」每年就實現上億美元的盈利。
2018年11月4日,日本宅男近藤顯彥宣布,與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結婚並舉行婚禮,絕大部分人都無法認同近藤顯彥與一個虛擬人物結婚的這一行為,包括他的母親都不支持,這一瘋狂的舉動轟動全球。但出人意料的是,「初音未來」的眾多粉絲也紛紛對他們的婚姻表示支持,並為此繪製了很多可愛的漫畫作品。
近藤顯彥與虛擬偶像「初音未來」
在津津有味地談論此事時,也不妨回憶一下我們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例如,年少看《機器貓》時就希望自己也擁有一個無所不能的機器貓,甚至想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就可以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女孩子們看了《花仙子》就想自己也擁有一個可以隨時變化出各種形態的美麗胸針。長大一些後,我們通過閱讀了更多的文學作品後,有了更多行俠仗義、改變世界、穿越未來的夢想。這些夢想始終陪伴著我們成長過程,明知無法實現,但還甘之如飴。虛擬實境技術使只存在想像中的完美形象,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出來,給與人們在現實中無法給予的心靈撫慰。
近幾年,國內的國產虛擬偶像發展迅速,如洛天依(國內虛擬歌姬的代表)、葉修(網遊小說 「國民級」IP)、琥珀虛顏(「AI虛擬生命」代言人)、MOMO醬(橫空出世的抖音紅人)、虛擬瓏娘(新一代電競女神)、安菟(國內首個虛擬偶像團體)在快速吸引大眾追捧和關注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改變著消費者對傳統偶像的認知。
對比傳統偶像,虛擬偶像可以融合各方面優點於一身,不同角色的可塑性更豐富,沒有醜聞、不會和經紀公司衝突等方面遠遠優於傳統的偶像。在當下,一些人一味追求物質生活而忽略精神生活,這時出現的虛擬偶像無疑就更符合大眾的口味,這也是為什麼虛擬偶像從誕生之初就可以快速獲取眾多粉絲追捧的秘訣所在。
作者系北京東方匯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慧項目部經理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趙新偉
編輯:吳桐
審核:王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