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Ling、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出道」常態化,小眾文化破圈進行時?

2020-12-08 騰訊網

文 | 崔百珎

2020年11月下旬,由央視主辦的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的一波波預告中,一個名為翎Ling的練習生引發了一些網友的評論——怎麼有人長得那麼像虛擬人物?

事實是,這個綁著丸子頭,擁有著不真實的丹鳳眼的練習生就是AI。

距離2001年中國首位虛擬偶像青娜,在一部時長5分鐘的短片中跟眾人見面,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年。而今,虛擬偶像早已突破圈層,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了。它們本身即是文創產業的產品,也帶動著文創產業的商業升級。

由B站主辦的BML(Bilibili Macro Link)自2013年舉辦首屆以來,辦過12場演出,共計到場狂歡人次超10萬人次(特殊的2020年未做統計)。這是目前在中國規模屈指可數的大規模二次元線下活動,通常會邀請一線動畫歌手、人氣UP主、網絡年輕文化代表人物等共同參與。在2019年的BML舞臺上,初音未來、洛天依與 B 站 22娘、33娘實現了同臺演出,摩肩接踵的人群揮舞著螢光棒,跟隨著舞臺上的虛擬偶像們搖擺、吶喊,他們的應援舉措與追逐真人偶像的歌迷們無異。

然而,「二次元經濟」疊加「粉絲經濟」,並不能簡單的等同於「虛擬偶像經濟」。

隨著虛擬技術的提升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許多行業都可以給虛擬偶像更多的發揮空間。而今,除虛擬演出外,虛擬直播、虛擬教育、文旅導遊……甚至是品牌IP的虛擬人物化衍生,虛擬偶像的發展前景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看好。

虛擬藝人也有「流量」差異,二次元歌姬仍穩坐頂流

虛擬偶像大都擁有完美的外形、青春永駐、永不「翻車」的人設,甚至,還能擁有一些人類本身做不到的特殊技能。然而,並非所有的虛擬藝人都能夠坐擁大批粉絲,成就更進一步的「藝術成長」或商業價值的提升。似乎,冥冥之中虛擬藝人們的流量也頗有話語權。但說起商業化較為成熟的虛擬偶像,大眾認知中最先想到的還是初音未來、洛天依等初代歌姬。

2007年,由 Crypton Future Media 公司基於 VOCALOID 語音合成引擎研發的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誕生了,她的設定是一名擁有青色長髮、著未來感制服的少女。作為一名虛擬歌手,初音未來堪稱虛擬藝人中的頂流,她微博粉絲量已達三百四十四萬,早就被評是身價過百億日元最成功的虛擬歌手。早在2010年,初音未來就成為了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

此外,知名度頗高的洛天依也分屬於虛擬歌手的範圍。這個設定為軟萌可愛、溫柔天然呆的15歲少女,是首個進入 VOCALOID 家族的中文虛擬偶像。她不僅登臺過 CCTV1、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主流媒體,還和王佩瑜、周華健、許嵩、張韶涵等藝人同臺合作過。

(洛天依&張韶涵的合作舞臺)

簡而言之,像初音未來和洛天依一樣的初代虛擬歌姬,本質上只是人聲模擬音源庫產品。它們給參與創作的P主(擁有作曲、作詞、編曲、混音、調音、PV製作、繪師等能力的人)而言,是組合成他們創作內容的重要呈現者。對粉絲而言,源源不斷產生新內容的虛擬歌姬們本身就是兼具了偶像屬性的可為之「氪金」的文娛產品。因此,無論是內容創作者還是文娛消費者,虛擬歌姬們自帶傳播價值及商業價值。

但真正能夠如初音未來和洛天依一樣,可以從影響力上打破二次元和三次元壁壘,成功樹立偶像身份可以坐擁粉絲經濟,獲得品牌、平臺、主流媒體、大眾熟知度等多個維度認可極具商業價值的虛擬偶像,還僅為金字塔頂尖的一兩位。

(洛天依微博顯示多類型品牌、產品均與其有不同深度的合作)

對於真正喜好初代二次元歌姬的年輕人們而言,「洛天依們」雖然是虛擬偶像,但其帶來的娛樂屬性並不低,並且,多角度、多種類型作品都能得以展現這些虛擬偶像們,帶來的陪伴價值很大。從音視頻作品到短視頻內容,從單向傳播的音樂內容到場景日漸豐富的多舞臺呈現,初代虛擬歌姬們打下的初始粉絲們堪稱是追逐虛擬偶像們的核心受眾。

高調進軍大眾娛樂,高仿真虛擬偶像前景廣闊

虛擬藝人也可以和三次元偶像同臺競技。早在2017年的《明日之子》的舞臺上,就出現過一個「荷茲 HeZ」。彼時,無論是臺上與之競技的選手,還是臺下為自己心愛的小哥哥投票的觀眾,大部分人對這個比賽現場無全息投影、音樂作品靠前期真人配音混合後期電音的選手沒什麼好感。然而,根據當時節目組公開的數據來看,這位偶像的人氣很高、微博粉絲也在短期內迅速聚集。

如今,央視即將在《上線吧!華彩少年》推出高仿真虛擬偶像——翎。

翎Ling由「魔琺科技」聯合「次世文化」推出,早在今年5月就已經「出道」了。她和國際知名的博主們類似,會同真人一樣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及照片。她擁有較為完整的「人設」——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喜歡京劇,毛筆字和太極。甚至,單字「翎」也是取材於京劇花翎的「翎」,與此同時,她的聲音也是源自梅派的第三代傳人,似乎,她的出現就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

高仿真虛擬人物相較於初代虛擬歌姬而言,大都從外形到運作模式更近似於真實藝人。他們在社交平臺出現的頻次更高,且有著更強的社交屬性,而同常人一般分享日常或出席品牌活動等生活碎片的舉措,也使高仿真虛擬人物們的互動性較前輩而言,有更大的提升。

Lil Miquela與Chanel品牌的合作

坐擁數百萬粉絲、備受大牌青睞的IT Girl——Lil Miquela,屬於高仿真虛擬偶像中較早出現的一位。隨著2016年4月的一條動態的發布,這個巴西西班牙混血的19歲美國少女走入了大眾的視線。如今,她不光與Chanel、Supreme、Fendi和Prada等眾多品牌有過深度交流合作,還拍攝過雜誌大片、接受過訪問。甚至,還在今年春天官宣自己已經和真人男友分手了。然而,也如同翎在命名和「吊梢眼」的設定上被中國觀眾質疑一樣,Lil Miquela早期也因被大眾質疑「真實身份」而深陷真假傳聞。

對於打造虛擬人物的團隊而言,打破「真」與「假」的概念,期待「新星」創造真實流量及價值的心理十分相近。曾有媒體採訪到次世文化的創始人的有趣觀點:「他認為自己做的是虛擬人,不是『虛擬偶像』,不會用虛擬偶像來定義翎。他相信未來一定會有類似『虛擬娛樂場景或平臺』出現,同時讓更多人完成虛擬身份認證,從而讓虛擬人真正主流市場化。」

博採傳媒旗下虛擬人 馬當颯颯 參與品牌直播

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偶像的「蛋糕」越吃越大。自2019年以來,在遊戲公司、技術公司、入局平臺們的綜合推動之下,掀起了虛擬偶像「造星」的新一輪熱潮。有觀點認為,近兩年的平臺入局加速了虛擬IP高仿真發展路,例如,A站、B站、字節跳動、快手、酷狗直播、虎牙、愛奇藝在內的多家平臺公司均加入到了這一「造星」行列。與此同時,除垂直於虛擬偶像打造的公司外,為娛樂圈輸送真人偶像的多家娛樂公司也紛紛入局。推出四人團AESPA的韓國SM娛樂公司,為每個成員都準備了一個虛擬角色。無獨有偶,11月23日,樂華娛樂也官宣了一個五人女團A-SOUL——五人全部為虛擬人物。

也許在兩年前,還會有人認真將虛擬偶像與虛擬歌姬進行細化區分——虛擬歌姬擁有獨立聲庫,而虛擬偶像沒有。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完善,同時具備形象、聲源、個人技……甚至可以實現「被看到」的「虛擬人」層出不窮,而與此同時,文娛產業亟待具備傳播價值和持久商業屬性且人設穩定的「明星」角色。也許,若此時就將高仿真虛擬偶像類比於真人偶像的方方面面為時尚早,但勇於入局的大量投資者看好的就是高仿真虛擬偶像們未來有可能超越真人偶像的廣闊前景。

專職方向垂直覆蓋全領域,小眾文化衝擊大眾商業

虛擬偶像的常態化推出,似乎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虛擬偶像已悄然入局大眾娛樂的現狀。推出了虛擬偶像Sam山山和Liz慄子SuperELLE平臺,就讓兩位虛擬偶像與楊超越一同出現在了雜誌封面上。另有專職於「演員」「時尚博主」「模特」「主播」,甚至是「教育導播」職能的虛擬形象。

除此之外,真人偶像的虛擬化形象的誕生,知名品牌的品牌衍生形象……似乎更傾向於虛擬IP的衍生製作。但無論是以原始虛擬形象問世還是以虛擬IP出現的衍生內容,都是一次又一次助推「虛擬偶像」概念更新換代的「技術+內容」的進步。

虛擬影業旗下以虛擬鶴追為首的多個虛擬形象,就是為「演員」這一特定職業打造的。他們並非只有固定形象和內容,而是意欲讓這個虛擬人出演各種影視作品,使之可以獨立成為影視明星。以「中國首個虛擬演員」虛擬鶴追為例,她會扮演各種角色,以各種形象和裝扮出現在不同的場景中,甚至,她已經如同真人演員的商業化運作模式類似。至今,虛擬鶴追不僅出演過影視作品(動畫作品),還擁有聯想定製聯名款電子產品。

在虛擬偶像「大火」之後的幾年中,有不少平臺和公司致力於打造成本相對低廉的「虛擬主播」。他們擁有不同的人設和才藝,可以是遊戲主播,也可以在談話類節目中用「個人技」陪伴粉絲。但因為製作公司的水平不一、人物創作初衷的差異化,虛擬主播們的綜合實力也大有不同。在B站粉絲已達百萬級別的虛擬主播絆愛,被粉絲調侃為「愚蠢的人工智障」,她在遊戲直播時常常操作失誤,且在談話之餘出現的許多搞笑言論也提供了很有記憶點的差異性。

然而,除金字塔頂尖的幾個成功案例外,虛擬偶像從「造星」到「變現」都並非易事。常規而言,開發出一個虛擬偶像,然後進行整體運營、累計粉絲量和一定影響力後才能推進商業變現。這個運營過程與打造真人偶像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想要養成一個成熟的虛擬偶像的前期投入並不亞於培養一個真人偶像。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帳:「虛擬偶像製作一首歌時長的3DCG視頻,成本就要在十萬元左右;如果結合歌曲、舞蹈以及MV演出內容,成本即可達100萬元;如果要舉辦虛擬偶像的專場演唱會,僅10首演唱曲目加上相關支出,成本就可達2000萬。」不是每一個虛擬偶像都能成為初音未來,畢竟沒有那麼多可以支撐起超千萬投資,又同時兼具技術和內容的製作公司。

在迅速發展的虛擬偶像產業,虛擬偶像的投資前景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看好。如今,虛擬人物的概念化設計幾乎也已經覆蓋了文娛產業中的各個領域,這一原本分屬於二次元的小眾文化產物在自我完善之餘,也用自己的特性提供了更多維的商業賦能的可能。但前期投入巨大且變現困難、人物形象及技能差異化不明顯等顯著問題,也依舊存在。想要讓虛擬偶像產業形成具備較強影響力、可提供優質內容、可創造商業價值的閉環,還需要面臨更多的現實挑戰。

相關焦點

  • 洛天依直播帶貨出圈,虛擬偶像的商業前景如何?
    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虛擬偶像洛天依也進入了淘寶直播室,進行了博士倫、美的、歐舒丹等的首次跨界帶貨,實時在線觀看人數峰值高達到270萬,近200萬人參與了互動打賞。洛天依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並不遜色於真正的明星。
  • 通過選秀綜藝節目出道 虛擬偶像的最新養成路徑
    虛擬偶像衍生出的角色經濟令各大平臺相繼入局,虛擬偶像紛紛出道,挖掘潛在受眾、拓展市場成為其發展的必經之路。現下新興的虛擬偶像,開始嘗試與競演、直播、真人秀相結合,二次元與三次元的碰撞,將得出怎樣的結果?虛擬偶像在中國:新潮卻小眾  虛擬偶像,是以繪畫、動畫、3DCG等形式製作,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偶像活動的虛擬人物形象。
  • 虛擬偶像洛天依:從中國熒幕走向世界舞臺
    這其中,讓年輕觀眾倍感親切的是洛天依——一位虛擬偶像歌手。灰色頭髮、綠色眼眸,身著古色古香的水墨長裙,再配上一把油紙傘……少女洛天依看起來溫柔可愛,而且聲音甜美。很多人迷上她是因為視頻網站B站的首屆跨年晚會,當時她與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以AR形式實現跨次元合作,一曲俏皮可愛的《茉莉花》成功「破圈」。「洛水天依!」「缺依不可!」「參見吃貨殿下!」
  • 出道1個月,國風虛擬偶像翎Ling靠什麼吸引粉絲
    魔琺科技CEO柴金祥介紹1個月前誕生的虛擬國風偶像翎Ling時充滿信心,「虛擬數字人就是虛擬世界的核心資產。」 2017年,洛天依在上海奔馳文化中心推出首場演唱會,上座率近八成,2019年「洛天依&郎朗全息演唱會」再次來到上海奔馳文化中心。洛天依還在央視黃金檔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與京劇名家王珮瑜共同演繹《但願人長久》,與周華健、楊鈺瑩、蕭敬騰、薛之謙等眾多歌手合作。王珮瑜說,「我非常看重這個合作對象,如果傳統戲曲可以打通二次元世界,並藉由她的影響力收穫青少年粉絲,那將會是一個破天荒的事情。」
  • 虛擬偶像泛化下 IDG解讀洛天依背後的風口
    近日,IDG資本被投、國內最大的虛擬偶像社區嗶哩嗶哩(B站)的頭部IP洛天依亮相天貓全明星直播間。實際上,虛擬偶像的概念在中國已存在多年。2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直播與虛擬偶像的結合,讓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從原先僅限於二次元核心圈,迅速泛化,往更寬闊的圈層擴張。虛擬偶像的崛起靠什麼技術?虛擬偶像究竟有多大市場?
  • 中國絆愛聯動潮牌手機:虛擬偶像的升維之旅
    如果說初音未來與小米的合作尚屬虛擬偶像的牛刀小試,那麼今年以來從華為NOVA7&洛天依,到REALME全系新品&中國絆愛,虛擬偶像「破開次元壁」已經成為不約而同的商業潮流。中國絆愛的粉絲畫像與REALME的用戶群體高度重合,為雙方的破次元結合,打下了堅實的用戶基礎。回想2016年12月絆愛誕生的時候,虛擬偶像還屬於相對小眾的二次元內部的小眾圈子,自娛自樂,不溫不火,4年過去,本土化的中國絆愛已經和初音未來、洛天依一起,成為大眾視野最具代表性的虛擬二次元人物、虛擬偶像進軍3次元的核心勢力。
  • 洛天依、初音未來、絆愛……虛擬偶像的演唱會是什麼樣的?
    BML 也在線上進行直播,今年虛擬藝人全息演唱會的這一場,觀看人數超過 600 萬。在這次 BML 全息演唱會上,上臺的虛擬藝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屬於「虛擬偶像」,例如來自 Vsinger 旗下的中文虛擬偶像洛天依,以及被更廣泛認可的「世界第一公主殿下」初音未來等。
  • 破次元跨界,虛擬偶像能否借直播帶貨C位出道?
    今年五一,洛天依、樂正綾等在國內極受年輕人歡迎的虛擬歌手,來到了淘寶直播間,首次試水直播帶貨,人氣之旺超過預期。 虛擬偶像在國內興起時間並不長,直播帶貨的嘗試不單單打破了行業的壁壘,同時衝破了次元的屏障,讓更多人群增進了對虛擬偶像的了解。藉助直播帶貨的東風,虛擬偶像能否迅速成功出圈、走向主流呢?
  •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偶像|洛天依|無限王者團|初音未來|二...
    據愛奇藝發布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二次元圈層人數逐年增加,其中,95後至05後用戶滲透率達64%。在文化產業領域,粉絲市場獨佔一隅。飯圈頂級流量的粉絲經濟效應,虛擬偶像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資本而言,投資虛擬偶像便等同於投資了背後的粉絲市場。
  • 孫越洛天依跨界直播講相聲?抖音二次元虛擬偶像破壁首秀
    明星跨界表演不少見,可是你聽說過二次元虛擬偶像和相聲演員的跨界直播秀嗎?抖音重磅推出次元跨界直播活動,邀請虛擬歌手洛天依和相聲演員孫越,進行了一場獨家跨界直播首秀!更令人沒想到的是,我們的洛天依竟然還在直播中講起了相聲,二人捧逗之間的認真搞笑和驚人默契令網友大呼"次元壁裂了"、簡直"夢幻神聯動"。
  • 618大促:虛擬偶像直播帶貨火了,洛天依們的商業前景如何?
    2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直播與虛擬偶像的結合,讓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從原先僅限於二次元核心圈,迅速泛化,往更寬闊的圈層擴張。虛擬偶像的崛起靠什麼技術?虛擬偶像究竟有多大市場?在這個大促日,通過看清這種新現象背後的那些趨勢,希望你能開開腦洞:未來直播帶貨等其他場景,都會是虛擬人物做主角嗎?
  • 洛天依出圈記:用人設與技術套牢真實的情感
    洛天依文 | 鋅刻度,作者 | 李覲麟位於「魔都」上海,緊靠黃浦江畔的陸家嘴,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之一。而這塊寸土寸金的寶地上,有著世界最高的平頂式大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四天前,高423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94層,被中國第一虛擬偶像洛天依和前來給她慶祝生日兼出道七周年的粉絲承包了。
  • 數字洞察 | 虛擬偶像與偶像虛擬
    90後、00後的崛起,「二次元」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視野,世界首位虛擬偶像「林明美」,1984年誕生,虛擬偶像大咖「初音未來」,2007年誕生,中文虛擬偶像「洛天依」,2012年誕生,虛擬主播(Vtuber)「絆愛」,2016年誕生,明日之子出道的「荷茲」,2017年誕生…
  • 國民虛擬偶像洛天依加入QQ音樂銀河計劃
    作為國民虛擬偶像洛天依有著很高的人氣,近日,作為國民虛擬偶像的洛天依加入QQ音樂「銀河計劃」,攜手「陽炎系列」作者、日本知名音樂人じん(JIN)帶來全新日文單曲《T.A.O.》    《T.A.O.》在QQ音樂上線後,深受歌曲觸動的人們紛紛在QQ音樂評論區裡寫下感慨,洛天依的「海洋號角」也通過QQ音樂平臺引發了更多「52赫茲的共鳴」。
  • 洛天依直播帶貨近300萬人觀看 虛擬偶像也來搶李佳琦的飯碗?
    每經記者 杜蔚  溫夢華    每經編輯 杜毅     5月1日,虛擬偶像洛天依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帶貨之旅
  • 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這一關係下,「我支持偶像」變成了「我製作偶像」,她的走紅火熱恰恰是符合當代年輕人在追求個性、自由和話語權的文化內核。官方引導下,日本網友對初音未來進行了大量同人創作,按自己喜好賦予其設定、故事,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 麥當勞的虛擬偶像破圈,靠的不光是二次元標籤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看到過不少成功出圈的案例,例如近年來網紅動漫IP《魔道祖師》和可愛多的合作,或是國民級手機遊戲《陰陽師》與寶潔的跨界聯動。 而最近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來自一直都挺敢玩的麥當勞。 1.虛擬偶像的優勢 就在2021年的元旦,麥當勞上線了一個全新的二次元形象"開心姐姐"。
  • 「出道」兩年,遊戲虛擬偶像星瞳如何保持潮流文化號召力?
    「出道」兩年,遊戲虛擬偶像星瞳如何保持潮流文化號召力? 毫無疑問,打造虛擬偶像已經成為娛樂產業的潮流趨勢之一。從國外到國內,我們見證了一個個不同行業的虛擬偶像不斷誕生,有初音、絆愛這樣的大熱門,也有不少反響平平的角色,他們的職責不同,命運也各有差異。
  • 《華彩少年》AI選手翎Ling引關注 圈粉和爭議聲中她將如何發展?
    其中,在一眾選手中,AI選手翎ling備受矚目,與節目立意相諧,主打國風傳承,聲音來自京劇梅派第三代傳人。備受矚目的背後,是叫好與爭議的雙重聲音。喜歡她的人驚嘆我們的AI技術竟已可以如此精良與逼真,同時翎長相兼具特色與東方神韻,而國風AI虛擬偶像參加選秀,正是對文化的守正創新,很是期待她的表現。
  • 字節跳動入局虛擬偶像,二次元行業將會迎來大發展嗎?
    在中國第一位成功的虛擬偶像——歌姬洛天依,2012年出道,經過了長達3年的積累,至2015年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被人氣偶像李宇春翻唱《普通disco》,洛天依才得以首次出圈,事業開始逐漸紅火起來。2、熱門IP偶像而另一出身的虛擬偶像多是脫胎於熱門的遊戲、動漫等文創作品中,它們往往已具備了成型的人物背景、性格,並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這類虛擬偶像在出道之時便已自帶流量,相較於前一類虛擬偶像,可以節省大量前期的時間、資金成本,有直接變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