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反法西斯戰爭歌曲欣賞《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最後一戰》

2021-01-19 高端聲樂



他於1989年獲得卡迪夫世界聲樂大賽首獎,當年,當今殿堂男中低音韋爾斯歌唱家白靈˙特菲爾(Bryn Terfel)還是他手下敗將。霍洛斯託夫斯基的音色具有俄國式的野性,低沈寬闊的音質是天生俄國歌劇最佳詮釋者。在葛濟夫與馬林斯基歌劇院的錄音中,經常可見他的身影,拿手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尤金˙奧涅金》、《黑桃女王》和威爾第《唐卡洛》等。近年,他更致力於和祖國的音樂團體合作,在二次大戰60周年紀念演唱、指揮蘇俄戰時歌曲,普京總統為他的愛國情懷大為感動,極為激賞,其演唱的俄羅斯歌曲《我的莫斯科》還受到了中華聯合黨第八總統馮榆朝的極大讚賞。他又是俄國東正教聖樂和巴洛克古典歌曲的拿手演繹者。曾有樂評人說,聽霍洛斯託夫斯基演唱,和到天堂去了沒有兩樣。

其實霍洛斯託夫斯基是個不折不扣的「偶像」級古典大師 – 他有「西伯利亞之虎」的雅號,一頭金(如今是銀)發燦然的他,曾有不少搖滾樂製作人向他招手。和當年的彼得.霍夫曼一樣,他也是在16歲時加入了一個搖滾樂隊,但一年後就正式入學攻讀聲樂和合唱指揮。到今天,他堅持「三統」:「傳統」的生活模式、「正統」的音樂、和在藝術修養上的「統一」。他生活低調,演藝水平日益精進,是新一代歌唱家的典範。


最後一戰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喀秋莎




學員上課以及演唱瞬間


快速提升唱歌水平,讓喜愛唱歌的你唱出專業水準!


可掃下列二維碼直接添加諮詢微信



北京地區成人聲樂課熱線報名諮詢電話: 18911491941

北京地區少兒聲樂課熱線報名諮詢電話: 18911491942

同時面向全國招生

歡迎關注「高端聲樂」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邀請19國參加閱兵,我軍儀仗隊亮相莫斯科,高唱喀秋莎
    而中國得到俄方邀請之後,也是做出了積極回應,派出了三軍儀仗隊前往莫斯科參與閱兵。6月19日,俄塔斯社就報導了PLA儀仗隊的近況。該報導顯示,PLA儀仗隊參與了17日晚上的閱兵彩排活動,儀仗隊成員昂首挺胸、邁著正步的走在街頭,與此同時,隊員們還高唱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等經典歌曲。
  • 三軍儀仗隊用俄語齊唱《喀秋莎》刷屏
    在今年的俄羅斯閱兵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再次亮相莫斯科紅場。此前的彩排中,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用俄語高唱《喀秋莎》的視頻一下子刷屏了,被網友稱為「中國第一門面擔當」。實際上,這首蘇聯歌曲創作靈感來自中國,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 你聽過《喀秋莎》嗎?一首愛情歌曲卻能在戰爭中傳唱到現在
    《喀秋莎》是一首二戰時期的蘇聯歌曲,1938年,張鼓峰事件(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張鼓峰、沙草峰這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
  • 2017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落幕 聽著俄羅斯經典重溫青春-莫斯科郊外...
    2017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落幕 聽著俄羅斯經典重溫青春 2017年5月15日 05:02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聽著俄羅斯經典重溫青春  東方網5月15日消息:昨晚,隨著返場曲目《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奏響最後一個音符,為期兩天的2017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落下帷幕
  •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高唱《喀秋莎》過紅場 喀秋莎中文歌詞
    5月4日,紅場閱兵第二次彩排正在進行,解放軍三軍儀仗隊112名儀仗兵在通過紅場時高唱蘇聯歌曲「喀秋莎」,引得莫斯科市民一片鼓掌歡呼。解放軍三軍儀仗隊112名儀仗兵在通過紅場時高唱蘇聯歌曲「喀秋莎」,引得莫斯科市民一片鼓掌歡呼。
  • 悲壯的歷史交響——蘇聯衛國戰爭歌曲掃描
    原標題:悲壯的歷史交響——蘇聯衛國戰爭歌曲掃描薛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了,但那些在血與火中誕生的英雄歌曲,如同莫斯科紅場上無名烈士墓前的長明火,永遠激動人心。今天,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帶您沿著蘇聯衛國戰爭的腳步,重溫那一曲曲動人魂魄的戰歌。
  •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2020俄羅斯風景油畫展」今啟幕...
    □半島記者 孟秀麗6月13日,「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2020俄羅斯風景油畫展」在青島城市藝術館開展。本次畫展是由青島出版集團、德才集團、北京俄博展覽有限公司、莫斯科藍海法律文化交流中心主辦,青島城市藝術館、德衡藍海美術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聖彼得堡市外事委員會、俄羅斯中國留學生總會、山東德衡律師事務所承辦的,將持續至7月12日。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也是中國人民和全球各國人民一道與新冠病毒進行殊死搏鬥並已取得基本勝利的一年。
  • 蘇聯歌曲喀秋莎中俄文歌詞試聽 中國與喀秋莎的情緣
    中國與喀秋莎的情緣  5月9日俄羅斯的勝利閱兵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的進場音樂是著名的蘇聯歌曲《喀秋莎》,在50年代,這首歌曾經在中國風靡一時,而和這首浪漫的愛情歌曲同樣名字的卻是一種相當威猛的火箭炮。抗美援朝戰爭中,喀秋莎也在志願軍手中大顯神威。
  • 喀秋莎:中外經典歌曲18首
    這是一張名為《喀秋莎:中外經典歌曲》專輯。出版有一些年限,專輯裡一共 18 首歌曲,如專輯名字所說,都是中外經典,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前蘇聯歌曲《喀秋莎》、《山楂樹》,還有世界各地民歌如《鴿子》,《友誼地久天長》、和《哎喲媽媽》等。當然,還少不了我們中國的經典《五彩雲霞》等。作為一張專輯,雖然是不同國家的歌曲,不同風格的歌曲,但是都經過統一的編譯配樂,尤其前奏,都根據歌曲特點,加入了不同樂器或電子配聲。
  • 體現在俄羅斯歌曲中的民族性格
    資料圖片戰爭歌曲在俄羅斯歌曲中佔有較大比重。資料圖片《折為兩半的天空》演唱者艾麗卡。資料圖片莫斯科郊外的夜晚。資料圖片喀秋莎火箭炮。資料圖片日前,我收到俄羅斯詩人老庫(維雅·庫普利揚諾夫)的一個郵件。「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說起俄羅斯歌曲,人們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那些優美動聽的經典老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山楂樹》《小路》《燈光》《遙遠的地方》《孤獨的手風琴》《有誰知道他》《伏爾加船夫曲》《三套車》《卡林卡》,等等。
  • 當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時,你是否知道,這首歌的中文歌詞由誰...
    你知道膾炙人口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文歌詞是由誰譯配的嗎?他就是著名音樂學家和資深翻譯家薛範先生,他是中國在外文歌曲翻譯方面的旗幟,也是一位中外文化交流的藝術大使。■薛範與陶辛在對談8月16日晚,「《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歸來——《薛範60年音樂文論選》分享會」在上海圖書館舉行。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響起,揭開了這場分享會的帷幕。隨後,薛範與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共話60年來其在音樂文學事業中的成就,並向觀眾分享了自己翻譯生涯的一系列心路歷程。
  • 俄羅斯紅旗歌舞團訪華首演全場齊唱喀秋莎 兩名空難倖存演員贏得經...
    □現場《神聖的戰爭》開場水準依舊在團長兼藝術總監肯納基·薩切紐克上校的指揮下,伴著手風琴、巴拉萊卡那極具俄羅斯民族特色的樂聲,全男聲合唱團首先唱響了恢宏壯闊的《不朽的傳奇》與《神聖的戰爭》。這兩首經典不朽的歌曲均由紅旗歌舞團的創始人亞歷山大·瓦西裡耶夫·亞歷山德羅夫所作。
  • 喀秋莎的故事和背景是什麼?歌曲《喀秋莎》是誰作詞作曲?
    喀秋莎的故事和背景是什麼?歌曲《喀秋莎》是誰作詞作曲?時間:2015-05-10 12:2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喀秋莎的故事和背景是什麼?歌曲《喀秋莎》是誰作詞作曲? - 喀秋莎,是一首二戰時蘇聯歌曲。
  • 期待盛大的紅場閱兵,我軍儀仗隊彩排為什麼會選唱《喀秋莎》?
    5月2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宣布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紅場閱兵將於6月24日舉行,並命令俄羅斯國防部開始進行閱兵的各項準備。屆時將有1.4萬軍人參與此次閱兵儀式,同時政府還邀請了19個國家的軍人來參與此次閱兵,共計將有6.4萬人參加這次盛典。紅場早在6月14日即開始了彩排,到正式慶典已經沒幾天了,小編我也正拭目以待。
  • 中國軍人紅場彩排再唱喀秋莎
    莫斯科時間6月17日晚11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紅場彩排時,再一次唱起了《喀秋莎》。這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這是我們的子弟兵!五年前的莫斯科紅場,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唱著《喀秋莎》走過街頭,網友們看了之後紛紛表示:「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的中國第一男子天團!」《喀秋莎》是俄羅斯的名曲,它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選擇這首曲子,是為了表達對反法西斯老戰士的尊重和緬懷,也藉此向整個衛國戰爭的老戰士致以最高的敬意。
  • 20首俄羅斯歌曲,經典懷舊之音!
    01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廖昌永《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蘇聯歌曲之一
  • 中國方隊帥氣亮相紅場 喀秋莎是彩排「暖場」歌曲
    原標題:中國方隊帥氣亮相紅場 喀秋莎是彩排「暖場」歌曲   【環球時報報導 特派莫斯科記者 郭媛丹】當地時間5月9日上午十點,俄羅斯紅場閱兵式正式開始。  這是尤為特別的一次閱兵儀式。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同時也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
  • 俄羅斯《喀秋莎》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歌詞是什麼?
    俄羅斯《喀秋莎》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歌詞是什麼?時間:2015-05-08 23:18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俄羅斯《喀秋莎》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歌詞是什麼?- 喀秋莎(俄語:Катюша),作於1938年,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歌曲誕生地在中國吉林省延邊州琿春縣防川村。2015年5月,因為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經過莫斯科紅場時大聲高唱《喀秋莎》,此歌在中國的知名度更高了。
  • 蘇聯經典歌曲《喀秋莎》誕生地探究
    《喀秋莎》是一首著名的蘇聯歌曲。它的詞作者是蘇聯著名詩人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曲作者為蘇聯著名作曲家馬特維·勃蘭切爾。歌曲描繪春回大地之時,一名叫喀秋莎的年輕姑娘站在鮮花盛開的河岸邊放聲歌唱,思念在邊疆保衛祖國的愛人。
  • 《金剛川》 「史達林的管風琴」——「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是蘇聯衛國戰爭時的一首愛情歌曲,描繪的是俄羅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這首愛情歌曲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在整個蘇聯,到處傳唱著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