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先生說的人生三重境界,告訴你求財、升遷和戀愛的人生智慧

2020-12-12 賞詩詞品歷史

最近在讀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寫的《人間詞話》,受益匪淺!

或許很多人知道《人間詞話》甚至知道王國維先生都是因為他所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可是很多人只是在單純引用和背誦詩詞,你真的能夠精確理解詩詞背後的人生智慧嗎?

當我們讀懂了王國維先生的用意,也就能夠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了。

現在大家都習慣於用王國維先生說的三重境界來解釋財運得失、仕途升遷、愛情離合等各種事情,下面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三重境界的內涵。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一書當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一重境界的詩句出自晏殊所寫的的《蝶戀花》一詞,字面意思是說昨晚秋風瑟瑟,草木枯黃,樹葉凋零。詞人獨自登上高樓,極目遠望,看著遠去的道路消失在天涯盡頭。

王國維先生則將這句詞的意思進行了引申,說明如果一個人要成就一番宏圖偉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有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明確自己的目標與方向,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重境界引用的著名詞人柳永的《蝶戀花》一詞當中的內容,同樣也是千古名句。原本的意思是說愛情當中雖然充滿了艱辛,但是為了真愛還是會不斷追求。

王國維先生筆下的「伊人」則不是指心上人了,而是引申為對理想與事業,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就算曆經千辛萬苦也在所不辭、絕不後悔。

這裡的隱身其實別具匠心,王國維先生告訴我們要成就大事業、大學問不是一蹴而就的,沒有哪一個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所以堅定不移地努力、廢寢忘食地投入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這種孜孜不倦的追求對於心懷理想的人其實是一種享受。

第三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三重境界引用的是辛棄疾《青玉案》當中的詞句,原本的意思是說詞人在茫茫人海千百次地尋找他心目中的美人,猛然回頭,卻發現那個人就隱藏在星星點點的燈光之中。

這裡的美人其實也是一種象徵性意象,是辛棄疾理想型人格的化身。當時的南宋統治者整日尋歡作樂,沉醉於歌舞絲竹當中,自我麻痺,而看清天下大勢的辛棄疾想要改變這種情況,無奈勢單力薄、於事無補,所以用這首詞來表達他的期望、怨恨與理想。

王國維先生將這句詞作為他所理解的人生最高境界,意思是說做學問、幹事業的人肯定是要經歷千難萬險的,或許反覆研究、不斷琢磨之後不會有「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幸運,但是終有一日會實現量變到質變,一切成就自然會水到渠成。

他在原文中書中的這種理解可能是詩詞原作者難以理解和接受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所界定的這人生三重境界現在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也成為了每一個心懷遠大理想、用心生活的人前行的精神動力!

王國維先生為古典詩詞賦予了新的內涵,而他筆下的人生境界最後已經超越了世俗約束,透露出來一種為人處世的哲學智慧。

洞察人生,不管是愛情,亦或仕途,還是財運幾乎都囊括在了這三重境界當中:心懷理想、堅持不懈、人生嬗變,但是太多人倒在了第二個階段。

我堅信,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心甘情願地一輩子碌碌無為,可是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難免充滿了挫折、痛苦、悔恨、鬱悶、哀傷等等各種負面情緒,可是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一書中為我們的人生注入了新的力量與智慧,從古詩詞當中發掘了我們求財進取、升遷治學、婚姻戀愛的不變真理。

成功之人自有其道理,跨越命運的鴻溝實現自我追求,當我們回首往事之時也就不會抱憾終生了。梁啓超先生評價說「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而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魯迅先生也將他稱之為「研究國學的大人物」,朱光潛先生說「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中南大學教授王攸欣對《人間詞話》一書更是讚不絕口。

試想一下,夜深人靜之時,當你手捧《人間詞話》,伴著漫漫星河、習習微風感受著一代大師的真知灼見,學習人生智慧,這是一種多麼美妙的人生體驗啊。

儘管已經讀了兩遍,但是依然感覺自己還沒有完全領悟書中的智慧,需要反覆揣摩、研讀和實踐,能夠閱讀此書,真的是人生之大幸!

因為王國維先生生活的年代是近現代相交的時期,所以他的著作還帶有很多文言文風格,但是現在出了不少白話文版本,而我現在在閱讀的這一版本還配上了精美的插圖,方便我們理解。真誠地推薦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白居易16歲時寫下這首詩,被人一改成千古名篇,但多年來少有人懂

李商隱誇人:雛鳳清於老鳳聲,教你怎麼會說話,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靈犀」怎麼理解?千萬人使用,少數人才懂

他是「史上第一奸賊」卻才華橫溢,餓死街頭前寫下一首詞發人深省

相關焦點

  • 三水國學│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引用了三句宋詞詮釋人生的三層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 王國維《人間詞話》,人生竟然有三個境界
    王國維是近現代的一位著名學者,即使在國際上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他早些年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將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的古典學、美學相融合,這促使他形成了兼收並蓄、包容萬千的個人風格。可能有部分網友只聽過王國維這個人,對他的一些事跡也並不了解,但是「境界說」應該有不少網友知道吧?
  • 王國維: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人生經歷三境界
    周末歸途中,人員喧囂嘈雜,獨品王國維先生之《人間詞話》,浮躁不安的心,在優美古詞中得以平靜,慢慢地、緩緩地進入古詞的世界中,心曠神怡,忘乎所以。圖|《人間詞話》作者國學大師王國維享受著片刻靈魂的歡愉與衝滌,遠離與忘卻了白天的繁華與喧囂,也忽略了火車上周邊的嘈雜與擁擠!
  • 《送我上青雲》:從王國維的三重境界,解讀人生的立、守、得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是他在《人間詞話》中註解的學習的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人間詞話》第26則)。
  •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受益一生
    文/大夢早先,讀《學問與智慧》一文的時候,看到有關於王國維人生三境界的描述。可能當時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還比較淺薄,理解的不是特別透徹,一直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追夢路上反反覆覆的把自己推到後重新建設。直到復盤自己的人生經歷,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出於意料的發現,所有場合中收穫的感悟居然和王國維所說的人生三境界不謀而合,不覺得對前輩又多了幾分敬仰。「人生三境界」語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王國維:三行字是人生的三個境界
    他最熟悉的是他的《人生詞話》和書中提出的「學術三境界」昨晚西風枯死的綠樹,孤零零的高樓上,望著世界末日的路。我不後悔我的衣服越來越寬,這讓人們為伊而憔悴。在人群中尋找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在昏暗的燈光下。
  • 對於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我是這樣理解的
    第一次聽到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是在高中的時候。我們高中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很獨特的人,身上有著古代文人的幾分氣質。當時給我們講課,講到動情的時候,不由自主地給我們說出了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裡說的是一個人開始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是迷茫的,前方沒有道路,需要自己去摸索。這條路究竟會遭遇多少坎坷,多少磨難,無從得知。當你下決心去做的時候,會遭受很多人的反對,他們用他們的思維去告訴你,這不行,那不能幹。
  • 兩個大師的人生三境界之論,來思考的你的人生境界
    關於人生的境界的討論,自古眾說紛紜,但最出名的還是王國維和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境界之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六祖壇經》的人生三重境界,你到了哪一層?
    慧能大師從嶺南獦獠,到得法開悟,再到大開宗門,這既是時間的磨礪也是人生境界的轉變。  說到人生境界,王國維先生在其《人間詞話》裡面用三首宋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比喻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實禪宗裡面也有「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三重境界。
  • 《枕上書》:愛情中成長的白鳳九,恰似經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話語》中將人生分為3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對應三首絕美宋詞,隱藏三段才子愛情
    對於王國維,我們即便沒讀過他的作品,也必然聽過他的人生三境界理論,出自其代表作《人間詞話》,原文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淺談我對《千與千尋》片名的理解,包含了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境界
    初次接觸到「千與千尋」四個字,我曾經一度認為是兩個人的名字之和,然而隨著我對電影的深入了解,細品「千與千尋」四個字,發現其中的意蘊還很深呢,「千與千尋」說的是一個人在不同環境下的名字,這麼有內涵的名字,更加襯託了《千與千尋》不凡,不愧是大神宮崎駿的得意之作!第一,《千與千尋》告訴了我們名字的意義——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 再讀王國維人生三個境界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裡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境界,妙不可言,令人獲益匪淺
    王國維,一位曠世全才,一代國學大師。他學貫中西,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領域均有深詣和創新。梁啓超讚許道:「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
  • 人生的三重境界,你到達了第幾個層次?
    一直以來對這三句話不是很理解,腦海中存在很多的思考和疑問,直到一位導師再次提起這則短篇,我又重新通讀文章,終於有了一些新的感悟。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閒話漫談王國維之人生三大境界
    「人生三境界」語出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按照先生理論,自古之成大事者莫若例外經歷過此三大境界,雖有些許絕對,但也不無道理。結合筆者個人理解解析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王國維的這三種境界是循序漸進的,適用於讀書,亦適用於人生
    王國維的死是中國文化界的巨大損失,雖然如今我們已很少關注他的作品,但王國維的成就卻是不可小覷的:他既有中國古典美學的氣質,又深諳西方美學體系,文史曲哲字略無不精通,被譽為新史學的開山之人,是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者。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他在父親的指導下博覽群書,逐步形成了讀書的志向和興趣。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可如今再次偶遇這三句詞,卻也能夠品味其中的唯美與孤寂。王國維出生寒門,母親早逝,父親一人既當爹又當媽地將他撫養長大,一心想著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奈何偏偏他厭惡八股文考試,止步秀才,便不再參加科舉。1898年,王國維獨自來到上海,在同鄉的引薦下進入《時務報》擔任校對兼門房。
  •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到了第幾重?
    王國維有云:「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人生來便註定了要成長、要追逐、要反思、要前行……這條旅途你已經一個人走了很久,累的時候不妨停下來,看看自己的目標是否還在自己的正前方,看看自己是否還依然守著最初的那顆心,看一看人生這條路,你究竟到了哪一重境界。
  • 王國維:用三大境界凝聚出人生感悟,《人間詞話》值得一讀再度
    國學大師陳寅恪在王國維紀念碑銘上寫道:「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固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世,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