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我是這樣理解的

2020-12-14 喵喵嘚吧嘚

第一次聽到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是在高中的時候。我們高中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很獨特的人,身上有著古代文人的幾分氣質。當時給我們講課,講到動情的時候,不由自主地給我們說出了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裡說的是一個人開始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是迷茫的,前方沒有道路,需要自己去摸索。這條路究竟會遭遇多少坎坷,多少磨難,無從得知。當你下決心去做的時候,會遭受很多人的反對,他們用他們的思維去告訴你,這不行,那不能幹。

但是你依然不放棄,還是決定去做,有點「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執拗,「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執著。眾人的冷言嘲諷就像是凜冽的西風一樣,滿地的樹葉,猶如「昨夜西風凋碧樹」,形單影隻的你,望著自己選擇的道路,猶如「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讓我想起馬雲當年創建阿里巴巴時候的情景,當時不少人都理解不了他,都說他是不切實際的空談,朋友、周圍人都理解不了他,那個時候的他,正是王國維說的第一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句詩出自北宋柳永的《蝶戀花》,形容為了心愛之人而消瘦無比,這裡形容一個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而宵衣旰食。

一個人既然選擇了自己的那條路,那就應該堅持的走下去,縱然衣帶漸寬,憔悴不堪,也為了心中的理想咬著牙堅持下去。網上有句這樣的話: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一個人想要幹成一件事情,真的需要努力,達到一個質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你能夠感覺到的。

俞敏洪創辦新東方之前,曾是一個不敢在別人面前講話的人,十分靦腆,很難想像後來的他能夠在萬人面前談笑風生,這是怎樣的一個蛻變,沒有「衣袋漸寬」的變化,哪能得到你心中的「伊人」?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詞出自南宋辛棄疾《青玉案》,王國維用它來形容人生的第三境界。做學問,做事情,它都需要你付出足夠的努力,反覆的琢磨,不斷的推敲,來回的論證。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突然發現原來竟然是這個原因,正猶如「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豁然開朗。

這種情況我是深有感觸的,因為我是做科研的。做一項科研,你不知道它的最終結果會是什麼樣子,需要你不斷地去設計實驗,然後對實驗出現的結果進行詳細的剖析,然後在此基礎上,繼續實驗,繼續剖析,正是這樣的反反覆覆,實驗的真相才能呈現出來。

總之,當你經歷一些事情,去真正地做成一件你引以為傲的事情時,就會對這人生的三境界有著更深的理解與感悟!

相關焦點

  • 王國維先生說的人生三重境界,告訴你求財、升遷和戀愛的人生智慧
    最近在讀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寫的《人間詞話》,受益匪淺!或許很多人知道《人間詞話》甚至知道王國維先生都是因為他所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可是很多人只是在單純引用和背誦詩詞,你真的能夠精確理解詩詞背後的人生智慧嗎?當我們讀懂了王國維先生的用意,也就能夠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了。
  •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王國維:三行字是人生的三個境界
    他最熟悉的是他的《人生詞話》和書中提出的「學術三境界」昨晚西風枯死的綠樹,孤零零的高樓上,望著世界末日的路。我不後悔我的衣服越來越寬,這讓人們為伊而憔悴。在人群中尋找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在昏暗的燈光下。
  • 《送我上青雲》:從王國維的三重境界,解讀人生的立、守、得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是他在《人間詞話》中註解的學習的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人間詞話》第26則)。
  • 再讀王國維人生三個境界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裡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受益一生
    文/大夢早先,讀《學問與智慧》一文的時候,看到有關於王國維人生三境界的描述。可能當時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還比較淺薄,理解的不是特別透徹,一直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追夢路上反反覆覆的把自己推到後重新建設。直到復盤自己的人生經歷,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出於意料的發現,所有場合中收穫的感悟居然和王國維所說的人生三境界不謀而合,不覺得對前輩又多了幾分敬仰。「人生三境界」語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 王國維: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人生經歷三境界
    圖|《人間詞話》作者國學大師王國維享受著片刻靈魂的歡愉與衝滌,遠離與忘卻了白天的繁華與喧囂,也忽略了火車上周邊的嘈雜與擁擠!先生認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乃王國維先生的精神核心所在。先生認為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淺談我對《千與千尋》片名的理解,包含了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境界
    今天在這裡談談我對「千與千尋」這四個字的淺顯的個人理解。初次接觸到「千與千尋」四個字,我曾經一度認為是兩個人的名字之和,然而隨著我對電影的深入了解,細品「千與千尋」四個字,發現其中的意蘊還很深呢,「千與千尋」說的是一個人在不同環境下的名字,這麼有內涵的名字,更加襯託了《千與千尋》不凡,不愧是大神宮崎駿的得意之作!
  •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對應三首絕美宋詞,隱藏三段才子愛情
    對於王國維,我們即便沒讀過他的作品,也必然聽過他的人生三境界理論,出自其代表作《人間詞話》,原文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王國維《人間詞話》,人生竟然有三個境界
    王國維是近現代的一位著名學者,即使在國際上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他早些年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將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的古典學、美學相融合,這促使他形成了兼收並蓄、包容萬千的個人風格。可能有部分網友只聽過王國維這個人,對他的一些事跡也並不了解,但是「境界說」應該有不少網友知道吧?
  • 三水國學│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引用了三句宋詞詮釋人生的三層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 《枕上書》:愛情中成長的白鳳九,恰似經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話語》中將人生分為3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參透論詩為人的三重境界,卻以悲劇收場是為何
    說起王國維,我們當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人間詞話》以及他關於作詞的三種境界的著名論述: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按我膚淺理解解讀一下就是一從古到今無論是做學問還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必須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迷惘,「望盡天涯路」,不知何去何從。
  • 王國維的這三種境界是循序漸進的,適用於讀書,亦適用於人生
    三種境界是循序漸進的,適用於讀書,亦適用於人生第一種境界,孤獨中透露著新生。不知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有種這樣的感受:人是群居性動物,我們曾經一直試圖努力融入別人的圈子,一旦離開群體,就感覺無所適從。或者說,我們已經忘記了人生本來的意義和目標。如果真是如此,那就讓我們淨化內心吧。
  • 金庸筆下獨孤求敗四大境界,竟迎合了王國維的求學三大境界
    這句話初看似乎是在描繪情人之間如膠似漆一般的感情,可實際上卻是在寫求學的境界。王國維先生被人稱為中國最後一位文人,而他給後人留下的求學三大境界便足以明證。不過,在筆者看來,金老爺子這位武俠小說家,在作品中竟也暗自用獨孤求敗四大境界,暗自迎合了王國維的求學三境界。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境界,妙不可言,令人獲益匪淺
    王國維,一位曠世全才,一代國學大師。他學貫中西,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領域均有深詣和創新。梁啓超讚許道:「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
  • 王國維:用三大境界凝聚出人生感悟,《人間詞話》值得一讀再度
    王國維,字靜安,清末光緒三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府海寧州城。他的家族世代都是書香,家學很淵博,他的父親王乃譽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孫,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著有遊目錄八卷,古錢考一卷及其他文稿,題畫詩、畫粕等數卷,這對他的成長和人生道路的選擇影響甚大。
  • 從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看教育者的「教學三境」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最早聽聞《人間詞話》便是從這三句話開始的。那時人還年幼,只道詞是詞,詩是詩,美就可以了,怎還能上升到境界的程度。
  • 兩個大師的人生三境界之論,來思考的你的人生境界
    關於人生的境界的討論,自古眾說紛紜,但最出名的還是王國維和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境界之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種境界,你在哪一層?
    王國維的人生三種境界 此一境界,乃對人生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幾何。 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風颳得綠樹落葉凋謝,表示當前形勢相當惡劣,但在亂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清晰地看到遠方,看到天涯海角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說明他能排除幹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