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模式面臨拐點

2020-12-18 央廣網

日本「特許經營連鎖協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日本共有55620家便利店,同比減少123家,是日本2005年有此項統計以來,數量首次減少。分析人士認為,日本便利店的經營方式面臨拐點,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便利店起源於美國,在日本得到快速發展。去年夏天,7—11在衝繩縣首次開店,至此7—11、羅森和全家等三大便利店都實現了日本全境覆蓋。日本便利店總數是郵局網點數量的兩倍以上,幾乎每個人生活都離不開便利店。

日本的便利店十分「便利」——隨時隨地找得到。隨時是指營業時間長,很多便利店甚至24小時營業。隨地是因為便利店數量多,可以輕鬆找到。再加上便利店服務齊全,不僅銷售食品飲料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文具、報紙等,還可以繳費、購票等。在東京等大城市,走幾步就可以看到一家便利店,甚至一個十字路口附近就有四五家便利店。在鄉村或者小城鎮,便利店就是當地的購物中心。

近年來,日本藥妝店和小型超市快速發展,成為便利店的強勁競爭對手,便利店的顧客與店員逐漸流失。隨著日本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減少,人工費用也在不斷上漲,這使得便利店加盟店主負擔進一步加重。

作為日本便利店行業的龍頭企業,7—11在去年初因人手不足導致24小時經營模式難以為繼,部分加盟店與總部發生對立,時任社長最終辭職。去年7月,7—11行動支付系統由於安全漏洞造成大量用戶蒙受損失,新系統上線僅3個月又以失敗告終。去年底,7—11被曝長期拖欠臨時工加班費共計約4.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75萬元),涉及約3萬名員工。分析認為,這暴露了日本便利店大力擴張路線存在的嚴重管理問題。

日本全家社長澤田貴司表示:「便利店處於飽和狀態,大量開店的時代已經結束。」日本媒體分析稱,在少子老齡化的背景下,便利店依然擁有很高需求,但市場已接近飽和。各便利店公司開始重視收益並控制增設新門店,調整深夜營業時間以應對人工費用高漲等,商業模式迎來轉折點。

羅森2018年開設了一家設有諮詢窗口的新型店鋪,人們可以向店裡的營養管理師等諮詢護理和日常飲食問題,此外店內還設有銷售非處方藥的櫃檯。記者看到,與普通便利店相比,這家便利店商品類別和品種更加豐富,貨架上還擺滿了各種適合老年人的商品——易咀嚼消化食品、拐杖、成人紙尿褲等。這家便利店還設置飲食區,擺放了十幾個餐椅。點上一杯便利店的咖啡,幾名老年人一邊吃著自帶食品,一邊說說笑笑,成為附近老年人休閒聚會的場所。

包括羅森在內,日本各便利店連鎖企業瞄準了潛力巨大的老年人市場,通過為他們提供更多服務,以提高店鋪競爭力。比如,羅森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推出很多方便老年人食用的食品,7—11在老年人集中的住宅區開設店鋪,不僅送貨上門,還幫助老年人換電燈泡、扔垃圾等,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

相關焦點

  • 人口老齡化加劇 日本便利店模式面臨拐點
    日本「特許經營連鎖協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日本共有55620家便利店,同比減少123家,是日本2005年有此項統計以來,數量首次減少。分析人士認為,日本便利店的經營方式面臨拐點,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及時作出調整。便利店起源於美國,在日本得到快速發展。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一方面,一二線城市已然開始面臨類似日本的飽和問題,增長空間有限。  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9年我國便利店行業市場滲透率達到10407人/店,而日本為2208人/店。相比之下,前者的滲透率幾乎只有後者的五分之一,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 解析:7-11、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真正商業模式
    我們對便利店的認知是什麼?有特色,生活周邊,連鎖等等,然後我們做便利店往往只仿其形而不能學得其神!便利店背後的真正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日本人是便利店的鼻祖,他們來告訴你!   桃子在冰箱內保存三小時最為甜美。   這句話被印在日本一家 7-Eleven 便利店海報上,以提醒顧客桃子要這樣吃才最味美。
  • 日本7-11、永旺等便利店在有限賣場空間推陳出新
    導讀——讀懂日本便利店的經營之道    數據:日本便利店通過對每日POS數據進行徹底分析,基於分析結果進行預測下單   品類更新:快餐盒每日配送食品佔到門店零售額的38.3%   面積:平均單店面積110平米左右,SKU數2500品類左右,客單價能達46元,坪效9萬元以上。
  • 日本便利店24小時營業的傳統,即將走到盡頭
    從2019年起,以羅森為首的日本各大便利店巨頭們,陸續開始對原有的運營模式進行改革。當年4月,羅森開始在全國推廣短時營業模式,此後深夜停業的羅森加盟店數量猛增,從3月的30家增長到了11月的477家。此後,羅森又在12月宣布在全國的102家加盟店開啟新年停業模式,這些店鋪從12月31日到1月1日將進行1到2天不等的關門停業。
  •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來源:聯商網2019-04-22 17:27聯商專欄:日本三大便利店2018年業績公示,從中可以看出些什麼?銷售增長率下降、服務產品領先增長2015年以來,日本便利店現存店鋪銷售增長率出現下降趨勢,依靠新開店拉動銷售額增長。
  • 日本的24小時便利店在沒落,中國的什麼樣?
    ,則標誌著日本24小時便利店文化的全面衰落。除了無人可用,日本便利店的受眾也在逐年老齡化,據統計7-Eleven的顧客中,年齡在40歲以上的顧客佔到了61%,而年齡20歲以下的年輕人則僅佔20%。據悉羅森和7-Eleven正在布局無人便利店。且不論日本比較保守、又佔顧客比重最大的日本老年人對於行動支付和無人消費場景感官如何、是否能接受。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作為日本著名的貿易巨頭、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伊藤忠商事此前就已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等此次收購結束持有率會提高到100%,完全掌握全家。全家是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店面遍布全國各地,平均單店日銷售額能達到53萬日元!但近年來,日本零售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又遇到用工緊張、成本增加等問題,還有電商、配送物流等行業崛起,大大壓縮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間。
  • 日本的便利店,為什麼能火爆全球?消費者:非常人性化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日本的便利店能火爆全球,一起來看看。便利店最初是起源於美國後續在日本興起,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們可以看到日本便利店是隨處可見的,日本的便利店就跟我們中國的超市一樣,兩者都是為了方便周圍居民消費購買生活用品,不過兩者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超市的主要服務人群是居民消費者,主要購買一些生活用品,但是我們便利店的服務人群則以生活節奏快,追求生活質量的人群為主。
  • 通過6萬家便利店的案例?給你一個社區餐飲模式便利店的計劃書?
    它的主業是銷售冰塊,副業麵包、熱狗、滷蛋之類的食品,這也是世界便利店的開端。 1963年,日本人鈴木敏文加入日本零售集團伊藤洋華堂,他的專業是心理學,對商業一無所知,自己也沒有想到,後來成為世界便利店的巨頭。 在1973年,鈴木敏文拿下美國7-Eleven在日本特許經營權,並於次年正式創辦日本7-Eleven。
  • 日本商店放棄了24小時營業的模式
    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國家由於嚴重的勞動力短缺,該國的便利店開始縮短營業時間,放棄了傳統的通宵營業模式。根據日媒的一項調查,在截至今年2月的4個月裡,擁有7- 11、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和勞森(Lawson)三大連鎖店的400多家門店已停止24小時營業。大約220家這樣的商店位於大城市的郊區。
  • 日本便利店數量2005年以來首度減少
    據外媒報導,由於人手不足和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日本便利店數量自2005年以來首度減少。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特許經營連鎖協會」稱,截至2019年底,日本共有約5.5萬家便利店,同比減少123家,降幅為0.2%,是日本2005年有此項統計以來便利店數量首次減少。
  • 2019年便利店的8個關鍵詞
    >零售圈評:2019年國內便利店收購案比較重大的兩起便是OK與全時便利店被收購。唐久便利店保險套售假以及全家便利店的過期食品售賣問題,應該在便利店整個行業引以為戒。最高級的危機公關不是積極的消除這些商業行為的消極影響,是便利店企業潔身自好,從源頭避免危機的產生。
  • 應對疫情,日本便利店是怎麼做的?
    聯商專欄:日本便利店是1974年起步,在1983年是6308家店,進入2010財年開始加速開店,2013年突破了5萬個店,2019年3月底為58340個店,到2020年2月底,為55460個店,其主要便利店企業店鋪數量見附圖。其中,三大便利店在日本消費者心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 賣家具的宜家,開起了「便利店」!
    宜家首開便利店,這也是日本宜家選址向市中心進軍的重要一站。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繼「宜家餐廳」、「宜家咖啡館」、「宜家烘焙工坊」後,宜家在日本開起了便利店,這也是宜家「小店」模式首次在該國的落地。
  • 口罩和消毒液帶來轉機,日本便利店能靠防疫用品起死回生嗎?
    這是日本便利店時隔2個月重新出現銷售額增長。近期的病毒對日本產生的影響正在擴大。日本國內外消費者對口罩的搶購,甚至整體提高了日本各個便利店的1月銷售業績,讓業績低迷的便利店時隔2個月重新出現增長。據日本連鎖商業協會發表的數據,今年1月,日本全國的便利店連鎖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0.4%,共計8353億日元。事實上日本的便利店行業整體而言並不景氣。數據顯示,便利店的來店客流數連續4個月下滑,1月的來店客流人數也下滑了0.8%;出於成本控制的考慮,日本便利店新開門店的數量也連續三個月下降。
  • 便利贊便利店,為什麼現在的便利店都要賣關東煮?
    目前便利店品牌越來越多,大部分都會提供熱食售賣,熱食可謂是冬天裡溫暖肚子的好幫手,說起便利店裡的熱食,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提到關東煮,反而好像很少看到專門賣關東煮的店,大家印象逐漸停留在便利店那一格格熱氣騰騰的各種肉丸,關於為什麼現在的便利店都會提供關東煮這個問題,也沒有太多人在意,
  • 疫情時期,日本便利店成了最大贏家
    毫無疑問,疫情讓日本的經濟陷入了一定的困頓——即使還沒有顯現出來。但總有一些商業形態依然煥發著生機,引人注目。在東京街頭隨處可見的便利店裡,燈光依舊璀璨,顧客雖然不多,但依然能見到有人走進走出的身影。在這個特殊時刻,便利店幾乎成了日本人的消費救贖。
  • 全家集便利店新零售逆襲之路,緊抓品牌核心,啟動同步運營模式!
    這幾年,國內的便利店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紮根於全國各地。特別是隨著新零售和消費升級的衝擊下,誕生出了形態各異的便利店。但是,新零售盛行之下的便利店,雖然帶來了新的技術和新的生活方式,讓便利店的形態得以進化,可急功進利搶佔市場的節奏,也導致許多便利店直接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難題。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伊藤忠將100%持股】日前,日本全家便利店...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伊藤忠將100%持股】日前,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據悉,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公開收購全家便利店的股份,收購過程預計持續到8月24日。數據顯示,伊藤忠此前持股50.1%,已擁有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