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快活事,成都掏耳,真乃小舒服也

2021-01-08 穎之星語

我們走得太快,太遠,已經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騰出一點時間,去享受生活!

非常懷念家鄉的茶館,農閒時節,街上最熱鬧的地方,就是茶館。

一壺茶,一副牌,一場擺不完的龍門陣。

光陰在笑語歡顏中,拉長,無限悠長,鄉下不問城裡忙。

終竟無法擺脫人世間的滾滾紅塵,裹掖著,負重前行,身不由己。

但是從未忘記,內心深處的那一份掙扎,停歇,傾聽與對話。

忙裡偷閒,慢點,再慢點!

每次回川,我都會在成都停留,這座來了不想走的城市。

到成都,寬窄巷子和錦裡,則是必去的打卡地。

人潮擁擠中,雖是匆匆過客,仍覓稍事停息。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兼併蜀國、巴國,在成都設置蜀郡。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15年,張儀築少城,也就是寬窄蒼的最早起源。

公元1718年,康熙平定準葛爾之亂後,留下千餘滿蒙八旗兵駐守成都,在少城基礎上,築「滿城」。

滿城內的寬巷子名叫興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

1948年,城市勘測中,工作人員隨手將比較寬的興仁胡同標註為「寬巷子」,把窄一點的太平胡同標註為「窄巷子」,有井的如意胡同標註為「井巷子」。

隨手標註的名稱,陰差陽錯地沿用至今,人們已經忘記了原本的名稱,興仁、太平與如意。

蜀漢時期,成都的蜀錦非常出名,為了保護和促進蜀錦織造,蜀漢王朝設置了專門的官職:錦官。

錦官辦公的地方,建立了錦官城。

錦官城所在地,就是現在的錦裡。

錦官城,也成了成都的別稱。

杜甫詩中的「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說的就是成都。

在錦裡和寬窄巷子裡,漫行其間,慢點,再慢點!

民間老底子的工藝裡,感知歲月無痕。

皮影表演的藝術者,名叫周偉,被授予2018年工匠精神優秀傳承人,佩戴著派出所的「執勤」袖章,看來是一位有故事的人。

成都特有的掏耳服務,在寬窄巷子和錦裡,隨處可見。

掏耳,成都人稱為「小舒服」,掏耳師傅被稱為採耳師。

掏耳,融藝術與技術於一體,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獨特民間手藝。

掏耳的過程,是一次銷魂的體驗。

明代醉月子編撰的《精選雅笑》記載:親歷者頓覺身心舒坦,耳聰目慧,塵世凡事,恍若空靈。一勺一刷一鏟收放自如,一推一捏一撣輕緩有道,真乃小舒服也!

停留,享受一次銷魂的小舒服!

漫步在古巷,聽一曲《成都》,歲月靜好!

張藝謀說,成都,是一座來了不想走的城市。

還有人說,成都,是一個「偷心」的地方。

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相關焦點

  • 成都民生耳鼻喉告訴你:當醫生耳鳴時,他們通常會做這三件事
    耳鳴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因為耳鳴,焦慮、煩燥者有之,抑鬱、自殺者也有之。那麼到底什麼是耳鳴?耳鳴真的「無藥可救」嗎?  什麼是耳鳴  耳鳴是指在沒有任何客觀聲響的情況下,人在主觀上卻可以感覺到耳內或頭部有聲音。耳鳴是耳科臨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是多種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如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出現耳聾等更為嚴重的後果。
  • 5歲兒子總要媽媽掏耳朵,掏不出啥但娃總喊癢,醫院檢查才知真相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我國民間有「三大快活」之說,即:採耳、捏腳、洗澡。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被媽媽「挖耳朵」,那是一件頂頂舒服的事情。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人在沒事的時候,都願意自己挖挖耳朵。但「挖耳」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過度的掏耳朵,也是在傷害耳朵。5歲兒子總要媽媽掏耳朵,掏不出啥東西但娃總喊癢5歲的樂樂月最願意被媽媽挖耳朵了。每次,媽媽說挖耳朵時,樂樂都跑著到媽媽身邊來。
  • 網紅狂推、市場熱捧,「掏」出一個「耳屎經濟」
    據說,我國民間有三大快活似神仙之道:搓澡、捏腳、掏耳朵。其中,掏耳朵也被稱為「採耳」,現在很多養生館都會開展這一項目。採耳師們利用工具(如鵝毛棒、馬尾等)通過清除外耳道內的耳屎,並對耳道內外進行刺激,使人獲得享受與放鬆,因而將其稱為「人間小舒服」。根據體驗過的人描述,耳道清潔之後,技師會用雞毛和鵝絨製成的工具在耳道內捻動,這種局部按摩術帶來的酥麻感會傳遞到每一根神經,好的手法會讓人達到 「顱內高潮」般的體驗,欲罷不能。
  • 杭州78歲大伯掏耳屎掏出「瘤子」!耳鼻喉科專家教你如何科學挖耳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徐尤佳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
  • 掏一次耳朵爽上天,洗一次眼睛賽神仙?民間技藝為何越來越火
    掏出來的「耳屎經濟」?採耳,其實就是掏耳屎,最早發源於唐朝,是皇宮貴族放鬆娛樂的主要方式,後來到了清朝末期才開始在民間流傳,距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從時間上看,做一次採耳的時間也並不算長,一般路邊攤簡單採一次耳,通常不會超過20分鐘,即使到專業的採耳門店裡,採耳一次所需要的時間也通常在45到60分鐘以內。
  • 耳朵別隨便掏,或暗藏3種「危險」,醫生:別只顧一時舒服
    有相關的研究證明,美國每年大約有八千萬人因為隨意掏耳朵,造成耳道堵塞的現象,最終只能做手術治療。在中國一些家長們不僅自己喜歡掏耳朵,還喜歡給自己的孩子掏耳朵,大約百分之七十的兒童中耳炎患者,都是被父母掏過耳朵的。
  • 去醫院可以掏耳朵嗎?小心掏出一坨耳粑粑
    網友對於耳屎能不能自己掏,一直持有多種意見。其中包含多個派別。人的耳朵從外向內依次是外耳,中耳,內耳。我們的耳屎主要集中在外耳道。耳屎的成分包括脫落的耳道上皮,耵聹腺分泌的油脂及分泌物混合形成。耳屎具有保護耳道的作用,耳道可以自然脫落,普遍認為耳屎不需要特殊清理。耳內形成耵聹,或耳屎嚴重堵塞耳道時,需要就醫進行清理。耳朵分為油耳和幹耳,油耳的耳屎不易自然脫落,會伴有異味。掏耳朵這個事情,有些人經常掏,有些人幾十年不用掏,因人而異,不過,一些錯誤的工具,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 寶寶需要定期「掏耳朵」嗎?處理耳屎的正確方法,父母了解一下
    很多人都喜歡掏耳朵,覺得這樣非常舒適,但你會給孩子定期「掏耳朵」嗎?執筆:嬉武編輯:嬉武定稿:楠楠「掏耳朵」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現在的採耳,會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而且還能輕鬆地就把耳朵裡的耳屎給清理的乾淨了。
  • 北京醫生結伴在成都「採耳」,朋友耳朵裡竟然發黴了!膽小者莫入……
    四川成都民間流傳幾句俗話: 「人生三大樂,結婚搓麻掏耳朵」 「人生最快活,採耳洗澡修個jio」 其中的採耳特別受歡迎,有人描述為銷魂 但我要用我和朋友的親身經歷來告訴你
  • 揭秘嶽陽民間採耳絕技,傳統手藝融入現代生活
    我國民間有三大快活似神仙之道:洗澡、捏腳、掏耳朵。掏耳雅稱採耳,起源於漢代,至今已有近兩千年歷史。古時候,技術高超的採耳師傅常年服侍那些王公大臣。可謂:一掏龍入海,二刮虎出淵,三顛似神仙;民間的採耳,則興起於剃頭匠。他們有一套專門的掏耳工具和操作手法。素有「千年遊來多享受,神仙飛來也歇腳」的說法。
  • 寬窄巷子「掏耳朵」只有土豪能去!一團耳結120,成都人直呼太貴
    成都,近幾年在某音作用下越來越火的城市,已經是近幾年炙手可熱的旅遊城市,目前的成都甚至不需要節假日,周末周日大部分地方就早已人滿為患,來自全國各地都在體驗成都特色,感受著成都人的生活,品味著成都人的美食,但在無數的經典之中,有一個景點幾乎都來成都的人都會打卡的地方,沒錯那就是寬窄巷子
  • 杭州一位七旬大爺熱愛掏耳朵,結果很嚴重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徐尤佳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圖片來源於cfp)近日,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大伯姓徐,78歲。「醫生啊,我一個禮拜前,突然出現了右側臉麻木,嘴角歪向一邊。吃飯喝水都會漏出來,是不是面癱了?」他愁眉苦臉地說,最近幾年來,他右耳幾乎聽不到了,現在又撞上面癱了,真是屋漏偏逢雨。經過各種檢查,大伯診斷為外耳道膽脂瘤。
  • 採耳神器bebird Note3體驗:一掏龍入海、二夾虎出淵、三顫似神仙
    民間流傳三大快活:採耳、捏腳、洗澡。其中採耳居首,採耳即為掏耳朵,古來有之!就是把耳屎挖出來、清潔耳道,提高聽力,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後還可獲得享受與放鬆!採耳是大江南北、大人小孩兒都會的一項活動。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起眼的"掏耳朵"已經被做成了產業,那麼你的採耳裝備是否升級了呢?還在用手指、火柴、金屬耳勺嗎?bebird機械臂可視採耳棒Note3了解一下,高清內窺、採鑷兩用,帶給全家人驚喜享受~開箱&外觀如果我不說,相信很多人都看不出來它是個採耳的高科技。
  • 從大保健到小舒服採耳店為何風靡全國
    中國古代理發行業秘笈《淨髮須知》中有詩云:耳作蟬鳴似有琴,身無氣脈不通風。妙手精玄輕一鑷,教人快樂自玲瓏。生動描繪出採耳帶給人的感官愉悅。劉洋說,清潔耳道只是採耳的功能之一,享受放鬆的感覺才是核心要義。正因如此,採耳別名「小舒服」,漸漸成為被年輕人所接受的品質生活方式。2019年,被業內人士視為採耳產業的爆發之年。
  • 男童長期不掏耳屎,不得不全麻手術?最傷寶寶耳朵的是這些事
    趙趙(化名)在一次感冒後耳道發炎,疼得厲害,到醫院檢查發現他的耳朵裡塞滿了耳屎。由於耳屎量大且堅硬,當地醫生束手無策。最後要通過全麻手術才掏乾淨。在此之前,他剛從一場感冒恢復,醫生懷疑是感冒誘發了中耳炎。但隨後的檢查嚇了醫生一跳,趙趙的耳道裡全是耳屎。
  • 老人掏耳朵,竟掏出了腫瘤!還會有生命危險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尤其是從自己耳朵裡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上周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0178歲老人掏耳朵掏出腫瘤大伯自述姓徐,今年78歲。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結果意想不到:太后悔了!
    耳朵癢的時候,小夥伴們會不會自己掏耳朵?平時有沒有去店裡採耳過?網絡圖這看似平常的採耳(掏耳朵),竟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 ……最近,浙江海寧 30 歲的小夥小思(化名)去採耳店,享受了一次採耳服務。可幾天之後耳朵奇癢,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小思的耳朵裡竟然"發黴了"!
  • 為何醫生說別經常用棉籤掏耳朵?提醒:3個後果,有的還不可逆轉
    想必在你的鑰匙上都缺不了「掏耳勺」的影子,有很多人在閒來無事時,都會拿起掏耳勺對耳道一通清潔。挖出「耳屎」來,看著那個酸爽、心情那個舒暢,似乎聽力也變得清晰了起來。然而,這樣有事沒事掏耳朵真的是一個好習慣嗎?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