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返回,背後13所高校助力,看看有沒有你的高校

2020-12-24 Du熊帶你輕鬆學

前幾日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圓滿完成月球採土任務。人們親切地稱嫦娥五號為「五姑娘」,此次月球採土行動稱為「月球來的快遞」,但是這次嫦娥五號成功返回行動背後助力的高校有哪些你知道嗎?喜愛航天事業的同學們不要錯過今天的推送,這些學校將有可能成為你將來會選擇的高校哦!打起精神來跟著我進入到今天的主題吧!

本次參與月球返回助力活動的高校一共有13所,分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各個大學分別參與了嫦娥五號月面採樣到返回的重要環節。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他們肩上擔負的重任吧!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主要研究的市月面採樣技術,嫦娥五號工程四大核心技術之一。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鄧宗全院士、黃玉東教授、趙陽教授、張學習教授等科研團隊歷時十年的研究,攻克各種技術難關,採用多種技術助力採樣任務,其中鄧宗全教授團隊主持了月面採樣與封裝專項論證,可以完成月球表層和此表層樣品的任務黃玉東團隊完成了取芯軟袋型號產品型號研製任務,這個產品具有耐高溫、易翻折、結構緊密等優勢,可以經受住月面採樣的嚴酷環境完成樣品封裝任務。趙陽團隊保障嫦娥五號鑽取採樣流程在地面的演練以及在軌道上作業狀態的判讀。張學習團隊為機械臂多點、多次採樣及樣品精準轉移提供了技術支撐。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校友韓紹金參與了嫦娥五號無線聯試任務。為了嫦娥五號整個採土任務的順利完成,他2017年參與工作,到2020年12月嫦娥五號採土工作的順利完成,整個過程當中盡職盡責,不辭辛勞,因為他覺得支持中國航天人走下去的是每個人心中的家國情懷,凝聚了每個中國人與國家休戚與共的集體精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校友楊夢飛是嫦娥五號的總設計師。1982年獲得學士學位、2005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個人長期從事飛行器領域的科研工作,為探月工程,載人航天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國防科技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和研製,創造性的設計出了基於視覺引導的月面採樣位姿測量方案,避免了採樣器與月面巖石障礙物發生碰撞,相當於給執行任務的機械臂裝上了眼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團隊為火箭的熱防護方案進行關鍵性的地面熱環境實驗,以及著陸緩衝裝置動摩擦力與時間、緩衝柱位移工作的測試,確保了實踐著陸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團隊將研製的超聲電機應用在了嫦娥五號的探測器上,用於光譜儀驅動與控制,針對月表地形複雜所要求的著陸穩定性承擔了著陸緩衝柔性體建模和著陸衝擊計算等任務,為嫦娥五號保駕護航。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空間視覺研究團隊完成了月表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同過這個系統引導機械臂進行自主採樣,並且保證了採樣的效率和精準度,同時還可以將採樣過程發送回來供地面人員研究。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團隊負責研製了某型抗輻射宇航系統晶片,應用在了採樣封裝控制器的主控制處理中。並且西北工業大學本身作為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人才培養大學,為航天領域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校友劉石剛在此次任務中擔任了中心計算機分系統的指揮員,王志霞在銅鼓嶺測控區大口徑光學實況記錄系統中擔任該分系統的指揮員。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校友胡旭東擔任嫦娥五號「01」號指揮員。他曾參與發射任務40餘次,真正可以說是太空飛行器升空見證者第一人。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三位校友助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他們分別是胡紹華、馮振華、劉青鋒,談起他們的成長經歷都感恩於北化工對他們的培養,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奉獻著北化人的青春與熱情。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的肖龍教授及其團隊研製了用於材料加工的模擬月壤,也參與了嫦娥五號採樣點的選址工作。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是唯一擁有國際太空任務實戰經驗的高校。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圓滿完成月球採土任務必然要感謝各大高校為我國培育出了許多優秀人才,助力航天事業。一個衛星的發射從設計提出到研究製造,成功發射以及安全返回整個過程,背後是無數航天人日日夜夜的幸苦付出,航天事業離我們並不遙遠,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是國家安定和平,另一仿方面也便利了我們的生活, 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新能源,改善了自然環境,航天研究工作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航天人也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人,我們的驕傲。

各大高校排名不分先後,只是按資料搜集順序編寫,如果你心裡或者你家孩子心裡也有一顆航天夢,這些高校將來必然是你的所到之處,可以提前了解起來!

最後再次像航天人致敬,如果你還有精彩評論,歡迎評論區補充

相關焦點

  • 香港科技助力「嫦娥五號」成功
    文/宋忠平 鳳凰衛視評論員 「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收官之作,把約2000克的月壤樣品「打包」帶回到地球,這凸顯出一個國家航天實力的高度和水平。往往一項重大工程背後支撐的是一項項技術難點的集中突破、一項項創新成果的層出不窮。
  • 美國宣布新「制裁」5所中國高校!江蘇這兩所高校在內
    清單中包含眾多的中國高校和企業。算上今年5月份公布的實體制裁清單中上榜的13所高校,新更新的制裁清單中又新增了5所被制裁的高校,現在中國總共有18所高校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其中,有南京高校2所!
  • 深圳東方紅助力嫦娥五號
    在嫦娥五號任務中,記者了解到,深圳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承擔了此次探測器表取採樣部分關鍵單機的地面試驗任務。據介紹,早在2015年至2016年,深圳東方紅公司試驗團隊就克服了產品技術狀態新、承研方試驗經驗不足、試驗難度大、人力資源緊張等諸多困難,利用自身在微小衛星研製領域完備的科研生產能力和積累的寶貴研製經驗,助力香港理工大學完成了包括表取封裝、近攝像機和採樣器等產品從樣機研製、初樣和飛行件的各類試驗驗證工作,最終順利交付工程總體,有力保障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大工程研製進度
  • 特大好消息: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中國成為世界一流航天大國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航天科技的巨大進步和突破,代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一流航天大國,作為中國航天名校上海交大的學子為中國航天科技進步和祖國強大感到驕傲,祖國萬歲。
  • 嫦娥五號返回了,它身上有哪些你家鄉的「土特產」?香港:我先說
    在經過近23天的太空旅行之後,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艙攜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這代表著我國此次探月採樣任務圓滿成功。在大家在對它回家路上高潮的「打水漂」技術讚嘆不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嫦娥五號身上,有哪些來自你所在省的貢獻呢?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卻不會?
    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帶著月壤成功降落到地球上,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但都被我國航天科技人員逐一克服,最終圓滿地完成了嫦娥五號的月球採樣返回地球任務。嫦娥五號最後這一步走得可謂是驚心動魄,返回器以將近11公裡/秒的超高速度衝入地球大氣層,導致返回器的外表溫度劇烈升高到上千度。
  • 嫦娥五號「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
    日前,記者前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一探該院多種保障嫦娥五號順利「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圖為搜索回收人員穿戴搬運外骨骼成功完成搜索回收任務。包括晶體振蕩器、石英諧振器等在內的多種型號晶體元器件為嫦娥五號的發射、測控、在軌飛行、採樣、返回等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頻率信號。據介紹,203所研製生產的某型高性能時鐘晶體振蕩器,可以說是「功勳」產品,此前已大量運用在探月工程中。
  • 有祝賀也有「雜音」,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世界各國態度不同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最開心的要數歐洲宇航局(ESA)了,這主要是因為ESA參與到了嫦娥五號返回任務中,並一直向中方提供嫦娥五號的最新位置數據。
  • 嫦娥五號返回艙貼滿了暖寶寶 用來防止推進劑凍住
    嫦娥五號返回艙貼滿了暖寶寶,網友:父母眼中多穿衣服的典型代表今天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介紹,返回艙全身上下貼的確實都是暖寶寶!此前直播介紹稱,這是因為返回艙內部的推進劑還有剩餘,擔心凍住後不好排出,所以貼暖寶寶給它暫時保暖。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返回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嫦娥五號返回艙於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登月挖土的嫦娥五號在今天凌晨回家了,等待嫦娥五號發射之後到返回地球的這段時間好煎熬,無數國人都在迫切地等待她從月球那天,時隔23天,她終於帶著月球上的土壤回來了!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早在50多年前,我們人類就展開了載人登月計劃,前後一共有6艘阿波羅載人飛船實現登月,將6批次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還成功將太空人帶回地球。時至今日,還是很多人認為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在網絡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質疑之聲。
  • 揭秘嫦娥五號「繞落回」背後五大黑科技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了解到,該院自主研製的多項「黑科技」,為嫦娥五號「繞、落、回」不同階段提供保障支撐。在嫦娥五號任務中,它再次成為多面手,從充當「千裡眼和順風耳」的通訊設備、控制嫦娥精準著陸的控制系統,到拍攝「廣寒宮」的光學電子設備、控制嫦娥採樣返回的控制系統,處處都有它的身影,全力保障嫦娥五號在遙遠的太空中「控得住」「採好樣」「返得回」。還有一型高精度溫補晶體振蕩器,是頻率控制的「大咖」,它可以輸出更加精準穩定的頻率信號。
  • 返回技術秒殺阿波羅11號,嫦娥五號將從南大西洋上空返回地球!
    但就此以後連續6天沒有最新消息,實在有些讓人焦急,不過今天有最新消息了,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動了」一下!「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是啥意思?簡單的說就是將嫦娥五號軌道調整為地月轉移等待軌道!其實我們要說明下為什麼要「調整為地月轉移等待軌道」,阿波羅返回和嫦娥五號返回有什麼不一樣?其實過程都差不多,但著陸地差別可就大了!
  • 嫦娥五號返回時間幾點幾分 嫦娥5號返回地球視頻直播地址
    嫦娥五號返回時間幾點幾分 嫦娥5號返回地球視頻直播  攜帶著2公斤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將於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32分至2時07分之間,降落在內蒙古市四子王旗。目前,著陸場系統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全力迎接「五姑娘」平安回家。
  • 嫦娥五號返回艙貼滿了暖寶寶,網友:父母眼中多穿衣服的典型代表
    今天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介紹,返回艙全身上下貼的確實都是暖寶寶!此前直播介紹稱,這是因為返回艙內部的推進劑還有剩餘,擔心凍住後不好排出,所以貼暖寶寶給它暫時保暖。高端的設備,往往只要最樸素的保溫方式。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的背後,長徵五號才是中國航天真正的野望
    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此次探月任務已經成功完成了一半,而如果後半程返回任務也能成功完成,那中國就將成為全世界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月球採樣技術的國家,那無疑將標誌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穩穩排在了世界最先進行列。
  • 嫦娥五號返回後,NASA轉發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嫦娥五號返回後,NASA轉發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6:22:01&nbsp中財網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 嫦娥五號搭載抗疫音樂《星光》成功返回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鮮為人知的是,嫦娥五號在發射、落月、返回的旅程中,還搭載了一首抗疫主題音樂《星光》。這是一首什麼樣的音樂?選擇搭載這首音樂,包含了怎樣的考量?
  • 追蹤丨嫦娥五號探測器對接組合體成功分離
    北京時間12月6日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後續,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與上升器分離,擇機返回地球。「對接助手」可靠給力此次,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5所研製的嫦娥五號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作為中遠距離測量的「助手」,成功引導完成了嫦娥五號的交會對接任務。微波雷達是一組成對產品,由雷達主機和應答機組成,分別安裝在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上升器上。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世界各國態度不同:有祝賀也有「雜音」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1024字,閱讀約需2分鐘 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科學進步,太空領域的探索就是科學大事件之一,近期,中國再次傳來好消息,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成功返回地球,世界各國對此的態度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