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青少年心理諮詢: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有不少孩子有厭學情緒,現在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學、初中開始起就在各種學習班、培訓班打卡學習,長期的學習壓力會讓孩子出現厭學現象,那麼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厭學的狀態,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深圳青少年心理諮詢哪裡好?下面聽聽心博士心理諮詢的詳細介紹。
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
家長正視自己的教育觀念:
針對上面的第一點和第二點,首先父母應該在教育上改進自己的方式,這裡強調一點,孩子學習的好與壞,很多時候取決於家長,所以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要只會怪孩子。負責任的家長,他會自我反思看看別人的家長是怎麼教育孩子,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子能力。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總是拿自己家孩子的短處跟別人家孩子的長處相碰撞,那麼就是最不明智的選擇。這裡家長最主要的任務是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他會在學習中進步而不是厭學。
激發孩子自我向上的意識:
如果孩子是因為成績不理想,對自己沒信心產生厭學,那麼父母應該主動幫助孩子分析成績下降根源,正確的引導。如果是因為對知識點的掌握不牢固,家長應該幫孩子一起梳理知識點,讓他感到學習的樂趣,只要孩子稍有進步就給予表揚,遇到困難先自己身上找原因讓他別灰心,他就不會對學習有那麼多的恐懼,而去討厭這個學習。
孩子為什麼出現厭學現象?
和家長的管束有關係: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一旦看到孩子犯錯誤了,喜歡用嚴厲的語言威脅孩子,甚至利用手段約束孩子。本來初中的學生處於叛逆期,如果你越約束他的心思會越深,甚至有可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家長可以約束孩子,但是要建立在彼此都和睦的關係之下,不要因為約束而影響了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孩子缺乏自律性:
初中的學業和小學的學業難度係數是不一樣的,很多學生感覺自己小學的時候有很多小聰明,能夠在初中用不上,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如果你不自立的去學習,總想著依靠自己的小聰明,沒有辦法拿下好的成績。對家長來說,如果孩子不自律自己是沒有辦法幫助孩子成長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但作為家長則需要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自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依靠著別人。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