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矮小致心理問題,生活中如何幫助孩子解除壓力

2020-12-12 騰訊網

現實生活中,不論是成年人還是處在發育中的兒童青少年,都會遇到一些有身高限制的入門項目,例如某些崗位招聘,班級幹部競選或運動團隊的成員選拔等。這時擁有「身高優勢」的高個子更有機會脫穎而出,矮個子卻只能排在後面,可能需要更多的付出,甚至完全被排除在備選外。

研究表明身材矮小的孩子更易產生孤獨、退縮、自卑、自暴自棄等情緒一行為問題,嚴重的可能引發各種反社會行為,另一方面對其性格形成也有影響。沈洋的《運動幹預對非病理性生長發育遲緩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中提及,在首都兒科研究所,每年矮小門診和肥胖門診的接診量一共有3000人~4000人,其中矮小門診的病人佔多數。就診男女比為4:1,說明男孩心理壓力更大。

矮小門診來就診的孩子中,大多數屬於身材偏矮,也就是非病理性的生長發育遲緩。只有極少部分是病理原因的生長發育異常,為極度矮小。非病理性的生長發育遲緩通過運動幹預可以得到積極的影響,助孩子長高。但是這類兒童因個子小、成熟慢而引起巨大精神負擔,就需要父母幫助健康宣教,解除他們的心理壓力。身心健康才能使孩子發育的更好。

兒童的壓力和焦慮是當今快節奏,高科技,活躍的社會中的常見問題,身高帶來的精神負擔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您的孩子正在經歷壓力和焦慮,請嘗試這些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恐懼,擔憂和煩惱,這裡雖然只講了身高帶來的壓力,但並不設限,完全可以套用其他原因導致的壓力上。

直面問題,不迴避

如果只是告訴你的孩子不要擔心身高問題,這可能反而讓孩子更加在意身高,因為自己矮小而認為是自己的缺陷問題,甚至讓他覺得為此事焦慮也是做錯了,總在不斷的否定自己。需要讓孩子知道可以對某事感到不好,並鼓勵他分享他的情感和想法。我們得直面問題然後去解決問題。像通過運動幹預、營養和睡眠方面的改善,能有效促進長高,這些方法,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來做好應對。

多傾聽&多陪伴

你知道,當有什麼東西困擾著你時,能有人傾聽自己的述說是多麼安慰,對孩子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如果他不想說話,就讓他知道你在他身邊。只是在他身邊並提醒他你愛他並支持他。多陪伴孩子,嘗試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就像以前孩子更小時那樣相處。

戶外運動

運動可以讓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可以很好的解除壓力。即使只是在街區散步,新鮮空氣和身體活動可能正是他需要的,可以提升他的精神並給他一個新的視角。

堅持常規,讓您的孩子保持健康

通過儘可能多地保持常規程序來平衡任何變化。如果可能的話,儘量堅持孩子的正常就寢時間和用餐時間。確保他吃得好,睡眠充足。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或定期吃營養餐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壓力不斷積累。如果他感覺良好,他會更好地完成任何困擾他的事情。

避免過度安排

課外輔導班,跆拳道,舞蹈,音樂課程,孩子們可以承擔的課外活動清單是無窮無盡的。但太多的活動很容易導致兒童的壓力和焦慮。就像成年人在下班後和周末需要一些停工一樣,孩子們也需要一些安靜的時間來緩解壓力。

特殊原因仍然需要 諮詢輔導員或您的兒科醫生

如果懷疑家庭的變化,例如新的兄弟姐妹,搬家,離婚或家庭成員的死亡是導致孩子的壓力和焦慮的原因,請諮詢您的孩子的學校輔導員,您的兒科醫生,或兒童治療師。例如,他們可以建議幫助孩子談論死亡的方法,或幫助孩子完成家庭中的任何其他轉變。

給孩子營造一個平和的氛圍

家長可以為家中的兒童如何處理壓力和焦慮定下基調。在今天的高科技,24小時充斥著各類新聞、訊息、變化,這樣紛擾的世界中,幾乎不可能阻擋我們生活中的壓力,但你可以對你如何應對自己的壓力做些什麼。關掉電視,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嘗試一些輕鬆的瑜伽姿勢和其他緩解壓力的策略。你越能在家裡保持平靜,孩子的焦慮就越不容易成為你家中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醫生:這一點是關鍵
    孩子身高的相關話題一直受到家長的廣泛關注,畢竟個子高在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優勢,誰不想讓自己娃擁有這樣的優勢呢?而孩子們的身體正處於發育中,家長們有時看著自家娃比同齡人矮的個頭,就難免開始擔心。
  • 怎麼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娃身高的秘密,家長要清楚
    可是天不隨人願,女兒從上學開始就矮別人一頭,低於班裡的平均身高,並且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初中,小月和老公為此也是特別發愁,擔心孩子將來因為身高處處受限制。可沒想到上了初中之後女兒子的身高就像坐了火箭一樣,從初一的147cm猛竄到初三的164cm。之後上了高中雖然沒咋長,可也長到了166cm,在女生中也屬於中上水平了。
  • 醫生分享,七種疾病可能對孩子身高有影響,如何避免孩子身高偏矮
    最近看媽媽群裡聊孩子的身高的比較多,從群裡的聊天內容中,可以普遍的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家長們並不了解孩子不同年齡段正常身高值是多少。家長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比同齡的孩子高多半頭很開心,也有的家長看孩子坐班級第一排很憂心的。所以,家長了解孩子在該有的年齡段該有的身高值真的很重要。
  • 一位媽媽記錄五歲半女兒打生長素經歷,孩子身高矮小,到底怎麼辦
    2、漫長的治療過程每天注射生長激素,媽媽和孩子都需要有心理準備,尤其是媽媽,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掙扎,畢竟這不是一個很好做的決定。目前孩子的身高比正常的身高差了8-9釐米,生長激素幹預後,每年要比正常孩子多長三公分,那麼三年的時間就可以追趕上正常孩子的身高發育。
  • 家長如何分辨孩子「晚長」還是「身材矮小」?這3點早知道早好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孩子的成長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比如身高就是一件非常難以掌握的問題。有人說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沒有規律的,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證他們的正常飲食即可。而且小魔童的身材明顯是屬於腿部比較長,軀幹還沒有正常成長的階段,因此以後他的身高肯定會再次增長,並且很多粉絲都認為小魔童長大後的身高在180釐米左右。由此可見,對於孩子們的身高問題,正確判斷他們是身材矮還是晚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如何分辨孩子是長得晚還是身材矮小?
  • 孩子矮小一定會晚長麼?科學認識 「矮小」與「晚長」!
    研究表明:在100名等待「晚長」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從而錯過了長高的好時機。那麼,家長們要怎樣科學地認識「矮小」與「晚長」呢?什麼是晚長?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那些晚長的孩子是等到「正常發育的孩子已經或即將停止生長後」才開始猛長,萬一你家孩子不是這一類,卻又沒有在最好的時期內幫孩子進行身高促進和調節,那不就永遠喪失了幫孩子長高的機會了?+如何鑑別是否是晚長?
  • 孩子身高矮,晚長還是矮小症,3個方法迅速知道答案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帶女兒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說女兒身高偏矮,照目前的身高狀況推算成年之後身高可能不到160 cm,如果對孩子身高不滿意,推薦注射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長身高。
  • 孩子個子不高是問題嗎?正常偏矮孩子家長該如何做?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對孩子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是否吃飽穿暖的基本需求了,而是對其全面健康發展越來越關注。尤其是孩子的身高受到每一位家長的關係。  孩子現在的身高是否正常?
  •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漲期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並不了解每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體發育標準,我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前幾年她好不容易生了一個男寶寶,出生時孩子的身高體重還算正常,當孩子長到1歲時身高69釐米、體重8公斤,2歲時身高73釐米、體重9公斤,3歲時身高比前年增長了3釐米,體重增長1公斤。
  • 深圳青少年心理諮詢: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
    深圳青少年心理諮詢: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有不少孩子有厭學情緒,現在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學、初中開始起就在各種學習班、培訓班打卡學習,長期的學習壓力會讓孩子出現厭學現象,那麼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厭學的狀態,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
  •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身材矮小的孩子,抓住猛漲期還有可能躥一躥
    寶寶出生的時候大多數都是50公分,也有49公分的,這都不重要,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身高體重也慢慢變化,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標準,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節點,關注孩子的身高體重,及時發現問題。媽媽抓住猛漲期,孩子成功「翻身」迎迎從小個子矮小,一直是班級中最矮的那個女孩,總是坐在第一排,起初媽媽也沒有在意,一直到孩子13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聽一個朋友說,孩子的身高其實不只是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有的時候一些外在因素可以刺激孩子長高。
  •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來了,如果孩子超重矮小,這些信息家長要知道
    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身高和體重的增長是爸媽們一直以來都很關注的問題。鄰居家的強強今年九歲了,典型的一個小胖子,很是讓強強媽著急。假如孩子的體重超重,或者身高發育緩慢矮小,媽媽們一定要認真的看到最後哦。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格這是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格,家長可以對照表格,檢查下自己家的孩子是否超重或者矮小。
  • 【天使科普】10歲還不長個,是矮小還是「晚長」?
    01 「晚長」還是「矮小」 就目前的生活水平而言,「晚長」的機率非常低,最好讓專科醫生來判斷孩子到底是「晚長」還是真正的「矮小」,醫生會通過身高、骨齡、生長發育狀況來綜合評估。
  • 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視頻)
    大河網訊 (記者 堯青/文 王雙飛/導播 韓淼宇/主持 剪輯 樊雨晨 劉鵬飛 胡孝隆/攝像)說到孩子的身高,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得高。孩子個子不高是否正常,如何判斷?本期《名醫訪談》邀請到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兒科醫生王素亭跟家長們聊聊孩子身高的話題。
  • 親身經歷:運用心理學,我擺脫了因身材矮小的自卑感而重獲自信
    這說明,我那會還真是非常介意自己的身高的。那時候,我在與人交往中,時常會下意識地和別人比一下身高,尤其遇到那些明顯比我高的人,不論是男生或女生,都會觸發我的自卑心理。生活讓我忘卻了「我曾因身高而自卑」後來我談了戀愛,我女朋友的個子也不高,再後來我們結了婚,有了孩子。一個人一旦結了婚,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要扛起家庭的責任和重擔。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和愛人一起,撫養和教育孩子,並為這個三口人的小家打拼。
  • 致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單親家庭的陰影?
    那些剛從婚姻中掙脫的父母親,往往自顧不暇,沒有意識到父母離異是孩子生命中最具創傷性的事件。一旦處理不慎,就會給孩子留下嚴重的陰影。那麼,作為一個單親父母,在失去婚姻之際,應該怎樣才能使孩子減少在情感與心理上的痛苦?幫助他們度過人生的重要轉折,儘早走出單親家庭的陰影?
  • 2020年1-18歲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3點建議有用
    如果孩子達不到這樣的平均身高,大概率會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到這樣的煩惱和困擾,找工作和找對象。比如下面這兩則新聞。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父母都會在孩子長高的問題上費盡心思的原因。一、孩子是如何長高的據醫學資料顯示,孩子的身高主要取決於下肢長骨(人體骨骼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的長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腿長,如果孩子的腿比較長,那孩子的身高一定不會差的。
  • 走出矮小的誤區,不要讓你的錯誤觀念,毀了孩子一生!
    孩子長不高不一定是晚長關於孩子長不高是不是晚長的問題,日常所說的晚長,就是青春期開始的時間比正常的兒童晚,醫學上稱為體質性生長發育延遲。矮小症和晚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晚長只是矮小的一種,且家族成員中多有晚長病史,成年後身高一般為正常。醫學上將身高較同地區、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身材正常兒童的身高平均值低兩個標準差,或者身高小於第3個百分位,視為身材矮小。所以,發現孩子矮小,要注意檢查是不是矮小症。
  • 身高的預測,你會算嗎?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長高?
    孩子的身高是母親最關心的事情,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修長的身材,但你是否知道有關孩子身高發育的知識?孩子身高預測,你會算嗎?父母還應注意,孩子的身高發育的時間並不均勻。因此,有段時間你覺得孩子的身高發育緩慢,也不必擔心,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即可。孩子身高發育是否正常,你了解嗎?生長率是家長們了解兒童身高發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手段。計算公式:(此時高-n個月前高)×12/n(n>3,推薦6個月以上)生長速率對比表:你的孩子在正常範圍內嗎?
  • 孩子身高-2SD就是矮小?
    【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標準差單位數值表】是初步判斷孩子身高、體重是否正常的小工具,但是很多家長說,「一看這個表我就頭暈,中位數、SD都是啥?」起因科技」-正態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中位數標準差同種族、同性別、同年齡兒童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