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阿斯伯格孩子厭學?

2021-01-20 韓海英兒童心理諮詢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的兒童發育行為障礙,以社會交流困難、狹隘的特殊興趣為主要特點,可伴有語言溝通障礙、動作笨拙,一般具有正常的語言發展和認知功能,可並發各種行為和情緒問題。

阿斯伯格孩子有自己的特點,如果好好培養可以利用其特點,變成優勢所在。但劣勢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如果任其劣勢發展而不加以引導,就很可能成為阻礙阿斯伯格孩子成長路上的巨大絆腳石,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困擾,對學習和以後的工作都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

優勢的一面:由於阿斯伯格本身的特點,他們會對某一類事情特別專注,心無旁騖,做事情時不受外界幹擾,這種特質很可能會讓他們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

劣勢的一面:阿斯伯格孩子面臨的最大的困擾就是人際關係。他們經常會在幼年時期就表現出與同齡人格格不入的一面,並且他們自己也能感覺到。這個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融入集體,或者故意顯得特立獨行。與此相反,阿斯孩子非常想要融入集體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但是因為客觀條件受限,而使得他們沒有能力融入集體,這個也會讓他們很痛苦。

阿斯伯格的孩子心智發展往往比同齡人晚兩年,他們會不理解同伴正在討論的很普通的話題,並且說話也會顯得學術和刻板,給人以死板的錯覺。此外,阿斯伯格孩子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劣勢是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劣勢也會導致他們在學習上出現困難,學習成績不好,從而變得厭學。所以,對阿斯伯格孩子進行及時幹預,及時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並且越早幹預越好,因為越早幹預就可以幫助阿斯伯格孩子越早融入集體,再加上注意力方面的調整,孩子很可能會避免厭學行為的發生。

阿斯伯格長期持續引發的心理疾病:抑鬱厭學自卑自閉後期情緒暴躁產生的非生物學原因:

1.遺傳因素:有很多阿斯伯格孩子是遺傳性的,但是經過後期幹預也是可以改善的。

2.家庭原因:父母未能識別孩子的異常行為,單純認為孩子不融入集體,對學習不上心,因此強制性要求孩子,結果適得其反,破壞力更大。

3.環境壓力:在學校中孩子的人際關係緊張,學習成績不好,會令他本身發育就不太健全的心智雪上加霜。

案例1: 小怡從小就很聰明,在幼年時期就體現出了優秀的記憶力,尤其是在音樂藝術方面。比如聽音樂的時候,一首歌聽一遍自己就會唱了,而且一個錯字都沒有,能完完整整的記下來,很多長輩都認為這個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一定很好。但是在後期上學的過程中,成績卻變得越來越不好,不寫作業不愛學習,並且也由原來性格開朗的孩子開始變得內向,只有一兩個經常交往的朋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只有語文課精力集中,因此就出現了別的成績差但語文成績極好的奇怪現象。家長和老師為此頭痛不已。

解析:阿斯伯格孩子有自己的特點,如果好好培養可以利用其特點,可以變成優勢所在。阿斯的孩子興趣範圍比較狹窄,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可以集中注意力,對於其他的學科,就不能保持很好的注意力了,上課會有走神發呆的現象,導致其他學科成績變差,而阿斯的孩子對於學習環境的變化很敏感,人際關係不好,會讓孩子性格更內向,更沉浸。我們還是得先在心理輔導的基礎上,先把孩子的情緒在心理狀態上調節到一個比較積極健康的狀態,我們再給孩子制定個性化的社交方面的一些訓練,比如說他遇到困難的一些解決,還有具體我們能幫他提升哪些溝通能力,同伴分享能力,還有去交流方面,還有怎麼交朋友。

案例2:小語喜歡看歷史方面的書,經常一個人把自己關在屋裡看史學書籍,也不出去找夥伴玩。家長認為她是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但是小語的學習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上課的時候經常開小差,走神兒,老師在講課她腦子裡在想別的事情,並且對課業有很強烈的畏難情緒,放學回家拖拖拉拉不寫作業,老師布置的任務也不去完成,任由學習成績不斷下降,很有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只喜歡看自己的史學書,別的科目都牴觸,都不想學習。解析:阿斯伯格的孩子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方面的缺陷,他們只能再自己下載的興區裡面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很專注,但是在課堂上,老師講課的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力,經常走神發呆,作業完不成,成績下降,這會讓孩子更焦慮,造成自卑心理,牴觸自己不擅長的學科。

幫助這樣的孩子,首先是專業方面的訓練,需要有針對性的注意力訓練和情商方面訓練相結合,才能對這部分孩子有更大的幫助。在家的話,家長可以和孩子多交流,減少他們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時間,通過這種方式吸引孩子對外界的關注,尤其是對人的關注。

案例3:16歲的男孩兒,上初三,診斷為阿斯伯格。早期發育落後,小學時經常和同學發生矛盾,六年級出現自言自語的情況,初一時因為學習媽媽打過他,有很大的心理陰影,害怕被人傷害,總有很強的防備心,在學校因為興趣和其他人不同難以融入集體,難以和其他人進行深入交流,之後初三休學。

解析:可能因為孩子小升初的時候沒有準備好,還有孩子之前的問題麼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其實根據咱們這邊過來的阿斯特質的學員來看,孩子到青春期,還是很容易引發問題的階段,這類特點的孩子因為同理心不足,缺乏和他人深入交流的能力而導致同伴交往能力差,他們的交際情緒更多,更敏感,因為被打過,更擔心受到傷害,隨即出現很多逃離行為,例如拒絕上學。不過這樣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幹預訓練,慢慢學會人際交往的方法,調控情緒,孩子就會願意返回學校了。

案例4:17歲的高二男生只喜歡地理,日常喜愛鑽研地球儀和世界地圖,但是對自己的學業卻很不上心。作業完成的很糊弄,在學校倒是和同學不發生矛盾,同學關係尚可。但是不會處理同伴關係,同學來家裡找他,他把大家晾在一邊自己去玩地球儀,同學們以為他不喜歡和大家接觸,以後關係就漸漸遠了,然後孩子很苦惱,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該怎樣相處。最近因為課業壓力越來越大,在鬧休學,怎麼勸都不去上學了,在家裡就是不出門。

解析:阿斯孩子的特質有一個是刻板,另一個是同伴交往上的困難,因為他們缺乏建立友誼和維持友誼的能力,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同理心不足,所以導致孩子融入不到集體裡,大家找他玩,他也不理會,沒有好朋友,再加上學習的壓力,阿斯的孩子對學習環境過於敏感,導致孩子厭學,不想去學校,不願意出門等等。孩子在鬧休學,說明孩子的情緒和自信心已經很不好了,我們還是要先改善情緒的同時,幫助孩子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深圳青少年心理諮詢: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
    深圳青少年心理諮詢: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有不少孩子有厭學情緒,現在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學、初中開始起就在各種學習班、培訓班打卡學習,長期的學習壓力會讓孩子出現厭學現象,那麼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厭學的狀態,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從厭學中走出來?
  • 阿斯伯格症候群病因模糊,有遺傳傾向,若及時治療,預後還不錯
    導語:阿斯伯格綜合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其特徵是社交溝通困難,興趣行為模式有限且異常。奧地利兒童精神病學家漢斯·阿斯伯格(Hans Asperger)於1944年首次報導了阿斯伯格綜合症。阿斯伯格綜合症的孩子通常智力正常,缺乏社交關係。目前,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兒童的預後一般良好。
  • 媽媽讓阿斯伯格兒子退學去讀特校後驚訝發現:孩子居然變了樣子
    2歲多被確診為阿斯伯格症候群,緊接著馬上幹預,之後跟著普通孩子的步伐上幼兒園,上普通小學,初一時遭遇勸退……今年,這個叫包子的男孩15歲了,在一所特殊學校讀高一。由於上天「眷顧」,給了我們一個阿斯伯格孩子。他不一樣的成長道路,使得我們當父母的路也不一樣。感謝這個不尋常的孩子,讓我能夠在陪伴他的路上不斷自我救贖、自我成長。所以,比起這些年他學到了什麼,更重要的是他的這段經歷,讓我學到了什麼!
  • 老師家長請注意:別讓厭學毀了孩子!孩子厭學的三大真正原因
    點擊"教育孩子的訣竅"關注我們 中國的各大、中型城市有一個人數在不斷增長的群體,那就是厭學拒學的兒童和青少年。 越來越多的兒童、青少年從不喜歡學習到討厭學習,從不想去上學到拒絕上學; 父母再兇狠的責罵、老師再充分的道理、同學再熱情的呼喚也無法打開這些孩子的心門,厭學拒學已然成為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 那麼孩子的厭學是如何開始的呢?
  • 潤仁教育鄭志賢談:高中生孩子厭學怎麼辦?
    最近很多家長向我們諮詢:高二孩子厭學情緒嚴重叛逆怎麼辦?其實,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會有些叛逆,那麼,厭學也是其中之一,家長想要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就要先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對此,你們的親子關係是比較重要的,因為,良好的親子關係也能夠更好地跟孩子溝通,也有利於問題解決。
  • 阿斯伯格綜合症你了解多少?
    阿斯伯格綜合症的孩子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們有「特殊的愛好」:收集物品以及收集某一特定主題或概念的相關知識。他們的興趣也有可能與一些特殊的才能有關。另外,阿斯伯格綜合症孩子會反覆刻板提問同一個問題,甚至打破砂鍋問到底。
  • 孩子為何厭學?潛意識性厭學或是成因,6步幫孩子消除厭學心理
    從家長角度來說,在孩子厭學的背後,其實是家長教育觀念的問題,很多是由於家長教育觀念落後而導致孩子出現厭學心理。反映到學習上,就是厭學,得過且過,極端者甚至都不願意參加高考。就像我有位同事的孩子,就因厭學拒絕參加當年的高考,而家長又沒有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最後孩子也就自動棄學棄考而自暴自棄了。
  • 「天才」阿斯伯格?把數學書當玩具的孤獨症孩子
    這是阿斯伯格孩子的一種常態,把數學書可以換成anything。孤獨症家長有時也會想,人家的孩子都要這要那,咱們多省心,孩子的欲望何其少。所以,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難念的經,特殊兒童也有特殊兒童帶給家長的諸多簡單。那家長對此的困難究竟在哪裡?
  • 如何對付孩子英語啟蒙過程中的階段性厭學
    孩子厭學了自己輔導孩子,這幾乎是人人都要面對的頭疼問題。有段時間,每天我只需要把牛津樹和raz各拿出三四本,牛津樹是閱讀、全英文講解再加跟讀加全英文回答課後問題,raz主要是閱讀和跟讀,孩子的英文水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雖然啟蒙遲了點,三歲九個月才開始,大概9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牛津樹1到牛津樹4的英語水平提升。老母親本來一直偷偷竊喜,結果某天孩子突然厭學了。
  • 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哪怕是厭學的孩子也總是想看清前方的路,可想法和結果總是背道而馳,還要天天面對焦慮過度的父母,如果換成是當年幼小的我可能也會黑白顛倒,沉迷網絡!今天我就某位媽媽與厭學的孩子溝通的真實案例,來深度闡述: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 孩子社交能力弱,卻能和父母進行優質溝通?多半是阿斯伯格症候群
    而這種社交能力比較薄弱,但卻能和父母或者親近的人進行優質溝通,總是試圖掩蓋自己內心想法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阿斯伯格綜合症。阿斯伯格綜合症:簡單一點來說是屬於自閉症的一種障礙,這類患有阿斯伯格的孩子智商一般都會很高,而各項的能力也都發展得比較完善,但就是存在很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社交能力比較的薄弱。
  • 無法治癒的阿斯伯格症候群主要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會更好?
    01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具體概念,了解相關知識,幫助更好的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阿斯伯格症候群這種疾病是屬於孤獨症的一種譜系的,這種疾病是廣泛發生於嬰幼兒期的一種發育障礙疾病。02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患上這種疾病會有哪些症狀?(一)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
  • 厭學的高中生如何進行心理疏導
    伯爵書院_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開始厭學?現在高中生出現厭學的情況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又該怎麼辦?2、不要盲目攀比這一點家長也要知道,現在的家長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別人的孩子都是好的,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這樣其實很讓孩子沒有面子,高中生了,也有自己的面子了,因此不樂意家長再這麼說,因此我們不要總是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值得阿斯伯格家庭閱讀和學習的書
    《阿斯伯格症候群》,這本書屬於入門級了,不少家長都看過和知道,也是我確診後買的第一本書。這裡面說的一些困難或障礙,不一定孩子都有,因為它是非常全面的一本書,幾近於診斷,講述了阿斯伯格孩子在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情況,以及存在並發的症狀和容易誤診的方向。
  • 自閉症和阿斯伯格是不一樣的,牢記以下幾點!
    由於70%的自閉症孩子伴隨智力障礙,很多家長、老師等普通人都能很早識別出孩子的特別。不過呢,當你了解得越多,你就會發現,你不了解的也越多。很多人用這70%的自閉譜系的情況來對比其他自閉症患兒,對另外30%的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就當他們沒問題,徹底忽略了,還對別人振振有詞地講,你家(或我家)孩子沒毛病!
  • 「我們是阿斯伯格,但也可以過得很不錯!」
    今天,我們邀請了3位阿斯伯格人士,講述他們的經歷。通過他們的自述,我們或許可以打開一扇窗戶,看清阿斯伯格人士的痛苦和快樂,夢想和未來。大多數阿斯伯格人士,在生活中,盡力把自己裝扮成普通人的樣子,隱藏在我們中間。
  • 孩子厭學,不是墮落,真是無奈!
    學習好的孩子會被高看一眼,差生甚至連父母都嫌棄。 經常有家長抱怨:「我怕孩子被那些倒數的孩子帶壞了!」是的,成績決定了孩子處於鄙視鏈的什麼位置。 基於此,孩子不僅要面對學業的繁重,更要面對自信心、自尊心的嚴酷挑戰。 如同這個女孩,她是在厭學還是厭世?總之這個世界並不友好。
  • 阿斯伯格症候群,嬰幼兒期多發的廣泛性發育障礙,家長應及時發現
    導語: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比較「溫柔」的缺陷病,相對於其他疾病來說,這種疾病要「溫柔」很多,不會像自閉症表現的那樣明顯,而且只要家長能夠及時地發現孩子患病後,及時的作出相應的措施後,是可以很好的治療的,對孩子的影響也會降到最小,並且大多數阿斯伯格綜合的患者會在某個領域特別突出,所以說阿斯伯格患者又被很多人稱之為「天才症」,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它畢竟是一種疾病,如果拿身體健康換來的天賦和基礎
  • 季羨林厭煩考試,胡適眼裡打牌比天大,原來不只是你家孩子厭學
    也許在他麼身上發生的事,要是出現在自己孩子身上,那麼我想大多數家長都得崩潰吧。雖然名人也會出現厭學情緒,但家長一定不能把他當作自家孩子厭學的藉口。因為,即使厭煩考試的季大師,當坐在書本前,還是會選擇安靜的學習,不受外界打擾。而整天想著打牌的胡適,一生拿到三十多個博士學位。他們可謂是將該學學、該玩玩做到了極致吧。
  • 道理聽不進 獎勵不動心 懲罰不在乎 厭學的孩子還有救嗎
    有厭學的孩子,到底還有沒有辦法讓他們重新回到熱愛學習的狀態?有什麼可行的辦法嗎?我們得先從厭學的起因和形成機制說起。從時間上來看,厭學一般都發生在小學三年級以上時期,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孩子,很少聽到說有厭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