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的兒童發育行為障礙,以社會交流困難、狹隘的特殊興趣為主要特點,可伴有語言溝通障礙、動作笨拙,一般具有正常的語言發展和認知功能,可並發各種行為和情緒問題。
阿斯伯格孩子有自己的特點,如果好好培養可以利用其特點,變成優勢所在。但劣勢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如果任其劣勢發展而不加以引導,就很可能成為阻礙阿斯伯格孩子成長路上的巨大絆腳石,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困擾,對學習和以後的工作都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
優勢的一面:由於阿斯伯格本身的特點,他們會對某一類事情特別專注,心無旁騖,做事情時不受外界幹擾,這種特質很可能會讓他們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
劣勢的一面:阿斯伯格孩子面臨的最大的困擾就是人際關係。他們經常會在幼年時期就表現出與同齡人格格不入的一面,並且他們自己也能感覺到。這個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融入集體,或者故意顯得特立獨行。與此相反,阿斯孩子非常想要融入集體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但是因為客觀條件受限,而使得他們沒有能力融入集體,這個也會讓他們很痛苦。
阿斯伯格的孩子心智發展往往比同齡人晚兩年,他們會不理解同伴正在討論的很普通的話題,並且說話也會顯得學術和刻板,給人以死板的錯覺。此外,阿斯伯格孩子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劣勢是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劣勢也會導致他們在學習上出現困難,學習成績不好,從而變得厭學。所以,對阿斯伯格孩子進行及時幹預,及時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並且越早幹預越好,因為越早幹預就可以幫助阿斯伯格孩子越早融入集體,再加上注意力方面的調整,孩子很可能會避免厭學行為的發生。
阿斯伯格長期持續引發的心理疾病:抑鬱厭學自卑自閉後期情緒暴躁產生的非生物學原因:
1.遺傳因素:有很多阿斯伯格孩子是遺傳性的,但是經過後期幹預也是可以改善的。
2.家庭原因:父母未能識別孩子的異常行為,單純認為孩子不融入集體,對學習不上心,因此強制性要求孩子,結果適得其反,破壞力更大。
3.環境壓力:在學校中孩子的人際關係緊張,學習成績不好,會令他本身發育就不太健全的心智雪上加霜。
案例1: 小怡從小就很聰明,在幼年時期就體現出了優秀的記憶力,尤其是在音樂藝術方面。比如聽音樂的時候,一首歌聽一遍自己就會唱了,而且一個錯字都沒有,能完完整整的記下來,很多長輩都認為這個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一定很好。但是在後期上學的過程中,成績卻變得越來越不好,不寫作業不愛學習,並且也由原來性格開朗的孩子開始變得內向,只有一兩個經常交往的朋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只有語文課精力集中,因此就出現了別的成績差但語文成績極好的奇怪現象。家長和老師為此頭痛不已。
解析:阿斯伯格孩子有自己的特點,如果好好培養可以利用其特點,可以變成優勢所在。阿斯的孩子興趣範圍比較狹窄,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可以集中注意力,對於其他的學科,就不能保持很好的注意力了,上課會有走神發呆的現象,導致其他學科成績變差,而阿斯的孩子對於學習環境的變化很敏感,人際關係不好,會讓孩子性格更內向,更沉浸。我們還是得先在心理輔導的基礎上,先把孩子的情緒在心理狀態上調節到一個比較積極健康的狀態,我們再給孩子制定個性化的社交方面的一些訓練,比如說他遇到困難的一些解決,還有具體我們能幫他提升哪些溝通能力,同伴分享能力,還有去交流方面,還有怎麼交朋友。
案例2:小語喜歡看歷史方面的書,經常一個人把自己關在屋裡看史學書籍,也不出去找夥伴玩。家長認為她是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但是小語的學習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上課的時候經常開小差,走神兒,老師在講課她腦子裡在想別的事情,並且對課業有很強烈的畏難情緒,放學回家拖拖拉拉不寫作業,老師布置的任務也不去完成,任由學習成績不斷下降,很有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只喜歡看自己的史學書,別的科目都牴觸,都不想學習。解析:阿斯伯格的孩子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方面的缺陷,他們只能再自己下載的興區裡面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很專注,但是在課堂上,老師講課的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力,經常走神發呆,作業完不成,成績下降,這會讓孩子更焦慮,造成自卑心理,牴觸自己不擅長的學科。
幫助這樣的孩子,首先是專業方面的訓練,需要有針對性的注意力訓練和情商方面訓練相結合,才能對這部分孩子有更大的幫助。在家的話,家長可以和孩子多交流,減少他們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時間,通過這種方式吸引孩子對外界的關注,尤其是對人的關注。
案例3:16歲的男孩兒,上初三,診斷為阿斯伯格。早期發育落後,小學時經常和同學發生矛盾,六年級出現自言自語的情況,初一時因為學習媽媽打過他,有很大的心理陰影,害怕被人傷害,總有很強的防備心,在學校因為興趣和其他人不同難以融入集體,難以和其他人進行深入交流,之後初三休學。
解析:可能因為孩子小升初的時候沒有準備好,還有孩子之前的問題麼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其實根據咱們這邊過來的阿斯特質的學員來看,孩子到青春期,還是很容易引發問題的階段,這類特點的孩子因為同理心不足,缺乏和他人深入交流的能力而導致同伴交往能力差,他們的交際情緒更多,更敏感,因為被打過,更擔心受到傷害,隨即出現很多逃離行為,例如拒絕上學。不過這樣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幹預訓練,慢慢學會人際交往的方法,調控情緒,孩子就會願意返回學校了。
案例4:17歲的高二男生只喜歡地理,日常喜愛鑽研地球儀和世界地圖,但是對自己的學業卻很不上心。作業完成的很糊弄,在學校倒是和同學不發生矛盾,同學關係尚可。但是不會處理同伴關係,同學來家裡找他,他把大家晾在一邊自己去玩地球儀,同學們以為他不喜歡和大家接觸,以後關係就漸漸遠了,然後孩子很苦惱,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該怎樣相處。最近因為課業壓力越來越大,在鬧休學,怎麼勸都不去上學了,在家裡就是不出門。
解析:阿斯孩子的特質有一個是刻板,另一個是同伴交往上的困難,因為他們缺乏建立友誼和維持友誼的能力,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同理心不足,所以導致孩子融入不到集體裡,大家找他玩,他也不理會,沒有好朋友,再加上學習的壓力,阿斯的孩子對學習環境過於敏感,導致孩子厭學,不想去學校,不願意出門等等。孩子在鬧休學,說明孩子的情緒和自信心已經很不好了,我們還是要先改善情緒的同時,幫助孩子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