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拯救大兵瑞恩》後最好的戰爭片,全程鏡頭緊跟主角

2020-12-15 青石電影

拿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後,它原本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準備再來一次獲獎演講,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最佳影片被來自韓國的《寄生蟲》給「搶走」了

10個提名,最終收穫了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這些偏技術類的獎項。

無論如何,當然了最佳影片的結果往往不只在電影本身,外界的許多因素都會干擾結果。

《1917》依舊是一部讓人大呼震撼的電影。

這和電影強大的製作班底脫不了關係。

導演薩姆·門德斯首部個人故事片《美國麗人》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

指導過兩部007系列動作片,在情感類劇情片的把握上也很出色,代表作《革命之路》到現在仍是探討婚姻關係題材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攝影師羅傑·狄金斯,代表作包括《銀翼殺手2049》、《美麗心靈》、《冰風暴》等知名影片。

曾在《革命之路》中擔任攝影師,這次《1917》也是他與導演薩姆·門德斯時隔多年的再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1917》後羅傑·狄金斯堪稱奧斯卡釘子戶,這次是他第二次拿獎,但他有15次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

配樂師託馬斯·紐曼,代表作有《肖申克的救贖》、《綠裡奇蹟》、《聞香知女人》等。

這次在電影中,他製作的音樂與鏡頭的接合感十分緊密。

緊張處低沉焦躁的鼓點聲,靜謐處的悠揚管弦樂、大提琴,都讓觀眾繃起神經來沉浸在影片的視聽世界中。

剪輯師李·史密斯,代表作有《蝙蝠俠:俠影之謎》《星際穿越》《敦刻爾克》。

雖然有過多次參與戰爭片剪輯的經驗,但我想《1917》對於這位老練的剪輯師來說,仍會是個不小的挑戰。

這就要說回影片本身了,《1917》在奧斯卡提名名單中爆冷奪下多項提名,甚至被國外影評人譽為「《拯救大兵瑞恩》後最好的戰爭片」,並非浪得虛名。

其最大的噱頭,就在於影片使用了全片「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

所謂的「一鏡到底」,要求整部影片中的拍攝畫面連續不間斷,在一個鏡頭內完成電影。

要在一個鏡頭內不NG完成整部電影,對於演員的表演、拍攝技巧等方面都非常苛刻。

所以到現在真正做到一個鏡頭調度出來的影片少之又少,比較出名的如索科洛夫指導的《俄羅斯方舟》,算得上「一鏡到底」的史詩級作品。

除了這種拍攝方式,也有些影片利用後期的剪輯加工來達到「一鏡到底」的表現方式。

像《1917》就是通過後期製作來達成「一鏡到底」的效果的,雖然聽起來似乎比真正的「一鏡到底」簡單很多,但實際上拍攝中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

《1917》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一戰中的兩名英國士兵接到命令,要穿越敵軍的戰區通知另一隊英軍停止進攻的作戰情報,阻止1600名士兵落入敵軍的陷阱中。

影片拍攝的就是士兵傳遞情報的這段路程,全程鏡頭緊跟主角,從一個戰壕到另一個戰壕,有點像戰爭「公路片」。

戰區的「一鏡到底」充滿困難,電影中沒有一個場景是重複的,而為了不使鏡頭單調,拍攝方式也在不斷切換。

從聚焦人物情感時的大特寫,到表現丘陵廣袤的俯拍全景,影片的119分鐘都銜接在一個鏡頭之中。

為了全方位地塑造一個立體真實的戰區情景,攝影師手持攝像機跟隨主角,時刻都處於運動狀態,有時甚至要用鋼索吊起攝影師和攝影機。

此外,為了隱藏電影的剪輯點,導演的場面調度也至關重要。

《1917》中的幾處剪輯痕跡都非常自然,比如主角剛從上級那裡接到命令準備出發離開時就有一個黑屏剪輯點。

士兵背著背包在鏡頭跟前往外走,背包晃動間形成了黑屏。

這個鏡頭裡的黑屏轉瞬即逝,人物的運動狀態也讓觀眾產生了鏡頭持續不斷的錯覺,非常巧妙。

電影中充斥著這樣細微處的剪輯點,不仔細看的觀眾很可能找不出,但也有一道「送分題」。

影片的中間部分,主角被敵軍打中,掉下樓梯後陷入了昏迷。

這是全片中最明顯的一處剪輯點,並且電影中的時間也通過這次昏迷後的黑屏出現了唯一一次時間跨越,由白天進入了黑夜。

鏡頭始終在主角的周圍移動,很容易就讓觀眾代入主角,跟著他一起踏上穿越戰區的驚險之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影片中緊張危險的氛圍。

除了讓人驚豔的「一鏡到底」外,《1917》也展現出了戰爭片的另一種表現可能。

在過往的戰爭片中,爆破、轟炸的大場面幾乎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畫面中充斥著炮火的咆哮和戰士的嘶吼,用以表現戰爭的殘酷。

但《1917》中對直面戰爭場面的描寫卻少之又少,主角經過的戰壕和敵區,是沉寂的。

戰爭剛剛結束,敵軍正在撤走的途中,一片戰後的殘骸。

士兵的屍體倒在了沼澤、泥土裡,有些甚至掛在了冰冷的鐵絲網上,以各種畸形的姿勢結束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刻,成為了戰爭無情的最佳展示品。

遍地屍骸的寂靜之地,讓人深刻地感到了生命在戰爭下似乎是廉價的。

這種戰後血腥沉寂場面的刻畫,所帶來的衝擊力並不會比直接刻畫戰爭來得小,甚至更為瘮人。

影片的前半部分被驚悚包圍,而在主角陷入昏迷再次醒來後,電影似乎又換了一種氛圍。

地下室裡的法國姑娘,在油燈下溫和善良得如同聖母。

夜色裡火光沖天,殘垣斷壁如同末世情景。

畫面中的消防栓如同站立在炮火裡十字架,衝突感非常強。

光影構造出來的場面,美到令人忘了這是一部戰爭片。

但電影中同樣具有一些缺陷,由於完成任務的時間緊迫,還要求「一鏡到底」的時間空間連貫性,主角必須時刻在前進的路上。

這就導致了電影中的很多情節塑造都像是走馬觀花,有流於表面之嫌。

在「一鏡到底」的局限性下,士兵通過戰壕的部分難免顯得冗長乏味。

而相對應的,人物的內心情感在電影中則沒有得到充分的刻畫,往往是淺嘗輒止。

甚至「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特都只是在電影最後短暫露面,幾句臺詞簡單帶過,讓人有些遺憾。

劇情上的單薄,也是影片的提名多集中在技術類獎項的原因。

不過不管怎麼說,《1917》對戰爭片的嘗試還是非常新穎的。

不管是「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還是氛圍刻畫的沉寂漫長,都和以往強調爆破大場面的戰爭片都很大的不同。

特別是從個人體驗上來講,這絕對是一部不容錯過的戰爭片!

青石電影編輯部丨Leslie

相關焦點

  • 經典電影賞析《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電影史上最優秀的戰爭片之一,它反映出的不只是戰爭的殘酷、冷血,還表達出了濃厚的人文情懷,看過的觀眾無不被它深深的震撼。 史匹柏確實無愧於他世界名導的地位,這部《拯救大兵瑞恩》引發了無數影迷對生命價值的探討、對人性的深層次剖析。前一刻大家還在笑,下一秒便哭得稀裡譁啦,影片的魅力盡顯無疑。
  • 《拯救大兵瑞恩》故事的情節和所要表現得盪氣迴腸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這一部偉大的戰爭片,它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對戰爭殘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對普通士兵們內心人性的挖掘。經典之處在於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拯救大兵瑞恩》給觀眾一種強烈的震撼,除了是故事的情節和所要表現得盪氣迴腸的情感外,還有一點就是視覺的衝擊。影片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第登陸戰的恢弘場面,讓觀眾驚駭地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戰爭使士兵所遭受的傷痛會留在那些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們記憶中的深處,給他們內心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 《拯救大兵瑞恩》:為愛行動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是其中的老電影,我一直都沒看,疫情期間,在家觀看了,覺得十分震撼,來自心靈的震撼。一個小分隊九人,都是戰爭大場面留下來的精英,被美國參謀部長指定派去專門拯救一個不知落到哪個戰爭角落的人,這個人叫瑞恩。
  • 《拯救大兵瑞恩》賞析,三個哥哥全體陣亡,美軍救援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一部展示戰爭殘酷的電影,這部接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其講述了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德國人之間的廝殺,這是一部揭露戰爭傷痛與血腥人性的戰爭電影。在電影開始的前二十分鐘,主要描述了諾曼第登陸的戰爭場面,對於該畫面的展示,不少中國觀眾表示無法接受,因為該部電影打破了國人對戰爭片的傳統認識,在《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中,我們不會看見千軍萬馬如潮水般踏過敵人頭顱的場景,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各種殘酷血腥的死法,血肉橫飛、支離破碎的恐怖場景,雖然場景的血腥程度令不少觀眾表示無法接受,但這卻是最能夠體現戰爭的場景,
  • 拯救大兵瑞恩:在那個暗淡的戰爭年代,人性的光芒在不斷的閃爍
    前言《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獲得極多獎項的戰爭題材電影。電影帶給我們的戰爭,能感受到的除了戰士的熱血,其他都是冰冷和殘酷。《拯救大兵瑞恩》甚至獲得了很多二戰老兵們的讚許,那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最值得稱讚和最有意義的地方。
  • 十多位好萊塢明星出演,惜敗拯救大兵瑞恩,這戰爭片曾被罵太裝了
    2月24日,昔日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哈維.韋恩斯坦被定罪,國內外的影迷卻討論起了一件陳年舊事:1999年的第71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拯救大兵瑞恩》在最佳電影獎競爭中輸給《莎翁情史》,不少人認為這是韋恩斯坦通過商業運作製造的一起「冤案」。
  • 《拯救大兵瑞恩》:八個換一個,值不值?
    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軍隊在諾曼第登陸;一家名為瑞恩的四兄弟,陣亡3個,出於人道主義精神,美軍將領決定:派遣一支小分隊,將最後一名倖存的瑞恩救出來。於是,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米勒上尉帶著他的小分隊開始出發——拯救大兵瑞恩。他們穿過德軍的層層封鎖,終於在混亂中找到了瑞恩。然而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整個小分隊6名成員陣亡。
  • 看完《金剛川》,來說說你心目中最好的戰爭片吧
    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中,片中的戰爭場面看得觀眾熱血沸騰,然而觀眾對此片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你心目中最好的戰爭片是哪部呢? 1·《拯救大兵瑞恩》——殘酷戰爭中對人性的展現直擊心靈震撼。
  • 影評:《拯救大兵瑞恩》——以生命為代價的善意
    《拯救大兵瑞恩》雖然當年與奧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是卻無法否認其在戰爭題材系列電影中的地位。它將人們所逃避的、不願正視的赤裸裸地展示在我們面前,給人「心頭添堵」。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深刻的思考與震驚。
  • 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2019最佳影片之一!
    令人窒息和瞬息萬變的戰場,一個接一個揪心和震撼的場面,一定是電影裡少不了的,但這部通過兩個普通士兵視角呈現的一部戰爭片,在影評人的眼中卻是如此獨特而讓人驚嘆。這部影片是由美國夢工廠出品的戰爭片,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聚焦兩名年輕的英國士兵,講述了一戰時期,兩名英國士兵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險穿越敵境傳遞重要情報的故事。
  • 《拯救大兵瑞恩》背後真實故事,催生了美軍著名的倖存者政策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690字,閱讀約4分鐘1998年,好萊塢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中國上映。這部著名的戰爭片其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上兩個真實事件的混合體,也由此誕生了美軍歷史上著名的生存政策,並一直延續至今。一、滿門英烈的家庭1942年1月,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的沙利文五兄弟同時在"朱諾"號輕巡洋艦上會面。
  • 《拯救大兵瑞恩》國寶級電影,救得不只是人還有人性
    《拯救大兵瑞恩》開頭非常的真實,士兵們搶灘登陸,場面很震撼,它以1944年諾曼第登陸為背景,開場的二十分鐘海灘登陸場景、幾乎還原了真實的二戰,在船上的時候、軍官告訴士兵們該怎麼做、士兵們親吻十字架,一打開船門、子彈掃射而來、你該怎麼做?
  • 《拯救大兵瑞恩》湯姆·漢克斯(Tom Hanks)
    1995年,漢克斯開始為《玩具總動員》系列主角之一的胡迪配音。1996年,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擋不住的奇蹟》。1998年,湯姆·漢克斯和加裡·高茲曼成立了Playtone製作公司。1999年,他參演了影片《拯救大兵瑞恩》。2001年10月,湯姆·漢克斯獲美國電影學院頒發的終身成就獎。2010年,他出演的電視劇《血戰太平洋》在HBO首播。
  • 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湯姆·漢克斯又帶來一部二戰猛片
    自從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上映以來,湯姆·漢克斯已經有22年沒有主演過戰爭片,今年,這個記錄將被打破。由亞倫·施耐德執導,湯姆·漢克斯編劇並主演的戰爭片《灰獵犬號》將於2020年6月12日北美上映,近日也放出首款預告片。
  • 如何評價《拯救大兵瑞恩》裡的厄本?他曾在勇敢和懦弱之間徘徊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經典的電影,裡面每一個角色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一個角色都能拿出來暢談一番,不過在營救小隊裡最有爭議的角色應該是厄本,因為他的失職給小隊帶來了滅頂之災,那麼厄本真的是一個負面人物嗎?
  • 豆瓣評分9.0,《拯救大兵瑞恩》為何被奉為「影史最偉大戰爭片」?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電影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這部豆瓣評分9.0,1998年7月上映的戰爭電影從上映之後便好評如潮,成為不少影迷和不少導演心中的戰爭神作。
  • 2010到2020這十年,最震撼的戰爭片,你看過幾部?
    本片題材和故事不算新穎,但鏡頭運用非常獨特,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讓人讚嘆。二、《敦刻爾克》這部電影是諾蘭拍攝的戰爭片,講述了二戰期間40萬英法盟軍面對敵軍的重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上成功撤退的故事。
  • 今年最好的戰爭大片就是這部了
    很多人都喜歡看戰爭片,並不是喜歡戰爭的熱烈,很大程度上卻是因為宏大場面所展現出的殘酷帶來的心靈震撼。二戰題材的影視劇大家應該都看過不少,遠的如永恆經典《拯救大兵瑞恩》,近的有奧斯卡提名大作《血戰鋼鋸嶺》,而一戰題材的經典戰爭大片反而少了許多,其中《西線無戰事》《光榮之路》這樣的電影又年代久遠,不過今年倒是出了一部場面宏大又非常特別的一戰題材電影(算是去年,影片2019年12月25號在北美上映),外媒的一個評價可以說明了這部電影的質量——這是《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這部電影就是《1917》
  • 詳細科普《拯救大兵瑞恩》知識點,深入解讀八人救一人的真正意義
    本期電影解讀——《拯救大兵瑞恩》。影片信息這部於1998年上映的二戰題材影片由夢工廠和派拉蒙聯合出品。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領銜主演,全球票房4.82億美元。電影《拯救大兵瑞恩》正是據此改編,劇情為:瑞恩家有四個兒子,肖恩瑞恩戰死於奧馬哈灘;彼得瑞恩戰死於猶他灘;丹尼爾瑞恩戰死於太平洋戰場的紐幾內亞島;隸屬於101空降師的詹姆斯瑞恩被空投到敵後作戰,下落不明。美軍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將軍獲悉後決定派出搜救隊找到小兒子瑞恩並把他送回後方。
  • 《拯救大兵瑞恩》的防空武器,被德軍當機槍,一發炮彈能打碎人體
    就像《拯救大兵瑞恩》中德軍使用Flak 38 20mm機關炮平射美軍的鏡頭給很多軍迷留下了深厚的印象,Flak 38 20mm機關炮迅猛的火力在短時內將美軍士兵撕成了碎片,可見這種用於防空的兵器在陸地使用,也是一個大殺器。這款武器在短時間內射向人群,簡直就是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