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拯救大兵瑞恩》裡的厄本?他曾在勇敢和懦弱之間徘徊

2020-12-15 丹書戰史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經典的電影,裡面每一個角色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一個角色都能拿出來暢談一番,不過在營救小隊裡最有爭議的角色應該是厄本,因為他的失職給小隊帶來了滅頂之災,那麼厄本真的是一個負面人物嗎?

拯救大兵瑞恩

厄本的本職工作

厄本在劇中被設置成一個剛上戰場的文職青年,從他的T字臂章就能看出,他就是一個搞搞翻譯,給長官打雜的文官,諾曼第是他第一次踏足戰場。

儘管如此,我們從他手忙腳亂的動作中仍然應該確定一件事,那就是他在上戰場之前已經盡力給自己鼓氣,讓自己勇於面對戰爭的殘酷,因此在通過殘肢斷臂的灘頭陣地後,他依然能夠比較鎮定地做事,表現出一個聽話的新兵模樣。不要小看這一點,因為鏡頭裡老兵在打完灘頭戰之後,看著淌血的海灘,一樣吐得稀裡譁啦。

厄本

當救援小隊準備執行任務的時候,米勒上尉因為缺乏人手,不得已要厄本加入隊伍,擔任隊裡的翻譯等工作,厄本的反應是聽從指揮,可見厄本至少到目前為止仍然敢於直面死亡,至少敢於直面他心中認為的那種戰鬥死亡。

厄本從勇敢到崩潰,從善良到成長

作為小隊裡的「非戰鬥人員」,厄本就像一個雜工,出發的道路上,他渾身掛滿了各種東西負重前行,總的來說小隊裡的人還是挺照顧他的,並沒有因為他是文職人員就狠狠奚落他。

拯救大兵瑞恩

遭遇狙擊手是他的第一次考驗,就這麼眼睜睜看著隊友煎熬死去,這恐怕是他第一次直面死亡,也體會到了一點敵人的狡猾。但這一切應該都在他的心理承受範圍內,畢竟戰鬥就要死人,而且隊友和敵人都屬於正常交鋒中死亡,敵人確實有點狡猾,但也很勇敢,孤身一人與小隊作戰。

這一次也許讓厄本對戰鬥有了錯覺,認為戰鬥就是雙方帶有騎士精神的正面交鋒,在牆倒塌的時候,厄本盡到了一個翻譯官的義務,在劍拔弩張的時刻還不忘了哆嗦著衝敵人大喊放下槍。至此厄本仍然算是勇敢的,他在盡力做好長官交給他的任務。

米勒上尉

接下來雷達站一役中,厄本則把善良表現出來,對於如何處決俘虜,眾人在眼看著醫生死去後充滿著憤怒,只有厄本善意的勸阻不能濫殺無辜,讓這名俘虜得以逃過一劫。

一切的大轉變都發生在橋頭堡一役,厄本受命給機槍手補充彈藥,已經算是得到了照顧了,奈何戰鬥仍然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發展。在前半段作戰中,厄本帶著機槍彈鏈穿梭在子彈橫飛的戰場,保障著機槍的射擊,我們或許不能說他是最勇敢的,但到這個時候肯定不能說他是懦弱的。

拯救大兵瑞恩

但是短短幾十分鐘的戰鬥,厄本接二連三的親眼看到了殘酷的死亡,攻擊虎式坦克的士兵被20毫米機炮撕成碎片,全隊的「眼睛」狙擊手Jackson連同一名機槍手,被炮火炸得粉碎,沒有子彈的機槍手被敵人用刺刀結束生命,這一切都發生在很短的時間裡。

全劇對厄本批評最厲害的地方也發生在了這裡,因為厄本沒有及時將機槍子彈送達,沒能為隊友做好掩護,導致機槍手被敵步兵抄了後路,整個盟軍隊伍瞬間陷入兩面夾擊的危機中,只能撤退到最後防線去。

拯救大兵瑞恩

此時的厄本應該是真的被血腥殘酷的場面給震懾到了,一切都真實地發生在眼前,不是海灘上路過看一眼,每一次隊友的倒下都在刺激他的神經,從精神狀態上來看,他已經徹底垮掉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當時側翼有30名敵軍抄後路,雖然被機槍手射殺多名,但是敵人已經通過,從厄本最初拿槍的狀態來看,他極度缺乏作戰技能,即便是子彈及時送達,機槍陣地被抄後路也是必然發生的事。從敵人的戰鬥素質和人數來看,厄本是否成功支援機槍手,結局應該是無法改變的,畢竟殘存的人員都開始撤走了。

厄本

厄本沒有被殺,他被一名作戰勇敢的德國士兵放了,甚至都沒有收繳他的槍,這一點和厄本之前放過德軍俘虜相呼應。在崩潰中的厄本,此時陷入恐懼、自責、害怕等多精神漩渦中,正在撤退的列兵Horvath,他沒有放棄厄本,一把抓住這個新兵蛋子後撤,也許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兵,他已經見過太多這樣的場景了。

米勒上尉

厄本最終沒有撤到橋的另一頭,他害怕地躲在坑裡,在關鍵時候一躍而起,顫抖著擊斃了一名德軍。需要證實一下的是,這名德軍不是殺死機槍手的德軍士兵,而是在雷達站的戰鬥中,被厄本好意放走的那名德軍俘虜,這一點長時間裡被許多對外國人有臉盲的觀眾誤解了。

德軍俘虜

這樣一來,對於射殺俘虜一事,就有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了,在前幾分鐘崩潰的厄本,看到自己的善意被敵人利用,現在又來殘殺自己的戰友,一種憤怒忍不住噴發,讓這個原本老實巴交的新兵,不再考慮長官會對他做出什麼處罰,堅決射殺這名德國士兵。

這裡是厄本對戰爭的一次大轉變,同時也暗示了一些歷史問題。對於厄本來說他經歷了短暫的崩潰又重新站了起來,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士兵,在懦弱和勇敢之間徘徊後,終于堅定了自己信念,同時也不再對敵人的狡猾容忍。

拯救大兵瑞恩

另一邊,那兩名與厄本有著關係的德國士兵,恰好映射了德國。被厄本打死的德軍士兵,恰如一戰時放過的德國好戰分子,回去積蓄力量後又捲土重來;而放過厄本的德軍士兵,恰如那些精於指揮,卻不好戰的德軍高級指揮,他們只是盡到一個軍人義務,自身並不是惡魔。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影評:《拯救大兵瑞恩》——以生命為代價的善意
    《拯救大兵瑞恩》雖然當年與奧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是卻無法否認其在戰爭題材系列電影中的地位。它將人們所逃避的、不願正視的赤裸裸地展示在我們面前,給人「心頭添堵」。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深刻的思考與震驚。
  • 《拯救大兵瑞恩》:八個換一個,值不值?
    整部電影的臺詞少的可憐,導演沒有設計跌宕起伏的劇情,來論證拯救大兵瑞恩的意義;也沒有過多的渲染瑞恩的個人價值;他所做的只是呈現整個營救過程的艱難,刻畫戰爭的殘酷。然而,在電影之外,人們對於拯救大兵瑞恩這樣軍事行動展開了更多的價值討論。
  • 《拯救大兵瑞恩》:為愛行動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是其中的老電影,我一直都沒看,疫情期間,在家觀看了,覺得十分震撼,來自心靈的震撼。一個小分隊九人,都是戰爭大場面留下來的精英,被美國參謀部長指定派去專門拯救一個不知落到哪個戰爭角落的人,這個人叫瑞恩。
  • 詳細科普《拯救大兵瑞恩》知識點,深入解讀八人救一人的真正意義
    本期電影解讀——《拯救大兵瑞恩》。影片信息這部於1998年上映的二戰題材影片由夢工廠和派拉蒙聯合出品。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領銜主演,全球票房4.82億美元。電影《拯救大兵瑞恩》正是據此改編,劇情為:瑞恩家有四個兒子,肖恩瑞恩戰死於奧馬哈灘;彼得瑞恩戰死於猶他灘;丹尼爾瑞恩戰死於太平洋戰場的紐幾內亞島;隸屬於101空降師的詹姆斯瑞恩被空投到敵後作戰,下落不明。美軍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將軍獲悉後決定派出搜救隊找到小兒子瑞恩並把他送回後方。
  • 經典電影賞析《拯救大兵瑞恩》
    ★成為超人的星星達人: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從整個國際範圍來看,電影界最高的榮譽獎項有四個:奧斯卡金像獎和坎城、柏林、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
  • 《拯救大兵瑞恩》故事的情節和所要表現得盪氣迴腸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這一部偉大的戰爭片,它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對戰爭殘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對普通士兵們內心人性的挖掘。經典之處在於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拯救大兵瑞恩》給觀眾一種強烈的震撼,除了是故事的情節和所要表現得盪氣迴腸的情感外,還有一點就是視覺的衝擊。影片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第登陸戰的恢弘場面,讓觀眾驚駭地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戰爭使士兵所遭受的傷痛會留在那些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們記憶中的深處,給他們內心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 《拯救大兵瑞恩》賞析,三個哥哥全體陣亡,美軍救援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一部展示戰爭殘酷的電影,這部接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其講述了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德國人之間的廝殺,這是一部揭露戰爭傷痛與血腥人性的戰爭電影。在電影開始的前二十分鐘,主要描述了諾曼第登陸的戰爭場面,對於該畫面的展示,不少中國觀眾表示無法接受,因為該部電影打破了國人對戰爭片的傳統認識,在《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中,我們不會看見千軍萬馬如潮水般踏過敵人頭顱的場景,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各種殘酷血腥的死法,血肉橫飛、支離破碎的恐怖場景,雖然場景的血腥程度令不少觀眾表示無法接受,但這卻是最能夠體現戰爭的場景,
  • 《拯救大兵瑞恩》國寶級電影,救得不只是人還有人性
    《拯救大兵瑞恩》開頭非常的真實,士兵們搶灘登陸,場面很震撼,它以1944年諾曼第登陸為背景,開場的二十分鐘海灘登陸場景、幾乎還原了真實的二戰,在船上的時候、軍官告訴士兵們該怎麼做、士兵們親吻十字架,一打開船門、子彈掃射而來、你該怎麼做?
  • 拯救大兵瑞恩:在那個暗淡的戰爭年代,人性的光芒在不斷的閃爍
    前言《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獲得極多獎項的戰爭題材電影。電影帶給我們的戰爭,能感受到的除了戰士的熱血,其他都是冰冷和殘酷。《拯救大兵瑞恩》甚至獲得了很多二戰老兵們的讚許,那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最值得稱讚和最有意義的地方。
  • 豆瓣評分9.0,《拯救大兵瑞恩》為何被奉為「影史最偉大戰爭片」?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電影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這部豆瓣評分9.0,1998年7月上映的戰爭電影從上映之後便好評如潮,成為不少影迷和不少導演心中的戰爭神作。
  • 《拯救大兵瑞恩》湯姆·漢克斯(Tom Hanks)
    1993年、1994年,他分別主演《費城故事》《阿甘正傳》,連續獲得兩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1995年,漢克斯開始為《玩具總動員》系列主角之一的胡迪配音。1996年,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擋不住的奇蹟》。1998年,湯姆·漢克斯和加裡·高茲曼成立了Playtone製作公司。1999年,他參演了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 它是一部令人盪氣迴腸,振奮人心的戰爭電影,《拯救大兵瑞恩》
    而現在我們要講的電影就是這樣,《拯救大兵瑞恩》毫無懸念屬於後者。該部電影是1998年上映,差不多我沒出生,不對我兩歲了。是一部美國戰爭片,片長總共169分鐘,豆瓣評分整整高達9.0分。影片是以二戰為題材,主人公是一個叫瑞恩的士兵在一次軍事活動中被困住,被好幾個人拼命搭救的故事。
  • 《拯救大兵瑞恩》背後真實故事,催生了美軍著名的倖存者政策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690字,閱讀約4分鐘1998年,好萊塢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中國上映。沉沒8天後,一架PBYCatalina水上飛機發現了10名倖存者,並將他們救起,其中包括沙利文家族的大哥喬治,他已經奄奄一息,急需幫助。與幸運的喬治相比,他的四個兄弟就沒那麼幸運了,弗蘭克、喬和馬特在第一次魚雷攻擊中喪生。倖免於難的阿爾和喬治倖免於難,但在第二天由於風浪猛烈,阿爾不幸溺水身亡。
  • 十多位好萊塢明星出演,惜敗拯救大兵瑞恩,這戰爭片曾被罵太裝了
    2月24日,昔日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哈維.韋恩斯坦被定罪,國內外的影迷卻討論起了一件陳年舊事:1999年的第71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拯救大兵瑞恩》在最佳電影獎競爭中輸給《莎翁情史》,不少人認為這是韋恩斯坦通過商業運作製造的一起「冤案」。
  • 《拯救大兵瑞恩》背後的真實故事,催生了美軍著名的僅存者政策
    1998年,好萊塢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在我國上映。片中為了幫助美軍士兵詹姆斯·瑞恩遠離戰火,回到美國的家中,以米勒上尉為首的8人小組以近乎全員陣亡的代價完成了這項任務,電影中出現的情節不知打動了多少人。
  • 《拯救大兵瑞恩》8個人救1個人,看了三次終於覺得值
    最近我又重溫了一遍《拯救大兵瑞恩》,不得不感嘆這部影片在20多年後的今天還能讓人有所觸動。特別是在自己每個不同的時期看,都會有不同的領悟。這可能就是一部好影片的魅力所在吧。沒好好地去剖析裡面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只知道這個人殺的人多,槍法又準,就誇他牛批牛批,這個人差就噓他,宛如一個智障。而在小編中學又一次看到這部影片的時候,想法就有點產生變化了,會去想為什麼這些人要拼命去救一個沒什麼名氣的士兵,並且救他又不是去學校那種地方,而是必須穿過槍林彈雨。
  • 蘇利文號:《拯救大兵瑞恩》背後的秘密,美國為此設立新法案!
    蘇利文五兄弟是亞華州的第一代愛爾蘭移民託馬斯蘇利文和阿萊塔的兒子,像所有的美國人一樣,蘇立文五兄弟被珍珠港事件所震驚。1942年1月3號,有5位年輕的美國小夥子一同報名參加了美國海軍,並以出色的成績通過了體能測試,正式被批准入伍。兄弟5人中老大喬治和老二弗朗西斯曾在30年代的海軍中服過役,而老三約瑟夫和老四麥迪遜以及老五艾伯特都是首次參軍。
  • 《拯救大兵瑞恩》的防空武器,被德軍當機槍,一發炮彈能打碎人體
    就像《拯救大兵瑞恩》中德軍使用Flak 38 20mm機關炮平射美軍的鏡頭給很多軍迷留下了深厚的印象,Flak 38 20mm機關炮迅猛的火力在短時內將美軍士兵撕成了碎片,可見這種用於防空的兵器在陸地使用,也是一個大殺器。這款武器在短時間內射向人群,簡直就是屠殺。
  • 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湯姆·漢克斯又帶來一部二戰猛片
    自從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上映以來,湯姆·漢克斯已經有22年沒有主演過戰爭片,今年,這個記錄將被打破。導演亞倫·施耐德不是十分出名,從豆瓣的資料來看,他應該是攝影出身,後來從事導演工作,正式執導的只有一部作品《自己的葬禮》,不過口碑尚算及格,還以本片得到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具潛力導演提名。
  • 千萬別被《拯救大兵瑞恩》給騙了,噴火器根本不可能打爆的
    不知道大家看過一些電影或者電視劇沒有,在一些美國大片裡面,比如《風語者》或者《血戰鋼鋸嶺》,尤其是《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裡面都出現了這樣一個橋段,就是一名噴火兵,自己背後背的噴火器被德軍擊中了,於是,他成了一個人形燃燒彈,還捎帶腳連累了身邊的戰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