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劉亞樓,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最高做到蘇軍什麼軍銜?

2020-12-15 四方史

開國上將劉亞樓,一生戰功赫赫,在紅軍時期,他歷任第12師35團政委、紅1軍團第2師政治部主任、紅1軍團第1師師長等職,先後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突破四道封鎖線、強渡烏江、進攻遵義、四渡赤水、奪取瀘定橋等著名戰役,在這些九死一生的戰鬥中,劉亞樓與師長陳光率部擔任主攻,多次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為革命立下汗馬功勞。

在解放戰爭時期,他被任命為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協助林總、羅帥組織實施遼瀋戰役和入關行動。1949年1月,時任天津前線指揮部總指揮的劉亞樓指揮5個軍向天津發起進攻,經過一天多的激戰,全殲守軍13萬人,活捉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

1949年10月,劉亞樓被偉人親點為空軍司令員,負責組建人民解放軍空軍。那麼看到這裡,有些人就會有疑問了,劉亞樓既然一直以來擔任要職,所立下的戰功也不少,為何1955年只被授予了上將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他缺少了一段極為重要的經歷。

1939年,劉亞樓被委派到蘇聯,留學深造。畢業後,留在蘇聯紅軍中實習,被授予少校軍銜,並參加蘇聯衛國戰爭。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劉亞樓直到1945年才回到國內,此時抗日戰爭已經接近尾聲,由此他也幾乎缺席了整個抗日戰爭,這必然會對軍銜有一定影響。不過雖然劉亞樓只是上將,但他葬禮的待遇卻比不少大將高的多,堪比國葬。

相關焦點

  • 劉亞樓8年抗戰跑去蘇聯,開啟一段異國情緣,回國憑啥被授上將?
    前言劉亞樓在所有開國將領中,可以說是非常有個性的一位了。他能幹也能玩,幹起工作來絲毫不馬虎,精力過人。玩起來也不含糊,生性幽默,侃起大山來更是逗得身邊人咯咯直笑。是林彪的愛將之一。「為死去的20多位兄弟報仇!」
  • 新中國曾有過雙重國籍的開國將校,一名上將,一人是中越兩國少將
    但是你知道麼,新中國的開國將校中,是存在過幾位雙重國籍的,這跟當時特定複雜的環境有關,那他們分別是誰呢?開國上將葉飛是中國、菲律賓雙重國籍。解放戰爭中最高還做到了三野第10兵團司令員,立下赫赫戰功,兵團級的高級指揮官,所以在1955年時被授予上將軍銜。1975年,中國與菲律賓建交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訪華,周總理還直言:葉飛同志是中國的將軍,也是菲律賓的兒子。
  • 紅一軍團三個師六位首長,五個開國上將,剩下的一個非常可惜
    抗戰時期先後擔任新四軍軍部參謀處長、八路軍總指揮部參謀長、中共中央華中局常委,解放戰爭一開始就擔任了縱隊委員,1947年開始在東北發展,參加了攻錦、遼西、平津等多次重大張譯,後面還成為第15兵團政治委員,兵團級的高級指揮官。1955年賴傳珠被授予上將軍銜。
  • 57位開國上將中,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有3人,他們都是誰?
    本著富國強軍的思想,建國後首次軍銜制度誕生了,此次授銜,共產生了55位上將,加上後來補授的2位,人民解放軍共有57位開國上將。開國大授銜這57位開國上將,都是解放軍中的瑰寶,是軍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其中54位是我軍培養出的優秀分子,在各個戰爭時期都有非凡的表現。
  • 開國上將中,哪些人有授大將的資歷
    1955年的授銜中,粟裕、陳賡、許光達等十位功勳卓著的將領被授予大將軍銜,充分印證了他們對革命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那麼,除了開國十大大將外,在開國上將中,有哪些人有授大將的資歷呢?
  • 繁雜的軍銜標誌——衛國戰爭前期,蘇聯紅軍軍官軍銜詳細圖解
    最近這些年,俄羅斯很熱衷拍攝以二戰為題材的影視劇,公子閒來無事時也經常追劇,看多了就發現一個問題:早期的蘇聯紅軍軍銜並不是由「星」+「槓」來組成的,並非如我們熟悉的「一槓三星」為上尉,「二槓二星」為中校等……
  • 泰安市開國少將37歲任副軍長,67歲授上將軍銜,他是誰?
    山東泰安有一位開國少將,37歲任副軍長,67歲授上將軍銜,他是誰?那麼他是誰呢?他便是劉振華將軍,劉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是江西,江西有25位劉姓開國將軍。劉姓成就最大的是湖北紅安縣的劉華清將軍,劉有一位元帥,劉震、劉亞樓2位上將和13位中將,45位少將,1955年後晉升少將31人,總計92位開國將軍,1988年有劉振華和劉華清兩人晉升為上將軍銜。
  • 開國授銜的57位上將中,都有哪些人授銜過高了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共有55位開國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1956年1月,王建安被補授上將軍銜,1958年2月,李聚奎被補授上將軍銜,這樣,開國上將的名單增加到57人。開國的這57位上將都是功勳卓著的開國名將,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所作出的貢獻,足以彪炳史冊。那麼,在這57位傑出的開國將領中,有哪些人的授銜過高了呢?
  • 美國目前最高軍銜是五星上將,而我國唯一一個「六星上將」是誰呢
    一個國家軍事體系的完整成立,是需要軍銜制的存在,如今世界各國都在秉持各自國家的軍銜制度,建立自己的軍事體系。而各國軍銜的最高級別有的是不同的。美國目前最高軍銜是五星上將,例如我們常常提到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而我國自從1988年重新恢復軍銜制後,最高軍銜為上將。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
  • 細說其軍銜變化和難以啟齒的小秘密
    自己給自己授了軍銜的有史達林(蘇聯大元帥)、裕仁(陸海軍大元帥)和蔣中正(民國特級上將),這其中最喜歡穿軍裝出鏡的反而是史達林、希特勒和蔣中正,但是許多人其實忽略了史達林的軍銜變化,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吶!
  • 劉亞樓:從棺材裡搶出來的上將,林彪批評他打仗愛冒險,不要命
    在共和國的將軍裡,劉亞樓上將是出了名的愛冒險,喜歡搞前沿偵察,打起仗來也不惜命。為此,他沒少受林彪的批評。將軍一生中多次死裡逃生:當紅軍政委時,「死」了之後被抬進棺材裡;在蘇聯期間,被宣布兩小時後處死。神奇的是,將軍居然一次次得以生還,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最後授銜的時候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當時被授予軍銜的有10大元帥10大將和55位上將(後來補授兩位共57位),175位中將(後來補授兩位共177位),8798位少將(後來補授和晉升一共1360位),這些將軍來各個軍中,如果按照解放後期的編制算,基本算是來自於四大野戰軍,那麼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五星上將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元帥軍銜,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是美國軍隊中級別最高的軍銜,象徵著美國軍人至高的榮譽。那麼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呢?也就是說二戰前美國的最高軍銜是上將,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是沒有問題的。但等到美國參加二戰後,就發現問題很多。首先是和盟軍聯合作戰的問題,當時英蘇等國的最高軍銜都是元帥,而美國僅僅是個上將,讓美國將軍們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加不利於美軍爭奪聯軍統帥的位置,總不能讓美國的上將去指揮英蘇的元帥吧。
  • 劉亞樓沒人敢惹,為何因為一位開國少將,接連吃了三次「閉門羹」
    大家都知道,開國上將劉亞樓的脾氣相當的衝,幾乎是無人敢惹,所以被人取了一個外號叫做「雷公爺」。一般人根本招架不住他的臭脾氣,再加上他的資歷和戰功,所以根本沒人願意駁他的面子。但是,劉亞樓卻在一位開國少將身上,連續吃了三次「閉門羹」,這是怎麼回事呢?
  • 開國將帥中,在五個不同等級的軍銜,哪一位將軍的年齡最大
    在開國將帥中,五個不同等級的軍銜裡,元帥中年齡最小的是林總(49歲),大將中年齡最小的是許光達(47歲),上將中年齡最小的是蕭華(39歲),中將裡年齡最小的是劉西元(38歲),少將裡年齡最小的是吳忠(34歲)。這五位都是不同等級軍銜年齡最小的開國將領。
  • 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
    從人口上講,鍾姓人口少於袁姓,不過在開國將軍數量和軍銜上相比袁姓略勝一籌,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那麼鍾姓開國將軍都有誰,有沒有你老鄉呢?57位開國上將中,唯一的鐘姓就是鍾期光上將,他1908年出生,紅軍主力長徵後,鍾期光奉命在南方堅守三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鍾期光任新四軍第1支隊第1團政治處主任。
  • 二人開國上將,二人中將
    1955年,閻揆要被授予中將軍銜,1994年3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90歲。第二野戰軍參謀長——李達1949年2月,第二野戰軍正式組建,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段君毅任後勤部司令員兼政委。
  • 1955年大授銜,解放軍軍銜同外國軍銜等級對比,有什麼不同?
    1951年2月15日,中央軍委下發了關於解放軍評銜的指示文件,明確表示要根據「德、才、資」來評定軍銜,做到客觀公平公正。經過幾年的努力,1955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軍銜制度正式實施,十位開國元帥、十位開國大將、55位開國上將、175位開國中將以及798位開國少將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