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娘」兒子瞞著父母做變性手術,父母傷心到絕望!

2020-12-05 安徽海豚播報

近日,國內媒體關於一段藥娘的採訪視頻,受到廣泛關注。

在某大型商場,保潔阿姨小跑上去攔住一位男子說:「這是女廁所,男廁所在那邊。」從男子的表情看得出來,此刻他十分的尷尬……他們是被人稱作「藥娘」的一群人。

藥娘,指通過服用或注射藥物等手段,使其生理狀態接近女性的男性或雙性別者,通常屬於跨性別群體。 作為藥娘的父母們,直呼:「太難了!」

第一位藥娘媽媽:孩子20歲,上海某高校大二學生

今天是(性別重置手術後)第四天。孩子目前還是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他小的時候沒有發現,今年三四月份,他就把醫院的那個(易性病)診斷髮給我了,真的天都塌下來了。不知道應該怎麼去面對,他自己說從高中開始就已經在吃激素了,手術之前他的脾氣特別不穩定。他說我太痛苦了。

做完這個(性別重置)手術,有的激素可能得吃一輩子,對身體和壽命都有影響。但怎麼辦,真的沒辦法。家裡人沒敢講,我自己都不理解,老人又怎麼能理解。馬上就面臨著開學,身份證改不了,你在學校,這個住宿怎麼辦?周圍的人能夠接受嗎?有個政策,集體戶口現在是不給改性別的,另外一個期望就是戶口和學籍(性別)的問題能夠解決。

我是希望父母能夠包容自己的孩子,不管外面的人是怎麼看,或者是什麼樣的眼光,最起碼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比較溫暖的懷抱吧!

記者問:「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未來,比如結婚這方面?」

這位母親說:「好像不可能吧,他說將來我就跟你過了,我說也行。希望他將來能夠一帆風順,雖然是奢望。」

第一位藥娘爸爸:孩子20歲,上海某高校大二學生

他把這個變性看得高於一切,什麼擋住我,我就不要了。該想的辦法我都想過了,眼淚我已經哭幹了。也曾試圖尋醫問藥,找朋友找專家,甚至一些不科學的辦法。如果你這個手術不做的話,那孩子可能就抑鬱了,然後精神失常,甚至自殺。不管是男是女,還是個孩子,不做手術的話孩子都沒了。就當養個姑娘,不生孩子就完了,天倫之樂是沒有了。

第二位藥娘媽媽:孩子20歲,大學休學

我只想他能把學業完成,有了文憑,不管他是人妖也好,藥娘也好,沒有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但是,如果他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可以說是根本活不下去。

這個社會怎麼可能會接受?我現在只希望他好好地去把學業完成拿到文憑,即使他日後要走這條路,他有本事了,別人也不會異樣的眼光看他。而他現在,他去打工,你想想有誰會招這類小孩?

我這輩子做夢都沒想到我兒子會走這條路,如果他真的是天生的,我早就認了,但現在事實不是的。為了這個事情,他在學校鬧得沸沸揚揚,然後我幫他辦了休學。這次,我又幫他想盡辦法把復學手續辦好,他的學費已經存好了。我接下來自己省一點,就可以給他生活費了。跟他一聊,就要叫我去(醫院)籤字,叫我們理解他,難道他不能理解我們嗎?

我在外面有些做點小生意,陪人家喝酒,喝醉了回來,坐在院子裡抱著狗哭。我的工資也就是3000塊錢不到,生怕老闆把我炒掉,炒掉以後我就存不到錢。

第三位藥娘媽媽:孩子30歲,已做性別重置手術

最早那段時間,肯定是想不通,連他父親都覺得孩子精神不正常,我們在醫院裡面看到那麼多他們這種情況的人,我就想通了,也不是他一個人這樣。

一個人快快樂樂地過一生,也沒什麼,媽陪你一輩子,再艱難也好。以後的路我都陪你一起走。唯一就是抱不上孫子,這個肯定是感到遺憾的事,社會還是要更多一點對他們的理解。不要求你理解他們,其實只要不歧視他們就算好的。

上海411醫院整形科主任 趙醫生

有一種原因是父母擔心孩子的未來,是否能夠像想像那麼的美好;還有一種父母是面子上掛不住;當然,還有一種是根本就不了解這個病。最近這幾年,很多父母能夠理解,也能夠接受了。首先,他應該跟父母交流,父母也應該多關注。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如果一旦知道他有這種焦慮之後,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做心理治療,不要迴避,更不要拒絕排斥。

相關焦點

  • 一篇藥娘日記,記錄了數萬藥娘的悲慘命運
    有時可以遇到變性前的藥娘賣藥,挖洞即指變性手術不過通過熟人購買依然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假藥商隨處可見。於是電商黑市應運而生。秋名源本是其中做得較好的一家,藥娘圈子開玩笑稱其為「藥娘領袖」。看價格,我說是普通花盆你信嗎?
  • 藥娘的全面戰爭:被困在男性軀殼裡的女人
    這類人有一個特別的稱呼:藥娘。剛接觸藥娘這個群體的時候,我很好奇,為什麼這些跨性別者要選擇私下進行服藥,而非正規就診或接受手術?但在深入聊天和了解之後,我認識到了她們選擇的必然性。親密關係的斷裂、醫療體制的缺失以及大眾認知的汙名化等現實問題,都是橫亙在這個群體眼前、不得不直面的一座座高山。當身體背叛靈魂,藥娘們的人生又將何去何從?
  • 《送你一朵小紅花》破11億,刺痛3000萬父母的心:摧毀一對父母,孩子生場病就夠了
    醫院的牆壁比教堂聆聽了更多的禱告,醫院裡比哭鬧聲更多的是父母內心的絕望和心疼。電影的一開始,就以韋一航(易烊千璽飾演)做腦癌手術切入。韋爸爸瞞著家人,休息時間去做滴滴兼職,每天深夜才回家,背心破了個洞都不捨得換。
  • 37年前,那個受不了自己是男人而做變性手術的小夥,現狀如何
    前言:通過做變性手術改變性別的人並不少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金星老師了。經過變性手術之後,原本男性的特徵都會減弱,女性的風情會慢慢凸顯出來。那麼37年前,那個受不了自己是男人而做變性手術的小夥,現狀如何?
  • 男子做變性手術後,想把身份證改成女性遇難題,醫院開不了證明
    但是近些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一樣,有些人竟然會討厭自己本來的性別,然後就選擇去做變性手術,這樣的事情非常讓人難以理解,不過有這樣想法的人卻有不少,之前河南信陽的一名男子就做了變性手術。
  • 演員艾倫佩吉宣布為跨性別者 暫未透露是否做變性手術
    演員艾倫佩吉宣布為跨性別者 暫未透露是否做變性手術時間:2020-12-02 18: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演員艾倫佩吉宣布為跨性別者 暫未透露是否做變性手術 33歲的加拿大女演員艾倫佩吉(Ellen Page)在社交網絡發布公開信,宣布自己是非二元性別者和跨性別者
  • 19歲男生胸部半年長到B罩杯 直到遮不住了才跟父母講·都市快報
    右邊乳房半年「長」到B罩杯大 金主任記得,這個男生長得很瘦,蠻內向,不大說話。 在他簡短的敘述和父母的補充下,金主任大致了解了病情的發展—— 男生讀大二,大約來醫院之前的半年裡,他右胸逐漸變大,像是乳房發育了一樣,一直長到像女子乳房B罩杯大小,摸摸軟軟的有彈性,不痛也不癢,從外觀上看,也沒破潰等症狀。
  • 父母捐出兒子器官救人讓人肅然起敬
    喪子之痛讓小文的父母很難過,面對無法改變的結果,小文的父母提出了捐獻兒子器官和遺體的想法。昨日上午9時,小文的父親在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內,跟兒子進行了最後的告別。經過手術,小文捐獻出了雙腎和肝臟,讓3名病患重獲新生(8月3日《遵義晚報》)。
  • 抗擊疫情父母圖鑑:涓涓父母情 拳拳兒女心
    在危險面前他們沒有退縮請戰書上的籤字和手印是他們的誓言與決心在父母面前 他們是孩子瞞著父母來到武漢支援的護士,奮戰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面對鏡頭,她們用手遮臉,生怕父母認出自己,替自己擔心。山東省立醫院ICU護理專業護士長丁敏申請赴前線後,一直不知如何告知年邁的父母。然而父母的一通電話,讓丁敏淚流滿面:「剛剛接了父母的電話,本來不知道怎麼開口,沒想到兩位老人從親戚口中已得到消息,他們說:我們支持你,你就應該去 ,不用掛念他們。
  • 倆兒子兩套房車,父母無人養老:大兒子罵偏心,小兒子要養嶽父母
    可如今,兒子多的家庭,卻再也不是香餑餑。因為兒子多,則意味著父母的壓力大,責任重。但凡父母偏心於哪個兒子,另外一個兒子就會跳腳,甚至叫囂著父母偏心,以後不給父母養老。因為大兒子罵父母偏心,而小兒子卻又罵父母沒本事,自己壓力大。
  • 沒有絕望到一定程度,誰會控告自己的父母,這部電影豈止是催淚
    如果你只是為了這麼一張海報而走進到影院當中,那麼你絕對會失望的,影片以倒敘的模式講述了一個少年犯的人生,再次引用導演的一句話,這是一部關於小男孩控訴他的父母,在這個混亂的社會當中給予自己生命的故事。其實這個小男孩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同樣也是這個社會,但是我們能責怪他的父母嗎?他的父母也未嘗不是受害人。
  • 謊言背後的父母愛
    01後來隨著時間的變換,我的那個牙印在我眼裡看起來更加醒目了,以至於影響到了我的愛美之心。我與母親商量說,準備去做醫療美容,把那個印記處理掉。以往溫順的母親卻任憑我怎麼說就是不同意,還說我是不是怨恨當年母親的行為了。
  • RE0第2季第4話萊月昂直面過去,與父母那絕望的沒有回應的告別!
    在這一話的劇情中,萊月昂在強欲魔女通過他的記憶創造出來的試煉中(萊月昂回到了父母健在的現實世界),直面自己的過去。與自己的父母交談互動,向父母傾訴過去的曾經,在父母的勸慰下,找到了自己的未來,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解開自己的心結,跨越過去,邁向未來。不過,這畢竟只是強欲魔女製造的幻境,幻境中的父母都是萊月昂記憶中曾經的影像,都是虛幻的。
  • 母親難產生下兒,兒子卻怨恨父母半生,嶽母一句話讓他無地自容
    丈夫何永田抱著剛出生的兒子,更是激動不已,妻子難產被折騰了兩天兩夜,接生婆看情況不好,趕忙讓送醫院,他嚇得兩腿直打顫。以為到了醫院就會萬事大吉,醫生卻讓他做出最艱難的選擇,保大人還是孩子?他選擇了妻子。如今母子倆都平安,他自然萬分歡喜,就等著妻子身體恢復好,一起回家。
  • 偏心父母的養老結局:最後會由誰養老,父母很難想到
    只是這次嚴重些,到大醫院來了。所以,小兒子離開醫院,心裡是極其放心的。其他兒女接到電話,都到醫院後,大家傻眼了:老人一條腿不能動,必須有人全天候照顧。怎麼辦?大家都是準備來看看後再離開的。和小兒子聯繫,小兒子說,平常我照顧得多,現在到了醫院,你們就不能管管啊?
  • 電影《喜宴》:原來兒子喜歡男孩,怎麼相處?父母需要「3步走」
    因為年紀不小了,父母對他的人生大事特別在意,三天兩頭打電話「催婚」。上海姑娘威威是偉同的租客,想拿綠卡卻連工作都沒有,生活陷入了窘境。面對父母催婚的壓力,賽門出主意讓威威和偉同來一出「假結婚」,沒想到偉同的父母竟然要來美國參加他兩的婚禮。就這樣,老兩口來到了美國參加兒子的「喜宴」。
  • 傷心難過是人生的必然經歷,父母應學會控制情緒
    前幾天到朋友家吃飯,他的孩子才三四歲,我們就吃了一頓飯,他能哭個兩三回。就因為一點兒小事,比如氣球破了,腳踢到桌子了,玩具掉地上了,就能哇哇大哭。遇上這樣的孩子,他的父母只好叫苦不迭,一個勁兒地說抱歉。我倒是沒關係,但是對於我的朋友,也就是孩子的父母來說,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令他們感到苦惱的事情。
  • 《人間世》:我們只知道自己的辛苦,卻沒看到父母背後的眼淚
    很多人總覺得自己過得太辛苦了,卻沒看到父母背後的心酸和難過。01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紀錄片《人間世》有一期講述了患惡性骨腫瘤的孩子們,十多歲的孩子本應該坐在教室上課,在父母的懷裡撒嬌,但他們卻因為生病只能在醫院接受一次次的化療和手術。
  • 「濟源尋子」:孩子跟著親生父母「回家」了,養父母哭成了淚人
    2001年,河南濟源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平軍和王中豔夫妻倆終於如願以償的抱養到了一個孩子!要問韓平軍夫妻為什麼心心念念要抱養孩子?這要從他21歲那年說起。那一年,韓平軍因為一次手術事故導致了雙腿殘疾,他們夫妻倆擔心會因此而無法生育,所以一直想要收養一個孩子。2001年的一天,他們聽到熟人說市一家醫院有棄嬰的消息,便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