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或許和你之前想的不一樣

2021-01-20 劉逐風演講

什麼是自律?在很多人看來,它是一種約束自己的能力。通常一個人越能夠控制自己的言行,在我們看來,他就越是一個自律的人了。

比如有的人能夠常年堅持早睡早起,有的人堅持每天跑步,還有些人保持每天看書的習慣等等。

後來我們又得出一個結論,或許自律本身就是要做一些自己之前不願意做,但是本身卻是對我們有好處的事情,並且要持之以恆,不斷去堅持。

正是因為產生了這樣的共識,於是「頭懸梁錐刺股」、「控制不好自己體重的人何談控制人生」這樣死磕自己的理念,得到了很多人的贊成。

我們也越來越覺得,要想養成自律的意識,就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毛病」。比如放縱享樂、比如逛街唱K,這樣才能夠越來越接近我們想要成為的人——一個高度自律的人。

曾經的我也是就是這樣認為的,也在努力地這樣去做。

記得大學時候,每次假期回家,無論自己多麼想要追劇,也要克制自己的想法,選擇拿出一本書來打消自己的時間。感覺只有這樣,我才是一個上進的青年。

直到畢業以後,我也依然保持著這種習慣。但是說句實話,這種習慣並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快樂。尤其是感覺額外看的那些書,並沒有為我帶來更多實質性的改變時,我更懷疑這些年看的那些書是不是都餵了狗。

到底是我自己看書的方法出了問題,還是我對於自律這件事情理解本身就出了錯呢?

後來我還真的找到了答案,更有意思的是這兩個答案的結果都是肯定的。即:我既用錯了方法,同時也誤解了自律。

關於第一點,我之前的文章曾經提到過,並以分享的方式總結了一些高效讀書的方法。關於第二點,才是今天我們要聊的重點。

到底什麼是自律?難道真的是控制自己,讓自己以一種「苦行僧」的方式鍛鍊自己就是對的麼?費盡心思地想盡各種辦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值得稱讚麼?

矯枉過正大體就是這個意思吧。一味地壓制自己,往往會受到更大的反撲。逆反心理的形成或許也是這個原理啊。

那麼一個人擁有絕對的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難道就幸福了麼?絕對不是啊。經濟學當中的邊際效應遞減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就像我們吃肉包子一樣,快樂的感覺會隨著吃得越多而越弱。

小孩子很容易快樂,可是成人卻總是不容易笑起來,可見學會讓自己快樂,也是一件稀缺的能力。這時候往往需要一些規則的約束,我們才能夠更好地體驗快樂。

說來說去,是不是又回到我們最初認為的自律裡面來了?

所以好的自律意識,就是一種管理欲望的能力,它需要在玩樂與努力之間權衡和排序。不斷靈活地滿足這兩種欲望,生活才會更加高效。(我的腦海裡出現了敲架子鼓的畫面。)

綜上所述,真正自律而又富足的人生,就是在「放縱玩樂」和「死磕自己」之間找到一種平衡。這就像我們的大腦分為左右腦,一個負責理性,一個負責感性,既要有曉之以理的邏輯性,同時也要有動之以情的共情力。也像我們的飲食習慣,葷素搭配才會健康生長,少了哪一種,都容易為身體埋下隱患。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關於自律的一點小碎語。

本文為【劉逐風演講】在其他平臺原創首發,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自律和不自律,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有了自律,一切皆有可能無,則連最簡單的目標都顯得遙不可及說到自律,懶小姐第一想起章子怡前些日子章子怡在坎城亮相的打扮刷屏了各大娛樂跟自媒體平臺穿著大紅色禮服的她像仙女一樣優雅動人完全看不出來已經是40歲的媽媽
  • 為什麼說自律才是你最終的底牌?
    但你換個角度想,正因為我是靠著努力從什麼都沒有,到有了一點東西,才對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為我沒有走捷徑,也沒有走捷徑的條件和資格,所以或許你可以向我學習一下,某些可供你複製的方法。我很負責任告訴你,如果你是一名學生,並且成績不怎麼好,那你可以複製海哥上學時的學習方法,我雖然不是某個省份的考試狀元,但也是一路保送,從班級差等生逆襲為第一名。因為我不聰明,所以我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像我一樣不聰明的人,因為我很勤奮,所以我的方法同樣適合那些希望像我一樣勤奮的人。
  • 你真的懂什麼是自律嗎?如何變成自律達人?
    你是一個自律的人嗎?今天想跟你聊聊關於自律的這個話題自律是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據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頒布的道德規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則。此詞語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我知道有句話叫做「自律給你自由」,一聽到「自由」二字,我就有點小激動,誰不想要自由啊,誰不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 想獲得成長和自律幸福的生活,必須丟掉大多數人都戒不了的壞習慣
    獲得自律和實現目標的五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雖然有很多東西可以促進你的幸福和成長,但是可以確保你生活中長期成功,自律是實現目標所必需的習慣,是一種需要實踐和重複學習的行為。下面開始講自律中五個重點。1—— 抵抗誘惑消除環境中的所有幹擾和誘惑是努力改善自己取得的關鍵一步。 通過擺脫生活中的不良影響,為自己的成功做好準備。 如果你想身體健康,不想英年早逝就扔掉垃圾食品。
  • 一個人想主宰自己,必須克制自己,自律自己
    自律就是自由。對許多人來說,自律是一個令人煩惱的詞,因為它意味著沒有自由。但很少知道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律意味著在某個時刻,你的想法決定你的行為,而不是你的感覺。自由是釋放你過早的天性,做你喜歡做的事。自律通常意味著損失一時的舒適,避免衝動去做對你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事情。
  • 三個關於自律的真相告訴你:沒有意義感的自律,不過是自虐而已!
    事實上,有一種情境可以幫助你回想:某天深夜,你躺在床上刷著手機,突然看到一篇這樣的文章:《真正自律的人,到底有多可怕》。你點開讀了一段,發現實在太有道理了,必須點讚轉發!第二天,系統自動給你推薦了另外一篇《自律和不自律之間,差的是整個人生》。
  • 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從簡單的無機物到有機物,從生物分子到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再到多細胞和複雜生命,最終孕育智慧生命的機率到底有多大?過去30年中,天文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已經超過4000顆——隨著觀測技術和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的深度融合,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那麼上述困擾人類已久的問題何時能夠得到解答?2020年能否作為發現外星人「元年」而載入人類史冊?最近多位科學家給出權威預測。
  • 和自律的人在一起相處是什麼感覺?重新再活過一次吧
    重新再活過一次吧什麼是自律,簡單通俗來講就是自己能克制自己,就算沒有人管你你也能自己管好自己,自己對自己有要求,再簡單一點一點的意思就是能約束好自己,但是現在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不能做到管好自己又怎麼談約束和自律了,所以那些「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凡過一生碌碌無為的人,而另外的一大部分人都是能夠自我約束的成功的人,成功的人一般都比較自律,所以如果你要問我和自律的人在一起相處是什麼感覺?
  • 自律,讓2020年的春日更美好
    我的一個大一學生,最近有些煩惱找我傾訴:「我學習成績普通,相貌普通,還有點胖胖的,沒什麼特長和愛好,所以我決心改變。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像班裡很多同學一樣,給自己列了一個洋洋灑灑的新年計劃,內容非常嚴苛,包括每天長跑10公裡,每天5點起床,一周讀完兩本書等等。
  • 間歇性自律、持續性懶散,你到底做錯了什麼?
    對於他們來說,內心似乎有一個永不滿足的惡魔驅使他們像奴隸一樣,永遠都能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見過生活如此自律的人,那你會發現另一個事實:他們非常享受這樣的生活方式。於他們而言,做這些事情其實毫不費力,無需所謂的堅持,更不需要極強的意志力。
  • 自律成就了C羅,不自律毀了小羅,成敗在自己
    和小貝一樣,說話口音重,在剛加入足球隊的時候經常被隊友嘲弄、歧視。不問憂傷,不負時光C羅厭惡吸菸和酗酒,這麼多年堅持高度自律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有效的延長了自己的運動壽命。也許現在c羅近乎苛刻的自律也是受到童年經歷的影響。高度自律成就偉大。
  • 沒有自律,你所謂的自由就只是放縱,自律讓你的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2.是他一心想成為一名作家,並不想讀大學,認為不上大學也不影響他的作家夢。為了這事,一年前李大姐還特意讓我去跟她兒子談談,希望能夠改變他的主意。但是,我的話並沒能讓他回心轉意,他還是堅持輟學回家,一心做起了作家夢。
  • 喚醒你的自律力|第一章自律是什麼 自律的維度
    自律不是一門藝術,更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無關,它是一種能力, 一門可以學習的技術。我們要學習的是把這種能力內化為本能,從而更好地參與社會競爭和自我實現。 自律又是一個分級、多維、相互耦合的完整體系,我們可以把它劃分為欲望自律、思維自律、行動自律、情緒自律和身體自律五個維度。
  • 你其實並不懂自律,真正的自律是反本能!
    比如,想吃所有新奇好吃的東西,想玩所有新奇好玩的玩具,想去沒去過的地方玩,每天重複的飯菜不想吃,新玩具沒過幾天就成了收藏,經常去過的公園不想去。這就是小孩,在情緒上,還表達為,父母處處都得順著我,否則我就哭鬧。
  • 不要自律,要自驅
    但是後來慢慢地,你多餘的脂肪減下來了,下一步只能訓練肌肉線條,這個過程如果想要得到肉眼可見的體態改變,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否則收效甚微,其實這個原理和之前一篇文章提到的「進入回報付出曲線放棄區」是差不多的道理。3.基於目標實現的「功利進取心態」而非享受過程「養成習慣」。
  • 「男神磁鐵」孫藝珍的秘密:女人的從容和魅力,來自於她的自律
    人因自律而自由。關於這段話,筆者始終採取保留態度,畢竟探究這句話中的「自由」一詞,其動機是基於一個人想要讓自己在社會上生存、擁有選擇權、可以不被別人限制,最終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是一種比較功利導向的話。
  • 加入社群是想讓自己變得自律?實話說你的flag立錯了「加入007變得...
    因我是一個不自律的人,不能長時間堅持一件事情。看到7年,所以加入了。這個答案無可厚非,我曾經也這麼認為。不過在這裡我必須先潑冷水了。把自律當做一種目標,是對自律本身最大的誤解。想用007規則逼我們養成寫作的習慣,這個目標方向定錯了。
  • 所有優秀的背後,都是一如既往的自律
    在《阿甘正傳》中裡有一句經典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口味。恰恰相反的是,自律會使日子過得從容,從容了才好行動,正如王蒙說的一樣:我很嚮往,很喜歡的一種狀態叫做安詳。要達到真正的內心裡的安詳,自律永遠都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狗狗都知道自律,你還在想什麼?
    ——日·松下幸之助  No.2 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No.3 登峰造極的成就源於自律。——日·松下幸之助 No.4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 彭于晏的經歷告訴你自律的人想不優秀都難彭于晏的意志力有多強?
    提到自律,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彭于晏,姜文對於彭于晏有這樣的評價:「彭于晏他可以自律性非常強,他把靈魂和肉體這個事,他是能分開的,他用他的靈魂指揮他的肉體,他的肉體有多少損傷、撒嬌和偷懶,他不在乎,他必須讓他的肉體達到一一個什麼樣的水平,這樣的身體就比古希臘雕塑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