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詩人,寫了首千古絕句,道盡封建戰爭的實質

2020-12-14 騰訊網

晚唐的南海郡,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一個瘦削的老人騎著毛驢,馱著兩箱書籍在努力的跋涉著。他身著破舊的青布藍衫,布滿了溝壑的面容上,滿是憂患和疲憊。自從青年離家,他已經走過了幾十個這樣的春秋冬夏。這位老人名叫曹松,是一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詩人。

一、屢試不第

公元828年,曹松出生在舒州(今安徽安慶市潛山市梅城鎮河灣村)的一個普通人家。他也有滿腹的經綸,也熱衷於功名滿腔壯志,試圖改變家族的命運,但說到底只是一個底層的知識分子。科舉雖然創始於隋唐,但是唐朝的試卷是不密封的,考生的姓名、籍貫是公開的,簡而言之就是有很大的作弊空間。所以一個知識分子要想真正嶄露頭角,若不依傍權勢是不容易的。

而曹松生活在晚唐,那是個戰亂頻仍、皇權偏左的時代,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真想通過科舉報效朝廷,似乎更加不易。所以直到唐昭宗天復元年(公元901)71歲高齡時,曹松才得以考中進士,走進唐朝仕途的大門。他是真的考白了頭髮,中進士後被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但是只做了兩年的官便與世長辭了。

曹松的官運是很不濟的,屢試不第的他常年流落於南海郡,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廣東一帶。這位唐朝的秀才,長期生活於社會的底層,長年為生計而奔波。所以他對底層社會的現狀是很了解的,因而曹松對勞動人民的疾苦尤為同情,更加憎惡戰爭更渴望安居樂業的太平。

二、千古絕唱

官運不濟的曹松,雖然一直都在為生計而奔波,但他的一生都在讀書考試,邊讀書邊吟詩作賦。曹松的詩作多是對活生生的社會現實的反應,他的詩風格似賈島,字斟句酌可謂是每一首詩都下了苦功夫。曹松在後世的名聲雖然比不上李杜,甚至也不及賈島,但這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詩人卻寫出了一首千古絕句。

己亥歲二首·其一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首絕句的後兩句,相信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可能並不知道作者是曹松。這是曹松《己亥歲》二首中的第一首,可謂是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一種真實概括,不僅寫出了戰爭對人民生活造成的災難,更寫出了千百年來封建戰爭的實質:一將功成,不知道要犧牲多少士卒的性命。

萬裡封侯固然光宗耀祖,但卻是踩著無數頭顱和鮮血完成的。所以曹松說:憑君莫話封侯事。意思就是說,別提什麼封侯不封侯了,少造點孽吧!

曹松遺作有《曹夢徵詩集》3卷,《全唐詩》中收錄了他的詩140首。但一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可謂千古絕唱,至今讓人讀罷覺得字字千鈞,道盡了人生幾多悲。

三、不幸中的幸運者

公元903年,曹松走完了他奔波的一生。他死後的第二年,朱溫便殺了唐昭帝,三年後便背叛唐朝建立了後梁,隨後的中國便進入了紛爭的五代。所幸曹松死在了朱溫弒君之前,要不然這位憂國憂民的老者,不知道又該多麼的心痛,又該多麼的苦不堪言。

大唐自安史之亂後,便永遠失去了往日的盛平,到了唐末又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雖然唐朝殘酷的鎮壓了農民起義,但卻給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以至於砍柴、割草這樣平淡的日子都成了曹松筆下奢侈的生活。

曹松雖然古稀之年才考中進士,雖然頭髮全白,但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當時與曹松同榜進士中,還有另外四位老者,他們是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四人,當時他們也都到了古稀之年。曹松雖然只做了兩年的官,但總歸是入了圍,成了功。

然而不知道晚唐腐敗的科舉下,又有多少人考白了頭直到進了墳墓都未能入圍,最後只能帶著嘆息撒手人寰。所以站在這個角度,曹松又是一位不幸中的幸運者。

千古興亡多少事,歷朝歷代,就是到了今天,依然有烏泱泱一大片人,在公務員考試之路上愈挫愈勇。有的甚至耽誤了娶妻生子,忘記了另外的謀生之路。

相關焦點

  • 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
    晚唐有一位才子就非常善於寫詩,下面介紹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白鹿洞唐代: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詩人刻苦讀書,心無旁騖,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很長時間。一個「已」字,傳達出詩人的驚覺,更反映了時間之久,竟然不知春天早已就在身邊,處處都是生機盎然。次句更是婦孺皆知,「一寸光陰一寸金」。作者用金子比喻美好的時光,而光陰本來看不見、摸不著,也不可用尺去測量,詩人卻說「一寸光陰」,更體現出自己對時間的珍惜。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到了晚唐,由於之前的安史之亂,本是鼎盛輝煌的大唐有著日落西山的景象,而詩文化在此也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樣一個由盛轉衰的時代背景下,詩人們為了自身生計四處奔波勞苦,所作的詩詞也多少帶有悲傷惆悵的情緒。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
  • 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
    古代的洞庭湖又稱夢澤,很多詩人都曾來此遊玩賦詩。比如李白就曾在一年秋天登巴陵望洞庭,留下了一首名作。後來杜甫也在歲末泊舟洞庭湖畔,深情地抒寫了一首《歲晏行》。後世還有一位書生來此遊賞,也留下過名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而另一位詩人雖然也寫的是同樣題材,卻充滿了寓意。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
  • 這位唐代詩人太冷門,寫了一首梅花詩卻流傳千古,三四句最經典
    其實,在唐代,有一首詠梅的名作,出自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詩人之手,這首詩即使在王安石和陸遊的詩作面前,也毫不遜色,這首詩就是唐代詩僧齊己的《早梅》。詩人齊己是晚唐著名詩僧。齊己雖皈依佛門,卻鍾情吟詠,詩風古雅,格調清和,為唐末著名詩僧,歷代詩人和詩評家多有讚譽。這首《早梅》是他的代表作。
  • 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苦讀,卻仕途坎坷。他成家後與妻子非常恩愛,可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到處奔波。一方面他感慨自己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另一方面痛惜自己無法盡一位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經常深感自責。下面介紹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悼亡妻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嬌郎痴若雲,抱日西簾曉。枕是龍宮石,割得 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 次韻宋朝詩人陳與義的七言絕句《襄邑道中》
    唐時的律詩和絕句,讀起來猶如精靈在雲中跳躍、歡呼,讓然覺得瑰麗、灑脫,清新、可愛。但是宋時的律詩和絕句,感覺完全不一樣,讀起來猶如濃雲密布,江水截流,讓人覺得渾厚、踏實,卻少了一份內在的清新,少了一份文人的淡然和飄逸。比如今天讀到北宋末年的接觸詩人陳與義的七言絕句《襄邑道中》,那種渾厚的感覺能讓人捶胸氣喘。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
    劉禹錫是小仙最喜愛的詩人。小仙也曾寫過關於劉禹錫的專題:>>>他不是唐朝最出名的詩人,但肯定是最猛的詩人!劉禹錫的絕句也為後人所稱道,尤其是《金陵五首》。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No.6 《遊洞庭五首·其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 宋朝詩人吳龍翰這首《俠客行》,寫得也是氣勢磅礴,值得我們一讀
    李白的《俠客行》氣勢磅礴,寫得很有韻味,整首詩洋洋灑灑,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裡面的還有兩句經典名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可以說是膾炙人口,即使是沒有讀過原文,那對於這兩句詩也是非常的熟悉,它經常會被人引用。
  • 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行於晚唐,你知道整首詩的意境嗎
    有時我們隨口背誦一首詩,卻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例如,「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首人們經常談論的熟悉的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實際上來自慈禧太后的一首詩;有人認為「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羅貫中寫的,事實上這首詩是明朝的楊慎之寫的。難怪唐宋名家多,唐宋才子多,不容易脫穎而出。
  •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
    王之渙哪怕只有這一首詩,也足夠流譽千古了。這首絕句通篇對仗,而絲毫不覺呆板,流轉靈巧,一氣呵成,也是一大亮色。後兩句的流水對是很關鍵的因素。二、遊園不值/南宋/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其中的最後一句,特別出挑,乃至於衍化出了一個人盡皆知的俗語。但這一句,實則由「一枝紅杏出牆頭」脫化。最早晚唐詩人吳融即在其詩《途見杏花》中有句:「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不過最接近葉紹翁韻致的是陸遊的《馬上作》:「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卻依然沒有葉詩的神採與言外之喻。
  • 晚唐最具影響力詩人之一許渾,3首吊故城詩作,弔古傷今嘆興衰!
    一方面是到了晚唐,盛唐和中唐的詩人已經故去,而許渾也是晚唐詩人相對比較出類拔萃的詩人。另一方面他不寫古體詩,專攻律詩,以五律和七律最為精絕。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文/顧無【引觴漫談】說到晚唐詩歌,不得不提到李商隱。說到李商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一系列無題詩。別的題材他也寫過,但這一系列風格特色鮮明的無題詩是他的畢生心血所在,是他人生經驗和心靈狀態的結晶,同時也將唐詩代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之中。
  • 晚唐邊塞詩,迴蕩著王朝的悽厲餘韻
    文人士子也因時運艱難,失去了往日立功邊塞、從軍幕府的豪情,邊塞詩的創作主體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既沒有了像岑參、高適那種長期投身軍幕、對邊塞充滿神奇嚮往並熱情謳歌邊塞生活的大詩人,也沒有中唐像李益那樣幾度出塞、對邊塞戰爭有深切體會、傾心創作邊塞詩的名家。晚唐邊塞詩非常分散。幾乎整個晚唐詩中都有邊塞詩的影子,卻又缺少集中創作邊塞詩的一流大家和遺響千古的名篇。
  • 寫夕陽很美的詩句有哪些?8首千古佳作,8個千古名句,太美了
    夕陽,一直是詩人們吟詠不衰的話題。關於夕陽,我這裡有8首美出天際的千古名詩,包括3首唐詩、2首宋詞、2首元曲和1首清詞,相信讀完這些,今晚你再看落日時,會覺得夕陽格外美好。殘陽鋪水,落日餘暉,整條大江好像是燃燒了起來,水邊落日的美景,在白居易的這首詩中,被描寫地淋漓盡致,生活在水邊的朋友們,相信會有更切身的體會。另外,說個題外話,除了首二句寫江邊落日的句子,後兩句寫夜晚的句子,也非常著名,可以說整首詩都是千古名句。3.
  • 壓卷之作,七律第一,十二首備受好評的千古力作,人人必知必背
    正因為如此,後世文人從未停止對於唐詩的品評探究,很多學者從審美的角度試圖對它們分出高下,於是便有了「壓卷之作」、「七律第一」、「千古第一」等評價。雖然也有人認為不必角逐出桂冠詩作,比如明代鍾惺、譚元春就曾指出:「詩但求其佳,不必問某首第一也。」但是這些被評為第一的作品,當之無愧都是流傳千古的巔峰之作。下面就是被歷代詩評家極力推崇的千古力作,值得我們反覆品讀,反覆背誦。
  • 古詩《夏日絕句》
    泱泱中華大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曾出現過舉不勝舉的優秀男兒,但是自古以來,歷史上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巾幗女英雄,如替父從軍的花木蘭,一品誥命鎮國夫人樊梨花,武則天……還有今天我們學習的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真是讓人不佩服不行。李清照是一位很溫婉的詞人。她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詩被千古流傳,題目是《夏日絕句》。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絕句嗎?
  • 晚唐詩人,「南安四賢」之一韓偓,十首代表作欣賞,感受辭藻華麗
    晚唐詩壇雖然不如盛唐詩壇華麗,但也有不少名家為我國詩歌做出不可卓越的貢獻。其中,韓偓是晚唐詩人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筆下辭藻華麗的詩吧!韓偓不僅是晚唐大臣,還是一名著名詩人,當時被尊稱為「一代詩宗」。
  • 溫庭筠是晚唐詩人代表,與李清照齊名,欣賞他這10首辭藻華麗的詩
    溫庭筠,晚唐詩人,也是晚唐第一個大力寫詞的詞人。在詩方面,溫庭筠與李商隱並稱「溫李」;在詞方面,與韋莊並稱「溫韋」,是「花間詞派」創始人。溫庭筠的詩,辭藻華麗,有聲調色彩之美,在藝術上有獨到之處。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溫庭筠備受推崇的10首詩,感受他清婉精麗的文字魅力。
  •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王朝的輓歌,晚唐最後一位詩人的千古絕唱
    這句許多人耳熟卻不能詳的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晚唐最後的詩人許渾的《鹹陽城西樓晚眺》。作者許渾(791-858),字用晦,晚唐時期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唐文宗大和年間許渾考中進士,先後擔任當塗、太平令、監察御史等職,這其間曾引兵免職,晚年歸隱潤州丁卯橋村舍閒居。許渾的詩以寫山水見長,還曾自編詩集取名《丁卯集》,當時許渾的詩很有名氣,後人甚至將他與杜甫齊名有「許渾千首溼,杜甫一生愁」之說。
  • 千古風華,擷「初唐、盛唐、晚唐」三縷花香,觀大唐榮耀奇多才傑
    李靖簡直就是一個為戰爭而生的戰神,他所參與的「所有與大唐有關的全部戰爭,不僅無一敗仗,而且還是在不同氣候和地勢環境下,利用不同兵種,採用不同謀略取得的完全勝利。」從這方面來看,李靖簡直是軍事全才,當之無愧的統帥。